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農產品商標注冊情況的調查

農產品商標注冊情況的調查

發布時間:2021-05-23 08:26:27

⑴ 農業產品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農業產品屬於商抄標分襲類第31類3101群組;
經路標網統計,注冊農業產品的商標達30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農業產品,群組號:3106)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6.67%
2.選擇注冊(農業產品,群組號:31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6.67%
3.選擇注冊(農業產品,群組號:3107)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6.67%
4.選擇注冊(農業產品,群組號:3109)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3.33%
5.選擇注冊(種子,群組號:3107)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3.33%
6.選擇注冊(農業產品,群組號:3105)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3.33%
7.選擇注冊(野豌豆,群組號:3106)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3.33%
8.選擇注冊(農業產品,群組號:3103)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3.33%
9.選擇注冊(活的動物,群組號:3104)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3.33%
10.選擇注冊(糠,群組號:3108)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3.33%

⑵ 如何申請農產品商標注冊

《商標法》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申請商標注冊。因此,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均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申請商標注冊。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具有顯著性,不得違反《商標法》的規定,並不得與他人在先的權利相沖突。辦理商標注冊申請需要提交《商標注冊申請書》、證明申請人身份的有效證件的復印件以及其他文件。申請人可以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商標注冊申請手續,也可以直接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辦理商標注冊申請手續。一般農產品注冊在第29類、第30類、第31類,具體要看是什麼樣的農產品。商標注冊申請程序:1、先對商標進行查詢,搜索【知易京標網】點擊第一個,如果在先沒有相同或近似的,就可以製作申請文件,遞交申請了;2、申請遞交後的20天左右,商標局會下發一個申請受理通知書(這個期間叫形式審查階段)。3、形式審查完畢後,就進入實質審查階段,這個階段大概需1年到1年半時間。4、如果實質審查合格,就進入公告程序(這個期間是3個月,也叫異議期間);5、公告期滿,無人提異議的,就可以拿注冊證了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商標專用權由注冊產生。即只有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申請注冊商標首先要准備有關書面文件:一、填寫《商標注冊申請書》。此申請書格式由國家工商局統一制定,一份申請書只限於一件商標、一類商品,費用的繳納是以此申請書的件數來確定的。申請書的填寫要用鋼筆或毛筆,指定的商品應按照《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進行填寫。申請人一欄應填寫申請人的全稱,其全稱與申請人的章戳應當一致。二、商標圖標10張(如指定顏色應附著色圖樣10張,黑白墨稿一張)。圖樣的長和寬應當不大於10厘米,不小於5厘米。三、若屬申請葯品(包括葯酒、葯茶),卷煙、雪茄煙和有包裝煙絲的商標注冊,申請將雜志、報刊的名稱作為商標注冊的還需另外有關的證明文件。申請文件准備齊全後,即可連同應繳納的費用送交申請人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由其向商標局核轉。商標局收到申請文件的日期為該商標的申請日,手續齊備的予以受理,編定申請號,手續不齊備的,予以退回,申請日期不予保留。若兩個或兩個以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經實質審查後,凡具備顯著性、合法性、新穎性的商標可獲准登記注冊。

⑶ 農產品該怎麼注冊商標

農產品注冊商標:

一、農產品注冊商標途徑

1、以個人的形式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申請注冊。

2、委託經驗豐富的商標代理組織代理服務,通過後者申請注冊省時省力,且成功率更高,因此也是大多數注冊需求人的選擇。

二、農產品注冊商標流程

1、提交法律文件

①、以公司名義申請需提供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蓋公章; 以個人名義申請的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及個體戶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身份證要簽字,個體戶執照要蓋章。

②、商標注冊申請書(個人及個體戶名義申請的,需要在申請書上簽字或蓋章)。

③、確定的商標字樣或圖樣(電子版JPG格式)。

④、代理委託書經個人或企業簽字。

⑤、對商品的類別和服務進行確認。

2、受理通知書

在保健品商標注冊申請上報商標局後,商標局接收到商標申請資料後,會先詳細檢視申請表格及所有附件,以查看錶格內須填寫的部分是否已經填妥、有關資料是否正確、所需資料是否不全,費用是否交齊,如無意外,1個星期左右會有受理通知書。

3、審查

進入實質審核需要約10-12個月左右的時間。商標局會查核有關商標注冊是否具有顯著性,是否符合中國商標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如果審核順利通過,則申請程序將進入初審公告階段。

4、初審公告的異議期

初審公告後有三個月時間可以提出不同觀點,這世間段如果沒有提出異議則進入核准階段。

(3)農產品商標注冊情況的調查擴展閱讀

注冊商標注意事項:

1、申請人在填寫商標注冊申請書時,應當按照營業執照填寫地址。提交申請後,如果發生補正、駁回或部分駁回、初步審定公告、領取《商標注冊證》等事項,商標局將依據該地址以掛號郵寄方式送達申請人。

2、商標局收到申請書件後,經形式審查後認為手續齊備、填寫規范的,一般在一個月後以掛號郵寄方式寄給申請人《受理通知書》。

3、商標注冊申請被駁回的,如果對駁回決定不服,申請人可以自收到駁回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

4、申請注冊的商標被提出異議的,如果申請人對商標局的異議裁定不服,可以自收到異議裁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

5、商標被核准注冊後,如果是直接在商標注冊大廳辦理的商標注冊申請,商標局將按照商標注冊申請書上填寫的申請人名稱和申請人地址寄出《領取商標注冊證通知書》;如果是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的商標注冊申請,商標局將《領取商標注冊證通知書》郵寄給該商標代理機構。

6、如果申請人在提交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1年半內沒有收到任何信息,可以向商標局進行商標申請後免費查詢。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的商標注冊申請,必須由該商標代理機構向商標局進行商標申請後免費查詢。

7、商標在提出申請之後但尚未核准注冊前仍為未注冊商標,仍須按未注冊商標使用。如果使用該商標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不影響有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該行為的查處。

8、申請人如需進行商標查詢,可在申請前到商標注冊大廳的查詢窗口辦理。查詢所提供的在先權利信息僅供查詢人參考。

9、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注冊人應當在期滿前6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注冊人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續展申請的,可以在期滿後的6個月的寬展期內提出,但須繳納續展注冊遲延費。

⑷ 商標的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如何將地理標志申請為商標 報告 這樣寫。

一個標志是否被承認是地理標志,由各國法律決定。最普遍的情況就是,地理標志包括商品產地的名稱。

我國商標法規定,地理標志是指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地理標志可用於形形色色的產品,天然產品、農產品或製成品均可。而農產品是這方面的典型,它們具有根源於產地的品質,受氣候和土壤等當地特定因素的影響。

因為地理標志表示某一具體的生產地點或地區,這一地點或地區決定了產自該地的產品所具有的特質。重要的是,產品的品質和聲譽來自該地。由於這些品質是由產地決定的,產品與原產地之間存在一種特有的「聯系」,消費者就會認為地理標志代表產品的產地和品質。

作為商標得到注冊的地理標志則告訴消費者一件產品在某地生產,並因該產地而具有某些特徵。因此,將地理標志申請為證明商標,對當地地區來說,是提升農產品經濟效益的有效方法,對消費者也能起到確實的保障作用。

地理標志注冊申請人可以是社團法人,也可以是取得事業法人證書或營業執照的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質量檢測機構或者產銷服務機構等。

地理標志注冊申請人可以是社團法人,也可以是取得事業法人證書或營業執照的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質量檢測機構或者產銷服務機構等。將地理標志申請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除按規定向商標局提交申請書、商標圖樣之外,需提供以下材料:

1、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申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應當提供該地理標志以其名義在其原屬國受法律保護的證明。

2、地理標志所標示地區的人民政府或者行業主管部門授權申請人申請注冊並監督管理該地理標志的文件。

3、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使用管理規則。

4、地理標志申請人具備監督檢測該地理標志能力的證明材料。

5、地理標志產品的特定品質受特定地域環境或人文因素決定的說明。

6、申請人具備檢驗檢測能力的,申請人需要提交檢驗設備清單及檢驗人員名單,並加蓋申請人的公章。

7、申請人委託他人檢驗檢測的,應當附送申請人與具有檢驗檢測資格的機構簽署的委託檢驗檢測合同原件,並提交該檢驗檢測機構資格證書的復印件及檢驗設備清單、檢驗人員名單,並加蓋其公章。

8、申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應當附送集體成員名單。

9、有關該地理標志產品客觀存在及信譽情況的證明材料(包括:縣志、農業志、產品志等)並加蓋出具證明材料部門的公章。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⑸ 急!!求一篇關於農產品的調查報告。

我國加入WTO已超過八周年。隨著入世保護期和後過渡期的結束,我國農產品市場已成為世界上最開放的市場之一。加入WTO對我國農業的影響和挑戰逐漸呈現,面臨國際競爭非常激烈。農產品進口貿易的壓力明顯加大,出口貿易的壁壘日益增多。在貿易自由化趨勢下如何進一步發展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如何提高農業對外貿易質量和水平,是我國發展農業經濟亟待解決的課題。本文就我國農產品市場開放的現狀及其進一步發展對策問題作一粗略的探討。

關鍵詞:農產品市場;開放現狀;發展對策

一、入世後我國農產品進口貿易的作用及其影響

農業問題是世界貿易談判的焦點問題之一。烏拉圭回合將農產品貿易全面納入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多哈回合使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獲得實質性進展。多哈回合後,我國堅持兌現農產品市場准入的承諾,突出的標志就是大幅度降低關稅。

入世前,農產品關稅平均為23.2%。2001年入世後大幅度降低關稅,20D2年降到15.8%,2005年降到15.3%,2006年降為15.2%。在人世後5年的過渡期內,關稅從23.2%降到15.2%,降幅為8個百分點,其幅度之大是世界少有的。現在,我國農產品關稅水平已遠遠低於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62%的水平,成為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水平最低的國家之一,為國外農產品湧入我國市場打開了方便之門。據統計,2005年,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為27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7%。

國外農產品的進入對增加國內市場供應和發展我國農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正由於農產品進口的增加,解決了國內市場一些產品供需的缺口,填補了一些市場空白。例如,近幾年,我國一些大宗農產品如棉花、大豆、小麥等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進口這些農產品對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是必要的,僅廣西口岸2006年進口食用植物油就達12.1萬噸,價值5335萬美元,比2005年分別增長13.1%和15.7%。同時,一些農產品的進口也促進了市場競爭。由於發達國家農產品具有先進技術和現代化規模等優勢,迫使我國進行農業技術改造,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現代化進程,努力提高農產品技術含量和經濟效益。這有利於我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但是,農產品關稅下降也使我國農產品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發達國家農產品由於補貼,使其具有價格優勢。據統計,進口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農產品的到岸價格,比我國國內市場價格一般要低20%~30%,這些農產品進口使我國農產品顯然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另一方面,外國農產品進口,增加了市場供給,直接影響了農民收入和農民就業。據農業部測算,如國產大豆717.8萬噸被進口大豆替代,替代面積為5790.73萬畝,由此減少827.25萬個農民就業機會,總收入就損失111.34億元人民幣。

還必須看到,隨著農產品進口加快,還會直接增加農業貿易不平衡。鑒於我國農產品供需結構和農業資源稟賦的實際狀況,農產品對外依存度比較高,今後對農產品進口增加還不可避免。糧食、棉花、食糖、羊毛、棕櫚油等農產品的關稅配額數量還維持在較高水平上,配額使用率會提高,進口仍呈擴大趨勢,農產品貿易逆差可能經常發生。僅2004年農產品貿易逆差就達83億美元。

綜上所述,人世以來由於關稅降低提高了我國農產品市場開放程度。外國農產品進口既對我國市場保證供應、填補空白、促進競爭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又對我國農業帶來較大的沖擊、加大市場風險等嚴峻挑戰。對此,我們要充分認識、正確對待。不能把我國農業面臨的某些困境歸咎於農產品進口,相反,它提示我國農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科技水平、深化農業改革,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二、入世後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特點及其原因

1.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的特點自入世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在面臨國外技術壁壘影響和生產成本上漲壓力的環境下,由於發揮了其特有優勢,使之增長迅速,呈現如下特點:

第一,農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據統計,2006年1月~10月,我國農產品出口達245.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全年達到300億美元。

第二,農產品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目前,蔬菜、水果、淡水魚類、園藝產品、畜禽產品等出口增長較快。2006年,深加工出口額已佔農產品出口總額的47%。

第三,農產品出口市場格局出現新變化。對歐盟、美國、東盟、韓國、中國香港市場出口保持較穩定增長,對中東、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也有一定發展。

第四,農產品出口價格穩定上漲。商務部質量監控的30種出口商品中,2006年有19種產品價格上升。2006年1月~10月農產品價格指數比上午同期上升4.8%。

2.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的原因近幾年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出現上述特點,主要原因是:

第一,國家近幾年連續出台支持農業生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有關農產品出口的優惠政策,為農產品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二,各有關部門,積極提供農產品公共信息服務。例如,推出歐盟等6個市場指南,茶葉等4個產品指南,啟用「農產品貿易專題」的新網址和標識,形成以商務部政府網站為平台,以政策發布、市場指南、產品指南、進出口統計數據、行業預警、海外快訊、市場動態為主體,以駐外機構、多地商務部門、行業組織、科研單位等渠道的農產品出口信息服務體系。

第三,各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和出口企業主動應對國外技術壁壘和貿易爭端,積極發揮四體聯動應對機制,建立農產品貿易預警機制,加強政府、行業協會及其農戶間的信息溝通,做好貿易摩擦和預警工作,積極拓展新興市場。

第四,各地加快改變外貿增長方式,推動農產品出口,例如,加大科技投入,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增加農產品技術含量;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減少穀物、食用油、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不利於產品出口的種植面積,增加市場前景較好有利於出口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在東南沿海地區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附加值高的農產品生產,推動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現代化進程,從而擴大了農產品出口。

三、入世過渡期後我國農產品貿易面臨的新環境及其對策建議

(一)我國農產品貿易面臨的新環境

隨著我國人世過渡期的結束,農產品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發展農產品貿易面臨著既有利又不利的新環境。

1.發展農產品貿易的有利環境從國際看,世界經濟貿易將保持平穩增長時期,世界農產品貿易將保持較快增長。據各經濟組織預測,今後世界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4%左右,世界貿易量將增長7%左右,這顯然有利於農產品貿易。

從國內看,政府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政策措施,各部門也先後出台支農惠農政策,商務部近年來研究制定了農產品出口發展規劃及其配套措施,這對發展農產品貿易是十分有利的。

2.發展農產品貿易的不利環境從國際看,發達國家對農業高補貼、高保護所形成的不公平的國際農產品貿易的環境沒有改變,而我國已承諾對農產品不再使用出口補貼。這在農產品進出口成本和價格上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同時,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技術壁壘制度化,反傾銷不斷出現,也加劇了我國拓展農產品出口貿易的難度。

從國內看,分散的小規模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和農業技術低在短期內難以改變,農產品出口成本由於化肥和勞動力等價格上漲而上升,影響競爭力和出口的效益。

(二)發展農產品貿易的對策建議

發展農產品貿易是我國發展農村經濟、帶動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對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重大意義,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其又好又快的發展,建議採取的對策措施主要有:

1.充分合理利用WTO農業規則,加強對農產品進口的調控由於我國農產品存在供需結構矛盾,今後農產品進口貿易依存度還會提高。為增強農產品進口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性,做好農產品進口的宏觀調控工作十分必要,這就需要充分合理利用WTO農業協議中關於市場准入的規定,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調整農產品關稅結構,完善進口關稅配額管理。2006年國家對進口關稅配額作了一定調整,如取消豆油、棕櫚油、菜籽油3種農產品的關稅配額,對凍雞等產品繼續實行從量稅、復合稅,並根據進口平均價格的變化適當調整從量稅。通過對關稅配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實現農產品進口調控,使之既保證國內市場需要,又保證它穩定健康發展。

2.充分運用惠農支農政策,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加大農業支持力度,符合WTO農業協議規則。我國農業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強,深化和拓寬惠農支農政策。主要包括:(1)繼續加大農業投入,對關鍵區域和主要產品生產給予補貼,重點支持;(2)繼續推進「公司+基地」的生產經營模式,鼓勵農產品企業加強自有基地建設,實現農業產業化、專業化,標准化,全面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水平;(3)加大農業技術投入與開發,提高農業科技推廣與應用的支持,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4)鼓勵龍頭企業充分利用國外農業資源,開展跨國投資經營,制訂海外營銷支持計劃,積極開拓國際市場;(5)建立和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擴大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范圍,探索農業保險與出口信用保險相結合的風險防範機制。

3.認識和正確把握國際農產品市場狀況,積極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要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國際市場上農產品供求狀況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據預測,小麥、粗糧和大米貿易今後將有一定增長,水產品、園藝、生鮮蔬菜和畜禽產品出口雖存在技術壁壘和質量安全問題的障礙,但前景總體看好。從我國實際看,糧食雖不是我國比較優勢產品,但糧食生產不能放鬆,要積極調整其結構,增加優質品種生產。在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要積極發展農業優勢產業的優勢,培育我國比較優勢產品,可以適當減少穀物生產,增加蔬菜、園藝、水果、水產、畜禽等產品生產,在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上下工夫。同時,要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增加出口產品附加值,增加深加工產品和名牌品牌產品出口。

4.充分發揮公共信息服務體系作用,提高服務助農水平要使我國農產品貿易持續健康發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出口信息服務體系,並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這就需要整合信息資源,跟蹤監測重點市場動態,建立有效的信息發布機制,及時發布市場指南、產品指南、進口的統計數據,行業預警、海外快訊等信息。同時,要繼續加大投入,豐富信息內容,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更好地為農產品貿易服務。

5.利用和熟練掌握WTO有關條款,積極應對貿易爭端入世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不斷受到有關國家或地區的貿易救濟調查。據統計,至今有11個國家或地區共發起15起調查,涉案金額約5億美元,占同期總案件數和總涉案金額的比例分別為5%和6%。隨著國際農產品貿易的日益發展,競爭日益加劇,各國從自身利益出發,採用反傾銷和各種貿易壁壘來限制進口的爭端還會增加。應對日益嚴重的農產品爭端,政府部門要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四體聯動機制,發揮農產品預警機製作用,加強政府,行業協會和農戶之間的信息溝通。同時,建立WTO農產品要求的質量標准體系,安全體系和認證體系,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堅持以質量取勝。此外,出口企業要積極協助政府部門收集貿易爭端信息,參與商會,協會組織應對貿易爭端,提升應對能力。

對外貿易是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農產品貿易是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內容。我國一定要抓住機遇,發揮農產品貿易具有的自身比較優勢,沖破國外設置的各種貿易壁壘和障礙,使我國農產品市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穩定健康地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積極貢獻。

⑹ 農產品商標注冊有什麼要求

1、只有具有以下條件的個人或團體才可在中國提出商標申請:
商標注冊申請人必須是:依法成立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工商業者、個人合夥或者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與中國共同參加國際條約或按對等原則辦理的國家的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
符合上述條件,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時,按照自願的原則,向商標局提出商標注冊申請(2001年11月1日起,中國商標局開始受理自然人注冊商標申請,但自2007年2月28日起,商標局已經不受理純粹的中國境內自然人注冊商標申請,中國境內的自然人申請商標的,必須執有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2、按商品與服務分類提出申請:
中國商標法執行的是商品國際分類,它把一萬余種的商品和服務項目分為45個類,申請商標注冊時,應按商品與服務分類表的分類確定使用商標的商品或服務類別。同一申請人在不同類別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標的,應當按商品分類在不同類別提出注冊申請這樣可以避免商標權適用范圍的不正當擴大,也有利於審查人員的核准和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3、商標申請日的確定:
確立申請日十分重要,由於中國商標注冊採用申請在先原則,一旦發生申請日的先後成為確定商標權的法律依據,商標注冊的申請日以商標局收到申請書件的日期為准(日期的最小單位為『日』)。
4、商標申請注冊的方式:
通過商標代理機構提交商標注冊的,商標代理機構可以通過紙件方式向商標局提交申請,商標代理機構向商標申請網上報送申請的,可以向商標局領取數字證書進行網路申報。以紙件方式申報的,商標申請日為商標局收到申請文件之日,以網路方式申報的,以網路申報日為申請日。

閱讀全文

與農產品商標注冊情況的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