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CT國際專利是什麼申請PCT國際專利有什麼好處
PCT國際專利是什麼?申請國際專利有什麼好處?如果你想在同一時間迅速進入好幾個國際專利市場應該怎麼做?當然是申請PCT國際專利,可以讓你同時進入好幾個國際的專利市場,當然前提是你所要進入如的市場是在合作框架之內的國家,沒有簽訂條約的國家是不能的,本文將會介紹申請pct專利是什麼這個問題,以及申請的好處有哪些,方便大家理解。PCT國際專利是什麼?專利合作條約英文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簡稱PCT,PCT是繼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之後專利領域的最重要的國際條約,是國際專利制度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該條約於1970年6月19日由35個國家在華盛頓簽訂。1978年6月1日開始實施,現有成員60多個,由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轄。從名稱上可以看出,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自採用巴黎公約以來,它被認為是該領域進行國際合作最具有意義的進步標志。但是,它主要涉及專利申請的提交,檢索及審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術信息的傳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個條約。PCT不對國際專利授權:授予專利的任務和責任仍然只能由尋求專利保護的各個國家的專利局或行使其職權的機構掌握(指定局)。PCT並非與巴黎公約競爭,事實上是其補充。的確,它是在巴黎公約下只對巴黎公約成員國開放的一個特殊協議。申請PCT國際專利有什麼好處?A.簡化和規范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手續。申請人只需提交一份PCT申請,就可以在申請日起30個月內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而不必在12個月的優先權期限內向每一個國家分別提交專利申請,為申請人向外國申請專利提供了方便。在我國,申請人可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中文)撰寫申請文件,並直接遞交到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B.推遲決策時間,有利於調整申請策略,准確投入資金,節省不必要的開支。由於PCT申請的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分開,使申請人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進行調整。在國際階段,PCT申請要經過國際檢索單位的國際檢索,申請人會收到一份高質量的國際檢索報告和一份專利性書面意見。該國際檢索報告給出一篇或多篇現有技術文件,使得專利申請人既可以了解現有技術的狀況,又可以初步判斷發明是否具備授予專利的前景。根據這些報告和書面意見,申請人可初步判斷自己的發明是否具專利性,然後根據需要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辦理進入多個國家的手續,即提交PCT申請的譯文和繳納相應的費用。利用這段時間,專利申請人可以對市場、對發明的商業前景以及其他因素進行調查,在花費較大資金進入國家階段之前,決定是否繼續申請外國專利。若經過調查,決定不向外國申請專利,則可以節省外國國家階段的費用。C.可以比較快地獲得申請日和有比較長的時間籌集申請經費。申請外國專利,費用都比較昂貴,主要工業化國家每個不少於5000美元,有的專利申請費用可多達1萬美元以上,同時申請幾個國家將是一筆很可觀的費用。利用PCT申請這一途徑,可以將主要費用支付的時間最長延長到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同時又不影響及早獲得申請。D.完善申請文件。申請人可根據國際檢索報告和專利性書面意見,對申請文件進行修改。對就某一發明在幾個國家尋求保護的任何個人或公司(申請人)來說,使用PCT意味著節省時間、工作量和資金。
『貳』 去年中國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有多少
中國專利 亮出更多國際范兒(大數據觀察·專利支撐創新發展(下))
2017年我國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
近年來,我國企業海外專利布局能力在不斷增強。2017年,年度提交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100件以上的國內企業達到44家,較2016年增加18家。
2016年,中國申請人的PCT申請量為4.3萬件,排名全球第三;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局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同比增長12.5%,其中4.8萬件來自國內。我國利用PCT申請專利的情況越來越活躍,體現了我國創新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這說明我們的創新者開始在全世界開拓市場、謀求利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劉海波說。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美國獲得專利數量也在穩步上升,受到業界關注。美國商業專利資料庫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不到10年時間,中國企業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數量增長了近10倍;特別是2017年,較2016年增長28%,達到11241件,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的第五大專利申請來源地。
應當看到的是,我國與國外專利強國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從2016年各國在海外獲得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來看,中國僅為2.0萬件,排名全球第七位,與排名第一的美國(13.3萬件)相比僅為其1/6。
16%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申請量增長
更精準: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2017年12月,歐亞專利局頒發第五萬件專利申請證書,包攬了吉爾吉斯斯坦海關安檢設備的中國同方威視公司作為聯合申請人,獲得了由歐亞專利局局長索里·特萊芙列索娃頒發的證書和獎章。該專利申請系「準直器和檢查系統」,主要應用於車輛安全檢查領域。這也是中國申請人向歐亞專利局提交的第625件專利申請。
2017年,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順利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表中國政府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初步建立「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常態化機制。
藉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加快落地,這也體現了專利布局對於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的支撐作用。2017年,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含中國)專利申請公開量為5608件,同比增長16.0%。其中,在印度專利申請公開量為2724件,在俄羅斯專利申請公開量為1354件,專利申請初具規模。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申請專利4319件,較2016年增長16.8%;在華申請專利的國家數達到41個,較2016年增加4個。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統計,2017 年,中國在其他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排名前十的產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是專利申請公開涉及最多的產業,申請公開量遠高於其他行業。
劉海波表示,加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專利申請力度,提前謀篇布局,既有利於我國企業構築相應的競爭優勢高地,也有利於我國和沿線國家、地區開展多向、雙向和單向的技術轉移業務,還有利於促進沿線經濟欠發達國家、地區建設符合國際規則的經貿制度,更有利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充分展開。
全球第二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
更智能:新興產業積極投身國際競爭
一邊由機器人進行腦部血管瘤的外科手術,一邊病人在清醒地拉著小提琴,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一幕,而是來自柏惠維康的手術機器人Remebot(睿米)進行的一次輔助手術。
執行手術的機器人睿米今年即將滿20歲,它是國內第一台可以做腦外科手術的機器人,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的紀錄:第一次在國內成功應用於臨床,第一次在國內實現遠程手術,第一個在國內進入醫保的機器人手術項目……「20年間做到這樣的成就,最根本在於我們對核心技術的掌握。」柏惠維康創始人劉達說,迄今,柏惠維康已獲得相關領域18件專利,已提交的專利申請有40件。
專利和科技研發、產業發展、市場環境密不可分。當前,傳統產業積極謀劃專利布局,重視研發開拓創新,新興產業更是抓住機遇強化核心競爭力,積極投身國際競爭,在許多領域都有不俗表現。劉海波表示,這些新興技術領域,都是專利密集型領域,科技、產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於專利布局的情況。因此,要在這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專利布局必須未雨綢繆、提前行動。
人工智慧領域成為我國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的領域之一。烏鎮智庫的數據顯示,在人工智慧專利數上,2016年中國新增的人工智慧專利數突破9000,超過美國的兩倍。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專利申請數量及融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如今,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正在頂層設計與實踐落實兩個方面努力發展,抓住機遇,蓄勢待發,開啟新一輪的沖刺。
雲計算也是如此。全球權威的調查機構加特納(Gartner)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顯示,全球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企業中,有3家來自中國,雲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中,包括浪潮、聯想、曙光、華為4家中國企業。而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企業申請的伺服器專利數也位居全球前列。
證明創造能力高了。
『叄』 國際專利和PCT專利申請的區別
pct國際申請包括兩個階段:國際階段與國家階段。
(1)在中國提交pct國際申請(即國際階段)大致分為以下步驟:
1.
提出申請。申請人可以在中國在先申請的申請日(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以中文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pct國際申請,並要求中國的優先權,無需提交優先權證明文件。
2.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受理局受理專利申請,並作為國際檢索單位出據國際檢索報告。申請人可根據以上的檢索報告,對其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
3.
國際公布專利申請。國際局將於自優先權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
4.
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請求。申請人應在申請同時或在自優先權日起19個月內提出國際初審請求,並交納審查費。
5.
國際初審單位出據國際初審報告,申請人可根據該報告對其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
(2)
pct途徑進入國家階段:
申請人可在自優先權日起30/31個月屆滿前選擇pct成員國,並向該國專利局申請其國家專利,即:進入該國的國家階段。pct國際申請進入國家階段時,須要將申請文件翻譯為申請國的官方語言,其主要程序與在國內申請專利相同,即包括:申請進入、公布、實質審查、授權等程序。對於實用新型,大多數國家無須實質審查即可授權;有些國家沒有實用新型專利,如: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在這些國家只能申請發明專利。雖然國家階段的費用與單獨在各個國家申請國家專利的費用差不多,但是其優點是可以將優先權期限從12個月延長到30/31個月向其成員國申請國家專利,使申請人有更多的時間來決定進入哪些國家申請相同主題的專利,並根據檢索報告和初審報告修改專利申請文件,以滿足發明創造的新穎性、創造性和專利性。
完成進入不同國家的國家階段的工作後,申請人則擁有不同國家的專利,他們相互獨立,每一項都需要繳納年費。申請人一般需提前2~3個月確定進入哪些國家的國家階段,並委託涉外代理機構啟動翻譯和文件准備工作。在與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簽訂代理合同並支付合同約定的費用後,即可進入申請程序。
『肆』 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達到多少
3月2日消息,今日,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新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了68720件專利,穩居世界第一。中國自1993年起向WIPO提交專利申請。據悉,當年申請量只有1件,直到1999年也不過276件,經過28年時間,這個數字增長百倍。
緊隨其後的是專利申請量59230件的美國,日本、韓國分列三、四位。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總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
(4)全球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擴展閱讀
企業方面中國華為申請量遙遙領先:
企業方面,中國華為憑借5464件申請量遙遙領先,連續四年成為世界最大申請來源。位居其後的是韓國三星(3093件)、日本三菱(2810件)、韓國LG(2759件)、中國京東方(1892件)以及中國OPPO(1801件)等。前十名中,中國企業占據三位,主營數字通信領域企業過半。
教育機構方面,加州大學以559件申請位居首位,深圳大學、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後。據統計,上榜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四所來自美國,一所來自日本。
『伍』 pct國際專利申請是什麼有什麼優勢
在申請國際專利的時候,你能聽說過pct專利吧?這比單一國家一個個申請的速度要快上許多,那麼什麼是pct國際專利申請呢?其優勢在哪裡,我們將通過本文來告訴大家。PCT申請是專利申請的一種,特點是:使用一種語言,向一個專利局(受理局)提交一份申請(國際申請),在申請中指定多國(指定國);該申請在國際申請日起在所指定的國家中具有正規國家申請的效力;由一個局(受理局)完成形式審查;由一個局(國家檢索單位)進行檢索;由國際局完成國際公布;如果申請人要求,由一個局(國際初步審查單位)進行國際初步審查,發出對專利申請的三性有評價的國際初步審查報告。PCT申請包括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國際階段包括國際申請的提出、國際檢索、國際公布和國際初步審查。國家階段是將PCT申請文件按照各個國家主管單位的要求分別遞交官方語言的譯文及繳納有關費用。授予專利的決定仍由國家或地區專利局在國家階段做出。只有發明或實用新型才可以通過PCT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或類似權利得到保護。PCT國際申請的優點是申請人最長可有30個月的期限(部分國家或地區31個月)考慮在哪些國家申請專利;另外PCT申請可獲得審查員發出的國際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以及有關專利性的初審報告,申請人可以根據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內容對專利申請的專利性(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進行判斷,並可以對申請文件進行修改(如果必要)。然後決定是否進入國家階段以及進入哪些國家階段。目前全世界有142個國家(地區)是PCT成員國。
『陸』 如何查各地PCT國際專利申請量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首頁>統計信息」一欄中,查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業務工作及綜合管理統計月報》即可,其中的2個表格列出了各省以及計劃單列市的PCT當月申請量以及本年度累計申請量。
『柒』 2021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達6.9萬件,這個數據代表了什麼
2021年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達到了6.9萬件,位居全球首位。對於專利的申請,我國在近幾年當中對這一領域的申請數量呈指數上升。相比於2015年,我國在2020年的創新指數排名當中上升了15位,目前位列全球第14位。這一系列的數據表明,我國在專利技術方面的重視程度相比於以前更高。同時,我國人們對於專利技術的認識和保護觀念越來越強。專利技術是無形資產的一種,除了專利技術以外,非專利技術,商標等都是無形資產的體現。目前許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對於無形資產的研發投入比例占收入的3%~5%。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數據,因此只有通過不斷的研發,才能夠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發展,推動技術的進步。
科學進步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研發一直都是對於綜合國力提高最大的動力。因此,加大對於技術研發以及其他領域上的突破,是每一個國家向前發展的必要因素。
『捌』 2020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達6.9萬件,這釋放出什麼樣的信號
釋放了我國以後會發展的越來越多,現在就是一個新的轉折點。截止到2020年為止,中國發明專利的授權為53萬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數量達到15.8件,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中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達6.9萬件,已經是排名在世界首位了。
一、中國在慢慢進步而在2020年的時候,馬德里注冊商標大概是576.1萬件,受理國內商標國際注冊申請7553件,登記作品331.6萬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72.3萬件,批准地理標志商標注冊765件,認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6種,批准特殊地理標志企業1052家,農業植物新品種2549個,林草植物新品種441個。
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就分析到這里,有其他想法的朋友可在下方評論。
『玖』 wipo哪個企業成為2016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
wipo是國際知識產權組織,協調國際專利事務。
直接提交到國際局wipo的申請以wo開頭。
pct的申請號由受理國給出。
『拾』 PCT國際專利申請費用是多少
國際費用清單:
1、申請費 發明 CNY 900
實用新型 CNY 500
2、印刷費 CNY 50
3、寬限費 CNY 1000
4、優先權要求版費 CNY 80/項
5、改正譯文錯誤權手續費(初審階段) CNY 300
6、改正譯文錯誤手續費(實審階段) CNY 1200
7、單一性恢復費 CNY 900
8、改正優先權要求請求費 CNY 300
9、優先權恢復費 CNY 1000
(10)全球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擴展閱讀
PCT國際專利申請材料:
(1)委託書;
(2)專利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地址、郵編;
(3)發明人姓名、地址、郵編;
(4)中國申請受理書;
(5)申請文件(包括說明書、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
國際階段減費標准:
PCT成員國的自然人, 國際申請費和手續費減繳90%;
以電子形式遞交請求書, 國際申請費減繳666元;
以PDF形式遞交請求書, 國際申請費減繳1332元;
以XML格式遞交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摘要,國際申請費減繳19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