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標申請中存在著風險,怎麼樣可以避免風險呢
商標申請中無法規避的客觀風險
1、商標查詢盲區
在商標申請前,首先要查詢商標是否有相同或近似,避開相同或近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商標的成功率更高。然而,已經下發受理書的申請信息基本上都可以查到,但近期申請的還沒有下發受理書的商標,是任何人都無法查詢到的。這個盲期的時間段以官方數據錄入時間為准,查詢盲期4個月左右。如果在盲期內,即使有人和你申請相同的商標,也是查詢不到的,所以這是第一個風險。
2、商標近似的判斷
在商標查詢時,對於查詢到的結果,是要和申請人的商標進行近似比對的。在比對的過程中,申請者個人、代理公司的商標查詢員、商標局的審查人員都有一套標准與看法,所以對於兩個商標近似不近似,並沒有絕對的標准,只有概率上的判斷。尤其是圖形商標的近似度,判斷的差異性更大。最終結果由審查院裁定。
3、商標公告與異議
商標公告期為三個月,在此期間全國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比如指出和某商標近似、侵犯某個體權益、商標搶注……等等),商標局收到異議後會讓申請人答辯,然後綜合材料作出是否予以核準的裁定,甚至還有可能復審。所以,這是第3個無法確定的因素。
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及法律程序,是任何人都無法規避的風險。
商標申請如何規避風險
1、商標命名時,就需要注意顯著性問題,盡量獨創品牌,先找專業商標代理進行商標查詢,商標查詢對商標查詢人員的專業程度、技術要求很高。不僅要對商標法有專業的認識,同時對於審查最好有一定的經驗,只有充分的商標查詢工作才能夠盡量避開與已注冊商標較為近似的文字或圖案進行注冊,提高商標注冊成功率。
2、提前儲備一些商標,待商標注冊成功後,再使用商標,避免臨時抱佛腳,剛提出申請商標就投入使用。
3、申請防禦商標,盡量在上下遊行業、關聯行業都保護起來,避免他人搶注,以備將來企業跨業發展不時之需。
4、組合商標進行分開注冊,商標審查是文字、英文、圖案等元素分開審查的,只要其中一個元素跟在先注冊的商標較為近似,則整個商標都會被駁回,所以盡可能的把文字、圖形分開注冊,組合商標分開注冊能夠提高商標注冊的成功率。
5、如果商標注冊時有風險,無法等到商標注冊成功時再使用。那麼在使用商標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規范、突出使用商標,保留商標使用證據。這樣即使將會被駁回,也可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駁回復審,提供充足的商標使用證據,爭取商標申請成功。
㈡ 商標注冊中商標申請會面臨的風險有哪些
商標注冊所包含的風險大致歸類為以下幾條
1、在先商標信息的不完整性和滯後性
商標局在商標審查中的主要依據就是檢索商標局內計算機資料庫中的各類信息。由於商標局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各類商標申請,而且這些申請資料都要人工一一進行分類並通過掃描輸入商標局資料庫,因此,各類商標申請文件從商標局接收之日到可以從計算機資料庫中檢索到需要一定的周期,這個信息輸入周期即使在商標局內部也需長達1~3個月,對外則一般在3~6個月,這還只是商標申請本身的基本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講的查詢盲區。同樣,商標局各職能處的各審查流程和環節也都存在一定的程序周期,特別是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普遍不高,而且會議多學習多其他應酬多,此外,目前絕大多數審查員都在25~35歲之間且女性居多,個人的請假也特別多,因此不同審查員之間的差異也很大,這就導致其他商標審查信息也同樣存在信息的滯後和不完整情況。雖然這種商標信息的滯後和不完整情況隨著這些年來商標局計算機系統的多次全面改造和工作管理上的改進,比起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不管怎樣,這種現象在相當時期內是無法避免而客觀存在的。
這種在先商標信息不完整和滯後性的後果,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對商標判斷上的失誤。即便是在商標局內部,審查員在工作中也無法避免這種信息的滯後和不完整性所造成的誤判結果。
2、主動審查中信息來源的局限性
商標局主動審查中所依據的最完整、最可靠的信息就是商標局自己多年積累的商標注冊和申請信息。而其他的諸如,縣級以上地名、某些行業、產品信息等等都要商標局自己去逐步收集整理的,由於信息來源的被動和滯後,有所遺漏是正常現象。而對於諸如專利注冊、版權登記上的信息商標局根本就不會關注,只有權利人自己在商標初審公告期三個月的被動審查中發現後,通過異議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此外,對馳名商標的跨類保護問題,商標局對於自己在商標異議中認定馳名、對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商標爭議中認定的馳名,以及北京一、二中院和高院、上海等幾個法院認定的馳名實施跨類保護,而對其他一些地方法院認定的馳名商標,商標局不知道也不承認也不實施跨類保護。
因此,商標局在實施行政主動審查中的信息來源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其他很多的在先權益都只有通過公告異議期的被動審查來解決。
3、審查員的主客觀差異所產生的誤差
每個商標注冊申請的審查都是通過各個審查員獨立完成的,由於不同的審查員在專業范圍、知識面及工作經驗、責任心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差異,審查結果必然會受到主客觀方面多種因素的影響。針對相同類型的個案,不同的審查員、不同類別的審查員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判斷結果。例如,年輕的新審查員對商標近似的判斷一般比較機械、特別較真,往往審查尺度較嚴;另外,商標局經常會臨時調整一些審查員支援某些積壓文件過多的審查類別,由於不同類別所涉及的行業性質、商品/服務特點不同,其審查尺度的把握也有所不同,審查員在調整審查類別後,很容易造成審查尺度的寬嚴不一。
總的來說,商標審查屬於主觀性較強的工作,因此存在差異是無法避免的現象。
4、國家法規政策的時段性造成審查尺度的變動
我國自從1983年頒布商標法以來,相關的商標法律法規政策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新問題的出現一直處在動態發展階段性調整之中,而且在相當一個時期內這種動態調整仍將繼續,這種調整不可避免地要影響審查尺度。長期接觸商標的人應該知道,很多按照過去尺度能夠注冊的商標,而在現在已經屬於不能注冊的商標,同樣在過去屬於不能注冊的商標,現在有很多屬於可以注冊的。
尤其是我國的行政法規政策,很多情況下往往帶有時代的印記,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不了解政策的變化和趨勢,而是靜態孤立地看待商標、看待審查標准,就會出現理解判斷上的偏差。
5、不同類別的商品或服務項目在審查尺度中把握的差異
㈢ 申請注冊商標時有哪些法律風險
知委會為你解答:
您好, 商標注冊的常見風險包括:
1、查詢盲期見風險商標申請版文件從商權標局接收之日到可以從計算機資料庫中檢索到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的,這個信息輸入周期即使在商標局內部也根本無法迴避,對外則一般在3~6個月,這還只是商標申請本身的基本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講的查詢盲區。 此時易出現他人先於你注冊該商標的風險。
2、近似商標生疑難近似商標指的是2個商標對比起來,在文字的形狀、讀音、含義方面相似。商標評審員是人工操作的,難免會帶上其主觀的認知。一旦評審員確定其為近似商標,即會被商標局駁回,並且不能進入審核期。這類風險無法規避,且法律也賦予審查員在審查過程中,根據個人理解所行使的自由裁量權。實踐中我們經常遇到的現狀。
3、商標異議惹糾紛在商標注冊通過初審後,進入異議的流程,如果有人提出異議,並且答辯通過,則所申請的商標將不予以注冊。 我國《商標法》規定,任何人對初步審定核準的商標持有不同意見並有明確理由的,都可以在初步審定公告之日起3個月異議期內向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要求撤銷初步審定,駁回該商標的注冊申請
㈣ 商標注冊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具體要怎樣做才能避免申請過程中的風險呢
商標注冊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商標注冊查詢後再提交
現在我國的商標注冊量越來越多,不是任意想一個名字都是可以注冊的。商標局在進行審查時候,同名、同音、近似商標等等都會駁回,還有些商標法明確規定不能注冊的,也不能進行注冊。商標查詢能夠有效提高注冊通過率,否則申請人如果花了錢又投入了宣傳,後續商標注冊不通過的話那真是得不償失。
二、通過代辦警惕絕對化承諾——有內部關系、加急注冊、通過率百分百等
不要著急使用商標就相信加急注冊,商標注冊過程:商標初審6-9個月,初審後公告3個月,算下來整個時間也要9-13個月。加急上報是可以盡快提交申請,但是加急注冊是任何一個機構都辦不到的,並且在提交商標注冊申請後,都是由商標局官方審查人員進行審查,沒有內部關系這種說法可以百分百進行通過,當有代理機構和您說些絕對化承諾時,不要輕易相信。
三、注冊材料要真實,不能弄虛作假
比如提交注冊商標注冊時候需要提供公司營業執照或者個體戶營業執照,不要抱著僥幸心理,圖省事而去偽造相關文件,否則浪費商標注冊費用又浪費時間。
四、警惕注冊商標超低費用,你以為的劃算其實已經入坑
商標注冊費用分為兩部分:商標局官費+商標代理機構服務費。一標一類(10個商品/服務項)官費為300元,如通過線上渠道提交為270元,每增加一小項收費為30元,線上為27元,如果選擇多類別的費用重新計算進行疊加。網上現在不乏有許多代理機構注冊商標費用為299、399、499元等,這時候可要擦亮眼睛了,警惕後面亂收費現象,畢竟賠本的買賣誰都不會做。
五、警惕一種來電——你的商標被駁回了!
很多人在注冊商標後都會收到一些電話,說您注冊的商標被駁回了,可以為您提供駁回復審等等服務,但是其實真相未必這樣。注冊商標後可以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進行查詢相關進度,並且商標被駁回、被他人提異議等,商標局都會有官方發文,一切以官方文件為准。
㈤ 注冊商標有哪個代理機構可以承擔注冊風險的嗎
1、首先申明,任何商標注冊過程中都有風險。
2、也沒有任何代理機構可以幫您承擔,代理機構能做的也就是幫您合理規避,比如說:嚴格查詢名字注冊的幾率,近似等。
3、即便有商標代理機構說可以幫您承擔,無非也就是說收高價代理費,然後不成功退全費用。 這樣也只不過是一個偷梁換柱的概念,對賭一下而已。畢竟對代理機構來說,高風險就是高收益。
㈥ 商標注冊申請過程中存在哪些風險
(一)商標查詢「盲期」
商標局進行商標審查是通過檢索商標局內計算機資料庫中的各類信息,因為商標局天天都要收到大量的各類商標申請,而且這些申請資料都要人工逐一進行分類並通過掃描輸入商標局資料庫,因此,商標局從接到商標注冊申請書件到可以從計算機資料庫中檢索到這些信息需要一定的周期,通常需要3~6個月,這就是通常說到商標查詢盲期。因為商標查詢盲期導致商標近似被駁回是商標注冊不能避免的一種風險。
(二)商標審查員的主觀判斷影響商標注冊
每個商標注冊申請的審查都是通過各個審查員獨立完成的,因為不同的審查員在專業范圍、知識面及工作經驗、責任心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差異,審查結果必定會受到主客觀方面多種因素的影響。針對相同類型的個案,不同的審查員、不同種別的審查員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判定結果,而且法律也賦予審查員在審查過程中,根據個人理解所行使的自由裁量權。
在代理商標業務過程中,發現年輕的新審查員對商標近似的判定一般比較機械而片面,特別較真,往往審查標准較嚴;另外,商標局常常會臨時調整一些審查員增援某些積存文件過多的審查種別,因為不同種別所涉及的行業性質、商品/服務特點不同,其審查標準的掌握也有所不同,審查員在調整審查種別後,很輕易造成審查標準的寬嚴不一等等。
總之,商標審查屬於主觀性較強的工作,再加上商標審查的標准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商標審查員的主觀判斷對商標注冊帶來的風險也是無法避免的。
(三)商標代理機構專業水平也是構成商標注冊風險的一個因素
我們知道商標注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己去商標局辦理,一種是委託代理機構代為辦理。有數據顯示,企業申請商標有80%以上都會委託商標機構,而由於商標申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操作性,再加上商標注冊本身具備一定的風險性,商標能否成功申請,商標機構的專業素質尤為重要。
有些商標注冊黑代理存在失誤(查詢失誤)、不負責任(漏報、錯報)或無職業道德(不告知明顯風險或搶注客戶商標)。所以,商標注冊申請一定要選擇這樣有多年行業經驗,且在商標局正規備案過的代理機構為您辦理,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快速注冊、成功率高的初衷。
(四)商標異議期的存在
商標即便通過商標局的審查,准予初步審定公告,但公告期有三個月,相關利害人可以對公告期的商標提出異議,如果理由及證據充分,仍能駁回已公告的商標,這就叫異議期。
商標異議是法律賦予任何一個公民和企業權力,任何人只要具備基本的主體資格和適當的理由,哪怕這個理由是錯誤的、莫須有的、惡意的……等等,都可以在劃定時間內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提出異議。一旦商標被提異議,該商標就會自動進入漫長的異議程序中,商標局在審理中對異議人的異議理由和被異議人的答辯理由進行具體審理裁決。異議理由不成立的,該商標被核准注冊,異議理由成立的,該商標將被駁回。對商標局異議裁定不服的還可以進一步進行商標異議復審,直至法院訴訟。
就目前異議程序的審理現狀來說,商標局的異議審理期要長達2年以上,商標評審委員會的異議審理期需要2年以上,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高級人民法院的二級訴訟裁定各需要1年左右。假如全部程序走完需要長達數年。
更多內容可以咨詢慧眾服務
㈦ 商標注冊有哪些風險可以如何規避
一、近似商標
企業或個人申請注冊的商標,不可與他人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已回注冊的或初步答審定的商標相同或近似,否則商標注冊申請將由商標局予以駁回,不得申請。
二、商標公告期
商標注冊的流程中,有三個月的公示期,在這三個月內,如果沒有其他企業對你的商標有異議,商標才會成功注冊。
三、其他風險
商標注冊成功後企業和個人如果不能規范自己的行為,隨意使用商標,改變商標注冊信息不變更,連續三年不使用,到期沒有續展等等,都可能被撤銷商標,喪失商標專用權。
㈧ 商標注冊的風險有哪些
紐樂康知識產權專業回答:
商標注冊有三種風險回:
一、商標答違反商標法;
二、商標盲區內有人注冊過一樣的或者嚴重近似的商標;
三、商標局的評審員按照主觀意思引證近似商標駁回商標申請。專業的商標代理機構(比如我們:紐樂康知識產權)能夠提供專業的查詢分析,降低商標注冊的風險,提高商標注冊的成功率。
好了,希望我的答應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