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專利權的客體有哪些
我國於1984年公布專利法,1985年公布該法的實施細則,對有關事項作了具體規定。?華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專利權的客體,也稱為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根據我國專利法第2條的規定,專利法的客體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一、發明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必須是一種技術方案,是發明人將自然規律在特定技術領域進行運用和結合的結果,而不是自然規律本身,因而科學發現不屬於發明範疇。同時,發明通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智力成果,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成果也不能構成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根據專利審查制度的規定,發明分為產品發明、方法發明兩種類型,既可以是原創性的發明,也可以是改進型的發明。產品發明是關於新產品或新物質的發明。這種產品或物質是自然界從未有過的,是人利用自然規律作用於特定事物的結果。如果某物品完全處於自然狀態下,沒有經過任何人的加工或改造而存在,就不是我國專利法所規定的產品發明,不能取得專利權。方法發明是指為解決某特定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手段和步驟的發明。能夠申請專利的方法通常包括製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大類,前者如產品製造工藝、加工方法等,後者如測試方法、產品使用方法等。改進發明是對已有的產品發明或方法發明所作出的實質性革新的技術方案。例如,愛迪生發明了自熾燈,白熾燈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產品,可以申請產品發明;生產白熾燈的方法可以申請方法專利;給白熾燈填充惰性氣體,其質量和壽命都有明顯提高,這是在原來基礎之上進行的改進,可以申請改進發明。二、實用新型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該產品應當是經過工業方法製造的、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一切有關方法(包括產品的用途)以及未經人工製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客體。上述方法包括產品的製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訊方法、處理方法、計算機程序以及將產品用於特定用途等。例如,一種齒輪的製造方法、工作間的除塵方法、數據處理方法、自然存在的雨花石等不能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產品的形狀是指產品所具有的、可以從外部觀察到的確定的空間形狀。對產品形狀所提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是對產品的三維形態的空間外形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例如對凸輪形狀、刀具形狀作出的改進;也可以是對產品的二維形態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例如對型材的斷面形狀的改進。無確定形狀的產品,如氣態、液態、粉末狀、顆粒狀的物質或材料,其形狀不能作為實用新型產品的形狀特徵。產品的構造是指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安排、組織和相互關系。它可以是機械構造,也可以是線路構造。機械構造是指構成產品的零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連接關系和必要的機械配合關系等;線路構造是指構成產品的元器件之間的確定的連接關系。三、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又稱為工業產品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相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的載體必須是產品。產品,是指任何用工業方法生產出來的物品。不能重復生產的手工藝品、農產品、畜產品、自然物不能作為外觀設計的載體。通常,產品的色彩不能獨立構成外觀設計,除非產品色彩變化的本身已形成一種圖案。可以構成外觀設計的組合有:產品的形狀;產品的圖案;產品的形狀和圖案;產品的形狀和色彩;產品的圖案和色彩;產品的形狀、圖案和色彩。形狀是指對產品造型的設計,也就是指產品外部的點、線、面的移動、變化、組合而呈現的外表輪廓,即對產品的結構、外形等同時進行設計、製造的結果;圖案是指由任何線條、文字、符號、色塊的排列或組合而在產品的表面構成的圖形。圖案可以通過繪圖或其他能夠體現設計者的圖案設計構思的手段製作。產品的圖案應當是固定、可見的,而不應是時有時無的或者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看見的;色彩是指用於產品上的顏色或者顏色的組合,製造該產品所用材料的本色不是外觀設計的色彩。四、專利法不予保護的對象1.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國家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法律。它不包括行政法規和規章。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與國家法律相違背的,不能被授予專利權。例如,用於賭博的設備、機器或工具;吸毒的器具等不能被授予專利權。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並沒有違反國家法律,但是由於被濫用而違反國家法律的,則不屬此列。2.科學發現。它是指對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現象、變化過程及其特性和規律的揭示。科學理論是對自然界認識的總結,是更為廣義的發現。它們都屬於人們認識的延伸。這些被認識的物質、現象、過程、特性和規律不同於改造客觀世界的技術方案,不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因此不能被授予專利權。3.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智力活動,是指人的思維運動,它源於人的思維,經過推理、分析和判斷產生出抽象的結果,或者必須經過人的思維運動作為媒介才能間接地作用於自然產生結果,它僅是指導人們對信息進行思維、識別、判斷和記憶的規則和方法,由於其沒有採用技術手段或者利用自然法則,也未解決技術問題和產生技術效果,因而不構成技術方案。例如,交通行車規則、各種語言的語法、速演算法或口決、心理測驗方法、各種游戲、娛樂的規則和方法、樂譜、食譜、棋譜、計算機程序本身等。4.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它是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動物為直接實施對象,進行識別、確定或消除病因、病灶的過程。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排除在專利保護范圍之列,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和社會倫理的原因,醫生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當有選擇各種方法和條件的自由。另外,這類方法直接以有生命的人體或動物體為實施對象,理論上認為不屬於產業,無法在產業上利用,不屬於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例如診脈法、心理療法、按摩、為預防疾病而實施的各種免疫方法、以治療為目的的整容或減肥等。但是葯品或醫療器械可以申請專利。5.動物和植物品種。但是對於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授予專利權。6.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7. 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延伸閱讀:專利權無效宣告程序的審查流程專利權無效程序及費用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
⑵ 專利權的客體是哪3種
專利權來的客體是指專利法保護的對源象,即依法可以取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我國專利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專利法所稱的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二者的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在一些國家被稱為小發明。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⑶ 專利法保護的客體是什麼
專利權的客體,也稱專利法的保護對象,是指人們可以依照專利法取得專用權專利的發明創造。我國《專利屬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因此,專利法的客體就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⑷ 專利權的客體有哪些呢
專利權的客體有哪些呢,專利權,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下面我們來討論專利權的客體有哪些?專利權的客體專利權的客體有哪些專利權的客體,也稱為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根據我國專利法第2條的規定,專利法的客體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一、發明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必須是一種技術方案,是發明人將自然規律在特定技術領域進行運用和結合的結果,而不是自然規律本身,因而科學發現不屬於發明範疇。同時,發明通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智力成果,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成果也不能構成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二、實用新型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三、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又稱為工業產品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相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專利權的客體有哪些?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⑸ 《專利法》保護的對象都有什麼
保護對象是具體的,專利法的保護對象是某個具體的專利發明權。保護客體是抽象的主要有物,人身,精神產品,行為結果。專利法的保護客體是精神產品。
⑹ 專利權的客體包括下列哪幾項
專利權來的客體就源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也就是依照專利法授於專利權的發明創造。
我國《專利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因此,專利權的客體是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專利。
⑺ 不適於專利法保護的客體主要包括哪5類
對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對下列各內項,不授予容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⑻ 專利法的保護客體是什麼專利分為哪幾類
專利法抄的保護客體是專利,專襲利是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審查,符合專利法的有關規定並取得專利授權的發明創造。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1)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產品是指工業上能夠製造的各種製品,包括有一定形狀和結構的固體、液體、氣體之類的物品。方法是指對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各種產品的方法。(2)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3)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例如:各種產品的外形、包裝、各種標貼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只適用於產品而言,而不適用於方法發明。對於方法的技術改進,只能申請發明專利。對於有些產品,有時可以申請發明專利,也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兩者的審查要求和保護的期限有所不同。如果技術水平不是很高,技術的生命周期不是很長,又想盡早取得專利權,建議申請實用新型。否則就申請發明專利。
⑼ 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權的客體包括哪些
專利權的客體,也稱為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
根據我國專利法第2條的規定,專利法的客體包括1.發明2.實用新型3.外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