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紹興專利申請展

紹興專利申請展

發布時間:2021-06-09 02:34:16

A. 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發展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4月,是一家顯示產品與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多年的研究開發和技術積累,京東方已完整掌握了TFT-LCD的核心技術,2007年專利申請已經達到296項,其中發明專利達到了256項。目前,京東方擁有一條月產能為10萬片玻璃基板的第5代TFT-LCD生產線,一條月產能為3萬片玻璃基板的第4.5代TFT-LCD生產線(建設中),和一條月產能為9萬片玻璃基板的第6代TFT-LCD生產線,已成為中國大陸顯示領域綜合實力最佳的高科技企業之一。
目前,京東方集團是祖國大陸唯一一家自主掌握六代以上液晶屏核心技術的企業。京東方TFT-LCD六代線項目將填補大陸在液晶顯示領域沒有六代線的歷史,投產後將結束大陸液晶顯示器件長期依賴外購的現狀。該項目將成為實現安徽省產業優化升級,推進自主創新戰略的重要突破口。該項目於2008年9月12日簽訂協議,項目選址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第六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項目,總投資達175億元,有望於2010年4季度投產,達產後每月能生產玻璃基板投片90K片,主要用於37英寸及以下電視機、電腦等的顯示器,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20億元。該項目產業帶動力強,經濟效益好,預計每年可吸引上下游產業新增投資約300億-400億元,每年為合肥新增800億-1000億元產值,並可吸納就業5萬人左右。
目前,京東方擁有一條月產能為10萬片玻璃基板的第5代TFT-LCD生產線和一條月產能為3萬片玻璃基板的第4.5代TFT-LCD生產線(建設中),已成為中國內地顯示領域綜合實力較高的高科技企業之一。 截至2008年6月30日,公司注冊資本為28.7億元,凈資產50.3億元,總資產134億元,員工人數約10,000人。在北京、四川成都、河北固安、浙江紹興、江蘇蘇州、福建廈門擁有6個製造基地,營銷和服務體系覆蓋歐、美、亞等全球主要地區。 未來,京東方將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繼續發揚「胸懷理想、創業創新、強企富民」的企業精神,秉承「誠信、規范、透明、負責」的管理理念,打造「團隊、速度、品質」核心競爭力文化基因,向顯示領域世界領先企業目標邁進。
合肥京東方光電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擁有TFT-LCD第六代生產線的大型顯示器件生產企業,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京東方集團提倡:團隊、速度、品質。努力工作將是京東方成功達成目標的重要因素,在從今開始的職業生涯中,同合肥京東方光電一起拼搏、一起成長、一起收獲。
公司地址:合肥市銅陵北路2177號

B.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城市有哪些

未來中國最有潛力城市如下 :

1.上海 潛力指數10

有江,有海,長江,錢塘江和浦江三角排開,面朝大海,南北適中,絕對的中國最優城市,加上政策扶植和中國發展趨勢等預測。

2.北京 潛力指數10

中國的首都和法國的巴黎似乎定位更相似一些,建築追求經典,總部經濟明顯,
文化,歷史,環渤海經濟發展等,未來都無可厚非的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絕對名都。缺少大江使得北京少了上鏡的大氣,但城市本身卻相當恢弘大氣。

3..香港 潛力指數 9.8

香港目前優勢明顯,得益於先天的環境優勢,和世界最公認的優良港口,考慮到腹地有限,香港暫時排到這里,這里只是潛力,短期內還沒有城市能超越香港。

成為未來大三角(北京,上海,香港)無可厚非。

4.天津 潛力指數 9.5

北方經濟中心,海洋經濟潛力巨大,優良的港口和區位,以及北京的優勢互補,成為中國第一城似乎都有可能。天津和北京的位置和區位,像美國的紐約和華盛頓。

5.廣州 潛力指數9.4

華南經濟中心(香港外),有江有海,但是江似乎伸張性有限,隨著國家華南政策的導向以及廣州目前各基礎設置的定位,為未來做好充分准備。

6.南京 潛力指數9.0

軍區和文化以及歷史,教育等等,南京都擁有中國很多城市無法復制的城市,長江第一大港,沿海深向內陸第一個接點,南京潛力指數將非常值得去驗證。

7.青島 潛力指數8.9

名牌之都,一個只聽名字就讓人神往的城市,現在還不具備特大都市的氣魄,但是其良好的區位和港口,以及企業的長遠爆發力,有望改寫中國經濟版圖城市。

8.寧波(杭州) 潛力指數8.8

杭州和寧波潛力基本相同,杭州有先天的文化和配套優勢,寧波有號稱中華第一優良的港口,海洋經濟是當今經濟和未來經濟的制高點,所以寧波和杭州有望合作崛起。

9.武漢(鄭州)潛力指數 8.7

武漢和鄭州無可厚非成為中國中部的雙子星,武漢得長江之利,但是南京長江大橋的低高度,讓武漢成為了半條長江的城市。武漢擁有著水域的大,卻是陸地的小,擁有本身經濟的大,卻周邊經濟的小和鄭州比兩者潛力可以基本一樣。鄭州的優勢是位置乃是中國正中心,擁有人為無法改寫的交通優勢,歷史優勢,南北東西,在這里才真正成為交點。短暫40於年的現代建成史,速度可以與任何一個城市比擬。

10.沈陽(大連)潛力指數8.5

中國東北的標塔,老工業基地和新港口都市互相合作,相信能給東北帶來未來的亮點。

C. 發展中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未來十年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個城市(絕對權威)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個城市

1.上海 2.北京 3.廣州 4. 深圳 5. 蘇州

6.杭州 7.天津 8.成都 9. 武漢 10.東莞

1.上海

這座21世紀中國最受寵愛的城市,其釋放的巨大經濟活力令人吃驚。上海被喻為中國再次經濟起飛的龍頭,或者是箭尖,人們寄希望於它能引領起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航船。

上海有中國城市裡管理和服務水平最好的地方政府,有最便利的區位和運輸優勢,也聚集著中國素質最高的一批白領階層。上海是經理人的絕佳誕生地,一個標準的上海產的經理人,應該是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或者哈佛,在跨國公司美國總部呆過,在麥肯錫等咨詢公司做過,然後回國任跨國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或者首代。

盡管上海的人才培養能力、人才吸納能力與北京相比稍遜一籌,但其整體商業和人文環境方面的優勢,使其在爭奪優秀人才方面魅力獨具。而由此所表現出來的人才的價值創造能力和對城市經濟的貢獻也是顯而易見的。這里成為跨國公司中國區和亞太區總部的新的選擇地,上海是中國大陸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浦江東岸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知識最密集的高科技聚集地,而其崛起的速度同樣令人驚駭。

總人口:1341.8萬人

高校數量:57所

科研人才數:3.5萬人

科研成果情況: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508項

高新企業數:1916家

技術交易: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交易合同2.73萬項;合同金額142.78億元。

專利:全年受理專利申請量22374件

全市GDP:6160億元

GDP增速:11.8%

著名高校有:復旦大學、上海交大、上海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123億

2.北京

北京是中國高級知識分子的傳統居住地,在這個城市裡,有中國最密集的大學群和科研院所。僅僅一所北大、一所清華已經證明了這個城市不凡的人才培養能力和傳統。在外省人眼中,北京代表著一座城市所能擁有的寬廣胸懷和容納度,盡管北京的戶籍制度改革落後於上海和廣州,但這並不妨礙307.6萬外省人在2003年仍然選擇在這里生活、創業。

所有繁華的大城市都有不適合居住的一些特徵,比如擁擠、嘈雜、污染和交通不便;而北京尤其在這些方面令人心懷不滿。但是,重視政府關系和商業環境的跨國公司在過去的20年裡,仍堅持把中國區總部設立於此,因此,北京在人才競奪能力方面仍顯現出令其它城市膽寒的特質。

總人口:1456.4萬

高校情況:73所

科研人才數:27.4萬人

技術交易:技術合同登記32173項,成交總金額265.4億元,技術交易額226.6億元

專利:全年受理專利申請量17003件

全市GDP:3611.9億元

GDP增速:10.5%

著名高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457.5億元

3.廣州

廣州的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毗鄰香港的特殊地位,在吸引港資和三來一補中,廣州及其周邊地區迅速流動起大量資本。近年來,珠三角地區活躍的私營經濟又使得廣州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先受惠的地區。但是,商業貿易的發達和低層次製造業的繁榮未能支撐廣州進一步的發展,在對高級人才的競奪能力方面,廣州明顯不如上海和北京,甚至不如深圳。

總人口:994.30萬

高校數量:44所

科研人才數:1.79萬人

高新企業數:270家

技術交易:廣州地區共認定技術合同4324項,合同金額31.644億元。

全市GDP:3466.63億元

GDP增速:15%

著名高校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140億元

4.深圳
作者:221.137.244.* 2007-5-30 20:40 回復此發言 2中國未來十年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個城市
深圳曾被譽為中國最有希望的現代化城市,它從一開始就是按照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模式進行建設的。一張小小的邊防證,讓所有進出該城市的人都對其「特區」身份印象深刻。這座移民城市,曾經在很短時間內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靈活的政策,較高的城市管理水平使其成為新興企業的創業首選地。

作者: 221.137.244.* 2007-5-30 20:37 回復此發言

--------------------------------------------------------------------------------

2 中國今後十年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個城市(絕對權威)

作者: 221.137.244.* 2007-5-30 19:05 回復此發言

--------------------------------------------------------------------------------

2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個城市

但是今天,深圳面臨著找不到新一輪增長周期的定位困惑,城市整體商業環境的先發優勢已被趕超,而金融之城的地位又受到了上海的威脅,深圳的人才競爭力已被大大削弱。

總人口:557.41萬

高校數量:42家(含高校駐深分校)

科研人才數:全年共引進戶籍人才3萬餘人,海外留學生1200多人

高新企業數:673家

專利: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2361件

全市GDP:2860.51億元

GDP增速:17.3%

著名高校有:深圳大學等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3.18億元

5.蘇州

閑適、優美的園林城市蘇州,因中國與新加坡共建的蘇州工業園而成為中國新的高科技製造業聚集地,蘇州工業園的成功,被認為是中國最成功的開發區建設的範例。這里有著中國素質最高的產業工人,並成為蘇南地區最引人注目的城市明星。

總人口:590.97萬人

高校數量:17所

科研成果情況:全市組織實施科技項目437項,147項科技成果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

高新企業數:555家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860億元

全市GDP:2802億元

GDP增速:18.0%

著名高校有:蘇州大學等

6.杭州

杭州首先是中國最佳人居城市的範例。江南才俊的經濟創造能力在這個城市得以集中表現,自南宋以來,浙江就是國家最穩定的財稅之源,這里富饒而優美。浙江私營經濟的發達,又使得杭州理所當然地成為該地區經濟活動的重鎮,雖近鄰上海,仍無掩其光彩。

總人口:642.78萬

高校數量:35所

科研成果情況:省級科技進步獎25項

高新企業數:506家

技術交易:簽訂各類技術合同32286項,成交額42.75億元

專利:申請專利3400件

全市GDP:2090億元

GDP增速:15%

著名高校有:浙江大學等

7.天津

天津為跨國公司提供了比北京低廉得多的勞動力,而且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較早形成了集聚優勢。一個摩托羅拉成就了天津此前10多年的輝煌,而現在,是三星電子。但是天津的光芒多少還是被北京所遮蔽,毫無疑問,一個地區最多隻能有一個「區域中心」,尷尬的天津,因與北京比鄰而在人才競奪能力方面,甚至輸於深圳、蘇州、東莞等二線城市。

總人口:1011.30萬人

高校數量:37所

科研人才數:48.1萬

科研成果情況:全年取得市級科技成果1203項、屬於國際領先水平59項

高新企業數:4000家

技術交易:簽訂技術合同7278項,合同成交額42億元

全市GDP:2386.94億元

GDP增速:14.5%

著名高校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

8.成都

成都盛開在四川盆地上。從李冰造都江堰起,這里就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的歷史名城。川中多才俊,成都傲然於重慶、昆明、貴陽等城市之外。它成為跨國公司在考慮西部據點時的首選之城。但是,現代化的斷裂感也在成都表現得更為明顯,與長江流域的龍頭上海相比,成都與之彷彿還相錯一個年代。

總人口:1044.3萬人

高校數量:60所

科研成果情況:年內新上科技項目565項,其中國家級146項,省級95項

高新企業數:165家

專利:申請專利4169件

全市GDP:1870.8億元

GDP增速:13.0%

著名高校有:四川大學等

科技投資情況:117億元

9.武漢

武漢的區位優勢相比鄭州、長沙這幾個中部城市來說,更為明顯。而且近代工商業的發展也起步較早,並且高校集中,經濟活動也相對發達。但是,武漢整體商業環境與中國一線城市的差距,使得這座人才充裕的城市卻未能在人才吸納能力、競奪能力和人才創造能力方面表現優異。

總人口:781.19萬

高校數量:48所

科研成果情況:260項

高新企業數:1751家

技術交易:全年技術市場成交技術合同2963項,合同成交額30.31億元

全市GDP:1680億元

GDP增速:12.1%

著名高校有: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大學等

科技投資情況:2.43億元

10.東莞

東莞令人奇怪的地方是,這座與香港形成「前店後廠」關系的城市,一直保持著旺盛的製造能力,並未因中國出現多經濟中心而衰落。與人們想像中的「血汗工廠」不同,東莞的城市綜合薪酬競爭力位居前列,在所調研城市中排第5.難能可貴。

但是,要想成為中國的「潛力之都」,東莞還必須考慮自身的產業升級和培育本地名牌企業之途。

總人口:158.96萬人

高校情況:5所

科研人才數:12.49萬人

高新企業數: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50家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530億元

技術交易:全年簽訂各類技術貿易合同58項,技術合同金額700萬元,技術交易額680萬元

專利:2858件

全市GDP:947.53億元

GDP增速:19.5%

科技投資情況:科技活動經費使用總額3.73億元

D. 我是在杭州申請的專利,但我是紹興戶口的,那我申請成功後可以到紹興專利局去拿補貼嗎

專利申請的費用資助是指由你先支付申請費,然後由當地政府資助( 返回)給你,但支付與返回都應該在你的戶口所在地,因為地方的優惠政策是給當地的居民的。現在你把錢交給了外地,又如何讓當地來返回給你,因為當地地方沒有收到過你的付款。
你可以到紹興專利局去咨詢一下。

E. 紹興中知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紹興中知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是中國一家致力於為企業管理及發展知內識產權的專業性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容紹興越城區專利代理的業務范圍包括所有與專利相關的法律行為,主要包括:專利申請、專利無效、專利訴訟、專利戰略布局、專利咨詢等方面的業務內容。商標代理的業務范圍包括所有與商標相關的法律行為,主要包括:商標申請商標注冊,商標爭議與異議。商標維權等業務內容。
法定代表人:李冰
成立時間:2016-08-22
注冊資本:62.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60200007961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紹興市財智大廈1610室-2

F. 我有一項專利,想用專利做質押貸款~誰知道國內哪個城市可以辦理~具體流程~回答滿意給滿分

一般專利、商標質押貸款當地的所有銀行一般都代理的。

遼寧的你可以找當地市版的銀行問問啊。不過要權先做一個專利評估的,也就是你這個專利大致值多少錢。

專利涉及專利年費、如實用新型專利或外觀專利還牽扯專利權是否有效問題。,

具體辦理程序要去和銀行談,銀行可以貸款,在國家專利局做一個專利質押登記,就可以了。。。。

程序不是很麻煩,關鍵你能和銀行談妥就行。你們簽訂合同。。。

G. 尋找馬鞍山市未來發展研究的論文網址或論文資料

(轉)在馬鞍山上了大學,創了業,買了房應該算馬鞍山人了,也是因為一直對馬鞍山有好感。昨夜失眠,不自量力認真的思考和設計了馬鞍山的未來。
首先要糾正馬鞍山絕大多數市民的對於馬鞍山在國內地位錯誤思想傾向――充當南京後花園,或者直接劃為南京管轄。這是一種很不求上進的思想。記得我有次坐火車去浙江湖州,臨座有一對杭州人。全國人民,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人都公認杭州是上海的後花園。而杭州人卻非常討厭這頂帽子,所以他們看到自信心膨脹到傲慢無禮的上海人在杭州問路時,他們都給上海人指反方向。南京跟我們馬鞍山有親和力這是好事,是資源,但我們不能把這個當作資本來炫耀。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著傍大款,而不是當大款呢??
我們馬鞍山應該學學國內幾個自力更生的成功城市。首推溫州、義烏、還有咱們好兄弟城市蕪湖。為什麼學習他們,而不學深圳、上海、北京。深圳完全是地理位置好靠近香港在加上我黨和國家大把大把砸錢,而且給他們,我們這些內陸城市做夢都不敢想的政策。上海也是一樣,扼住長江這條巨龍的咽喉,黨和國家什麼美事都給他們承辦。北京更不用說了――皇城根。北京、上海、深圳的興起我們內陸幾十個省都是要做犧牲的,他們給外國人的各種特惠政策造成各種成本和財稅的損失,我們不都替他們分擔了嗎。國家把美事給他們辦,春風當然不會過玉門關到我們這了。
溫州、義烏、蕪湖這些城市國家並不特別照顧他們,而他們憋了一股勁自己走出一條成功的路。現在全國知名,甚至在國際上也有名聲。溫州人才大氣粗去北京上海炒房不過癮還要集體跨洋過海到台灣、香港東南亞炒房。義烏也很牛,不靠江,不靠海,不靠黨中央,現在義烏滿大街都是外國人,他們常年住在這,把大批大批的義烏的小商品進口到自己國家。在看看蕪湖的了不起,蕪湖在辦奇瑞是瞞著國家頂著壓力乾的,那時候國家是對各地辦汽車業卡的很緊,因為汽車業風險太大,投資太大,幾億幾十億投下去如果賠了,別說水漂,連水花都看不見,試看國內的什麼上汽,一汽,南汽,廣汽哪不是國家大筆砸錢還得傍國外汽車業大佬才敢生產上市。奇瑞生產出來後上市更受氣,因為沒有上市許可證,必須掛靠上汽在創業很困難的條件下每年還得交大筆大筆的管理費給上汽,所以早期的奇瑞車都打著上汽奇瑞的牌子。我們馬鞍山人對蕪湖沒什麼神秘感,甚至有人對安徽唯一的傾國傾城魅力城市這事對蕪湖有意見,理智的想想蕪湖確實值得尊敬。
上面這三個城市,有共同點就是特色鮮明:溫州人專注於做皮鞋,知名的奧康、意爾康、紅蜻蜓、蜘蛛王等等再加上不知名的,林林總總滿大街都是與皮鞋相關的企業;義烏的小商品更是暢銷國內甚至全球他們專著做小商品;蕪湖還在路上,暫時不提。再舉幾個國內著名城市,重慶專注於做摩托車,天津專注從事手機相關產業。在看看全球知名國家小國或地區都很專注做出自己的特色產品,瑞士專注於做表,台灣專注於筆記本電腦的相關產業。
所以我們馬鞍山要在全國讓人知道,一定得有特色,我們要小而強。想多管齊下綜合發展固然對城市經濟穩定性抗風險能力加強有好處,但要想全國知名一定得有特色的,非常上規模的產業。我們馬鞍山想綜合能力樣樣強不現實,至少短期不行。馬鞍山歷史短、地域小、國內知名度小吸引不了人才,註定我們不能走大而全的路。不講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爭外資爭人才,還有二線城市無錫、蘇州、東莞、廈門、青島、大連、南京、寧波、杭州等等我們難以望其項背,再講的殘酷現實點我們連合肥、蕪湖我們都比不過。
那麼我們馬鞍山走什麼路線呢?採石磯太小,內涵太少,靠它發展旅遊不行。鋼鐵業是高耗能高污染夕陽行業,發展已經到極限。甚至連國內鋼鐵業老大首鋼都考慮轉型了。也就馬鋼也就是只能保證馬鞍山人生活小康(我是說全體市民),至於大富大貴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我們馬鞍山現在洗浴產業,在一定的范圍有影響。我就應該抓住這個契機。發展「水文化。」我就建全國知名的洗浴城。我們左右的南京和蕪湖每年有大批的或是投資者或是旅遊者。當然,蕪湖南京也有自己的洗浴休閑企業,這是事實。我們只要做強做大做專,我們專注發展這個產業,讓蕪湖和南京的顯得很簡陋,我們是完全可以吸引遊客過來的。這首先要我們把連接蕪寧的輕軌或者是地鐵建起來,最大程度的縮短,遊客耗在路上的時間。試想外地遊客爬完中山陵,逛過夫子廟,玩累了方特歡樂谷,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就來我們洗浴放鬆養足精神。遊客願意來我們這洗浴這一定要基於我的洗浴服務產品,非常的獨特,精製,別的地方都沒法跟我們比。很多地方都生產皮鞋,為什麼做皮鞋生意的必去溫州,很多地方都能做手錶,為什麼成功人士非得買瑞士表,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已經知名的在人們心中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都把自己的特色產業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我們馬鞍山也應該這樣。 (轉)

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幾點設想(轉)
馬鞍山,一個曾經輝煌過的城市!從金泉街到解放路再到步行街!經過五十載的發展而成就今天的模樣,身為馬鞍山人自然希望馬鞍山的明天更美好!

在這里我拋磚引玉,期待各位網友把自己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設想在這里表達出來!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的警示性意見!形成一個合集,期望能引起市決策層的注意!

以下為我個人之設想(所謂拋磚):

馬鞍山是一個年青的重工業城市,產業較為單一!也正是這單一的產業奠定了今日的馬鞍山,社會穩定,居民收入與周邊地區相比較高!當時鍾跨進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這單一的產業也就成了馬鞍山發展的瓶頸!

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裁員(形式較多。如:九十年代以前馬鞍山的男生少有沒工作的,現在呢?馬鋼不招了!),受單一產業的影響,沒有其它的產業可以接納富餘的勞動力,這部分人也是要是生存的,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分人中就有一些可能會為了生存而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一個社會一個地區要想發展自然首先要有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在過去的十年中處處可以看見市裡在這方面的努力,直至新世紀也沒有太大的起色,究其原因:沒有一個持續、漸進、有力度的發展計劃!另一方面在已引進的項目中很少是能夠成就一個產業鏈的產業。蘇州的發展較為典型就是首先引進一個能帶動一個產業鏈的項目(如:宏基),馬鞍山有什麼可以帶動一個產業鏈的?

那就是讓我們馬鞍山人引以自豪的馬鋼(全國唯一的康采恩鋼鐵企業)!這也是我們馬鞍山進一步發展、騰飛的一個最有力的發動機!其實馬鋼也早就在做這一步,薄板、H鋼固然很好,但我認為還很不夠,力度不深。我們可以引導馬鞍山的民間資本並引進外地以及外國的資本和技術進行鋼鐵產業鏈的深加工,(馬鞍山有很成功的例子:私營企業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在其企業主馬先生的領導下最初就是為台灣加工狗用電鍍項圈起步的,九十年代中期為其打工的農民工就有月入一千五百元的了,可見其業務之火,利潤之高!最近獲悉馬鞍山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編織漁網用稀土鋅鋁鎂合金鍍層鋼絲」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2003年科技部產業化環境建設貸款項目。在這里晚輩恭喜馬先生了!預祝玉龍公司他日大展鴻圖!期望馬鞍山能有更多象玉龍一樣的公司,馬鞍山缺的就是這樣的公司。)在近幾年來最熱門的產業那就要算汽車了,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那就是汽車用鋼板。國內尚無廠家可生產此類產品,最近有寶鋼在洽談此類項目,另外台灣最大的汽車鋼板供貨商春源鋼鐵和中鋼公司,將合作在福建福州投資大型汽車鋼板廠,成為祖國大陸東南地區重要的汽車鋼板供應基地。即使是這兩家都生產了也不可能滿足國內現有的的需求,何況汽車業在國內還才剛剛起步呢!這個項目的落戶可以使馬鞍山的綜合競爭力上一個新台階!

當然這也是單一產業的延續,如果說要在根本上改變可能短期內是難以實現的。就城市的發展我主張:向南京靠攏,做南京的配套,進而做長三角的配套,錯位發展,別老想著做雞頭,沒有牛後那牛不得憋死?(長三角:由上海、南京、揚州、鎮江、南通、泰州、蘇州、無錫、常州、杭州、湖州、寧波、嘉興、舟山、紹興15個城市組成,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之一,已被世界公認為繼紐約、多倫多與芝加哥、東京、巴黎與阿姆斯特丹、倫敦與曼徹斯特等城市為核心的五大都市圈之後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在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35個城市中,長江三角洲地區佔了10個;在最新選出的全國綜合競爭力10強城市中,長三角地區佔了4個。目前,「長三角」地區佔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的全國財政收入中,長三角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1/4。)雖然我們不在長三角內,但值的慶幸的是我們身處南京一小時經濟圈內,且是離南京最近的一個城市!我們應該好好的把握住這點。

限於篇幅和時間這次只能寫這一個方向了,我相信廣大網友們會有很多很好的設想,我只敢說我是在拋磚,期望能引來你們的玉。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我也是找的

H. 紹興經濟發展現況和寧波的經濟發展異同

紹興:據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GDP達1440.48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同期增長13.3%,呈現較穩健的發展態勢。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56億元,比上年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878.83億元,增長15.7%;第三產業增加值467.09億元,增長10.9%。三次產業比由上年的6.9∶59.7∶33.4調整為2005年的6.6∶61.0∶32.4。

從GDP各季增幅看,一季度增長13.3%,二季度13.7%,三季度增長13.6%,全年增長13.3%,從一季度到四季上下波動0.4個百分點。整體經濟持續在高位平穩運行,經濟總量呈逐季擴大趨勢。全市人均GDP達3.31萬元(按戶籍人口計算),按現行匯率計算約4043美元。

市場物價小幅回升。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2%,其中居住類上升5.0%,食品類上升2.4%,煙酒及用品類上升0.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下降0.2%。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5%,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7.5%。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2005年我市實現財政總收入150.56億元,同比增長18.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6.13億元,同比增長19.8%,上劃中央四稅74.43億元,同比增長17.9%,佔全市財政收入的近一半,為49.4%。各主要稅種均保持較快增長,增值稅增長16.0%,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增幅達到22.9%和21.0%,營業稅增長7.1%。

企業景氣指數高位運行。據對全市270多家企業景氣調查,四季度企業景氣指數為148.4,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7.1。從全年走勢看,各季度景氣指數均運行在較好景氣區間,這表明我市企業運行質量整體向好,對宏觀經濟運行和自身發展趨勢持續看好。
寧波:寧波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力的「較大的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2006年是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全市人民在寧波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六大聯動」戰略,全面建設「平安寧波」,加快推進「文化大市」和「法治寧波」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結構調整明顯加快,對外開放繼續擴大,城鄉居民生活不斷改善,和諧社會建設扎實推進,較好地實現了年初確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為「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06年寧波市國民經濟主要統計指標

指 標 名 稱 2006年 單 位
年末總人口 560.4 萬人
寧波市生產總值 2864.5 億元
第一產業 139.5 億元
第二產業 1575.9 億元
第三產業 1149.1 億元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561.2 億元
地方財政收入 257.4 億元
港口貨物吞吐量 3.1 億噸
集裝箱吞吐量 706.8 萬標箱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82.5 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 1543.0 億元
進出口總額 422.1 億美元
出口 287.7 億美元
合同外資金額 44.3 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金額 24.3 億美元
全社會用電量 313.6 億千瓦時
其中:工業用電量 249.1 億千瓦時
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674 元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8847 元

一、綜合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86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4%,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5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575.9億元,增長12.4%,其中工業增加值1421.4億元,增長13.9%;第三產業增加值1149.1億元,增長15.9%。產業結構繼續優化, 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40%,達40.1%,對全市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 47.5%,提高了0.3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5萬元,達51285元(按現價匯率折算為6568美元)。

寧波市生產總值分行業情況
指標名稱
本年實績
同比增長(%)

生產總值(億元)
2864.5
13.4

第一產業
139.5
4.4

第二產業
1575.9
12.4

工業
1421.4
13.9

建築業
154.5
0.7

第三產業
1149.1
15.9

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
133.2
15.1

批發零售業
248.5
14.5

住宿和餐飲業
42.6
10.6

金融保險業
182.4
30.8

房地產業
146.4
14.4

其他服務業
396.0
12.4

寧波的一天
生產總值(GDP) 78479萬元
工業增加值 38944萬元
農業增加值 3821萬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42274萬元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15375萬元
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7052萬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4179萬元
外貿自營出口額 7882萬美元
港口貨物吞吐量 84.85萬噸
集裝箱吞吐量 19364標箱
全社會用電量 8590萬千瓦時
其中:工業用電量 6824萬千瓦時
接待境外旅遊者人數 1486人次

財政收支穩健增長。全市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6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7.4億元,增長21.2%,均超額完成年初預期目標。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92.7億元,增長10.5%。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優化,各項重點支出增幅均高於全市平均支出增幅,其中科技三項費用支出、教育支出、文體廣播事業費支出、醫療衛生支出、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分別增長33.6%、18.3%、22.8%、34.7%和16.2%。
就業再就業成效顯著。全市新增就業崗位12.9萬個,累計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6754個;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3萬餘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1.9萬餘人。全年用於促進再就業資金支出達3.9億元,其中發放社保補貼和用工補助2.8億元。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1%,已連續四年下降,就業形勢繼續保持穩定。
價格總水平溫和上揚。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9%,農村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6.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1%;房屋銷售價格上漲2.2%,漲幅下降4個百分點。

二、農業、農村
農林牧漁各業生產平穩發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222.2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農業100.3億元,增長4.4%;林業6.0億元,增長15.5%;畜牧業33.1億元,增長6.6%;漁業79.9億元,增長2.3%;農林牧漁服務業2.9億元,增長6.9%。各業產值中,林牧漁業產值所佔比重達到54.9%。糧食產量增長2.7%,其中穀物產量增長3.2%。
新農村建設初顯成效。「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繼續推進,全市共投入資金32.6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15.9億元;經考核驗收,全市有61個村達到省、市級示範村標准,近400個村完成了環境整治任務;四年累計創建示範村136個,完成整治村1100餘個。「聯鎮帶村」、「村企結對」成效顯著,2883家企業與1823個行政村結對,到位資金1.1億元,結對村佔全市行政村總數的68.7%。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市級農業龍頭企業達198家,銷售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45家。農村鄉鎮現代流通網實現全覆蓋,全市91個鄉鎮已創建連鎖超市175個、農村放心店2858個,覆蓋率達100%。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完善,全年完成37萬名農民飲用水改造,整治河道300公里。全面完成了鄉村康莊工程建設任務,全市除納入高山移民、城鎮建設或園區建設規劃的村外,其餘都建成了四級硬化通村公路。

三、工業、建築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市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7510.7億元,比上年增長2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974.3億元,增長23.4%。其中,國有控股企業1449.5億元,增長23%;股份制企業906.5億元 ,增長23.4%;私營企業1734.5 億元,增長19.3%;外商投資企業1096.1億元,增長28.9%;港澳台投資企業1114.6億元,增長22.9%。輕工業總產值2069.1億元,增長15.4%;重工業3905.2億元,增長28.1%,輕重工業之比由上年的1∶1.71變化為1∶1.89。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8.2%。實現新產品產值737.7 億元,產值率達12.3%。分行業看,產值前十位的行業共完成產值4181.2億元,增長26.2%。
工業經濟效益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35.7億元,比上年增長23.1%;實現利潤 304.3億元,實現利稅503.3億元,分別增長16%和14.7%。反映工業經濟效益整體水平的綜合指數為208.84分,提高了0.7個百分點。全市36個行業大類中有23個行業利潤增幅在10%以上。
臨港工業加快發展。臨港工業實現產值1829.1億元,比上年增長51.2%,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比重達30.6%,實現利稅167.2億元,增長36.8%,占利稅總額的33.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類型完成產值
單位:億元

建築業生產平穩增長。全市完成建築業總產值700.0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47.3億元,佔全市建築業總產值比重為6.8%。全年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231.7萬平方米,增長1.4%;竣工面積3377.6萬平方米,下降12.8%。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5.6萬元/人,提高了3.5%。

四、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建設
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43.0億元,比上年增長12.6%,總量居全省首位,其中限額以上投資完成1450.1億元,增長11.3%。結構逐步優化,第三產業完成投資766.3億元,增長27.1%;全社會設備工器具投資為395.3億元,增長8.9%。
房地產開發投資較快增長。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13.1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增速上升11.1個百分點。土地購置面積235.3萬平方米,增長33.2%;土地開發面積260.1萬平方米,下降3.1%;竣工房屋面積682.2萬平方米,增長9.2%,其中住宅523.3萬平方米,增長8.7%;商品房銷售面積601.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08.2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9.1%和21.7%。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
指標名稱
本年實績
同比增長(%)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1543.0
12.6

#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
1450.1
11.3

#房地產開發投資
313.1
21.3

#住宅
220.7
21.9

基礎設施投資
484.4
16.5

非國有投資
968.6
15.6

商品房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601.0
19.1

商品房銷售額(億元)
326.8
31.7

城市承載服務能力提升。環境與公共設施建設完成投資66.4億元。新建、擴建城市道路81公里。加大內河整治力度,完成截污河道12條,疏浚河道14條,生態治理河道4條,內河保潔率達90%。中心城區供水量達到3.8億噸,日平均供水量105萬噸,比上年增長4.7%。調整優化公交線路,新辟線路12條,優化線路58條,延時線路12條。城市日污水處理能力達15.5萬噸,污水處理率達70%。市區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2800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93.3%,全市生活垃圾收集的范圍已覆蓋到各鎮(鄉)、村。全年新增園林綠地約48公頃,其中市區約32公頃。市區建成經濟適用房35萬平方米。

五、國內貿易、旅遊、會展
消費品市場持續走高。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2.5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實現781.5億元,增長17.1% 。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市場增長16.4%,農村增長15.6%,保持了同步增長。大型商品交易市場交易活躍,年成交額億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達97個,實現成交額1115.7億元,增長21.9%。連鎖經營高速增長,規模以上零售、餐飲業連鎖總店達28個,門店為899個,實現銷售額88.7億元,門店的數量和銷售額分別增長28.4%和18.7%。
旅遊業實現較快增長。全年旅遊總收入316.0億元,比上年增長22.4%。接待國內遊客2685萬人次,增長14.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89.6億元,增長1.5%。接待入境遊客54.2萬人次,增長23.6%;入境旅遊外匯收入3.4億美元,增長35.6%。
會展水平不斷提升。全市舉辦各類會議展覽活動148個,比上年增長74%。其中舉辦展會80餘個,增長71%;展覽面積80萬平方米,增長33%;標准攤位1000個以上的展會18個,同比增加一倍。招商引展成果逐步顯現,其中第五屆中國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成交額就達9.1億美元;在第八屆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共簽約項目172個,協議利用外資31.2億美元。

六、外貿、外資、外經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年口岸進出口總額864.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2%;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為422.1億美元,增長26.0%,其中出口287.7億美元,增長29.4%;進口134.4億美元,增長19.4%。進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增長31.3%和41%,高出平均水平1.9和11.6個百分點;進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分別增長8.8%和16.5%。

外貿自營進出口額完成情況

利用外資結構優化。新批合同外資44.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3億美元,均比上年增長5.2%。第三產業利用外資速度加快,全市新批項目201個,合同外資10.5億美元,增長59.9%;實到外資4.1億美元,增長29.8%。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利用外資分別增長116%、147%和150%。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勢頭良好。全年對外承包勞務合作營業額 9.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8.3%。新批境外投資企業和機構108家,增加11家;項目總投資5901.6萬美元,其中中方投資5074.6萬美元,分別增長31.5%和47.3%。

七、港口、交通、信息
港口發展保持強勁態勢。全年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3.1億噸和706.8萬標箱,分別比上年增長15.2%、35.7%,繼續保持全國大陸沿海港口第二和第四位。全年新開辟集裝箱航線28條,其中遠洋干線19條,寧波港域集裝箱航線達到163條,最高月航班數已達到728班,實現了集裝箱航線「全球通」。外貿貨物吞吐量1.5億噸,增長15%。國際遠洋干線吞吐量佔全部集裝箱吞吐量的90%,提高了3個百分點。

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增幅走勢

交通建設快速發展。全年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62.8億元,比上年增長30.8%,全市公路里程達到8900公里。全社會運輸量穩步增長,全社會旅客運輸量達到2.9億人,旅客周轉量106億人公里,其中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297.3萬人,增長17.4%,鐵路發送量745.1萬人,增長28.7%;全社會貨運2億多噸,增長17.3%,貨物周轉量941.6億噸,增長26.4%,其中水運貨運量為7349.3萬噸,增長30.8%,貨物周轉量869.7億噸,增長27.8%;公路貨運量1.2億噸,增長11.9%;公路貨物周轉量71.9億噸公里,增長11.5%。寧波機場貨物吞吐量達到5.3萬噸,增長23.6%。
信息建設日益完善。完成電信主營業務收入為78.7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45.0萬戶,增長1.7%;行動電話用戶581.2萬戶,增長24.4%。完成郵政業務總量6.6億元,增長20.1%。

八、金融、證券、保險
金融存貸款適度增長。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到4700.5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573.5億元,增長20.6%;城鄉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達1792.5億元,增長19.3%。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達到3910億元,增長26.6%。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727.5億元,增長25.9%。貸款增長前三位的行業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分別增長67.5%、42.1%和31.1%。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為430.9億元,比年初增加116.1億元,同比多增101.6億元,增長33.2%,其中住房貸款增加46億元,同比多增20.8億元。金融機構資產質量進一步好轉,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及非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減少10.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8%,比年初下降0.87個百分點,實現了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貸款率雙降。
證券市場創歷史新高。全市證券經營機構證券成交總額首次突破3000億元達3109.2億元,比上年增長234.6%。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2408.9億元,增長199.3%;證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為52.6億元,增長258.9%;指定與託管證券市值為230.1億元,增長153.9%;證券投資者隊伍進一步擴大,年末證券投資者開戶數為43萬戶(其中B股1.6萬戶),與年初相比增加2萬多戶,增長5%。
保險業務平穩發展。全年保費收入59.1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7.3億元,增長22.2%,壽險保費收入26.6億元,增長9%。共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和給付20.2億元,增長18.5%。

九、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全市共承擔國家各類科技項目220餘項,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8家。年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萬件,達10413件,比上年增長34%,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000件,達1115件,增長85.5%,發明專利申請量占總申請量的比重達10.7%;獲國家專利授權6056件,增長51.9%。品牌建設逐步推進,全市已擁有浙江省著名商標172件,中國馳名商標35件,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品牌之都」。
教育事業取得新成就。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2344所,在校學生120.1萬人。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100%;全市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為9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全國高校統考報名錄取率為81.4%,居全省前列;在甬高校數達到15所,普通高校在校學生12.1萬人,增長9%;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4%,提高了2個百分點。
人才建設繼續推進。全市新增各類人才4.7萬餘人,其中博士、博士後160人,碩士1600人,高級職稱300餘人;柔性引進各類人才11479人,其中博士、博士後13人,碩士76人,高級職稱205人。年末全市人才總量達53萬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9萬人,高級職稱1.9萬人,博士、博士後820人,碩士6800人,各類專家1576人(其中院士1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41人,獲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人員稱號16人),人才規模、素質和結構有了顯著提升。

十、文化、衛生、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全市新增光纜943公里,新增有線用戶4.2萬戶;全年數字電視實際轉換用戶近8萬戶,數字電視用戶超過14萬戶;光纜通村2668個,通村率達98%。擁有綜合檔案館13家,開放各類檔案23.7萬卷,比上年增長2%。共有國家級文保單位22處、省級34處、市縣級240處,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0處,各類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67座。
衛生保健服務網路不斷完善。年末各類衛生機構開放病床2萬張,擁有專業衛生人員3.5萬人,每千人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執業醫師數和注冊護士數分別為3.5張、5.4人、2.5人和1.8人。全市共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095家,城區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100%,農村達85%以上。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參加省十三屆運動會,取得金牌278.5枚、總分4262.78分的好成績,雙雙穩居全省第二。繼續實施「市民健身工程」和「農村小康體育工程」,全年在農村新建體育健身路徑點600個,籃球場、門球場健身場地400個,新建和更新城區體育健身路徑35個。體育彩票銷售額達7.3億元,積累公益基金3000多萬元。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會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長。年末全市戶籍人口560.4萬人,比上年增長6.6‰,其中市區人口21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3‰,死亡率5.6‰,自然增長率1.7‰。
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持續提高。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4元,比上年增長13.0%;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2665元,增長7.7%,恩格爾系數為36.9%;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24.9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47元,比上年增長13.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378元,增長11.4%,恩格爾系數為40.6%;人均住房面積達51.9平方米。城鄉統籌建設穩步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23:1縮小為2.22:1。

市區居民各項消費性支出占總消費性支出比重

社會保障取得新進展。全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9.9萬人,比上年凈增18.6萬人,月人均養老金1139元,增長20%,養老金水平居全省前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7.1萬人,凈增21.1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0.5萬人,失業保險金標准上調至525元/月。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26.7萬人,凈增36.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4.6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鞏固,參保人數達361萬人,參保率達94.5%。失地農民保障措施逐步健全,被征地村覆蓋率達到89%,提高5.4個百分點,參保人數達50.2萬人,凈增3. 8萬人。城鄉低保和社會福利工作得到加強。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1.6萬人,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數1.6萬張,收養人員1.3萬人,民政部門直接接受社會捐款194.6萬元。市縣兩級慈善機構募集善款2.5億元,增長75%;救助支出1億余元,增長28.4%。

十二、資源、環境、安全生產
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節能降耗初見成效,規模以上工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為0.31噸標煤,比上年下降4.9%。循環經濟發展加快,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行業的產值比上年增長27.4%,佔全部規摸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了近0.3個百分點。
生態市建設成果顯著。污染整治取得實效,取締了20家水源地附近的非法污染企業,搬遷了9家有環境污染隱患的排污企業,關閉了19家畜禽養殖場,清理了250家嫩竹造紙作坊;查處違反環評審批和「三同時」制度的企業191家,限期整改113家,取締非法經營排污企業143家。環境監管能力增強,建設市縣兩級環境在線監測監控中心9個,233家重點污染單位安裝了在線監測終端,建成姚江、奉化江、餘姚江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和覆蓋全市的大氣自動監測網。環境質量改善,全市建成煙控區27個,面積402.5平方公里,雜訊達標區233.5平方公里;全市有246家單位通過ISO14001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北侖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國家級ISO14001示範區驗收。大氣環境和城市雜訊環境質量保持良好水平,環境空氣Ⅰ、Ⅱ級優良天數328天,佔全年總天數的89.9%,城市區域環境雜訊58.3分貝,交通干線雜訊68.3分貝,順利通過了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復查驗收。
「平安寧波」建設逐步深入。安全形勢穩定,重點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命案偵破率96.1%,居全省前列;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比上年下降24.4%,死亡人數下降3.3%,直接經濟損失下降25.7%;全市食品衛生抽檢合格率達到89.9%,食物中毒發生率控制在1.1/10萬,繼續保持在歷史較低水平。基層平安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市共創建平安鄉鎮(街道)140個,「平安社區」355個,平安村2315個,達標率分別為95.2%、94.2%、84%,群眾安全感滿意率為94.66%,提高0.46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與紹興專利申請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