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如何量刑
一、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立案標准:
根據規定,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立案標准如下:
假冒注冊商標,按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銷售金額達到五萬元以上的;
2、還沒銷售,貨物價值金額達到十五萬元以上的;
3、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已銷售金額與尚未銷售的貨物價值金額共計達到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量刑標准如下:
1、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其中,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銷售金額數額較大;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銷售金額數額巨大。
三、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認定
根據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犯罪構成,過失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故意銷售與注冊商標的商品不屬於同一種類的假冒產品、故意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不大,其社會危害性較小不構成犯罪的,應按照商標法第39條的規定處理。
假冒偽劣商品(Fake and shoddy goods)是指那些含有一種或多種可以導致普通大眾誤認的不真實因素的商品。假冒偽劣商品可以分為假冒商品和劣質商品兩種類型。 假冒偽劣商品是假冒偽劣的物質產品,不包括精神產品。其特徵是:具有不真實性因素和社會危害性。
❷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如何量刑
視情況而定,建議找個律師咨詢下,把情況說清楚,他會給你適合的建議
❸ 刑法215條假冒注冊商標罪規定的情節嚴重怎樣界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七十九條[非法經營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違反國家規定,進行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違反國家有關鹽業管理規定,非法生產、儲運、銷售食鹽,擾亂市場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非法經營食鹽數量在二十噸以上的;
2.曾因非法經營食鹽行為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非法經營食鹽,數量在十噸以上的。
(二)違反國家煙草專賣管理法律法規,未經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無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特種煙草專賣經營企業許可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等許可證明,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2.非法經營卷煙二十萬支以上的;
3.曾因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三年內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且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2.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數額在二百萬元以上的;
3.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二十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
4.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四)非法經營外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數額在二十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有關外貿代理業務的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商業單據,為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數額在五百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3.居間介紹騙購外匯,數額在一百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五)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出版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3.個人非法經營報紙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圖書二千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五百張(盒)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報紙一萬五千份或者期刊一萬五千本或者圖書五千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張(盒)以上的;
4.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兩年內因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的,又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的;
(2)因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六)非法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業務,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3.個人非法經營報紙一萬五千份或者期刊一萬五千本或者圖書五千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張(盒)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報紙五萬份或者期刊五萬本或者圖書一萬五千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五千張(盒)以上的;
4.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兩年內因非法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業務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的,又非法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業務的。
(七)採取租用國際專線、私設轉接設備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台電信業務進行營利活動,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經營去話業務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2.經營來話業務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兩年內因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台電信業務行為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台電信業務的;
(2)因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台電信業務行為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八)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兩年內因同種非法經營行為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進行同種非法經營行為的;
4.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❹ 假冒注冊商標罪幾種特殊情形下非法經營數額的司法認定
假冒注冊商標罪法律規定
1、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213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220條對假冒注冊商標罪做了補充,,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2、處罰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1)、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2)、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3)、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2)、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3)、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涉案數額的認定和計算
對於假冒注冊商標罪涉案數額主要爭議點在於是按照侵權產品的銷售價格計算,還是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價格計算。實務中各地法院作法不一樣,深圳地區法院往往是銷售價格與市場價格相結合的方式,但法院與法院之間,甚至同一法院不同法官也有區別。為此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了「非法經營數額」的計算方法出台了指導意見。
1、對於已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實際銷售的價格計算。刑事辯護律師辯護思路:已經銷售的侵權產品往往在實務中證據在比如賬簿,電腦上留下的記錄,這些記錄能否真實的反應出侵權銷售的產品記錄,哪些證據有瑕疵,賬簿或電腦記錄的是否都有行為人有關,這些證據是否對說明買方已付過帳等等,每個案件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辯護意見。
2、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標價或者已經查清的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刑事辯護律師思路:這快比較好理解,關鍵是按照標價價格不一樣時律師怎麼辯護,實際實際銷售的價格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有時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律師還是有些空間。
3、沒有標價或者無法查清實際銷售價格的,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這快引發了頗多爭議。有學者提出,上述規定僅適用於某些情況,尤其是侵權產品所採取的銷售地點、銷售方式都與被侵權產品相似,極容易使人混淆的情況。如果根據被侵權產品的銷售地點、銷售方式等可以明顯判斷出侵權產品不可能賣到與被侵權產品同樣的價格,即使「侵權產品沒有標價甚至無法查清其實際銷售價格」,司法者也不能機械地適用該規定。這種提法是出於罪責刑相適應的考慮,但是並沒有指出司法者在「侵權產品沒有標價或者無法查清其實際銷售價格」,又不能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時,究竟該如何計算銷售金額?若根據侵權產品的銷售地點、銷售方式等估算其「黑市」價格,則給司法實踐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刑事律師辯護思路:正因為這快爭議點較多辯護律師空間較多,實踐中對查不清部分往往會委託鑒定機構鑒定,鑒定價格有時有利,有時是不利的,實踐中要推翻鑒定不利的價格是行為人要舉證銷售價格,最好有出售憑證或購買人出庭等。實務中,對此罪名相對法官較大的裁量空間,律師如何從有形辯護到有效辯護,沒有專業的知識作支撐是很難有效果的。
❺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屬於什麼罪名
屬於侵犯知識產權罪
一、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行為。
二、相關法條1.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相關漫畫 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2.司法解釋(2004年):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商標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通知》(1994.9.29 法發(1994)號)人民法院審理知識產權案件,要嚴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 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 律、法規以及我國參加或者締結的有關知識產權的國際條約,充分、平等、及時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嚴厲制裁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對民事侵權行為,除依法責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外,還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依法對行為人給予必要的沒收非法所得、罰款或者拘留等制裁。
❻ 非法製造注冊商標犯罪種類及數額如何認定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二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一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十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2)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五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3)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❼ 假冒注冊商標罪屬於什麼種類犯罪有懂法律的嘛
個人是指自然人,可以是公司的自然人股東,總經理,董事長,監事,董事等等。
公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個人擁有商標表示這個商標是這個自然人自己的財產,與公司沒有任何關系,不是公司的財產。
公司擁有商標是公司的財產,這個財產可以自己申請然後核准然後經營獲得,也可以是股東以股本的形式成為公司財產的一部分。
個人財產只對自己個人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公司的債務只能由公司的財產清償,與股東的個人財產沒有關系。
如果出現公司破產,需要清償債務,
商標歸個人所有,那麼破產不影響商標的歸屬。
商標貴公司所有,那麼破產將會對商標進行拍賣。
個人擁有商標,那麼商標只跟這個擁有人有關系,跟其他的公司的股東沒有關系。反而,公司使用還需要被許可,同時如果股權、人事變動,公司可能會受制於人。
公司擁有商標,在股權、人事變動時,不會因為商標受制於商標權人。
個人擁有商標,一般情況不需要做變更,商標局對於自然人為商標注冊人的地址要求不嚴格。可以是身份證上的地址,也可以是通訊地址。
公司擁有商標,如果公司的名稱、地址發生變更,那麼必須要對注冊商標進行變更。尤其對於動輒擁有好幾百件商標的公司來說,不是很有利。
個人擁有商標,目前在注冊時,受到限制:必須提供個體工商戶執照或其他的證件,同時申請商標的商品以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為限。
公司擁有商標,注冊時候不受限制(&jb商標代理www.cdhouguang.com
&gb)
個人擁有商標,個人死亡後,繼承人可以繼承該商標。
公司擁有商標,公司注銷前,需要把商標轉讓出來,注銷後,其他人或者組織可以繼承該商標。
公司成立後,個人注冊公司的商標,很有可能會被公司追回。
經過公司授權,個人注冊公司的商標,那麼商標還是屬於個人。
個人擁有商標,現在做轉讓申請時,商標局極有可能下發商標轉讓申請補正通知書,要求做轉讓聲明的公正。
公司擁有商標,如果公章發生過變化,那麼轉讓商標時,同樣:商標局極有可能下發商標轉讓申請補正通知書,要求做轉讓聲明的公正。
個人擁有商標,公司要使用,需要被許可。對於公司來說,商標注冊人極有可能許可給他人使用,與自己共同使用,形成競爭。
公司擁有商標,就不需要被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