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假冒專利的行為有哪些,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
您好:
一、假冒專利的行為包括哪些
(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或者終止後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二)銷售第(一)項所述產品;
(三)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所涉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
(四)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五)其他使公眾混淆,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的行為。
專利權終止前依法在專利產品、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在專利權終止後許諾銷售、銷售該產品的,不屬於假冒專利行為。
銷售不知道是假冒專利的產品,並且能夠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停止銷售,但免除罰款的處罰。
二、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假冒專利產品不一定侵犯專利權。如果在產品上標注別人已有的專利號則侵犯專利權;如果是標注的是自己編造號則沒有侵權的主體,則不構成侵犯專利權。
但是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否構成侵犯專利權,假冒專利的行為所受的處罰要比單純侵犯專利權所受的處罰重得多。因為假冒專利危害的是社會公眾。
根據現行的專利法,單純侵犯專利權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而假冒專利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行政責任,受到行政處罰。假冒專利行為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㈡ 假冒他人專利需要承擔的責任有哪些
根據專利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假冒他人專利,是指在與專利產品類似的產品或者包裝上加上他人的專利標記或專利號,冒充他人的專利產品,以假充真。假冒他人專利,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主要有:(1)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比如,要求其停止製造專利產品、停止繼續使用和銷售專利產品等。(2)賠償損失。具體的賠償數額,由人民法院根據專利權人損失的多少來確定。
㈢ 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假冒專利的行為包括哪些
假冒專利的行為可能會構成刑事犯罪;;假冒專利罪。但在此之前,要先對疑似假冒專利的行為進行認定,看是否屬於刑法中規定的犯罪行為?那麼下面請跟隨著我們了解下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假冒專利的行為包括哪些?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假冒專利產品不一定侵犯專利權。如果在產品上標注別人已有的專利號則侵犯專利權;如果是標注的是自己編造號則沒有侵權的主體,則不構成侵犯專利權。但是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否構成侵犯專利權,假冒專利的行為所受的處罰要比單純侵犯專利權所受的處罰重得多。因為假冒專利危害的是社會公眾。根據現行的專利法,單純侵犯專利權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而假冒專利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行政責任,受到行政處罰。假冒專利行為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假冒專利的行為包括哪些?(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或者終止後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二)銷售第(一)項所述產品;(三)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所涉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四)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五)其他使公眾混淆,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的行為。專利權終止前依法在專利產品、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在專利權終止後許諾銷售、銷售該產品的,不屬於假冒專利行為。銷售不知道是假冒專利的產品,並且能夠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停止銷售,但免除罰款的處罰。關於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假冒專利的行為包括哪些?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㈣ 使用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假冒專利產品不一定侵犯專利權。如果在產品上標注別人已有的專利號則侵犯專利權;如果是標注的是自己編造號則沒有侵權的主體,則不構成侵犯專利權。
但是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否構成侵犯專利權,假冒專利的行為所受的處罰要比單純侵犯專利權所受的處罰重得多。因為假冒專利危害的是社會公眾。
根據現行的專利法,單純侵犯專利權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而假冒專利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行政責任,受到行政處罰。假冒專利行為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㈤ 仿造專利權人簽名把專利變更屬於什麼性質侵權
(一)未經許可實施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未經權利人許可和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包括以下3種具體形式: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他人發明專利產品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使用他人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照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製造、銷售或進口他人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二)假冒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是指侵害專利權人的標記權。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2001)第八十四條規定,包括以下4種具體形式:未經許可,在其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三)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
根據專利法五十九條的規定,這類行為需要承擔一般的民事侵權責任,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正,可予以處罰。
(四)除法律明確規定之外,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還存在兩種侵權行為:過失假冒,即指行為人本意是冒充專利,隨意杜撰一個專利號,而碰巧與某人獲得的某項專利的專利號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該行為無假冒故意,但其行為結果仍然構成了假冒他人專利。反向假冒,即指行為人將合法取得的他人專利產品,註上自己的專利號予以出售,這種行為顯然不夠成「假冒他人專利」,但事實上侵害了合法專利權人的標記權,仍是一種侵權行為,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㈥ 假冒專利罪是什麼哪些行為屬於假冒專利的行為
假冒專利罪是什麼?假冒專利罪頻繁發生,擾亂專利市場以及個人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那麼你知道哪些行為屬於假冒專利的行為?假冒專利罪是什麼?哪些行為屬於假冒專利的行為?假冒專利罪是什麼?假冒專利罪是指違反國家專利法規,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行為。假冒專利罪的適用范圍僅限於專利法第五十八條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而冒充專利行為和專利侵權行為則完全被排除在刑罰處罰之外。從國家專利制度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角度看,冒充專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並不遜於假冒他人專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此外,由於假冒專利罪侵犯的客體之一是專利權人的商譽,而不是專利權-專利制度的核心內容,並且在專利領域大量存在的違法行為是專利侵權行為,因此,僅規定假冒專利罪不利於維護專利制度的權威性和充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哪些行為屬於假冒專利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一)未經許可,在其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二)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三)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四)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情節嚴重是構成本罪的必備要件。情節嚴重是指假冒他人專利手段惡劣、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給專利人或國家造成重大損害的、在國際國內造成惡劣影響的等。4、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專利所有權。專利可分為三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專利這種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在國際上被列為工業產權中最重要的一種權利。國家對專利統一管理,形成專利制度,用以保護技術發明權利,鼓勵發明創造,促使技術發明推廣應用。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不僅侵害了國家的專利制度,也侵害了專利權人的利益。關於假冒專利罪是什麼?哪些行為屬於假冒專利的行為?這一問題小編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㈦ 假冒專利的行為有哪些,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假冒專利的行為可能會構成刑事犯罪——假冒專利罪。但在此之前,我們要先對疑似假冒專利的行為進行認定,看是否屬於刑法中規定的犯罪行為。那麼假冒專利的行為都有哪些呢?請跟隨律師365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假冒專利的行為包括哪些
(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或者終止後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二)銷售第(一)項所述產品;
(三)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所涉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
(四)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五)其他使公眾混淆,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的行為。
專利權終止前依法在專利產品、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在專利權終止後許諾銷售、銷售該產品的,不屬於假冒專利行為。
銷售不知道是假冒專利的產品,並且能夠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停止銷售,但免除罰款的處罰。
二、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假冒專利產品不一定侵犯專利權。如果在產品上標注別人已有的專利號則侵犯專利權;如果是標注的是自己編造號則沒有侵權的主體,則不構成侵犯專利權。
但是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否構成侵犯專利權,假冒專利的行為所受的處罰要比單純侵犯專利權所受的處罰重得多。因為假冒專利危害的是社會公眾。
根據現行的專利法,單純侵犯專利權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而假冒專利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行政責任,受到行政處罰。假冒專利行為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上文中,為大家整理了五種假冒專利的行為,各位可以參考一下。當然,實踐中假冒專利的行為並不僅僅只有這點,因此各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是自己的專利被侵權的話,一定要通過法律途徑來捍衛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