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化學實驗數據記錄的重要性
任何一個實驗室的活動
都離不開實驗數據記錄
在GB/T15481-2000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同ISO/IEC17025:1999)中
記錄控制」被列為14個管理要素之一
重要性:
• 研究論文的源泉
• 優點:有助於研究者保持清醒的實驗思路、抓住重要的實驗現象、得到創新的結果、提高研究工作效率
• 追溯實驗數據的直接證據
因此,規范實驗紀錄是十分必要的。
B. 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
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2) 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2010年版的《專利審查指南》(下文簡稱為《指南》)在第二部分第十章第3.4節第2項規定,判斷說明書是否充分公開,以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為准,申請日之後補交的實施例和實驗數據不予考慮。今天我們就從業過程中碰到的一些案例分享下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的情況。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1、補交實驗的效果應能從申請文件中得到葯品是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與社會公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特殊商品。葯品的研發一般存在投資大、難度高、周期長等特點。為了避免研究成果被竊取或被競爭對手佔先從而造成重大損失,從事葯品研發的主體傾向於盡早提出專利申請。早期的研究可能並不完善,所以在專利審查過程中,當要求保護的發明被質疑不具備創造性時,申請人希望能通過補交實驗數據來證明其技術效果。然而,如果一律允許申請人憑借申請日後補充的實驗數據證明其技術方案具備創造性從而獲得專利權,則有可能違背先申請制和公開換保護的原則。那麼,針對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應設立怎樣的標准才能既不違反專利法的制度設計和基本原則,又能滿足申請人的現實需求呢?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修改〈專利審查指南〉的決定》(第七十四號國家知識產權局令),2017年4月1日起施行的《專利審查指南》(下稱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第3節中新增3.5關於補交的實驗數據一節,規定:對於申請日之後補交的實驗數據,審查員應當予以審查。補交實驗數據所證明的技術效果應當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中得到的。為什麼審查指南規定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只能用於證明所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得到的技術效果呢?首先,專利權具有獨占性,所以同樣的發明只能被授予一件專利權,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就同樣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時,專利權授予最先提出申請的人。因此,申請日成為判斷同樣的發明創造應授予誰的重要時間節點。同樣,申請日之前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內容是確定授予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大小的重要依據。如果不加限制地允許申請人補充申請日後完成的實驗數據,那麼申請人可能為了獲得較早的申請日,在發明創造尚未完成就提交申請,然後通過補交實驗數據將申請日後完成的發明納入保護范圍內。如此一來將破壞公平的競爭秩序,不利於專利制度和市場機制的運行。其次,公開換保護是專利制度設計的初衷和基本原則之一,即申請人履行向社會公開發明創造的義務,從而換取一定時間的獨占權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不屬於專利原始申請文件記載和公開的內容,公眾看不到這些信息,如果這些實驗數據也不是現有技術內容,在專利申請日之前並不能被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獲知,則以這些實驗數據為依據認定技術方案能夠達到所述技術效果而對申請授予專利權或確認其專利權,這對於公眾來說是不公平的。因此,當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在申請日後欲通過提交實驗數據證明其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相對於現有技術具備創造性時,補交實驗數據所證明的技術效果應當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中得到的。
C. 在專利申請文件中必須要給出實驗證據嗎
不是必須。
不過,如果有的話會更有說服力,特別是化學物或葯物類的專利申請。
D. 化學專利審查意見說沒有提供證明數據要怎麼答復
不好答復,目前趨勢是沒有數據的,審查員非常傾向駁回,最好和審查員直接溝通,如果審查員無法接受,只能盡量援引審查指南中條款來答復,或者駁回後復審時再爭取(復審委審查會更為標准些)
E. 專利申請的說明書中記載的內容在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書中沒有體現,第一次審查答辯時加以補充是否可以
答復審查意見時只能針對審查員指出的缺陷進行答復,一般不能主動修改,除非修改可以克服原申請的固有缺陷,有利於節約程序加速授權。 將說明書中的內容補入權利要求書中,可以在主動修改的期限內進行,顯然,你已經錯過了。
F. 技術專利申請如何證明其真實性
只要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施即可,你再給出的具體方案的時候可以給出一個范圍,別人按照你給的范圍能夠實現產品,但確達不到你的那種最佳的效果,這也算充分公開,符合專利法,只要你的具體參數在你給你范圍之內,能夠實現產品就是可以的,至於產品實現的程度不影響專利的申請
G. 在化學領域申請專利的話,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
摘要:論述了化學領域專利申請文件撰寫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針對如何能撰寫出一份最大限度保護范圍的專利申請文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專利申請;化學;問題;建議
一、引言
目前,我國發明專利年申請總量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申請大國。2005年中國居民的專利申請量達到了9.3萬項,比2004年增長42.1%,這個增幅是世界上最大的。從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間,中國居民提交的專利申請增加了8倍以上。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李玉光所作報告指出,我國專利申請受理數量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截至2007年底,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三。
雖然我國專利申請量近年來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國民的專利保護意識還需要不斷加強,專利代理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仍需要大力提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我國專利保護水平。與我國煉油化工行業的飛速發展相比,相應的專利保護則顯得相對落後,除了與專利制度在我國實行較晚有關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化學領域相對於其他領域有極大的特殊性,這增加了化學領域專利保護的難度。
化學領域的這種特殊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表現在工藝條件的復雜性,就一個化工過程而言,所涉及的工藝參數和影響因素不僅很多,而且相互交叉;第二在於化學發明能否實施往往難以預測,必須藉助於實驗結果加以證實才能得到確認;第三是有的化學產品結構尚不清楚,不得不藉助於性能參數和/或制備方法來定義;此外還有發現一種化學產品新的性能和用途並不意味著其結構或組成的改變,因此不能視為新的產品等等[1]。因此,撰寫化學領域專利申請文件對於剛開始從事專利代理行業的新手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實務操作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
二、化學領域專利申請文件撰寫常見問題
在撰寫化學領域專利申請文件時遇到的問題相比於其它領域,有相似之處,也有特殊之處,下面列出了幾類常見問題:
(一)前期檢索工作不全面,沒有找到最接近的現有技術,背景技術寫得不準確,導致在遞交了專利申請文件之後,增加了與審查員之間的溝通時間,延遲了授權時間。
(二)技術方案公開不充分,將關鍵組分或實驗步驟省去,或者用自編的代號代替,使得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無法按照說明書內容實施該發明,從而造成專利申請被駁回。
(三)將發明內容全盤托出,原原本本將實驗方案或實驗過程寫出來,雖然有新穎性和創造性,但即使專利獲得授權,保護范圍也將很窄。而且將一些原本可以作為技術秘密保護的創新點也一起公開,有點得不償失,損害了申請人的利益。
(四)分不清必要技術特徵。共有技術特徵和區別技術特徵一起稱為必要技術特徵,由於沒有找出最接近現有技術,因此不能准確劃界,所以在撰寫獨立權利要求時,不知哪些技術特徵應該保留,哪些應該寫進從屬權利要求里,從而導致獨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限定過小,或是缺乏必要技術特徵,使得技術方案不完整。
(五)實施例不充分或者只是寫成條件實驗。正是由於化學領域發明的復雜性,影響因素多,變數多,所以有時實施例不充分,沒有兼顧權利要求里所有的工藝條件或配方的數值范圍,因此導致實施例不能很好地支持權利要求。此外,有時代理人在撰寫實施例時直接採用發明人提供的條件實驗數據,即同時只改變一個變數,其它因素不變從而得到一個實驗結果,這種實施例的弊端在於他人很容易就可以從條件實驗看出實驗的變化規律,雖然說專利是以公開換取保護,但我們的原則是以適度的公開換取最大限度的保護,因此,要避免這種情況,最好是多個變數一起變化。
(六)發明效果描述不充分,沒有令人信服的試驗數據和試驗方法,只有斷言。雖然為了統一審查標准,審查指南里定義了一個掌握本領域所有現有技術但不具有創造能力的虛擬的人,即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2],但即使如此,審查員在審查案例的過程中還是會或多或少地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描述發明創造所帶來的良好效果時,需從各方面進行充分闡述,以說服審查員相信該發明創造具有創造性。
三、化學領域專利申請文件撰寫的一點建議
以下幾點建議對於撰寫出一份高質量的專利申請文件應該會有所幫助。
(一)由於化學領域屬於試驗性較強的科學領域,影響發明結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文件撰寫過程中,要重視實施例的撰寫。實施例一定要充分,而且實施例的數據和權利要求書的數據一定要一致,當有數據范圍的時候兩個端點值和中間值應該至少有一個實施例支持。一般的原則是,應當能足以理解發明如何實施,並足以判斷在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都可以實施並取得所述的效果。
(二)在兼顧發明內容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要重視技術秘密的保護。對於化學領域專利申請,催化劑或組合物的配方、工藝條件等應當公開適度,即在保證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能夠實施該發明,同時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的前提下,其它工藝技術特徵就可以作為技術秘密保留下來,不予公開。
(三)不應單純追求專利申請的數量,在充分檢索現有技術的情況下,保證具有單一性的技術方案應當盡量合案申請,以節省費用。
(四)在撰寫權利要求時要善於將保護范圍從點擴展到面。申請人向專利代理人提交其發明時,大多時候只給出了一種實施方式,撰寫獨立權利要求時,若局限於此具體實施方式,往往會使其保護范圍過窄,他人在實施時,只要稍加變化,就可能繞開此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而不侵權。所以代理人需要分析弄清發明的實質,盡量使用概括性的描述來撰寫獨立權利要求,再補充充足的實施例,這樣才能為發明人爭取到最大限度的權利。例如,在實施例里苯乙烯、乙烯基甲苯、1,3-二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對特丁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等物質都可以被使用並起相同的作用,那麼此時就可以將這一類物質概括為芳基乙烯類單體,此時就將保護范圍從點擴大到了面。
(五)對於已知化學品或公知技術/方法轉用於其他方面的發明屬於新用途發明,在進行轉用途發明的創造性判斷時首先要考慮新用途與現有用途技術領域的遠近以及該新用途是否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新用途與現有用途技術領域相差較遠,並且該新用途取得了預想不到的發明效果,此時才能認為發明具有創造性。
四.結束語
文中列出了專利代理實務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但遠不至於這些,尤其對於一名企業專利工作者來說,在實際操作中要時刻以企業利益為重,加強業務知識的培訓,切實提高業務能力,避免犯類似的錯誤,造成企業利益不應有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吳觀樂.專利代理實務[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
[2] 審查指南[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
H. 發明專利需要多少年的實驗數據才可申請
如果是化學生物方面的發明專利申請,需要提供實驗數據來支持該發明的效果。按照審查指南的規定,要求在說明書中記載足以證明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所述用途、達到預期效果的定性或定量實驗數據。所以提供的實驗數據不是以年份來計算的,只要能夠說清楚該發明的用途、效果即可。
另外,如果是葯物相關發明,還需要提供葯理葯效試驗數據,必要時還需提供毒理試驗數據等。
機械、電子類發明一般不需要提供實驗數據,但如果提供實驗數據,有可能會對後期答復審查意見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