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聯系與區別
區別:知識產權復是專門法,指因調制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調整范圍限於知識產權法律關系,屬於民商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經濟法范疇,調整范圍是經濟活動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規制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聯系:一般來說,涉及知識產權的法律行為由知識產權法調整,但是沒有被知識產權法規制的侵犯他人正當知識產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歸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也就是說,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後備或者說是為知識產權法無法規制的漏洞做的補充。
有一句名言說的很好:人們曾形象地把傳統知識產權的三項主要法律(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比作三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而把反不正當競爭法比作在下面托著這三座山的海水,商標、專利、版權法管不到的違法行為,由《反不正當競爭法》來管。
『貳』 請結合目前大量存在的微商,電商等情況,談談你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認識
雖然現在微商電商的,越來越多,現在有很多商家出現了不正當的銷售行為就是把價格調得非常低,擾亂市場。
『叄』 知識產權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區別與聯系
1、立法目的。
反不正當競爭法主要是反對經營者出於競爭的目的,違反市場交易中誠實信用的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攫取他人競爭優勢的行為。因此,它首先保護的是受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善意經營者的利益,以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從這個意義上說,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追求的價值理念是公平競爭。
反壟斷法則是從維護市場的競爭性出發,目的是保證市場上有足夠的競爭者,以便使交易對手和消費者在市場上有選擇商品的權利。根據反壟斷法的理論,只有當市場上出現了壟斷或者壟斷趨勢的時候,政府方可干預市場,干預的目的是降低市場集中度,調整市場結構。因此,概括地說,反壟斷法所追求的價值理念是自由競爭,目的是保障企業有自由參與市場競爭的權利,提高經濟效率和消費者的社會福利。
2、規制對象。
反不正當競爭法主要是關注市場上企業間的相互競爭行為,目的是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
反壟斷法關注的則是競爭者之間的協調行為,目的是防止市場上形成排除競爭或者嚴重限制競爭的局面。
因此,一個違反了反壟斷法的行為,例如競爭者之間商定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因為這個行為沒有損害任何競爭者的利益,從而不會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
另一方面,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如假冒商標或假冒專利,這些行為因為不會影響市場競爭結構,不會減少市場上競爭者的數目,反壟斷法也不會把它們視為是違法行為。
當然,反壟斷法中也有一些關於企業市場行為的規范,特別是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定,例如禁止這種企業實施搭售行為或者價格歧視行為等。然而,反壟斷法制止這些行為不是出於這些行為不公平或者不正當(當然這些行為是不公平或者不正當的),而是因為這些行為會加強行為人已經取得的市場支配地位,從而惡化市場上的競爭條件。因此,反壟斷法關於企業市場行為的規則只是針對那些擁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大企業。
『肆』 (高分!加分!!)反不正當競爭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案例分析~~
這個人是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03經濟學本科的吧……
『伍』 請懂知識產權、專利權、商業秘密保護和反不正當競爭的專業人士幫忙解答,專業律師優先解答,謝謝!
您好!我從事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也曾參與過移動互聯網的創業,所以很能理解版的想法和初衷,目權前我國並沒有行之有效的商業秘密保護措施,在此我僅提供一些我的建議:1.在與投資人進行商談項目的時候,首先可以找專業人士寫一份商業秘密保護的合同書,讓對方簽署;必要的時候可以將談話內容採用錄音的方式錄下來,即在發生糾紛的時候,錄音和合同可以作為證據使用;2.對設計的網站和構思請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評估,找出可以申請專利的要點,一般網站類多數可以採用模塊的方式進行撰寫,可以申請方法類專利,或者特定的一些技術也可以申請專利;3.對網站的名字,Logo等可以申請商標進行保護;4.將作出的網站或系統,申請版權登記,即保護你的樣式設計和源代碼。
『陸』 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的關系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是調整在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知識產權法是指因調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二者的聯系:
(一)都是旨在維護市場經濟充分競爭方面的法律
(二)都既有私法規范,也有公法規范;既有實體法規范,也有程序法規范。
(三)兩法在商標權保護方面有交叉的部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混淆行為其中一條是商標混淆,與商標法的混淆有相同的規定)
三、二者的區別:
(一)雖然都體現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質,但反不正當競爭法體現的是國家對市場不當競爭的干預,因此屬於經濟法部門法;而知識產權法中的公法規范和程序法規范都是為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這一私權服務的,不佔主導地位,因此屬於民法部門法。
(二)反不正當競爭法是以社會為本位,防止過度競爭對社會整體利益帶來的損害。知識產權法是以個人為本位,防止他人對知識產權的合法權益進行侵害。
(三)反不正當競爭法僅由國內規范組成,而知識產權法有國內規范與國際條約組成。
(四)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的適用程序不同。知識產權法有專門的機關,如商標委員會、專利委員會。
(五)知識產權法的技術性規范比較多,反不正當競爭法比較少技術性規范。
『柒』 「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專利法」的關系怎樣
轉知匯專利交易平台為您解答:
商品的包裝、裝潢依照專利法取得專利權時,即受到專利法的保護,此時又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而且兩者是一種互補的關系。反不正當競爭法可以彌補專利法的不足,使專利法維護的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更趨完善。
「專利法」是保障專利權人對其所擁有的發明創造享有專利權利(最重要的是獨占實施權)的法律。授予專利權實質上是賦予專利權人對專利所涉技術的一種合法壟斷,這種合法壟斷為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創造了條件。專利法本身具有鼓勵創新、激勵公平競爭的作用。專利法對假冒他人專利、冒充專利、以營利為目的仿製他人專利產品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制裁,有利於維護整個社會的公平競爭機制。
但是,專利法只規范市場經濟活動中特殊的違法行為,對一些與專利權相關的行為卻不能調整。例如,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未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或專利權保護期屆滿後被他人擅自使用引起消費者誤認的,專利法無法調整。另一方面,專利權作為一種壟斷權,如果不加以限制也有可能妨礙公平競爭,濫用專利權就是專利權領域的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可以對專利權領域內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調整,特別是它可以補充保護工業產權中與發明創造相關但又得不到專利法保護的技術秘密。
『捌』 反不正當競爭權是否屬於知識產權
你好。反不正當競爭是對傳統知識產權如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以外的其他知版識產權,進行的兜底規定權,主要有侵犯商業秘密、虛假宣傳等,這些屬於知識產權范疇。
另外,關於串通招投標、壟斷等情形是否屬於知識產權,可能有待進一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