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專利代理是個什麼樣子的行業
淺談專利代理行業的發展前景
一、客戶需求
國內客戶分為很多種,不同的客戶申請專利的目的也不同。有的客戶申請專利就是為了申請一個高新技術企業;有的申請專利是為了公司裝飾門面;高校教師、科研院所的客戶申請專利的目的分為兩種:有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科學成果,有的是為了職稱評定;還有一些客戶,申請專利的目的確實是為了保護產品。
不同需求的國內客戶,他們在選擇專利代理公司和專利律師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想得到高新技術企業、用專利裝飾門面的企業挑選合作的專利代理公司時,價格便宜是他們最重要的考察指標,然後才會看專利律師的工作能力,負責程度。
純粹為了職稱評定的高校教師和科研院所的客戶他們挑選合作的專利代理公司時,價格便宜也是最為重要的。但是,對於為了保護自己科學成果的高校教師和科研院所的客戶而言,因為申請專利也是為了保護產品,拿到專利授權才能夠進行以後科研成果的轉讓,對於這部分客戶而言,專利律師的工作能力,負責程度是他們最為關心指標,當然專利代理公司也不能有超過預期的收費。
最後一種客戶,申請專利的目的確實是為了保護產品,在這里把他們定義為「高科技客戶」。對於高科技客戶而言,他們每年的核心專利數目有限,但是對於核心專利的撰寫質量要求很高,這也是他們考察合作代理公司最為重要的考察指標,在這個考察指標下,選擇工作能力突出,學習能力強的專利律師,選擇擁有良好工作流程的團隊,都是重要的考察指標。在以上指標都滿足的條件下,高科技客戶才會考慮收費情況,太低的收費是不能換來專利律師的悉心工作,因此,只要價格不超過他們的預期,高科技客戶都會埋單的。
二、國內現狀
目前,由於國內市場上多種需求的客戶共存,為了多獲得客戶資源,因此,整個知識產權行業普通存在著一種相互壓價,重量不重質的奇怪現象。
收入作為影響專利代理公司內部人員配置的導向標,因此,專利代理公司內部也自然出現了有經驗的專利代理人投向了收入更高專利申請的翻譯工作,中間文件的答復工作以及專利授權後的無效和訴訟工作等。最源頭的專利申請的撰寫工作通常交給了工作經驗欠缺的新人來做。
由此一來,整個專利市場出現了亂現象,高科技客戶在國內找不到合適的代理公司,高水平的國內專利律師很少做撰寫工作。因此,每當高科技客戶碰到需要撰寫的核心專利時,在國內的排名前幾位的大所挨個咨詢過來,發現沒有能夠勝任此項工作的專利律師,於是飄洋過海,去美國請律師進行撰寫。這聽起來雖然可笑,但是對於真正的高科技客戶而言,如此工作的客戶不在少數。美國律師的收費雖然高,但是想想,客戶的發明是真正的高科技,這個收費才配的上客戶的大發明啊!
三、解決思路
隨著國家發展的轉型升級,高科技客戶的數量也逐年在攀升。這些客戶的核心專利也是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為此,我國的專利代理公司如果還是維持之前的重量不重質,收費一刀切的情況,專利律師的撰寫工作還是維持在整日的低水平重復的工作。那麼這些亟待解決專利問題的高科技客戶恐怕還是繼續飄洋過海尋求幫助。
事實上,與國外的專利律師溝通往往存在溝通成本過高,國外律師不了解中國法律的障礙,造成了同一篇專利在全世界的很多國家授權,偏偏中國被駁回的情況。以至於高科技客戶丟掉分量最重的中國市場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面對著紛繁復雜的專利市場,能夠選擇長期合作的專利人員和專利代理公司確實是很多高科技客戶希望解決的難題。
站在高科技客戶的角度來看專利代理公司,希望我國的專利代理公司能夠把工作質量、代理人的業務水平真正提升起來,培養針對這些企業服務的專利律師,提高他們的工作素質,專業知識。同時,針對高科技客戶提高收費水平,承辦高端撰寫服務的專利律師的工作費用也進行相應比例的提高。
在國內見過多種收費方式,比較高端的收費情況就是一件專利申請的2萬人民幣的情況了。同樣面對美國的專利律師,高端的收費標準是500美金/小時。對於一件大約1周時間才能完成的撰寫案子來說,國內的收費比美國大約少了12萬人民幣。如此進行資源的配置,國內專利代理公司培養不了高水平專利律師的情況也不難理解了。
對於高科技客戶而言,便宜並不是一件好事,沒有質量才是最糟糕的情況,如果國內把高質量的專利律師放到撰寫的崗位上來,也採用按小時來收取撰寫費用,只要比美國便宜一些,樂意接受這種服務的客戶並不在少數。
B. 專利代理行業呈現出快速上升態勢
專利代理行業伴隨著中國專利制度的建立而誕生,是中國專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的不斷深入實施,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提升,創新主體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方面的需求不斷擴大。其中,對專利代理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快速上升態勢,專利代理服務供給不足與服務需求快速增長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專利代理行業呈現出快速上升態勢在此背景下,為全面提升專利代理行業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我國創新主體對專利代理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推動全行業規模化、專業化、規范化發展,201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總結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傾斜政策和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加快發展試點政策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專利代理行業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下稱《改革方案》)。國務院明確提出要持續簡政放權,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出台《改革方案》是國家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總體要求的重要舉措之一,旨在有效積聚試點地區各方面的政策和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著力突破專利代理人隊伍規模小、服務能力弱等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實現專利代理人隊伍規模擴大,素質提高,專利代理機構發展水平提升,有效緩解供需矛盾,滿足各類創新主體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為緩解我國部分地區專利代理供需矛盾,促進專利代理行業進一步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始開展專利代理行業改革試點工作。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服務熱線。
C. 專利代理行業發展前途如何
這個要看個人的能力和機遇、這個行業真正想做好做精很難、但是如果真的達到較高層次的水準、收入可是金領級的
D. 專利代理這個行業前景和現狀怎麼樣
專利代理人的主要工作職責是為發明人提供專利事務方面的咨詢;幫助發明人撰寫回申請書;對專利局審答查員的意見進行答辯、補正;遇到糾紛時,幫助發明者應對法庭訴訟。如果涉及涉外專利代理,專利代理人還要將外文資料翻譯成中文,並根據專利法對其進行修改等。而好的專利代理人不但能進行專利案代理,有能力對專利進行市場運作,還要具有相當多的社會經驗與社會關系。所以,專利代理人是集專利法律知識和專利技術知識於一體的復合型人才,要求綜合素質很高。
待遇的話看悟性,悟性好的話,做個四五年年薪一二十萬吧
E. 專利代理行業的發展
這行最好的當然是北京呀
F. 專利代理人的現實發展及前景。
現實發展:市場有需求沒錯,但是需要找一家好的公司。
前景:就現在來看專利,商標,版權等服務更傾向於網路加傳統事務所。作為一名代理人可
以去一家這樣的網路知識產權公司。
G. 專利代理人的發展前景如何
關於專利代理人的前景如何這個話題其實是個很復雜的課題,鑒於能力有限,這里就簡單的聊幾句,權當拋磚引玉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作為直接體現和促進科技發展的國家手段,主要涉及知識產權領域中的專利。
專利權其本質是公開技術換取一定年限內的專有保護,由法律及其相關行政部門給予保障和實施。
專利代理人的主要職責包括幫助發明人取得專利權,從而為其完成一些比較復雜專業的申請程序,當然還可擴展到復審、無效、訴訟等業務。
現實中,遠的不說,可參見自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經濟成就的韓國、日本等國家。
就簡單說下日本,2002年,日本政府發表了知識產權戰略大綱,明確把教育立國改為知識產權立國,這是近代世界標識性的創舉;在司法方面,日本則直接組建了知識產權上訴法院(2005年4月1日,日本成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高等法院,用於專門處理知識產權案件)。至於韓國,在21世紀也明確地把知識產權強國作為了他的戰略目標。
中國也緊跟世界的步伐,1993年8月北京一中院(民五庭)、高院(民三庭)分別最早組建了專門的知識產權庭,現在還嘗試申請建立知識產權法院,這也預示了中國知識產權的春天即將來臨。
由此從國上述一些家層面上的理論和實踐情況,也可對專利行業及其相關職業的重要性略見一斑。
總體上來說,僅個人認為,專利代理人行業涉入的起點高,對知識和技術的綜合能力要求也比較強,包括同時涵蓋機械、電學、化學材料等多學科領域,但這也正是專利行業高價值的充分體現。綜上所述,我相信專利代理人會是一個充滿希和挑戰的朝陽行業。另外,有關城市大小的問題,都可建議通過查詢統計下所在城市的專利申請量、以及已有專利事務所的數量等相關數據,從而對現有市場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預測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當然,事在人為,任何一個相對所謂好的或壞的平台,因不同人的整合和操作,從而都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所以如何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來,這需去根據自己的環境和能力反復地摸索總結而定。
H. 專利代理人就業前景怎麼樣,未來五年的需
在中國加入WTO、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擁有專利不但可以幫企業獲得利潤,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可以在遭受競爭對手的打擊時,拿出相應的防禦手段。據統計,我國75%的專利申請是通過代理完成的,隨著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加大,中國需要越來越多的專利代理人。專利代理人作為一種新興職業,他們在高新技術產業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成為人們日益看好的職業。
職業介紹 專利代理人是經國家知識產權局考核,並在國家批準的專利代理機構工作的專業人士,從事專利代理申請以及知識產權事務咨詢等相關業務。專利代理人的職責包括為發明人撰寫申請書,對專利局審查員的意見進行答辯、補正,遇到糾紛時,幫助發明者應對法庭訴訟。如果涉及涉外專利代理,專利代理人還要將外文資料翻譯成中文,並根據專利法對其進行修改等。
由於知識產權領域更多的是要接觸到一些高科技、高技術項目等,因此有比較好的和代理領域相符的理工科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認識這個技術或產品,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對應聘專利審查員的要求就要有理工科學歷。 此外,專利代理人還要求有較高的語言能力,包括中文和英文的駕馭能力。 我國專利申請的官方語言是中文,專利代理人對中文的理解和運用需要有一定的功底。此外由於眾多代理人需要接觸國外客戶,而國外客戶會使用英文、德文、韓語等不同的語言,所以對於從事涉外業務的代理人,英語是必備條件,若還能掌握第二門小語種就更好了。
好的專利代理人不但能進行專利案代理,而且有能力對專利進行市場運作,還要具有相當多的社會經驗與社會關系,所以專利代理人是集專利法律知識和專利技術知識於一體的復合型人才,要求綜合素質很高。國外從事該職業者必須首先具有律師資格,才能申請考專利代理人資格證。
現狀與前景 從全國情況來看,現有的780多萬家大小企業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僅有2000多家,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高達60%的國內企業連自己的商標也沒有。媒體對成都和綿陽兩個國家級高新區的調查顯示,當地80%的企業沒有一名經過培訓的專利工作人員。
中外企業知識產權人才的爭奪也開始升溫,知識產權人才在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一方面,企業一些重要的專利申請需要通過專利代理人及時完成,另一方面,企業在競爭中發現了對自身構成重大威脅的專利時,或者競爭企業對本企業提起專利訴訟時,需要專利代理人來維護本企業的權益。一些飽嘗知識產權之痛的企業近年來開始引進相當數量的知識產權人才。跨國公司諸如西門子、IBM、英特爾、微軟等知識產權部門動輒數百人的規模,索尼公司知識產權專業人員更是多達400多人。
多數企業領導人表示,他們並非沒有意識到知識產權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只是苦於沒有既了解生產技術、又精通法律法規,能夠勝任知識產權工作規劃、訴訟、管理的專業人才。而高校作為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其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的現象,偏重知識產權法學理論的學習,在實務操作訓練方面比較欠缺。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台的《知識產權人才「十一五」規劃》,其中指出:我國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在數量、結構、素質和能力上還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嚴重匱乏。
專利代理人在西方是收入最高的職業之一,德國一個專利代理人的年收入平均在10萬馬克約50萬人民幣左右。我國專利申請費用價格比國外低十倍,美國一項發明專利的代理費約5千美金,而我國僅幾千人民幣,國內專利代理人的薪酬仍沒有達到國外的水平。專利代理人的付薪方式是計件式,收入與接受代理案件的多少直接相關,年薪少的約6萬元,最高達20萬元。隨著入世後人們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度增加,專利代理事務也將與國際接軌,專利代理人的薪酬待遇上升的潛力十分巨大。其中,代理經驗豐富、客戶渠道穩定、專業領域緊俏的代理人收入可觀。
從各家企業的招聘要求看,專利代理人和律師職業類似,只接受有經驗的人才,入行較難,門檻很高。一般來說,首先需要通過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然後進入相關公司實習1年,成為專利代理公司的正式員工後,才能獲取代理人執業證。剛入行的年輕人一般要摸爬滾打3-5年,經過漫長的學習和實戰,才能從助理提升為合格的專利代理人。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專利申請量將持續增長。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為適應專利申請量的增長,不斷擴大審查隊伍,2003年錄用263人,2004年計劃錄用233人,從2005年到2010年,每年計劃錄用人數預計不少於 300人。國家知識產權局從2006年開始,已經將原來每兩年一次的考試調整為一年一次,報考專利代理人考試的人數越來越多。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鄭勝利教授介紹,到2010年,我國知識產權人才的需求總數預計為5.5萬至6萬人,其中知識產權高層次專業人才超過1000人;至2020年,我國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預計將再增加2.5萬至3萬人,其中高層次專業人才增加至3000人。
知識產權在我國是一項蓬勃發展的事業。在知識產權工作的鏈條上,無論是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還是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應用、市場保護,都亟待專業人才投入。隨著各行各業對知識產權的廣泛重視,相關機構日漸健全,工作面日益拓寬,業務內容日趨細化,工作戰線不斷拉長,工作量迅速膨脹,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愈顯迫切,專利代理人將成為炙手可熱的新一代「金領」,成為中國社會最具發展潛力的熱門職業之一。
專利代理人(國務院法制辦2011年2月11日公布的《專利代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將「專利代理人」稱謂變更為「專利代理師」)是指獲得了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持有專利代理人執業證並在專利代理機構專職從事專利代理工作的人員。
I. 中國的專利代理行業將怎樣發展作為一個本科生從事專利代理,是否需要去生產一線鍛煉幾年(冶金工程)
代理行業已經從金領變成藍領都不如了,已經過了發展黃金的幾年了,提成十年不變,呵呵,你想想十年前消費水平和現在比,就知道了,已經成為一個血淚行業了
從事代理行業沒必要去生產干,畢竟以後收入也不高,幹嘛要走那麼繞的路線。多准備一下,看看書,考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