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在馳名商標的認定上存在哪些問題
根據我國《商標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及《認定和保護規定》對馳名商標認定的規定,目前,申請認定馳名商標主要有三種途徑:
一、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
需要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的,必須通過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省級工商局)報送有關材料,由各省級工商局將經過初審並簽署意見的有關申請材料以郵寄方式及時報送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最後,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該商標是否馳名。
在過程中產生爭議時,有關當事人認為其馳名商標的,也可以向商標局請求認定其商標馳名,此時應當提交其商標構成馳名商標的證據材料。
二、通過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
依照商標法及條例的規定,在商標評審過程中產生爭議時,有關當事人認為其商標構成馳名商標的,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請求認定馳名商標,此時,有關當事人應當依法提交其商標構成馳名商標的證據材料。
三、通過人民法院認定
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糾紛案件中,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
中國馳名商標大部分都是通過工商總局(商標局和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的,與人民法院相比,其認定的馳名商標所佔比例更大。在商標注冊、使用與評審過程中產生爭議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與商標評審委員會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依據具體事實認定其商標是否構成馳名商標。
馳名商標應具備哪些條件 根據已有的經驗和馳名商標的特點,馳名商標應具備以下條件:
(1)商標設計具有獨創性;
(2)商標使用時間較長;
(3)商標所指定的商品或服務項目的質量優良且穩定;
(4)使用該商標的商品,市場覆蓋面大,且銷售量大;
(5)該商標的廣告投入與商品的銷售量或服務收入成正比增加;
(6)在有關國家注冊了該商標並銷售使用該商標指定的商品或開展經營服務;
(7)在同行業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譽;
(8)為相當范圍內的消費者所熟知。
❷ 關於馳名商標司法認定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認定原則
1、域內馳名的原則
商標權具有地域性,在一國注冊的商標,只在該國的領域內受其本國法律保護,超出該國范圍,則不受他國保護。某個商標可能在某國有很高的市場評價和公眾認可,但由於商品銷售未及於其他區域,在別國可能就沒有多少知名度,也就無從談起馳名商標的保護。 在我國,商標的馳名性認定雖然無需以在我國注冊為前提,但應當堅持域內性原則,即國內馳名原則。某些商標雖然具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但其指示的商品或服務未在我國內流通,我國的公眾未實際使用過上述商品或接受過上述服務,即使該商標可能為我國公眾通過傳媒等所知道,也不能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因此,認定商標是否馳名,應當始終圍繞著國內馳名性,而不是所謂的國際馳名性。
2、案情需要的原則
判斷在與注冊商標同一種或者類似的商品上使用的標志是否誤導相關消費者,以及該標志是否與該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並不以認定該注冊商標是否馳名為前提。如果涉案侵權行為所涉及的商品與涉案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屬於同一種商品,涉案注冊商標則依照《商標法》中關於普通商標侵權的規定即可得到保護,不需要適用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對其是否馳名做出判斷和認定也就沒有了實質意義。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糾紛案件中,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 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該條款中的「案情需要」,即是指涉案注冊商標需要給予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也就是馳名商標被他人用於不相同或不相類似的商品等可能造成淡化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及相關案例也肯定了上述觀點。案情需要原則不僅可以正確把握訴訟爭議焦點,提高案件審判效率,而且對於避免商標權利人借侵權為名,傍馳名為實的濫用訴權行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啟動認定馳名商標司法程序的必要前提。
3、主動審查的原則
在馳名商標案件中,對於馳名事實應當採取積極主動的職權式審查。如果經過調查,主要證據上仍然存在疑問,馳名事實則不宜認定。主動審查原則要求商標權利人提升其證據意識,強化其舉證責任,並輔之必要的法院調查,可以有效地避免被某 些證明力有缺陷的證據所誤導,從而加強認定馳名商標的可靠性和權威性。
二、認定標准
《商標法》第14條規定: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
(二)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
(三)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四)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
(五)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
三、認定程序
1、通過商標異議案件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
申請人認為他人經初步審定並公告的商標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可以依據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向商標局提出異議,並提交證明其商標馳名的有關材料。
2、通過商標爭議案件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
申請人認為他人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可以依據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請求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並提交證明其商標馳名的有關材料。
3、在商標管理案件中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
在商標管理工作中,申請人認為他人使用的商標屬於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情形,請求保護其馳名商標的,可以向案件發生地的市(地、州)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禁止使用的書面請求,並提交證明其商標馳名的有關材料。同時,抄報其所在地省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最後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
四、准備材料
1、證明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知曉程度的有關材料;
2、證明該商標使用持續時間的有關材料,包括該商標使用、注冊的歷史和范圍的有關材料;
3、證明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的有關材料,包括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的方式、地域范圍、宣傳媒體的種類以及廣告投放量等有關材料;
4、證明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記錄的有關材料,包括該商標曾在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有關材料;
5、證明該商標馳名的其他證據材料,包括使用該商標的主要商品近三年的產量、銷售量、銷售收入、利稅、銷售區域等有關材料。
馳名商標大部分都是通過工商總局認定的,與人民法院相比,其認定的馳名商標所佔比例更大。在商標注冊、使用與評審過程中產生爭議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與商標評審委員會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依據具體事實認定其商標是否構成馳名商標。
❸ 關於馳名商標的問題
1.甲公司的商標注冊申請不能得到核准。商標法賦予馳名商標受到跨類保護的權利,皮具與化妝品盡管不屬於同類或相似類別,但是二者之間的是互有影響的相關類別,馳名商標「LONCOME」在皮具類受跨類保護,因此,法國金蘭公司在皮具類擁有對「LONCOME」商標的在先權利。
2.構成商標侵權。既然金蘭公司「LONCOME」商標在皮具類受跨類保護,甲皮具公司的行為構成侵犯金蘭公司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❹ 馳名商標問題
1、樓主所說的貴司的商標現還出於TM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商標是有一部分還是全部如此?若貴司有一部分哪怕是一項,已經為確權狀態,那貴司的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是可能的,但貴司的商標全部為TM狀態是不可能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即使司法認定要比行政認定寬松的多,但我想,沒有哪個法官會這么大膽的。
2、司法途徑認定的馳名,其對公司最大的作用就是宣傳,若已被認定為馳名商標,當然可以宣傳使用。
3、現在商標從申請到注冊完成,大約需要2-3年的時間,不過現在商標局正在加快審查速度,應該要比以前的時間略有縮短。
❺ 申請馳名商標要考慮哪些因素
1.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
根據《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第2條第2款的規定,相關公眾包括與使用商標所標示的某類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消費者,生產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其他經營者以及經銷渠道中所涉及的銷售者和相關人員等。比如,使用某商標的商品或者服務是屬於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而與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相聯系的眾多人員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就是「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不與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相聯系的眾多人員知曉或者不知曉該商標,並不影響該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也就是說,馳名不是指為所有人所認知或者在所有社會公眾中均有很高的知名度,而是指在相關的消費者中馳名就可以,即不必「廣為人知」。
2.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
商標權利人利用和行使商標專用權的主要方式是使用其商標。商標不論注冊與否,只有使用才能在交易中體現其價值,才能把商標的無形財產權轉化為物質財富。對於未注冊商標,只有不斷使用才能體現其商標的存在,才有可能通過使用產生顯著性,從而在相關公眾中產生知名度,否則,公眾就無從了解該商標,更談不上馳名了。對於注冊商標權利人,使用商標是其應履行的義務。因此,把商標使用的持續期限作為認定馳名商標的一個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據《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第3條第2項的規定,證明該商標使用持續時間的有關材料,包括該商標使用、注冊的歷史和范圍的有關材料。
3.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論是商品的生產商還是服務的經營者,都把宣傳、推銷自己的產品作為重中之重,宣傳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隨著通信技術、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電視、廣播、網路、報刊等各種宣傳媒體的宣傳效果越來越明顯,不少公眾對某個品牌(商標)的知曉,來源於生產商或者經營者的各種廣告宣傳。因此,通過了解對一個商標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就可以比較明確地得知該商標在一定區域內公眾的知曉程度。根據《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第3條第3項的規定,證明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的有關材料,包括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的方式、地域范圍、宣傳媒體的種類以及廣告投放量等有關材料。
4.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
如果一個商標曾經作為馳名商標在我國保護過,那麼,該商標的所有人就可以提供相關證明文件,這對於認定該商標是否具備馳名商標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如果一個商標在國外曾經作為馳名商標受過保護,那麼該商標所有人也可以提供出認定該商標為馳名商標的各種證明文件。這些文件在我國認定馳名商標時同樣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根據《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第3條第4項的規定,證明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記錄的有關材料,包括該商標曾在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有關材料。
5.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
本項為一兜底條款,以適應不斷發展的馳名商標保護的實際需要。根據《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第3條第5項的規定,證明該商標馳名的其他證據材料,包括使用該商標的主要商品近三年的產量、銷售量、銷售收入、利稅、銷售區域等有關材料
❻ 認定現在馳名商標認定中存在哪些問題,應當如何解
一、認定原則
1、域內馳名的原則
商標權具有地域性,在一國注冊的商標,只在該國的領域內受其本國法律保護,超出該國范圍,則不受他國保護。某個商標可能在某國有很高的市場評價和公眾認可,但由於商品銷售未及於其他區域,在別國可能就沒有多少知名度,也就無從談起馳名商標的保護。 在我國,商標的馳名性認定雖然無需以在我國注冊為前提,但應當堅持域內性原則,即國內馳名原則。某些商標雖然具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但其指示的商品或服務未在我國內流通,我國的公眾未實際使用過上述商品或接受過上述服務,即使該商標可能為我國公眾通過傳媒等所知道,也不能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因此,認定商標是否馳名,應當始終圍繞著國內馳名性,而不是所謂的國際馳名性。
2、案情需要的原則
判斷在與注冊商標同一種或者類似的商品上使用的標志是否誤導相關消費者,以及該標志是否與該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並不以認定該注冊商標是否馳名為前提。如果涉案侵權行為所涉及的商品與涉案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屬於同一種商品,涉案注冊商標則依照《商標法》中關於普通商標侵權的規定即可得到保護,不需要適用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對其是否馳名做出判斷和認定也就沒有了實質意義。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糾紛案件中,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 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該條款中的「案情需要」,即是指涉案注冊商標需要給予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也就是馳名商標被他人用於不相同或不相類似的商品等可能造成淡化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及相關案例也肯定了上述觀點。案情需要原則不僅可以正確把握訴訟爭議焦點,提高案件審判效率,而且對於避免商標權利人借侵權為名,傍馳名為實的濫用訴權行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啟動認定馳名商標司法程序的必要前提。
3、主動審查的原則
在馳名商標案件中,對於馳名事實應當採取積極主動的職權式審查。如果經過調查,主要證據上仍然存在疑問,馳名事實則不宜認定。主動審查原則要求商標權利人提升其證據意識,強化其舉證責任,並輔之必要的法院調查,可以有效地避免被某 些證明力有缺陷的證據所誤導,從而加強認定馳名商標的可靠性和權威性。
二、認定標准
《商標法》第14條規定: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
(二)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
(三)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四)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
(五)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
三、認定程序
1、通過商標異議案件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
申請人認為他人經初步審定並公告的商標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可以依據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向商標局提出異議,並提交證明其商標馳名的有關材料。
2、通過商標爭議案件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
申請人認為他人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可以依據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請求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並提交證明其商標馳名的有關材料。
3、在商標管理案件中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
在商標管理工作中,申請人認為他人使用的商標屬於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情形,請求保護其馳名商標的,可以向案件發生地的市(地、州)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禁止使用的書面請求,並提交證明其商標馳名的有關材料。同時,抄報其所在地省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最後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
四、准備材料
1、證明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知曉程度的有關材料;
2、證明該商標使用持續時間的有關材料,包括該商標使用、注冊的歷史和范圍的有關材料;
3、證明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的有關材料,包括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的方式、地域范圍、宣傳媒體的種類以及廣告投放量等有關材料;
4、證明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記錄的有關材料,包括該商標曾在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有關材料;
5、證明該商標馳名的其他證據材料,包括使用該商標的主要商品近三年的產量、銷售量、銷售收入、利稅、銷售區域等有關材料。
馳名商標大部分都是通過工商總局認定的,與人民法院相比,其認定的馳名商標所佔比例更大。在商標注冊、使用與評審過程中產生爭議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與商標評審委員會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依據具體事實認定其商標是否構成馳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