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審查員,確實理解錯了,怎麼辦
其實是溝通的問題。另外,審查員的審查邏輯必須是專業的專利代理人才能懂,如果你不了解專利審查的思路,可能會誤以為審查員理解有誤。
❷ 專利答辯材料要聯系審查員嗎
專利答辯材料要聯系審查員嗎?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知道,專利是專有的權利和利益,不少人為了保護自己的作品申請相關專利。而且專利是要經過審核和答辯的,在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過程中,答復審查員提出的審查意見的過程。專利答辯材料要聯系審查員嗎?答辯在專利的審查過程中,一般是指在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過程中,答復審查員提出的審查意見的過程。該過程,是以書面形式,逐一答復審查意見通知書提出的所有問題(注意,要依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內容來回答,不能無法律依據的辯解),必要的情況下,要對申請文件進行修改,但修改的范圍一定要符合專利法的三十三條的規定。如果審查員接受您所做的答復,該專利就有授權的機會,如果不接受,有可能再次給您發出下一次審查意見,或者直接發出駁回通知,這種情況下,如果您仍想繼續努力爭取授權,只能通過提出復審請求來爭取授權,這個過程是用的不多。答辯的過程,是個法律程序,就像在法庭上審判過程中,法官和律師進行辯解的過程,審查員相當於法官、進行答辯的人(專利代理人)相當於律師。由於要根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進行答復,所以,最好找專利代理人來幫助您,這樣獲勝的幾率會大一些。專利答辯注意事項1、要劃清背景技術和申請專利的技術界線.並指出背景技術無法解決申請專利的技 術問題.特別是背景技術怎麼無法解決申請專利的技術問題.這個問題要寫清. 要劃清對比文件和申請文件的技術界線,指出對比文件的有益效果無法等同和代替申請文件的有益效果, 要深刻領會申請被駁回的核心內容,如公開不充分,無新穎性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答復,2、要寫清你的發明創造思路,或者從背景技術反向引入創作思路,由此說明申請是如何形成的,3、答辯中不要引經據典大談專利法,因為審查員最了解專利法,你不要班門弄斧, 答辯中不要有情緒化,發泄不公, 不要表述你發明的艱苦過程,這只能得到廉價同情,其它於事無補,答辯寫好後,不要急於發出,確定好修改思路,多修改幾次。關於專利答辯材料要聯系審查員嗎?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申請專利答辯,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一流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一定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❸ 專利審查期間可以要求和審查員面談嗎
面談條件是:
(1)審查員已發出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並且
(2)申請人在答復審查意見通知書的同時或者之後提出了會晤要求,或者審查員根據案情的需要向申請人發出了約請。
不管是審查員約請的,還是申請人要求的會晤,都應當預先約定。可採用會晤通知書或通過電話來約定。
❹ 專利審查時可以申請和審查員面談嗎
可以申請來面談,但需要滿足以下條自件:
(1)審查員已發出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
(2)申請人在答復審查意見通知書的同時或者之後提出了會晤要求,或者審查員根據案情的需要向申請人發出了約請。
不管是審查員約請的,還是申請人要求的會晤,都應當預先約定。可採用會晤通知書或通過電話來約定。
❺ 優秀的專利代理人應具備哪些特質
專利代理人的服務可以用生孩子和養孩子的過程來形容,技術方案本身(是否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等)是該專利申請的父方基因,專利代理人的服務就提供了該專利的母方基因,父母雙方基因就共同決定了孩子(該專利申請)的先天條件。而專利代理人還要撫養該孩子成長(從專利申請日到專利授權日的過程)。母親的基因和後天的養育環境對孩子是否成才的影響顯然是不言而喻的。專利代理人那麼,優秀的專利代理人應具備哪些特質呢?1、技術理解又快又准:專利代理人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夠迅速、充分理解發明人的發明創造,抓住技術方案的重點和核心創新點。只有在完全掌握該發明創造後,結合專利代理人自身的法律知識方能撰寫出合格的專利申請文件。因此,理解能力強就顯得很重要,整體來說,理工科碩士以上學歷是更合適的,他們大都至少從事過幾年的科研相關工作,在與發明人溝通中能更為高效和通透。2、法律素養:在充分理解技術後還不一定能把它變為一份優秀的法律文件。專利代理人還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專利相關法律法規。專利法內容比較難理解(專利法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少),不能死記硬背。從法理上去思索立法原因,會有助於盡快掌握專利法知識。優秀的專利代理人在代理專利案件時都得先透徹地理解申請人委託的方案,並將其用合適的法律語言表達給審查員、法官和公眾。3、外語水平:專利代理對外語的讀寫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英語。否則審查員發個英文對比文件都不能看懂和理解,那怎麼比對技術方案和答復審查意見呢。4、文字表達能力:高手總能以最簡短精煉的語言將其准確無歧義地表達出來。這點不必多說。5、溝通能力:溝通是專利代理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專利代理人經常需要與客戶和審查員溝通。良好的溝通能力有助於盡快理解技術方案和解決問題,同時也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關鍵。還有,現在絕大部分大、小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申請專利都需要由專利代理人來把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如果發明人沒有及時對發明創造成果申請專利,或者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寫的不好,就會導致發明創造得不到專利法的應有保護。
❻ 專利代理人與專利審查員有什麼區別
專利代理人就是說專利這個東西很專業,一般人不能做,就讓專利代理人幫你做內。
專利審容查員就是看你這個專利行不行,行就授權,不行就要你改或者駁回。
就像你不會開車要找司機一樣,然後開車有沒有問題由交警判斷一樣。
❼ 專利發明人怎麼和專利代理人溝通
專利發明人在與專復利代制理機構進行技術交底時,務必讓專利代理人明白以下幾點:
1、解決了什麼技術問題?
2、和現有技術的區別在哪?
3、具體方案是怎麼實現的?
在相關技術被公開前需要盡早申請專利
因為專利審查過程中,需要考慮公開技術的問題,一旦相關技術在專利申請日前被公開,意味著構成了本專利申請的現有技術,就有可能失去授權機會。這一點,在高校專利申請中特別明顯,因為一些高校或者相關研究者重視論文,卻沒有意識到專利的價值,往往重心放在的論文上,卻忽略了專利申請。也有些學生或者老師急於需要論文,往往先申請了專利,或者有些學生因為畢業需要,先進行了畢業論文發表,隨後才意識到需要專利,並採用相關材料去申請專利。在一兩年後,發明專利進行實質審查時候,往往一個很有希望授權的專利,就會被那些公開的論文否定掉了。
除了上述三點需要保護專利技術或者相關專利之外,也有很多人弄專利是作為企業項目加分或者個人評比加分用,一方面需要滿足其項目或者工作領域的關聯性,另一方面,希望獲得相關的授權證書。但因為專利申請到專利授權,本身存在不確定性,特別是,國內專利申請量較大,難免因為晚一些時候申請,造成專利抵觸申請的情況。
❽ 專利實質審查員是兼職的還是專業的,為什麼我的專利在回復過程中他已無話可說,但還是駁回了我的專利
唉
首先還是分析一下自己的情況吧,碰到很多申請人都是這樣的,認為自己說的自己句句有理,但是莫名其妙的專利還是被駁回了
看您的情況,有可能您還沒有和審查員電話溝通過。。。。可惜就這樣被駁回,專利一旦被駁回,這個決定已經是無法更改了。 只能走復審,把這個駁回決定推翻了,這個程序又要另外的費用的,而且相對來說還是有點復雜,不過現在也只能復審了。
給樓主的忠告,復審的時候,好好的很審查員溝通一下,再不行的話,建議還是去找找代理機構咨詢一下,如果他們願意代理的話,還是交給他們代理比較合適。
最後,回答你的問題,實質審查員,相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專業的,但也不能要求別人是專家級別的
❾ 專利申請過程中可以與審查員溝通嗎
審查意見通知書中通常有審查員的聯系方式,可以與審查員直接溝通。
❿ 淺談專利代理人如何做好專利申請中的溝通工作
對於專利代理人來說,溝通是一門需要掌握並不斷進行完善的技能。例如,在撰寫專利申請文件階段,專利代理人需要與客戶就技術及法律等內容進行溝通,不僅要從客戶那裡獲取撰寫所需的技術信息,還要爭取對方的理解和配合,同時需要適當地向客戶展示專業能力,獲得其認可。
那麼如何才能獲得有效的溝通效果?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溝通包括意識和潛意識2個層面,其中意識僅佔1%,潛意識佔99%。因此,有效的溝通必然是發生在潛意識層面,即有感情的、真誠的溝通。筆者認為,為了讓客戶在潛意識中認可專利代理人的付出,從心理上接受並贊賞其提供的專利代理服務,專利代理人需要做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溝通前必須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備。例如,研讀客戶提供的交底材料,並根據材料內容進行專利檢索,了解相關的背景技術及技術術語等。"有備而來",會讓客戶感覺被重視,同時為後續的溝通儲備相應的知識,為獲取對方的信任及順利溝通打下基礎。
其次,溝通中需要建立和諧的溝通氛圍。有研究表明:情感信息中,只有7%來自於文字,38%來自聲音,55%來自行為。因此,同樣的溝通內容,通過不同的聲音和行為表現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基於這個因素,專利代理人在與客戶的溝通過程中就需要注意說話的語速、語氣以及當下的行為,不應帶著負面情緒處理案件。另外,對於溝通方式的選擇,應更多地選擇與客戶面對面溝通,通過對客戶的聲音及行為進行判斷及分析,及時調整溝通方式,以求更好的溝通效果。
基於不同類型客戶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的原則,有關專家曾經對服務的客戶類型進行了大致的總結,分為和氣型、驕傲型、刁鑽型、完美型。對於和氣型客戶,他們謙和有禮,願意傾聽,積極配合,按通常的真誠的方式與他們交流即可;對於驕傲型客戶,他們喜歡自誇自贊,專利代理人遇到這樣的客戶應注意掌握對方的心理,多傾聽、多贊揚;對於刁鑽型客戶,他們善於交流,但是會抓住某一內容喋喋不休,專利代理人應抱著真誠為客戶解決問題的心態認真聆聽,同時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進行說服;對於完美型客戶,他們事事追求完美,總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對此,專利代理人還是需要從自身做起,通過提升自己的專業度以獲取對方的信任。
同時,溝通中應多肯定、多贊美。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本質的願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因此,一定要設身處地去認同、肯定客戶,但是,贊美和肯定一定要發自內心,要真誠和實事求是。在專利代理工作中,有時對客戶的發明給予適當肯定,客戶得到鼓勵後會和專利代理人分享更多的技術內容,有助於專利代理人進一步了解發明創造,使工作事半功倍。
溝通中還應多站在客戶的角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能讓我們理解對方的決策、態度與想法,獲得與對方心理上的共鳴,達到相對一致的意見。運用至專利代理人與客戶的各種工作溝通中,在我們要求客戶盡快結案時,如果站在客戶的角度進行溝通,例如"盡早確定專利申請文件內容並盡快提交,對於後續的專利工作更有利",客戶將認為專利代理人是在為其切實考慮,更容易接受建議,並在工作中積極配合。
除此之外,溝通中應善於傾聽。傾聽不僅是簡單地聽,而是需要把客戶溝通的內容、思想全面把握。有研究表明,一次溝通用1/3的時間說話,用2/3的時間傾聽,是一場成功的談話。在我們工作中同樣需要有效的傾聽,這樣能增加信息交流,並提升雙方的信任感。專利代理人在與客戶溝通時應使用目光接觸;需要展現贊許性的點頭和恰當的面部表情;在適當的時機提出意見,以顯示自己不僅在充分聆聽,而且在思考;在客戶描述完方案後,用自己的話語重述對方所說的內容;不要妄加評論,也不要立刻否定客戶發明的可專利性;對於溝通中產生的分歧不隨意爭論,要以專業知識、能力說服客戶;不隨意將客戶的發明與其他發明作比較,打擊客戶信心。
綜上,筆者認為,溝通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必要手段,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良好的溝通技巧能讓溝通者得到想要的信息,並且能增進雙方的了解,讓雙方在心情舒暢中達成共識。專利代理人在成長之路上應務必重視對溝通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以更好地以自身的專業技能服務創新主體。
來源:國知局
(作者吳敏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