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電視產品專利權

電視產品專利權

發布時間:2021-06-12 10:24:07

1. 電視的專利申請

隨著1875年電話發明以及無線電和電影技術的發展,很多科技人員著手研究圖像傳送技術,想應用最新科技成果,對靜止或活動的景物、影像進行光電轉換,並將電信號傳送出去使其他地方能即時重現畫面。首先發明和實現這樣電視系統的是英國工程師J.L.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貝爾德於1923年7月26日向英國專利局申請了名稱為「通過有線或無線電波通信方式,傳送圖像、肖像和場景的系統」,並於1924年10月9日獲得授權,專利號為GB222604。該系統與其說是電子式的還不如說是機械式的。它是基於德國柏林的俄裔德國人P·尼普可夫(Paul Niphow)。名稱為「電子望遠鏡」的1884年的德國DE30105號專利,「電子望遠鏡」包括兩個相同的旋轉盤,一個設於發送機上,另一個設於接收機上。每個盤有24個方孔,還有傳輸圖像的光電管。它出於這樣的運動圖像的構思,即一系列靜止圖像變換得足夠快的時候,就會在視覺上產生活動畫面的效果。但是,由於技術上原因,該專利並未實施。
貝爾德上述專利提示了一種傳送圖像、肖像和場景的方法和系統,將景物的每一區域接連地投射到光敏元件上,並且接收機利用該光敏元件引起的電流變化點亮設置成屏幕的一系列小燈,在屏幕上這些小燈變化的照明度形成了再現原畫面。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該發明:要傳送的場景或目標A通過一透鏡B聚焦在旋轉盤D上,形成成像C,該盤D上穿有一系列按螺旋線排列的小孔。成像C可以是1英吋×1英吋的,盤上的孔直徑可以是1/18英吋(或1/32英吋)。這些孔圓周地分布約1英吋,第2孔比第1孔離中心近1/18英吋(或1/32英吋),第3個孔比第2個孔離中心近1/18英吋(或1/32英吋),以此類推直到第18個孔(或第32個孔),以致於在盤D轉動時,要輸送的畫面的每個部分接連地通過一個1/18英吋的孔(或1/32英吋的孔)。在盤的後面有一個光敏元件E,通過穿孔M不同的光照到該光敏元件上,導致從電池F流過光敏元件電流變化,並該變化電流經過諸如熱離子真空管等放小後,通過導線或元件輸送到接收機,接收機裝有一個與發送機的盤D完全同步旋轉的臂G,該臂端頭有電刷並與一系列觸頭H相通,每個觸頭與一個小燈相連接,而這些燈以行列排列形成一個屏幕K。每個孔掃過畫面的一個條帶,並在接收屏上通過一列燈將條帶再現,這樣每孔有其相應的列的燈與其對應,可使用很多燈,燈越多再現畫面越好。如果相應瞬時孔對著畫面明亮部分,燈會很亮;如果那瞬間孔對著畫面黑的部分燈就會暗淡;屏幕上燈的不同明暗度再現了畫面,由此構成一幅幅圖像。
貝爾德生於1888年。他曾在拉奇菲爾德高等學校、皇家技術學院和格拉斯哥小學學習,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輟學。他是一個不成功的商人,開始投入研究工作時,他很貧困,沒有經費,他只好利用茶葉箱、餅干盒、導線、臘等廢舊物品,自己動手做實驗裝置,連旋轉盤都是用卡片紙板做的,畫面從頂到底30線,每秒傳輸10次。
1924年,他成功地在幾米范圍內發射了馬爾他十字小畫面。1925年10月2日,他終於成功地使年輕勤雜人員威廉·台英頓(Willian Taynton)的臉出現在電視機上。他與百貨公司簽訂了以電視傳送表現獲取酬金的合同,並不斷地改進系統。
1928年,貝爾德開始將其電視系統正式播送,並且開始研究和試驗彩色電視。
192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與貝爾德簽訂許可合同,採用他的發明試驗性播出電視。
1936年,BBC利用無線電,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定時電視廣播。但是,貝爾德的電視採用機械式技術路線的局限性也顯現出來了。盡管他作了很小努力,但是傳送的畫面質量一直存在問題,掃描精度受轉動速度限制,圖像清晰度不夠,閃爍畫面使觀眾頭疼。在這一領域當時是很活躍的,在貝爾德根據機械掃描原理從事電視系統研究時,美國的發明人在進行電子掃描的研究,力圖採用另一種技術路線—電子式電視系統。 俄裔美國工程師弗拉基米爾·K·茲沃爾金(Vladimir Eworykin)J1923年12月29日申請,於1938年12月20日才批准公布的US2141059專利,發明了顯像管和攝像管技術以及電視系統,為電子式電視系統奠定了基礎,盡管開始時電子式電視系統並不完善,效果還不如機械式的,但是,在茲沃爾金、美國無線公司和英國EMI公司等努力下,技術進步很快,如掃描線1929年為48線,1935年達到343線。
盡管茲沃爾金的 映像管讓電視具有了實用性,但是它卻無法使電視的播送很容易或是完美。「光電攝像管」——正如它常常會被電視人員提及的那樣——能夠產生清楚、清晰的圖像,但是對光卻不是很敏感。在明亮的日光下,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在演播室中,則需要巨小的光量——比電影業所需的光量還要多。熱度水平超過了100華氏度,男女演員需要化妝(包括濃厚的眼影盒唇彩)來抵消舊時的電弧燈所散發出的炫目的光。茲沃爾金與他的工作小組要補救這一點!
1936年底、1937年初,在英國倫敦北部的亞力山德拉宮(Alexandra Palace)設立了EMI公司電子式電視系統和貝爾德的機械式電視系統兩個系統,並隔周輪番使用,比較兩個系統哪個效果好。電子式品種技術一等。3個月後,BBC告訴貝爾德將關他的系統。電子式電視系統成為電視的主流系統。貝爾德於1946年逝世於英國蘇塞克斯郡.貝爾克斯希爾(Bexhill,Sussex)。

2. 創維電視的專利技術有哪些

在第三代顯示技術爭鋒之時,洞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創維深耕OLED電視技術,成為當下第三代顯示技術的引領者,在彩電技術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2016年,創維推出全球首款搭載AR技術的S9D電視,這款電視憑借其時尚大氣的外觀設計,華麗的配色,出色的產品性能,當仁不讓的躋身最優質的OLED產品群,成為了國內OLED電視的里程碑式產品。最值得稱道的還是,2017年4月份,創維推出的Wallpaper電視,採用分體設計,OLED屏體獨立出來,通過磁性吸附貼在牆上,貼牆厚度只有令人驚嘆的3.65mm,宛如凌空的壁畫一般。這款被譽為全球最薄電視,以3.65mm的機身厚度引來央視點贊,網友圍觀,「比iPhone8還薄一半!厲害了,中國製造」

3. 關於專利的問題,甲發明了觸控式電視機,甲申請了電視機專利,乙在甲基礎上改進發明了遙控電視機,

回答:1、乙在甲的基抄礎上改進發明,從而申請專利,這在專利法上市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擁有專利並不表明你就有權實施該專利,比如甲的專利保護范圍是 A+B+C,而乙的專利保護范圍是 A+B+C+D,乙的專利實施就落入了甲的保護范圍了,含A+B+C;這樣就出現了甲的產品如果出現A+B+C+D,就必須得到乙的授權,因為這落入了乙的專利的保護范圍,而乙要實施專利也必須得到甲的授權,這就是企業之間常出現的專利交叉授權的情況;因此,乙是侵犯甲的專利的。
2、這個要看能不能認定為等同替換了,如果法院認定為等同替換,乙就侵權了;
所謂等同替換的確認基本遵循這樣的判斷:已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因此,我個人認為,根據的問題表述,乙是侵犯了甲的專利權的。

4. 新型電視機的製造方法可以申請哪些專利

新型電視機的製造方法只能申請發明專利。
專利法第二條: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對於製造方法,是原理步驟類的技術方案,根據保護的客體判斷,只能申請發明專利。

5. 高清電視機出口歐美需要申請哪些專利

不太明白你問的是什麼意思?申請專利又不是強制的。
如果你覺得你的電視機上有什麼你們公司研究出來的技術需要在銷售當地請求保護,可以向相應國家申請專利,但最好是在中國提pct申請,提出要求到哪些國家申請專利,這樣就不要自己一個一個國家申請了。
一般來說,出口到相應國家可能涉及到侵犯當地的專利權,所以你可能要檢索一下相關資料,以免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6. 液晶電視的專利是哪個國家的)

液晶顯示器,簡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世界上第一台液晶顯示設備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初,被稱之為TN-LCD(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盡管是單色顯示,它仍被推廣到了電子表、計算器等領域。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出現,同時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技術被研發出來,但液晶技術仍未成熟,難以普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產技術,LCD工業開始高速發展。

閱讀全文

與電視產品專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