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策略的現狀
我國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策略的現狀:
1、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為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我國對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了全面修訂,相關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陸續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比較齊全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釋,保證了各項法律法規的有效執行。
2、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明顯提高。「十五」時期,我國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保護、軟體登記、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地理標志等各種知識產權的申請數量大幅增長。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商標的年申請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十五」末期的發明專利國內外年申請總量位居世界第四,植物新品種保護年申請總量位居世界第四。
3、知識產權宏觀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強。全國各級知識產權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履行宏觀管理職能,在知識產權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務院職能部門對地方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指導力度不斷加大,地方知識產權工作機構建設總體上得到加強。行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進步,知識產權社會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各類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蓬勃開展。
4、知識產權保護成效顯著。「十五」時期,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分工,建立了跨部門、跨地區執法機制,聯合查處侵權假冒行為;健全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中央備案制度;全面清理整頓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放映等市場環節,打擊盜版音像製品;加大了網路及信息傳播領域的監管力度;加強了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保護知識產權的工作聯系,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加大對行政機關行政決定的司法審查力度。
5、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增強。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宣傳普及工作。「十五」時期,通過各種渠道,加大了各級領導和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培訓力度,廣大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逐漸提高。各行業積極開展各類知識產權研討和高峰論壇活動。從2004年開始,將每年4月20日至26日確定為「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利用報刊、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各種媒體,通過舉辦研討會、知識競賽以及製作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在全社會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初步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
6、知識產權涉外協調取得新成績。我國在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調整和變革中努力發揮作用,妥善應對和處理紛繁復雜的國際知識產權事務,初步建立起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新格局,對外知識產權宣傳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我國積極參加國際知識產權的主要公約和條約。我國與許多國家、國際組織和外商投資企業在知識產權領域廣泛開展對話、交流與合作。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的統籌協調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Ⅱ 中國,西方在專利權保護方面體現的主要特點
中國、西方在專利權保護方面體現的主要特點
1、出現時間
中國,時間滯後——改革開放後,我國開始著手建立較為全面的專利權保護制度;
西方,現代專利制度起源於15世紀早期的威尼斯,發展到17世紀,終成現代意義的專利保護制度;
2、法律制度
中國,專利保護立法不完善,專利權保護制度存在缺陷,不利於專利權的保護,專利保護人才培養體系不夠完善,專利保護保護意識薄弱
西方,1623年英國議會頒布的《壟斷法規》,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現代含義的專利法;相關專業人員和培訓體系完備;
3、現狀:
中國,專利保護不是我國本土的東西,專利保護繼受過程當中道路更曲折更坎坷,且專利權的質量不高,缺乏核心技術,
西方,興起時間早,在20世紀80年代基本已經臻於成熟。
4、目的:
中國,保持個人競爭優勢;
西方,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補充:
專利權(Patent Right),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我國於1984年公布專利法,1985年公布該法的實施細則,對有關事項作了具體規定。
專利(patent)一詞來源於拉丁語Litterae patentes,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後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專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信息源,據實證統計分析,專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
Ⅲ 我國發明專利的保護期為多少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四十二條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Ⅳ 請問我國的專利分為哪三種類型它們的保護年限分別又是多少
我國的專利一共有種,分別是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其中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是20年,其他2種專利的保護期限是10年。
專利是由專利機構依據發明申請所頒發的一種文件,這種文件敘述發明的內容,並且產生一種法律狀態,即該獲得專利的發明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得到專利所有人的許可才能利用,專利的保護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我國專利法將專利分為三種,即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十五年,自申請日起計算。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五年,自申請日起計算,期滿前專利權人可以申請續展三年。專利權人享有優先權的,專利權的期限自在中國申請之日起計算。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4)我國專利權保護的現狀擴展閱讀:
發明專利:發明人只有將這種技術方案向專利局提出申請,並且通過一系列嚴格的審查,特別是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審查;對符合規定的發明專利申請授予專利權。申請人還應按期辦理登記手續和繳納當年年費,這項發明專利申請才能正式成為一項具有專利多種屬性的發明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又稱小發明或小專利,是專利權的客體,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實用新型通常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專利的特點:
1、是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該產品應當是經過工業方法製造的、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實用新型只限於具有一定形狀的產品,不能是一種方法,也不能是沒有固定形狀的產品;一切有關方法(包括產品的用途)以及未經人工製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客體。
2、是對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實用性較強,實用價值大。
3、是在專利權審批上採取簡化審批程序、縮短保護期限、降低收費標准辦法加以保護。
外觀設計專利: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是指工業品的外觀設計,也就是工業品的式樣。
通常,可以構成外觀設計的組合有:產品的形狀;產品的圖案;產品的形狀和圖案;產品的形狀和色彩;產品的圖案和色彩;產品的形狀、圖案和色彩。
Ⅳ 我國的專利權是怎樣的
我國的專利法是保護侵權人的,你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金錢和權力),就算你版拿權到了專利證書,別人要侵你的權你也沒的辦法 通過法律渠道討回一分錢,只會讓你賠上更多的錢,可以讓你從小康走向貧民。
我國的專利法是這樣的,當你發現有人侵權時你向法院起訴後要經過兩年取證才能判決,然後侵權人可以上訴,再經過兩年取證判決,就算你還是贏了,還可以告你無效,你還是贏了,他再上訴,於是再兩年,加上你獲得證書起碼要一年,這9年之後你就可以跳樓了!不然你就回到新石器時代了。我自己的專利現在就被多家廠商侵權,沒辦法,這就是我的祖國,如果保護專利 發明人的話,中國的工廠不知要關掉多少,多想想我們偉大祖國的勞苦大眾吧!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偉大的共產主義者的話,人可以在萬般無賴的情況下向國內所有的生產廠家無條件許可。我相信你是一個偉大的公民!如果你不信你就去搜一下「專利侵權」!
Ⅵ 專利保護的一般適用情況有哪些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其權利要求。其含義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徵相等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等同特徵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取決於兩個方面:其一是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其二是專利授權時指定的外觀設計使用產品的范圍。確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近似,應當以同類產品為基礎。
Ⅶ 專利權的保護情況表
我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一)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我國《專利法》第59條第1款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與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專利
法實施細則》第20條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清楚、簡要地表達請求保護的范圍。因此在認定專利權保護范圍時,首先是以權利
要求書的內容為准,這里「為准」是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特徵參數實質內容為必要,並在此前提下,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書。這里的解釋是為了
整體把握權利要求書的要求,而不是當對權利要求書中的某一技術參數和特徵含糊時的參考。
當然也不是說這種解釋可以超越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說明書和附圖的理解,擴大到專利權人所期望達到的范圍,前述最高人民法院對此解
釋為,應以權利要求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徵相等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所謂等同特徵是指與所記載技術特徵的基
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的特徵。
(二)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
我國《專利法》第59條第2款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我國《專利法》第2條第4款還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用於工業上
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保護范圍以適應於工業應用的產品為前提,是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是形狀、圖案的結合或者是色彩、圖案、形狀的結合,並且這種產品
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與色彩的結合應富有美感。因此,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的標准有很大的主觀性。產品
的圖片或照片本身並不能完全反映產品本身,人的視覺反映與產品的客觀表現是存在差異的,尤其是彩色照片的還原效果也不能盡善盡美,何況形狀是由點、線、面
組成的整體,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效果,色彩更是如此。因此人們對以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的外觀設計的認定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我們認為外觀設計專利權
的保護范圍,應當擴及到相似的外觀設計。
Ⅷ 我國對專利權保護力度為什麼那麼渺小
這是國家的保護力度不夠,我也是一個專利的受害者,國家的政策讓我很無奈,也很讓我傷心,我不會再搞發明了,費心,費力,費錢,,產生不了多大效益,我很無奈
Ⅸ 專利權保護情況表
(1)及時部署專利申請,一旦有新研究成果,首先想到去申請專利;
(2)積極將專利專用於產品版,提高產品競爭力權,搜集競爭對手產品,進行侵權分析,若發現有侵權嫌疑,則提出警告,迫使競爭對手修改產品,甚至退讓市場;
(3)發現競爭對手產品侵權後,及時發出警告函,要求對方停止侵權並討論授權條件,要求對方付權利金,如果對方不同意,則可通過行政手段或者司法途徑提出告訴,訴求一般包括:停止侵權\賠償損失\銷毀專用設備等,賠償損失的計算,通常有幾種方法,一種是計算專利權人的損失,一種是計算侵權人的不當得利,還有如果專利由授權給別人的例子的話,則以這個授權金的數倍進行索償,如果不能計算損失或得利,也沒有授權,則要求30~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