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專利申請連續七年世界第一,中國迎來了科技井噴的時代了嗎
4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24日在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介紹,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量質齊升,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排名躍居全球第二;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
專家分析認為,近年來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穩步增長,尤其京津冀地區和長江經濟帶覆蓋省市等國家重點區域專利布局態勢良好。此外,我國申請人向外專利申請增勢穩定。
新時代創業創新不斷加速,迫切需要更高質量、更多數量的知識產權提供支撐。「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基礎上形成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中也包含大量的知識產權。及時以專利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保護創新成果,是激勵知識產權創造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曹新明說。
2. 2017年全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了多少
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審結74.4萬件,授權周期穩定在22個月。專利質內押融資額720億元容,同比增長65%。
申長雨對2018年全國知識產權系統的6項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強化統籌協調和改革創新,高標准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強化知識產權創造,提高技術供給水平;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塑造良好市場環境;強化知識產權運用,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強化國際合作交流,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強化綜合保障,進一步夯實事業發展基礎。
3. 中國的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幾位
新華網日內瓦12月20日電(記者 劉洋 王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日在日內瓦專發布《2011世界知識產權指數報告屬》。報告說,就本國專利部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而言,2010年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專利申請國。
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專利部門受理的專利申請較上年增長24.3%,達到39.12萬件,比排在第三位的日本多約4.66萬件。中國專利申請數連續10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001年至2010年間,年均增長率達22.6%。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當天在記者會上說,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注冊快速增長,主要源自研發領域的大量投入和創新能力的快速提高。他認為,中國正在形成保護知識產權與提升創新能力之間的良性循環。
2010年,專利申請數排在全球第一位的仍是美國。美國共受理專利申請49.02萬件,較上年增長7.5%。全球2010年專利申請數較上年增長7.2%,達到198萬件的歷史最高水平。中美兩國的新增專利申請佔全球新增專利申請的80%。
值得注意的是,以居民申請專利數統計,中國居民提交的專利申請數約29.31萬件,已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4. 2017年中國專利擁有量哪些省位居前十
1月1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17年主要工作統計數回據等有關情況。據國答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介紹,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共授權發明專利42.0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2.7萬件,同比增長8.2%。
胡文輝對此表示,「我國專利創造水平穩中有進。2017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穩步提升。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擁有量中,國內所佔比重進一步提高,中西部省份發明專利申請增速高於東部省份16.8個百分點,區域發展更趨均衡。」
5. 2017中國專利統計數據出爐都有哪些企業
1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17年主要工作統計數據等有關情況。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介紹,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共授權發明專利42.0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2.7萬件,同比增長8.2%。
胡文輝最後表示,我國部分領域專利布局與國外尚存差距。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2017年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於國外來華發明專利擁有量的達30個,比2016年增加1個,僅在光學、醫學技術、發動機、音像技術、運輸等5個領域與國外存在微弱差距;但從維持10年以上的發明專利擁有量來看,國內仍在29個技術領域中數量少於國外。因此,我國仍需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
保護專利。
6. 2017年申請中國專利排名第一是哪個國家
2017年全球共有317萬個專利申請,同比增長5.8%,實現連續8年增長;
商標申請量為1239萬個類別,中國國內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申請量都位列世界第一。
7. 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是的,當地時間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最新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中國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6.1%,以68720件穩居世界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專利申請量達59230件。日本、韓國和德國位居三、四、五位。
報告數據反映了全球創新趨勢,亞洲國家和地區10年間專利申請量佔比從35.7%升至53.7%。自1978年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榜首。2019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專利申請來源國。
(7)2017年中國專利申請量第一的是擴展閱讀
2020年國際商標申請量出現「預料之中的下降」:
商標申請往往意味著推出新的商品與服務,目前兩者的進展均因疫情放緩。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商標注冊體系國際商標申請量出現「預料之中的下降」,降幅為0.6%,數量降至63800件。這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滑。
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也影響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注冊體系保護工業品外觀設計方面的數據。2020年,工業品外觀設計需求量同比下滑15%,減至18580項。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8. 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達到多少
當地時間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最新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中國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6.1%,以68720件穩居世界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專利申請量達59230件。日本、韓國和德國位居三、四、五位。
報告數據反映了全球創新趨勢,亞洲國家和地區10年間專利申請量佔比從35.7%升至53.7%。自1978年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榜首。2019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專利申請來源國。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通過世界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商標申請量減少0.6%,數量達到63800件,這也是繼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滑。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自2006年以來首次下滑,且幅度達15%,減至18580件。
(8)2017年中國專利申請量第一的是擴展閱讀:
全球專利申請佔比最大的領域是計算機技術
世界知識產權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的漲幅已超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連續第四年成為最大申請來源。申請量最大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從領域來看,計算機技術在全球專利申請的佔比最大,其次是數字通信和醫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