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刷行業如何通過規范化來實現節能,降耗,減排
1、全流程規范化
全方位的規范涉及標簽生產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日常生產中安排訂單的前後順序、印刷不同產品的先後次序、生產過程中的物流安排,還涵蓋了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各項要求等。
北京雙燕商標彩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燕)日常生產的標簽大多是固定產品,這些產品雖然不同,但有些產品的色序、色相卻有著相近之處,將這些產品先進行歸並再合理排序安排印刷,會節省大量對版、追色的時間,也能節省一定的洗車水,從而使消耗得以降低。
另外,合理安排後續加工並做好印刷與後續加工的時間匹配,也能保證配套生產的產品在規定的時間里發貨。
例如有些產品需要配套裝箱,但方標、背標只需裁切即可,而帽標卻需要裁切、模切兩道工序,這時對帽標先安排印刷,再規劃好裁切環節,就能滿足三種商標集體加工製作的要求,從而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減少做無用功的時間。
印刷及後續加工做好相應設備的擺放,並規劃好操作順序,也能使物流成本降至最低,從而更加有效提升生產效率。
當然這些都是直觀可見的,還有些潛在的問題涉及到了設計排版過程,即一定要保證多聯拼排後的版式符合印刷以及後加工各道工序的要求,並且仔細核算版面與商標尺寸之間的關系,努力使紙張利用率達到最優,從而使整個印刷製作過程形成系統化運作模式。
同時還要關注印品之間的陷印大小、商標周邊有無出血、色序編排、商標周邊空白部分是否需要上光等細節,以便滿足印刷以及後續裁切、模切等環節的要求,使產品成品率達到最優。
另外,還需考慮印刷數量相對較少的方、背等系列商標能夠拼在一張印版上進行印刷,從而使印版數量、換單次數得以降低,從細微之處體現節約,提升效率,增加利潤。
2、物流消耗規范化
規范印刷過程中的物料消耗,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針對印刷中原輔材料消耗進行統計並予以數據規范統一,而是一種動態的物料消耗操作規范,也就是要針對不同印品採取不同的消耗數據統計,並在生產中加以約束,從而使各項物料在使用過程中不出現任何程度的浪費。
標簽印刷所採用的材質比較豐富,經常會在吸收性材料和非吸收性材料之間切換。如果採用平版膠印,雖然大多數廠家都已經使用了減免酒精潤版液,但是在印刷過程中為保證產品能夠徹底乾燥、不上臟,還是會添加一定量的異丙醇。
潤版液中異丙醇的添加量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在印刷非吸收性承印物時,異丙醇的添加比例要高一些,有時能達到5%左右;而印刷吸收性承印物時,異丙醇的添加比例就會有一定降低,有時會控制在2%或者更低。
但有些時候為了省事,會把潤版液中異丙醇的添加比例固定在5%,這樣在印刷吸收性承印物時就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其實應該把潤版液中異丙醇的添加比例設置成一項動態控制指標,即印刷不同承印物時及時調整潤版液中異丙醇的添加比例,從而真正規范不同產品的物料消耗標准。
不要小看節省的3%異丙醇,匯集起來也是不小的數字,最起碼VOCs排放費將減少很多。測試結果表明,當潤版液中異丙醇添加比例為2%時,墨槽端VOCs揮發數值不足15ppm;而潤版液中異丙醇添加比例達到5%時,墨槽端VOCs揮發數值為30~40ppm,可見,差別還是不小的。
3、數據統計規范化
標簽生產中的各項細節特別是數據統計分析更值得規范。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會造成更多的問題。
例如,雙燕公司在印刷真空鍍鋁紙商標時,曾經出現了墨層不幹、附著力較差的問題,反復調整油墨用量、乾燥油的比例,依然沒有起色,後來經過多日觀察,發現潤版液中飄著點點油花,再「按圖索驥」才發現膠印機洗墨刮刀的橡膠條磨損過多,導致自動清洗墨輥時橡膠條與墨輥間隙過大,臟污的洗車水進入墨路並污染了水路,繼而污染了整個潤版液系統,從而造成油墨過度乳化,最終呈現的是印品墨層不幹、附著力較差等問題。
經過及時更換橡膠條,並找專業人士對機台人員進行培訓後,問題得以解決。如果該問題這樣發生、解決後就過去了,未免得不償失。
所以,隨後我們進行了相應的改進,首先規范了洗墨刮刀橡膠條的安裝、調試、使用、清理等方面的工藝要求,繼而又對機台相應消耗進行了認真的統計分析,把洗車水消耗、清洗墨輥次數進行量化,從中發現問題並進一步予以規范。
這樣做不但從根本上杜絕了非吸收承印物印刷中再次出現因洗墨刮刀問題造成的印品不幹等故障,還對洗車水這種VOCs揮發物的重要來源物進行了有效統計,並能夠通過統計數據的變化來判定是否需要對洗墨刮刀的橡膠條進行更換,繼而對減少洗車水的用量也打下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印刷是一項系統工程,印刷過程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所以進行規范操作很有必要,當然也只有對操作進一步規范化,才會得到真正的規范數據,並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