❶ 陝西科技大學具體地址是哪裡
陝西科技大學地址如下:
未央校區:西安市未央區大學園區
太華路校區:西安市未央區太華北路43號
咸陽校區:咸陽市秦都區人民西路49號
陝西科技大學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與陝西省政府共建,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之一,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高校。
截至2018年9月,學校西安未央、太華路和咸陽三個校區總佔地2055畝,設有13個二級院系、58個本科;專任教師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1000多人,其中博碩士研究生近3000人。校級院士工作室6個。
歷史:
學校創辦於1958年,時名北京輕工業學院。
1970年,遷至陝西咸陽,定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7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
學校原隸屬於輕工業部,1998年劃轉到陝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
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西北輕工業學院更名為陝西科技大學。
2006年,學校主體東遷西安。
2012年,陝西省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簽訂協議共建陝西科技大學。
校訓:至誠至博
「誠」和「博」是從中國古代前賢名句選取而來,體現了陝西科技大學的傳統精神。
「誠」是維系人類社會的最高道德規范,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誠」的含義包括誠朴、誠信、誠實,蘊涵朴實無華,以誠相待,取信於人。
「博」是指學問淵博,是人生追求學問和事業的境界,含義是博大精深、經天緯地,又指胸懷寬闊,海納百川。
「至」是達到。「至誠至博」是人生的追求目標,做人達到誠實守信,朴實無華;達到博學、知識豐富精深。誠實而博學,博學而求誠,誠實有德,博學有才。誠和博是師生共同遵守的道德和學問准則。
❷ 陝西科技大學都有哪些專利
有專利2419件,你要看的話,可到連接地址中,輸入陝西科技大學即可
提供幾個供參考:
200810236411 審中 一種網目調絲網印刷製版工藝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2-22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786 審中 脲醛樹脂包覆礦物微粒造紙填料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2-17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6567 審中 一種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2-31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744 審中 一種造紙中性施膠劑及其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2-22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746 審中 一種陽離子型水性全氟聚氨酯紡織整理劑及其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2-22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781 審中 帶測量開始計時的皮革厚度測定儀及獲得開始計時信號的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2-11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425 審中 一種納米PBS薄膜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1-25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101 審中 一種甲醛捕捉劑及其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1-04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424 審中 一種雙相協同強化TIAL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1-25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423 審中 一種雙相強化TIAL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1-25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097 審中 基於神經網路的皮革手感品質的評價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1-04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135 審中 一種碳/碳復合材料二硅化鉬外塗層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1-06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993 審中 一種納米BI2S3薄膜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29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096 審中 一種皮革柔軟性模糊評價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1-04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979 審中 太陽能熱水器上水半自動控制裝置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27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999 審中 一種硅酸釔納米粉體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29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2095 審中 自動蘋果去皮機上料裝置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1-04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998 審中 碳/碳復合材料碳化硅/磷酸鋁防氧化復合塗層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29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997 審中 碳/碳復合材料納米碳化硅-硅化鉬復合塗層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29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996 審中 一種碳/碳復合材料納米碳化硅外塗層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29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995 審中 納米羥基磷灰石生物復合塗層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29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841 審中 一種紙張表面施膠生化澱粉的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22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151184 審中 仿生血液循環系統的脈動生物反應器的差壓調節器 陝西科技大學 2008-09-28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737 審中 一種超細纖維合成革的後整飾工藝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14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231736 審中 提高超細纖維合成革衛生性能的功能助劑及其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10-14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151183 審中 一種脈動生物反應器中的差壓調節器 陝西科技大學 2008-09-28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151076 審中 基於鋁絕緣層的厚膜電路電阻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09-23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151100 審中 葡萄糖醛酸內酯清潔生產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09-25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151118 審中 印刷機滾筒開閉牙時間的確定方法 陝西科技大學 2008-09-26 閱讀 下載 對比
200810150727 審中 一種造紙烘缸內汽刀式水蒸氣噴射裝置 陝西科技大學 2008-08-26 閱讀 下載 對比
❸ 專利陝西科技大學劉保健
陝西科技大學劉保健申請的中國專利有47個,你可以去soopat查查看
❹ 陝西科技大學怎麼樣
簡介:陝西科技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是「十二五」期間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共同建設的重點高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時名北京輕工業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1970年遷至陝西咸陽,改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98年學校劃轉到陝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陝西科技大學;2006年學校主體東遷西安。 學校現有西安和咸陽兩個校區,總面積2003畝,建築面積118.4萬平米。西安校區佔地面積1590畝,規劃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環境優美,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灞河之濱、未央湖畔。學校有專任教師1200多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類在校學生22600多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2400人。圖書館藏書210萬冊。 學校設有輕工與能源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文化傳播學院、理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體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等15個學院(部)。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二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二級學科71個,本科專業56個,涉及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醫學、藝術學等8大學科門類。有省級重點學科6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建設學科1個。 學校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11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第二批試點高校,近年來在國家級、省級「質量工程」和「本科教學工程」項目中連創佳績,整體水平居省屬高校前列。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3項;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陝西省名牌專業7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項;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2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9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承擔省部級教改項目36項。 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創新,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十一五」期間,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580項,包括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產業化項目、陝西省「13115」科技創新專項等重大項目。獲得科技成果獎勵120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50多項,其中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4項。出版各類著作和教材426部,發表論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檢索收錄論文1189篇。2013年學校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310項,獲得科技成果獎勵35項,出版各類著作和教材44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728篇,SCI、EI、ISTP等三大檢索收錄論文480篇,授權專利543項。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數據顯示:在2013年全國高校授權專利數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國高校第21名,省屬高校第1名;在2013年底全國高校有效專利數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國高校第41名。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先後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溫州)輕工研究院、陝西省平板顯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陝西省人民政府依託學校成立了省級研究院——陝西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院,這些產業化平台注重解決行業關鍵性技術問題,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積極構建和諧校園。學校被團中央確定為全國50所、陝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層團建試點單位,先後榮獲「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先進單位」、「陝西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先進單位」、「陝西省平安校園」等多項榮譽,2012年被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陝西省先進集體」稱號。科大學子在「挑戰杯」、電子設計、數學建模等國家級比賽中摘取多項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藝術節、科技創新節等為品牌的校園文化活動。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學生就業能力和質量顯著提升。 在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陝西科技大學歷經「三次創業、兩次搬遷、一次劃轉」的奮斗與輝煌,秉承「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恪守「至誠至博」的校訓精神,培養了8萬多名優秀人才,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站在新的起點,陝西科技大學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學科建設為龍頭、管理改革為動力、黨建創新為保證,堅持質量立校、特色強校、人才興校戰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入推進學校事業內涵式發展,為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努力奮斗! (以上統計截至2014年3月31日) 西安校區地址: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學園區 郵編:710021 咸陽校區地址:陝西省咸陽市人民西路49號 郵編:712081 電話:(029) 86168012 傳真:(029)86168012 網址:www.sust.e.cn" target="_blank">http://www.sust.e.cn
❺ 陝西科技大學是什麼樣的
陝西科技大學是一所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輕工為特色的多學科性大學。學校現有兩個校區,總面積2003畝,其中西安校區佔地面積1590畝,是學校的主校區,用於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咸陽校區佔地面積413畝,用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繼續教育。
歷史沿革與發展變遷 學校創辦於1958年,時名為北京輕工業學院,隸屬於國家輕工業部,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1970年遷至陝西咸陽,改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98年學校劃轉到陝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陝西科技大學,是西部地區唯一以輕工為特色的高等學校。
基礎設施與辦學條件 學校建築面積64.6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面積30.37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14.08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3.46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16.47萬冊,電子圖書45萬冊(種),另有共享圖書4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1.08億元,校園網建設水平高,運行良好。
師資隊伍與數量結構 學校有專任教師917人,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50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4.96%。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31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4.35%。學校有雙聘院士1人(周廉院士,學校名譽校長,現任國際材料聯合會主席),全國優秀教師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教育部高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委員、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陝西省「三五」人才、陝西省教學名師、陝西省優秀教師、陝西省「三八」紅旗手等53人。
學科專業與辦學規模 學校現設有造紙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外國語與傳播學院、理學院、職業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學院和體育教學部、研究生部。學校目前共有44個本科招生專業,涉及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醫學等7大門類。擁有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0個。截至2006年6月底,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5386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2755人,碩士生、博士生849人。學校各類學生摺合在校生人數16184人。
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 學校擁有陝西省名牌專業7個,陝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管理的專業4個。1999~2005年共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9項,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校建成陝西省精品課程1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近三年承擔陝西省教改項目9項。
2003年以來,學生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全國性科技競賽活動中,共獲得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71項。學生獲授權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
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6萬多人。畢業生中不僅有為國家科學技術做出重要貢獻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也有德才兼備的省部級領導。既有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擊風浪的廠長、經理,也有勤勤懇懇、精通業務的技術骨幹,他們在各個行業,特別是在輕工領域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 學校現有皮革化學與工程、制漿造紙工程、應用化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包裝工程等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陝西省造紙技術及特種紙品開發重點實驗室、陝西省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制漿造紙工程實驗室、輕工機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皮革工程實驗室、應用化學專業實驗室、商檢紙張紙漿檢測重點實驗室、陝西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中葯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輕工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中心、陝西省平板顯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院等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2004、2006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我校「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林業工程」學科均排名第5位,躋身全國一流學科行列。2007年4月,陝西省政府決定在我校成立「陝西省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院」,這是繼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之後,省政府批准在高校成立的又一個省級研究院。
學校科研工作成績顯著,獲得國家級獎勵14項,省部級獎勵100項,廳局級獎勵132項,其中「六五」、「七五」期間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承擔國家級項目37項,其中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32項,「十五」國家攻關和重大科技專項4項;承擔了800多項橫向科研項目。學校獲得授權專利192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共出版各類著作和教材399部,被「四大檢索」收錄論文306篇。2003年在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公布的高校技術轉讓實際收入排名中,學校排名全國高校第47位、陝西高校第2位。2005年授權專利數排名全國高校第49位、陝西高校第3位。
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 學校重視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已與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烏克蘭、喬治亞、韓國、越南等國家的25所高校、研究所以及企業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在聯合培養學生、引進外籍教師、互派訪問學者、科研協作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多次舉辦了各類國際學術會議。
近五十年的風雨歲月,陝西科技大學歷經了「三次創業、二次搬遷、一次劃轉」的奮斗與輝煌。一代代陝科大人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篳路藍縷,艱苦奮斗,形成了「紮根西部、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動力轉化為優質育人資源」、「立足輕工,服務社會,注重實踐,不斷創新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的辦學特色,初步形成了以工學為主、輕工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格局,為我國輕工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咸陽校區地址:陝西省咸陽市人民西路49號 郵編:712081
西安校區地址: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大學園區 郵編:710021
電話:(029) 86168012 傳真:(029)86168012
網址:http://www.sust.e.cn
❻ 陝西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編號在哪啊
陝西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編號在哪
錄取通知書一般在投檔錄取後一個月內發放。
錄取通知書,是經高校招生錄取,省教育主管部門批准錄取的考生,由高校統一發放表示同意該考生進入該校就讀的一種通知文書,具有法律效力。錄取通知書上一般須註明錄取人姓名、身份證編號、高考考號、錄取批次、科類、錄取專業、報到注冊時間、加蓋錄取高校公章。還須註明「該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字樣。
❼ 陝西專利申請
我們在北京,若需要幫助,歡迎隨時聯系
❽ 陝西科技大學是大專嗎
學校概況
陝西科技大學是一所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輕工為特色的多學科性大學。學校現有兩個校區,總面積2003畝,其中西安校區佔地面積1590畝,是學校的主校區,用於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咸陽校區佔地面積413畝,用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繼續教育。
歷史沿革與發展變遷 學校創辦於1958年,時名為北京輕工業學院,隸屬於國家輕工業部,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1970年遷至陝西咸陽,改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98年學校劃轉到陝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陝西科技大學,是西部地區唯一以輕工為特色的高等學校。
基礎設施與辦學條件 學校建築面積64.6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面積30.37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14.08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3.46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16.47萬冊,電子圖書45萬冊(種),另有共享圖書4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1.08億元,校園網建設水平高,運行良好。
師資隊伍與數量結構 學校有專任教師917人,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50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4.96%。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31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4.35%。學校有雙聘院士1人(周廉院士,學校名譽校長,現任國際材料聯合會主席),全國優秀教師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教育部高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委員、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陝西省「三五」人才、陝西省教學名師、陝西省優秀教師、陝西省「三八」紅旗手等53人。
學科專業與辦學規模 學校現設有造紙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外國語與傳播學院、理學院、職業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學院和體育教學部、研究生部。學校目前共有44個本科招生專業,涉及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醫學等7大門類。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0個。截至2006年6月底,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5386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2755人,碩士生、博士生849人。學校各類學生摺合在校生人數16184人。
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 學校擁有陝西省名牌專業7個,陝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管理的專業4個。1999~2005年共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9項,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校建成陝西省精品課程1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近三年承擔陝西省教改項目9項。
2003年以來,學生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全國性科技競賽活動中,共獲得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71項。學生獲授權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
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6萬多人。畢業生中不僅有為國家科學技術做出重要貢獻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也有德才兼備的省部級領導。既有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擊風浪的廠長、經理,也有勤勤懇懇、精通業務的技術骨幹,他們在各個行業,特別是在輕工領域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 學校現有皮革化學與工程、制漿造紙工程、應用化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包裝工程等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陝西省造紙技術及特種紙品開發重點實驗室、陝西省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制漿造紙工程實驗室、輕工機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皮革工程實驗室、應用化學專業實驗室、商檢紙張紙漿檢測重點實驗室、陝西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中葯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輕工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中心、陝西省平板顯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院等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2004、2006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我校「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林業工程」學科均排名第5位,躋身全國一流學科行列。2007年4月,陝西省政府決定在我校成立「陝西省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院」,這是繼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之後,省政府批准在高校成立的又一個省級研究院。
學校科研工作成績顯著,獲得國家級獎勵14項,省部級獎勵100項,廳局級獎勵132項,其中「六五」、「七五」期間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承擔國家級項目37項,其中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32項,「十五」國家攻關和重大科技專項4項;承擔了800多項橫向科研項目。學校獲得授權專利192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共出版各類著作和教材399部,被「四大檢索」收錄論文306篇。2003年在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公布的高校技術轉讓實際收入排名中,學校排名全國高校第47位、陝西高校第2位。2005年授權專利數排名全國高校第49位、陝西高校第3位。
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 學校重視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已與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烏克蘭、喬治亞、韓國、越南等國家的25所高校、研究所以及企業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在聯合培養學生、引進外籍教師、互派訪問學者、科研協作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多次舉辦了各類國際學術會議。
近五十年的風雨歲月,陝西科技大學歷經了「三次創業、二次搬遷、一次劃轉」的奮斗與輝煌。一代代陝科大人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篳路藍縷,艱苦奮斗,形成了「紮根西部、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動力轉化為優質育人資源」、「立足輕工,服務社會,注重實踐,不斷創新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的辦學特色,初步形成了以工學為主、輕工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格局,為我國輕工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
學校是以本科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的,全國一本重點院校!
❾ 我現在就讀於陝西科技大學,我想憑借發明專利轉學北大有可能嗎
好像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