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潔商標~的意義誰知道
1851年,美國寶潔(P&G)創建人威廉·寶特發現負責運貨的工人總是在寶潔產品貨箱內上畫星星月亮等記號以容區別於別家的貨物,由此寶潔公司在1882年形成了以月亮和星星為題材的商標,並將星星定為13顆,寓示當時13個州。
參考資料:東莞市商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 任選一個企業的產品/服務,結合案例對寶潔公司的分析,對你所選擇的企業進行以下方面的分析
市場營銷中,我們知道:競爭市場中有四種處於不同地位的企業,他們是市場領導者、市場挑戰者、市場追隨者、市場補缺者(或稱市場滲透者)。顯然,不同的市場地位決定了他們應該採取不同的品牌策略。
處於市場領導者地位,他們的市場份額一般在40%左右。他們一方面要將自己的領先地位保持住,一方面又要防禦挑戰者的進攻,就必須更加關注自己的品牌,加大自身品牌的美譽度。他們採取的品牌策略主要有:
一、更加註重產品的質量,維持目前的廣告投入或適度增加廣告投入,進行產品創新和品牌創新。象寶潔公司,在洗發水產品上維持目前已有的「潘婷」、「飄柔」、「海飛絲」以外,還及時推出「潤妍」品牌,並在外包裝上採用透明的包裝。
二、極力關注市場上的新品牌。眾所周知,當日本富士公司進軍美國市場的時候,忽視了柯達公司在日本市場上的反擊。柯達在日本直接設立工廠,生產柯達膠片,並利用日本的經銷商進行市場營銷,取得了成功。
三、將自身的品牌向縱深發展。品牌進入市場,總是從大城市到小城市,但作為市場領導者往往沉迷於已經取得的成績,不願意向縱深的銷售網路末梢發展,這些市場往往被其他廠商佔領。看看中國家電企業走過的歷程就會明白,目前處於領導者地位的長虹和海爾也只是將品牌推廣到地級市場,這些值得我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處於市場挑戰者地位,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不斷擴大自身的市場份額,加強自身的品牌塑造。他們採取的品牌策略主要有:
一、直接向大品牌挑戰。象「雕」牌洗滌產品,他們的宣傳口號是:「只買對的,不買貴的」。由於處於市場領導者的品牌產品大多具有較高的品牌附加值,利潤較大。所以,「雕」牌利用了這一品牌攻擊策略,並取得了成功。但值得一提的是,此策略具有很大的風險,因為大品牌會還擊,挑戰者必須具備雄厚的勢力應戰才行。
二、品牌協同作戰策略。以國產手機行業為例,「科健」、「波導」、「TCL」三家聲稱是「國產手機三巨頭」,這一方面迴避了國外手機「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的還擊(因為這三家佔了市場近60%的份額),又拋開了國產其他品牌手機(如首信、中國普天等)的追擊。
三、「圍剿」本地區的小品牌,樹立自身品牌的卓越地位,但要注意有理有節。
處於市場追隨者地位,他們的目標不僅是迅速擴大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度,還有緊緊跟隨在挑戰者後面,伺機迎頭趕上。值得注意的是,追隨者必須作到韜光養晦,認真學習優秀品牌的品牌推廣經驗,制定出長遠的品牌發展計劃。在此,以「旭日升」為例說明,「旭日升」請香港明星劉德華作為產品的形象代言人,是中國最早提出「冰茶」概念的,但它忽視了品牌內涵的塑造,在營銷網路上沒有加以健全和完善,被同行業的「統一」和「康師傅」借用「冰紅茶」名稱反而取勝,「旭日升」的後果是讓人扼腕嘆息的 。
處於市場滲透者地位,他們一般不進行大面積的品牌推廣活動,而是採取「各個擊破」的品牌策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全力」,該品牌誕生在安徽省潛山縣,主要產品是洗滌用品。它的廣告頗有特色,「五款包裝都上市,全心全意用全力」。它做的只是洗衣粉廣告,與「奧妙」、「汰漬」無法媲美。「全力」非常清楚自己的市場地位,他們放棄在大城市的品牌推廣活動,而是把重點放在地市和鄉鎮,同樣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3. 寶潔公司實施多品牌策略成功的原因
多品牌戰略符合產品發展的規律,產業發展的過程就是市場不斷擴大並且不斷被私分的過程。不同的產品針對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被發展出來,然後推向市場,他們需要與原品牌形成區分,強化定位。 寶潔公司正是因為認識到不同消費能力的人群能夠承受不同價格,不同的人群,可能被不同的產品特性吸引,不同人群的價值觀、理念和生活方式也迥異,產業存在不同細分市場事實為多品牌戰略奠定了基礎。 如企業本身資金短缺,多品牌策略會使品牌的推廣費用大幅增加,會增加近新品牌上市的阻力。在企業發展壯大的時候,可以集中資源建設一個品牌,更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產業讓消費者很容易的引發聯想,從而節約了大量的新品的推廣費用,但是如新產品不成功,可能會影響到原來的優勢產品。 多品牌戰略是攻守兼備的戰略手段,我們可以尋找、引導、激發、創造不同人群的需要,如果企業不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提供特定的產品和服務,並打造強而有力的品牌,那麼,它的競爭對手就會這樣做。它的競爭對手將創造出強而有力的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清晰的定位。然後,企業將看到自己的消費者被奪走,市場份額變小,利潤率受損。 因此,作為一個企業,要利用怎樣的商標品牌策略,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是否可以承擔各種推廣費用。 整合企業整體的優勢和歷史資源,減少品牌推廣成本,提高市場佔有率,這樣就容易形成新的 經濟增長點,分解風險。
4. 寶潔公司案例分析
寶潔公司品牌失敗案例分析 品牌延伸的三大危害 《英才》文•路遙
三載的努力,一朝化成泡影,而同樣的故事又上演了。一如幾年前的潤妍,寶潔公司三年花費10億力推的沐浴產品激爽(Zest),以停產退市告別中國市場。
恐怕沒有人能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2002年6月,當寶潔公司推出激爽的時候,以其特別的路演吸引了無數媒體和大眾的目光。甚至引起了營銷界關於「事件營銷」的討論。
但寶潔公司如今卻無奈地宣布:「出於長遠發展的戰略考慮,寶潔公司已經決定從2005年7月起,停止激爽的生產。」
至於失敗的原因,寶潔公司「激爽」品牌的中國對外事務部公關經理王虹這樣解釋:從市場份額上看,「激爽」沐浴露遠遠不如「舒膚佳」和「玉蘭油」,集中精力做大後兩個品牌是公司此次進行資源整合的初衷。
想當年,激爽曾以一個新品的姿態闖入全國沐浴品牌前十名,並拿下了接近2%的市場份額,甚至公開與沐浴產品老大六神叫板。
但消費者並不買賬。數字顯示:激爽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一直徘徊在3%左右,其在超市與對手六神的競爭,也基本以失敗告終。這相比於三年10個億的廣告投放來說,顯然是一個高投入低回報的產品。
專家分析
激爽的失敗,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其廣告訴求的超前性。類似「新奇和刺激的體驗」的沐浴概念並不被普通消費者接受,因為,目前中國大多數消費者對沐浴的概念還停留在清潔除菌的層面。
競爭必然導致優勝劣汰,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因此,激爽品牌的失敗是正常的。正如人不能因噎廢食,不應該因為一兩個品牌失敗,就歸咎於寶潔品牌戰略的失敗。
除激爽外,寶潔旗下還有3個沐浴品牌:玉蘭油、舒膚佳和飄柔。其中前三者都是採取的品牌延伸策略,即在原來成功的大品牌基礎上進行品牌延伸。
拿海爾來說,集團將「海爾」這個品牌從電冰箱延伸至洗衣機、微波爐、熱水器、電腦、手機等眾多產品,利用了原來海爾的品牌優勢,這是一種品牌延伸。
品牌多元化則是細分市場的一種策略。它不一定是跨行業或產業的。像寶潔,它是在家化領域里,只是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它不是使用同一個品牌,而是使用不同品牌。
激爽品牌在沐浴市場沒有成功,只能說這個激爽品牌的市場定位有問題,所以消費者不買賬。但這不是寶潔品牌多元化的問題。
中國的企業,要警惕的就是多元化過程中的品牌延伸策略。盡管品牌延伸策略在產品投放初期有不少積極作用,但是長期看來,會帶來三大危害:
第一,品牌延伸會損害已有的成功品牌,人們會覺得你不務正業了,原來的品牌會逐漸變得模糊和令人不可信。
第二,品牌延伸同時會連累你的新產品,人們會認為你不是干這行的料,因此,對於新產品,品牌延伸使人們產生不專業的形象,這對新產品沒有好處。
第三,品牌延伸意味著多元化或推出更多的花色品種,違背聚焦戰略和專有戰略,分散了公司有限的資源,結果是一樣也做不好。
所以,以海爾和娃哈哈的品牌延伸策略為例,這很可能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極有可能損害既有的品牌。這是許多中國企業應當警惕的、也是應當向寶潔公司學習的。
5. 寶潔公司有哪些營銷案例
寶潔公司營銷策略 寶潔是全球500強企業,在中國日化行業占據了半壁江山,其營銷和品牌戰略都被寫入了各種教科書,究其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多品種戰略從香皂、牙膏、漱口水、洗發精、護發素、柔軟劑、洗滌劑,到咖啡、橙汁、烘焙油、蛋糕粉、土豆片,到衛生紙、化妝紙、衛生棉、感冒葯、胃葯,橫跨了清潔用品、食品、紙製品、葯品等多種行業。憑借充足的運作資金,以日化聯合體的形式來統一策劃和統一運作。 多品牌戰略單一品牌延伸策略便於企業形象的統一,資金、技術的集中,減少營銷成本,易於被顧客接受,但單一品牌不利於產品的延伸和擴大,且單一品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多品牌雖營運成本高、風險大,但靈活,也利於市場細分。寶潔公司名稱P&G寶潔沒有成為任何一種產品和商標,而根據市場細分洗發、護膚、口腔等幾大類,各以品牌為中心運作。在中國市場上,香皂用的是「舒服佳」、牙膏用的是「佳潔仕」,衛生貼用的是「護舒寶」,洗發精就有「飄柔」、「潘婷」、「海飛絲」3種品牌。洗衣粉有「汰漬」、「洗好」、「歐喜朵」、「波特」、「世紀」等9種品牌。要問世界上哪個公司的牌子最多,恐怕非寶潔公司莫屬。多品牌的頻頻出擊,使公司在顧客心目中樹立起實力雄厚的形象。 差異化營銷寶潔公司經營的多種品牌策略不是把一種產品簡單地貼上幾種商標,而是追求同類產品不同品牌之間的差異,包括功能、包裝、宣傳等諸方面,從而形成每個品牌的鮮明個性。這樣,每個品牌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市場就不會重疊。不同的顧客希望從產品中獲得不同的利益組合,有些人認為洗滌和漂洗能力最重要,有些人認為使織物柔軟最重要,還有人希望洗滌和漂洗能力最重要,有人希望洗衣粉具有氣味芬芳、鹼性溫和的特徵。於是寶潔就利用洗衣粉的9個細分市場,設計了9種不同的品牌。利用一品多牌從功能、價格、包裝等各方面劃分出多個市場,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各類顧客的需求,從而培養消費者對本企業某個品牌的偏好,提高其忠誠度。由於邊際收入遞減,要將單一品牌市場佔有率從30%提高到40%很難,但如重新另立品牌,獲得一定的市場佔有率相對容易,這是單個品牌無法達到的。 廣告針對性強牙膏和香皂多選擇易受細菌感染、需要保護而且喜歡模仿的兒童使許多廣告語成為社會流行語。而洗衣粉則對精明的家庭主婦使出了價平質優的殺手鐧,「海飛絲」的廣告策略是全明星陣容,為的是吸引追星族,「沙宣」選用很酷的不知名的金發美女,強調有型、個性,要的就是追求時尚另類青少年。「飄柔」是順滑,「海飛絲」是去屑,「潘婷」是營養,「沙宣」是專業美發,「伊卡露」是寶潔擊敗聯合利華、德國漢高、日本花王,花費巨資從百時美施貴寶公司購買的品牌,主要定位於染發,此舉為了構築一條完整的美發護法染發的產品線。寶潔的市場細分很大程度不是靠功能和價格來區分,而是通過廣告訴求給予消費者不同心理暗示。 內部競爭法寶潔的原則是:如果某一個種類的市場還有空間,最好那些「其他品牌」也是寶潔公司的產品。因此不僅在不同種類產品設立品牌,在相同的產品類型中,也大打品牌戰。洗發水在中國銷售的就有「飄柔」、「海飛絲」、「潘婷」、「伊卡露」、「潤妍」、「沙宣」等。「飄柔」、「海飛絲」、「潘婷」使用效果和功能相近,廣告的訴求和價位也基本相同,普通消費者除顏色外根本無法區分,如果從細分市場考慮,根本沒有必要。但幾大品牌競爭激烈,使其他公司望而生畏,其新品牌「伊卡露」,以草本為招牌,其廣告並未強調是寶潔的產品,並不利用寶潔品牌優勢,因所針對的市場寶潔從未介入,風險較大,一有閃失即可丟棄不會影響寶潔整體。 獨特的銷售主張其核心內容是:廣告要根據產品的特點向消費者提出獨一無二的說辭,並讓消費者相信這一特點是別人沒有的,或是別人沒有說過的,且這些特點能為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在這一點上,寶潔公司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以寶潔在中國推出的洗發精為例,「海飛絲」的個性在於去頭屑,「潘婷」的個性在於對頭發的營養保健,而「飄柔」的個性則是使頭發光滑柔順。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的產品廣告更是出手不凡:「海飛絲」洗發精,海藍色的包裝,首先讓人聯想到蔚藍色的大海,帶來清新涼爽的視覺效果,「頭屑去無蹤,秀發更干凈」的廣告語,更進一步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海飛絲」去頭屑的信念;「飄柔」,從品牌名字上就讓人明白了該產品使頭發柔順的特性,草綠色的包裝給人以青春美的感受,「含絲質潤發素,洗發護發一次完成,令頭發飄逸柔順」的廣告語,再配以少女甩動如絲般頭發的畫面,更深化了消費者對「飄柔」飄逸柔順效果的印象;「潘婷」,用了杏黃色的包裝,首先給人以營養豐富的視覺效果。
6. 寶潔公司的注冊商標有哪些
1、洗護發系列:飄柔、潘婷、海飛絲、伊卡璐、沙宣。
2、個人清潔用回品系列:舒膚佳、答玉蘭油香皂和沐浴露、卡玫爾。
3、口腔護理系列:佳潔士、歐樂B。
4、嬰兒護理系列:幫寶適。
5、婦女衛生用品系列:護舒寶、朵朵。
6、織物護理系列:汰漬、碧浪、蘭諾。
7、護膚系列:玉蘭油護膚。
8、男士護膚系列:吉列(洗面奶、潤膚露、啫喱等)
9、男士剃須系列:吉列(刀片、刀架)
10、零食系列:品客薯片。
11、電池系列:金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