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兩個人在相同產品上申請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者相似的,誰能夠獲得注冊商標權呢
我國《商標法》第31條明確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專,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屬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由此得知,對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注冊採用的是先申請原則。即商標局會將商標專用權授予最先提出申請的人。如果兩個人同一天提出申請的,商標局將商標專用權授予最先使用該商標的申請人。
『貳』 商標注冊,可以同時申請兩個嗎
您好,可以同時申請。不過建議只申請黑白顏色,因為商標黑白申請方便使用,申請成功之後,商標圖樣就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需要改顏色。如果彩色申報則只能是申報時什麼顏色,用的時候就必須是什麼顏色的。
『叄』 商標注冊同樣的類型同樣的名字有兩個人注冊了,一個比另外一個早三天注冊了,誰的注冊成功性高一點注冊
商標注冊有在先權,他是以天為單位,如果是在同一天申請,那隻能以抽簽的方式讓其中一方注冊,如果不是同一天,即使只是相差一天,誰先申請就是誰能成功。
『肆』 一個人能不能同時申請注冊兩個商標
您好,可以的一個人同時注冊兩個和多個商標。商標注冊的流程: 1、設計自內己的商標容 2、進行商標查詢 3、商標注冊 商標注冊需要的材料: 1、商標注冊申請書 2、商標注冊委託書 3、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4、個人名義申請的還需要您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5、商標圖樣一式六份 商標注冊需要到中國工商總局商標局辦理。 您可以自己來北京辦理也可以委託北京的代理機構辦理。 如果您在外地,建議還是委託代理機構辦理劃算,省去路費和食宿費,並且商標代理機構的查詢都是免費的。 商標注冊需要兩年半的過程,一旦注冊成功有10年的有效期,這十年不產生任何費用,沒有年費一說。但是十年有效期過了,你要辦理商標續展。
『伍』 兩個人共同擁有商標怎麼注冊呢
商標來注冊流程:1. 申請途徑:可以自自己親自到商標局注冊大廳(北京)辦理,也可以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
2.
申請費用:需向商標局繳600元官費,委託代理機構辦理的,還需向代理機構交600--800元左右的代理費。
3. 申請所需資料: 1、需商標圖樣;
2、注冊商標所要使用的商品或服務范圍; 3、身份證明文件:A.公司申請的:需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
B.個人申請的:需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及個人身份證復印件。
4. 申請程序:
1、先對商標進行查詢,如果在先沒有相同或近似的,就可以製作申請文件,遞交申請了;
2、申請遞交後3個月左右,商標局會給你下發一個申請受理通知書(這個期間叫形式審查階段)。 3、形式審查完畢後,就進入實質審查階段,這個階段大概需9個月左右。
4、如果實質審查合格,就進入公告程序(這個期間是3個月,也叫異議期間); 5、公告期滿,無人提異議的。就可以拿注冊證了。
以上順利注冊下來的時間一般在12-14個月左右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陸』 為什麼名稱相同的兩個商標都能注冊成功
根據《商標法》第二十條:名稱相同的兩個商標都能注冊成功可能是因為同樣的商標注冊在同樣的類別,而不同的群組上。一個的商標注冊在第九類0901計算機周邊設備方面群組,如果沒有在0907群通訊設備群組進行注冊,另一個人是可以用您相同的商標注冊在同一個類別不同的群組產品上。
《商標法》第二十條 商標注冊申請人在不同類別的商品上申請注冊同一商標的,應當按商品分類表提出注冊申請。所以可以知道相同商標在同類族群上是可以注冊的。
(6)倆個人都申請注冊商標誰能注冊成功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混淆可能性」通過司法解釋的形式融入到商標近似的判斷之中,規定商標近似是「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於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有特定的聯系」。
類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關公眾一般認為其存在特定聯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顯然,新商標法的相應變化,正是對這一司法解釋在立法上的進一步確認和法典化。
因此,在新商標法下,對於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標是否構成侵權的,必須遵循兩個判斷步驟:第一,是否構成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第二,是否容易導致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
如果商標和商品不相同但近似或者類似,則不一定構成商標侵權,還需要確定是否存在混淆可能性,只有同時具備相似性與混淆可能性,才構成商標侵權。如果商標和商品既不相同也不近似或類似,則直接判定不構成商標侵權,不再判斷是否存在混淆可能性。
在新法的背景下,如果兩種商品或市場足夠分離,則兩個或者多個企業完全可以同時使用同一標識或高度近似的標識做商標。在這種情況下,分別與不同消費市場相聯系的兩種商品的商標,即使高度近似,也可以並行不悖,不會造成混淆。
例如,在汽車類商品上使用的韓國現代汽車商標和日本本田汽車商標,雖然在外形上非常相似,由於兩種商標都形成了穩定的消費群體,並且由於汽車類的消費者注意力水平較高,不會產生混淆,由於彼此不存在市場利益的不當損害,因此也不存在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