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專利權「授予」和「登記」的區別(專利知識
專利權「授予」是指專利在申請過程中,如果申請人申請的專利符合專利權授予的條件的內話,國家知容識產權局將會給申請人授予專利權。
專利權「登記」是專利授權程序中一項不可缺少的手續。
審查員作出授予專利權的決定後,專利局向申請人發出授予專利權通知書,同時還發出辦理專利登記手續通知書。
申請人於收到本通知之日起2個月內辦理專利登記手續,並按規定繳納下列各項費用。
申請人如果未按期繳足上述各項費用,辦理完登記手續,被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力,即不能登記授權。換句話說,只有當申請人按期繳足各項費用,辦理完登記手續後,該專利申請才能被授予專利權。
Ⅱ 簡述授予專利權的形式條件是什麼
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獲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為新穎性、創造性專和實用性。專利權,簡稱「專利」,是屬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Ⅲ 中國專利局應將專利權授予給誰
專利申請權,是指發明人就其所作出的發明創造向專利局請求授予其專利權的一種請求權。 專利權,是指發明創造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條件時,由專利局依據申請人的請求授予其排他的獨占性權利。 轉讓,是指將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轉讓給其他單位或個人,權利本身發明轉移,轉讓人將不再享有權利。 根據《專利法》規定,不管是專利申請權或者是專利權都是可以轉讓。因此,這些權利也類似於一般的財產權,權利人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按其意自由處分,而將這些權利轉讓給其他人,就是處分權的方式之一。 在轉讓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都必須訂立書面合同。並且,當事人應將合同副本提交給中國專利局,經專利局登記和公告後,才能生效。 而對於發明人或設計人所享有的署名權和獲得精神獎勵等權利並不同時轉讓。也就是說,受讓人在取得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後,並不國此成為發明人或設計人,也不因此享有發明人或設計人的榮譽。因為這些權利屬於人身權,與發明人或設計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所以不能轉讓,也不能通繼承等其它方式轉移。
Ⅳ 發明專利權授予先完成發明的人對嗎
發明專利權不一定授予先完成發明的人,授予先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發明人不一定是專利權人。
Ⅳ 專利權的授予程序
第一提交專利申請,經過專利局初步審查。專利主管機關查明該申請是否符合專利法關於申請形式要求的規定。
第二,經過初步審查後進行早期公開。專利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專利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第三 實質審查。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3年內,專利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專利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
第四 授權登記公告。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專利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六條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
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准;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摘要應當簡要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
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
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七條
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以及對該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等文件。
申請人提交的有關圖片或者照片應當清楚地顯示要求專利保護的產品的外觀設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Ⅵ 授予專利權的條件
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獲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回。專利權,簡稱「專利」答,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Ⅶ 專利申請的授予原則是什麼
1、形式法定原則。
申請專利的各項手續,都應當以書面形式或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規定的其他形式辦理,否則不產生效力。
2、單一性原則。
也稱為"一發明一申請原則",是指一份專利申請文件只能就一項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但是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提出;用於同一類別並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品的兩項以上的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
根據《專利法》第8條的規定,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第31條也規定,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一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種產品所使用的一項外觀設計。用於同一類別並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品的兩項以上的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3、先申請原則。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注意:對於專利申請日的確定,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完整專利申請文件的日期為專利申請日。如果申請文件是郵寄的,以寄出的郵戳日為申請日。郵戳日不清晰的,除當事人能夠提供證明的外,以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的日期為申請日。專利申請人享有優先權的,以優先權日為申請日。
(1)同一日申請的,協商,協商不成的,都駁回,各自作為商業秘密,平等保護。(2)共同發明人,有的要申請專利,有的反對的,不申請。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共有人可以單獨實施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除前述規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3)對於相同或者類似產品,不同的發明人都擁有專利權的有以下三種情形:一是不同的發明人對該產品所作出的發明創造的發明點不同,他們的技術方案之間有本質區別;二是在後的專利技術是對在先的專利技術的改進或改良,它比在先的專利技術更先進,但實施該技術,有賴於實施前一項專利技術,因而它屬於從屬專利;三是因實用新型專利未經實質審查,前後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方案相同或者等同,後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屬於重復授權。 人民法院在審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時,根據《專利法》規定的先申請原則,只要原告先於被告提出專利申請,則應當依據原告的專利權保護范圍,審查被告製造的產品主要技術特徵是否完全覆蓋原告的專利保護范圍。在一般情況下,前述第一種情形由於被告發明的技術方案同原告發明的技術方案有本質的區別,故被告不構成侵權;後兩種情形或者被告為了實施其從屬專利而未經在先專利權人的許可,實施了在先的專利技術,或者由於前後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方案相同或者等同,被告對後一項重復授權專利技術的實施,均構成對原告專利權的侵犯。因此,人民法院不應當僅以被告擁有專利權為由,不進行是否構成專利侵權的分析判斷即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而應當分析被告擁有專利權的具體情況以及與原告專利權的關系,從而判定是否構成侵權。
4、優先權原則。
專利申請人就其發明創造自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後,在法定期限內,又就相同主題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的,以其第一次申請的日期為其申請日,這種權利稱為優先權,此處所謂的法定期限,就是優先權期限。優先權可分為外國優先權和本國優先權。(1)外國優先權。我國《專利法》規定,申請人自發明或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2)本國優先權。申請人自發明或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又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這種在國內的申請優先權即本國優先權。本國優先權不包括外觀設計。
Ⅷ 專利權授予問題
專利權應當授予在2007年12月20日提出專利申請的王某。
涉及專利的先申請原則,專利法第條第二款,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還涉及專利的新穎性問題。關鍵點是搞清楚「現有技術」和「抵觸申請」的時間界限。
據專利法第22條第二款,授權的專利應當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抵觸申請(即申請在前,公開在後的專利申請)。
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不包括申請日當天。
例外條件是,專利法第24條所列三種情況下的有6個月不喪失新穎性。而寬限期內三種情況的公開不破壞自己申請的新穎性,卻不能對抗他人的權利。即別人在此期間獨立作出的同樣發明並公開的,在三種情況之外,依然破壞新穎性。
抵觸申請,是在申請日之前提出並在申請日之後公開的專利申請,同樣破壞新穎性。
本案例中,王某的申請日是2007.12.20,而甲公司展覽時間在同一天,故不構成現有技術,不能破壞王某專利申請的新穎性,所以王某的專利具備新穎性。
反之,王某的申請對甲公司2008.3.6、乙公司2008.3.4和李某2008.3.5的專利申請均構成抵觸申請,破壞了這三個申請的新穎性,故其他三個申請不能得到授權。
甲公司的申請屬於公開在先,申請在後,其「不喪失新穎性的寬限期」只在三種情況下不喪失新穎性,而不影響王某的申請對其構成抵觸申請。
另外,即使沒有王某的申請,其他三個申請依然得不到授權。乙公司因為是獨立作出發明,且申請日在甲公司之前,故也破壞甲公司申請的新穎性;同樣,甲公司的展覽在乙公司的申請之前,也破壞乙公司申請的新穎性。二者的專利申請同歸於盡。
而李某的申請除了新穎性問題外,還存在職務發明的問題,該專利的申請權歸李某的單位,也就是甲公司所有,不能自行申請。
Ⅸ 專利權授予的程序有哪些
發明專利的審批
1.初步審查。專利主管機關查明該申請是否符合專利法關於申請形式要求的規定。
2.早期公開。專利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專利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3.實質審查。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3年內,專利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專利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
4.授權登記公告。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專利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具體程序
1.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2.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三年內,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
3.發明專利的申請人請求實質審查的時候,應當提交在申請日前與其發明有關的參考資料。
發明專利已經在外國提出過申請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要求申請人在指定期限內提交該國為審查其申請進行檢索的資料或者審查結果的資料;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提交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
4.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後,認為不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通知申請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內陳述意見,或者對其申請進行修改;無正當理由逾期不答復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
5.發明專利申請經申請人陳述意見或者進行修改後,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仍然認為不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予以駁回。
6.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申請人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7.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設立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申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駁回申請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復審。專利復審委員會復審後,再作出決定,通知專利申請人。
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復審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批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專利局作出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的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復審
國家知識產權局設立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局駁回申請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復審。專利復審委員會復審後,作出決定,並通知專利申請人。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復審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任何單位或個人發現有不符合專利法有關規定的,都可以在專利授權之日起申請宣告該專利權無效。請求宣告專利無效,必須依法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交申請書和相應文件,並說明理由。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請求書符合法律規定的,應依法定程序作出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當事人對該決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訴訟。
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並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裁定,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如果依照上述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專利權轉讓人不向被許可實施專利人或者專利權受讓人返還專利使用費或者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專利權人或者專利權轉讓人應當向被許可實施專利人或者專利權受讓人返還全部或者部分專利使用費或者專利權轉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