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施專利制度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要結合實例)
專利強制許可制度的意義和作用
「專利制度是給天才之火澆上利益之油」,這句鐫刻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大門前的林肯總統的名言,形象地提示了世界專利制度建立的宗旨。專利制度建立的目的在於通過保護發明創造人對其發明創造的專有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激勵技術創新,以此來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專利制度賦予發明創造人一定期限的獨占權,也就是專利權,專利權是一種獨占的,排他的專有權,因而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壟斷權。基於這種壟斷權,會出現兩方面問題:
一方面,專利權人享有專利權這一壟斷權,基於其利用專利權而享有的壟斷地位,為了追求壟斷利益、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往往會濫用其權利,故意不實施專利或拒絕許可,從而限制專利技術的市場推廣應用和傳播,甚至阻礙技術的進步,侵害他人權利乃至妨害社會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專利技術是對現有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其的推廣應用對於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較大促進作用,而專利的壟斷性卻在客觀上限制了其推廣應用,因而在許多情況下,專利制度也會損害到公共利益。
由此,對專利權保護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法律規制,強制許可制度正是應對這些問題的重要手段。對於專利權濫用行為,由於專利權濫用很大程度上就是表現為權利人利用獨占權而對他人在「獲取」知識產權以及知識產權產品上設置了各種不合理的障礙,如各種形式的(單邊的、有條件的、聯合的)拒絕許可、不實施或不充分實施而又拒絕許可等,於是,針對種種拒絕知識產權許可、限制知識產權有效利用的濫用行為,強制許可自然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一項法律措施。而在公共利益方面,專利權的壟斷性限制了專利技術的推廣,從而在某些情況下對公共利益造成損害,強制許可可以通過強制性地許可他人實施,迫使專利技術在更大范圍內發揮作用,因而,強制許可是維護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綜上,強制許可的作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規制專利權濫用和維護公共利益。強制許可制度作為專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保證專利制度的宗旨,即促進技術革新和社會經濟發展不被歪曲起著重要的作用
㈡ 專利法的作用是什麼
本條是關於本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一、保護發明創造專利權
所謂專利權,是指依照專利法的規定,權利人對其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獨占權或專有權。專利權具有以下特徵:
1、專有性或獨占性,專利權人對其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享有專有或獨占的權利。
2、地域性,在某一國家依照該國專利法取得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管轄的范圍內有效,受該國法律的保護,在其他國家沒有法律約束力,不能得到他國的保護。要想在其他國家也得到專利保護,必須依照該國的法律向該國申請專利,取得該國的專利權。
3、時間性,專利權僅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有效。一旦期限屆滿或者因出現法律規定的提前終止事由而被公告終止,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即行消滅,該項發明創造即成為社會公共財產,任何人均可無償利用。
4、法定授權性,專利權不是基於發明創造的事實自動產生的,而是由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批准授予的。
二、鼓勵發明創造
依照專利法的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專利權人享有專有權。專利權人可以通過自行實施專利取得收益,也可以通過許可他人實施專利取得許可使用費,還可以用專利權作為投資取得股權,當然也可以通過轉讓其專利權而獲得轉讓費。總之,通過專利法所確立的專利制度,使得那些具有實用價值和經濟意義,被依法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成為專利權人的財產權利,專利權人可以依此在經濟上得到利益,這對於鼓勵發明創造,調動人們開展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資金、人力投入發明創造活動,會產生重要的作用。
三、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
專利法對發明創造推廣應用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按照專利法的規定,專利權人對其取得專利的發明創造享有專有權,他可以通過自行實施其專利而取得收益,也可以按照專利法的規定,與他人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通過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而取得被許可人支付的專利許可使用費。
2.在法律保護下的專利技術公開,是專利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按照專利法的規定,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人,應當將其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的內容,按照清楚、完整,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的要求,寫成說明書,提交給專利管理機關,並由專利管理機關依法予以公布。由於有了這項法定的公開制度,可以實現有關發明創造信息的全社會共享,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通過這一途徑查到所需要的技術,對已授予專利的發明創造,及時與專利權人聯系,取得使用許可,從而有利於發明創造得到推廣應用。
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㈢ 專利制度有什麼好處和作用
1、有效地保護發明創造,發明人把其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專利局依法將發明創造向社會公開,授予專利權,給予發明人在一定期限內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獨占權,把發明創造作為一種財產權予以法律保護;2、可以鼓勵公民、法人搞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全民族的聰明才智,促進國家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3、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促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盡快地轉化為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4、促進發明技術向全社會的公開與傳播,避免對相同技術的重復研究開發,有利於促進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專利保護的客體,是指專利保護的對象,即人們可以依據專利法對之取得專有權利的發明創造。我國法律規定的專利權的客體是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