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包括什麼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包括什麼?處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信息爆炸時代,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時有發生,許多著作權人甚至不了解自己的作品已被他人抄襲,造成侵權行為。下面詳細為大家介紹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包括什麼。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著作權。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包括什麼?以下內容列舉了侵犯著作權的行為:(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6)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7)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的;(8)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九)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10)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的;(11)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12)未經表演者許可,對其表演製作錄音錄像出版的;(1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14)未經廣播電台、電視台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的;(15)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包括什麼?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2. 字體侵權的侵權,屬於專利權還是著作權
1、字體侵權是指侵犯著作權。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條,著作版權包括文學、藝權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版權,字體屬於計算機字體庫內容,平時在使用某系統時已經包含了其計算機字體庫。 3、專利權是指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的權利,字體屬於智力活動規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25條的規定,智力活動是不能申請專利的;所以字體只能通過著作權獲得保護。
3. 他人的著作權侵犯我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可否請求撤銷著作權
如果外觀設計系抄襲或者摹仿著作權人的美術作品而產生,著作權人可以根據專利法第23條請求宣告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
保護在先合法權利原則是商標法、專利法、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原則,也是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在知識產權領域的體現,是解決所有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基本原則。
著作權管理機關或者法院可以直接認定或者判決抄襲或者摹仿著作權人的作品而產生的外觀設計專利的專利權人的行為侵犯在先的著作權。當然,著作權管理機關或者法院無權直接認定或者判決在後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也不宜在處理決定或者判決認為「在後權利侵犯在先權利」。
4. 侵犯自己版權/專利權的可以是自己嗎
之前的書著作權若已轉讓,再次抄襲算侵權,著作權侵權認定如下:
第一類授權是圖書作品的專有出版權。根據《著作權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出版」是,指作品的復制、發行。如作者將圖書作品在某一期間、某一地區、某一文本的出版的權利授予出版社時,出版社即根據即在授權范圍內享有該圖書作品的專有出版權,即圖書作品的復制、發行的權利。按照《著作權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該條說明,著作權法對圖書作品的出版者出版的圖書給與保護。再根據《著作權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復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不能證明其出版、製作有合法授權的,復製品的發行者或者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復製品的出租者不能證明其發行、出租的復製品有合法來源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該條說明,圖書作品復製品的銷售者在沒有合法來源的情況下,銷售盜版圖書的行為為侵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的發行權。因此,在這類案件中,作為出版社的原告在證明其享有被訴侵權圖書的專有出版權時,有權針對該圖書的盜版圖書的製作者、銷售者提起侵權指控。
第二類是出版者僅享有復制權,發行權由作者保留或有作者另行授權第三方行使時,出版社的訴訟受到限制。如出版社針對盜版圖書製作者提起訴訟,因出版社享有圖書作品的復制權,這一復制權屬於出版社享有的民事實體權利,故依據《著作權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有權提起復制侵權的訴訟。但出版社不能單獨針對銷售盜版圖書的人起訴,因為依據著作權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被訴圖書的發行權由作者保留或授權第三方行使,出版社並不享有圖書作品的發行權,故此時的原告應為作者本人或作者授權的第三方。
第三類是作者將圖書作品的專有使用權授予出版社,則出版社完全有資格針對任何制售盜版圖書的人提起訴訟。因為依據《著作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專有使用權的內容依據合同約定,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被許可人有權排除包括著作權人在內的任何人以同樣的方式使用作品。這一規定實際上說明被許可人所享有的權利遠大於專有出版權人的授權,其內容必然包含圖書作品的獨占性的復制權、發行權。
5. 專利權、商標權與著作權受侵犯,如何申請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
申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訴前責令停止侵犯專利、商標、著作權的行為時,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材料:
(1)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當事人及其基本情況、申請的具體內容、范圍和理由等事項。申請的理由包括有關行為如不及時制止會使申請人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具體說明。
(2)申請人的權利證明。申請人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權利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權利證書等憑證,如專利證書、專利權利要求書、專利說明書、專利年費交納憑證、商標注冊證、作品底稿、作品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等等。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交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出具的檢索報告。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的,還應當提供獨占使用許可合同、排他使用許可合同及其相關材料。排他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單獨提出申請的,應當提交權利人放棄申請的證明材料。專利、商標、著作權財產權利的繼承人提出申請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
(3)被申請人實施侵權行為的證據。申請人應當提交能證明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權利的行為的證據,包括被控侵權產品等等。
(4)申請人應提供有效的擔保。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將駁回申請。在執行停止有關侵權行為的裁定的過程中,被申請人可能因採取該項措施造成更大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追加相應的擔保。申請人不追加擔保的,可以解除該項措施。人民法院採取的上述措施,不因被申請人提供擔保而解除,但申請人同意的除外。
專利侵權糾紛中,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前責令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的申請。利害關系人包括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專利財產權利的合法繼承人等。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中,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排他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專利權人不申請的情況下,可以提出申請。
在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侵權糾紛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前責令停止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行為的申請。
在商標侵權糾紛中,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前責令停止侵犯商標權行為的申請。利害關系人包括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注冊商標財產權利的合法繼承人。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中,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商標注冊人不申請的情況下,可以提出申請。
在著作權侵權糾紛(包括計算機軟體)中,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前責令停止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
6. 做盜版 跟 侵犯著作權 和 侵犯專利 有什麼區別
盜版是指在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或授權的情況下,對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出版物等進行復制、再分發的行為。盜版一般指侵犯著作權。專利權和著作權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都屬於知識產權的三大組成部分。
在我國盜版是違法行為,輕則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重則承擔刑事賠償責任。(專利侵權的後果與盜版類似,不再贅述)
法律依據:
《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條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7. 《知識產權法》專利權與著作權有哪些主要區別
知識產權法律,如著作權緝廠光斷叱登癸券含猾法、專利法、商標法。
2.知識產權行政法規。其主要有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知識產權法
4.知識產權行政規章,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規定。
5.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此外還有國際條約與公約,中國在制訂國內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同時,加強了與世界各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加入了十多項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公約。主要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專利合作條約等。其中,世界貿易組織中的TRIPS協定被認為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涉及面廣、保護水平高、保護力度大、制約力強的國際公約,對中國有關知識產權法律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
8. 侵害著作權與侵害專利權有什麼區別各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他們同屬著作權法,侵害專利,一般都是民法解決。
侵害著作權,刑法解決的比較多點吧。國內不太明顯,在國外,一般侵害著作權那麼直接就刑法,如果輸了,在民法解決。
9. 如何做不會侵犯著作權和專利權
專利權:
1、不以盈利為目的,生產產品,就不侵犯專利權
2、生產的產品不包含專內利權利要容求書中的全部技術特徵就不侵犯專利權。
3、獲得專利權人授權的生產部侵犯專利權。
著作權:
1、作品不同,不侵犯著作權。
2、獲得著作權人授權的不侵犯著作權。
10. 專利權是否大於著作權
按實際情況,專利權和著作權並沒有可比性,無法確定專利權是否大於著作權。
專利權,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著作權也稱版權,是指作者及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著作權的保護主要包括著作權的基本原則、著作權的主體保護、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著作權保護的內容、著作權保護的期限以及侵權的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