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法律採用的商標注冊原則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注冊原則為:申請在先原則、自願注冊原則。
『貳』 商標注冊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您好八戒知識產權為您解答。商標名稱通過全國商標計算機檢索系統和商標局正在審查的商標申請檔案,查詢您的商標名稱在同類商品或服務上是否與已經注冊或與申請在先、正在審查的商標相沖突,無沖突的才可申報。商標圖形經查詢可以申報的商標應進行商標圖形設計。申請人可在代理人指導下自行設計,亦可委託公司專業人員設計。商標圖形不指定顏色的需黑白圖稿16張,指定顏色的商標需要彩色噴墨稿16張,黑白稿2張,規格6一8公分。申請手續有了商標圖形、名稱,申請人即可隨帶營業執照副本和企業公章(自然人申請的帶身份證和私章)到商標代理公司辦理申請蓋章手續。申請書件由計算機設定列印,一切無需申請人填寫。交納費用商標的查詢、設計、代理、注冊需按國家規定標准繳納費用。 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注冊原則分為:申請在先原則、自願注冊原則。商標注冊的基本原則一共四項:自願注冊為主,強制注冊為輔原則;申請在先原則;申請單一性原則和優先權原則。1、申請在先原則申請在先原則又稱注冊在先原則,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申請在先的商標,其申請人可獲得商標專用權,在後的商標注冊申請予以駁回。如果是同一天申請,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同日使用或均未使用的,申請人之間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各申請人抽簽決定。我國商標法在堅持申請在先原則的同時,還強調使用在先的正當性,防止不正當的搶注行為。商標法第31條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2、自願注冊原則自願注冊原則是指商標使用人是否申請商標注冊取決於自己的意願。在自願注冊原則下,商標注冊人對其注冊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未經注冊的商標,可以在生產服務中使用,但其使用人不享有專用權,無權禁止他人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但馳名商標除外。另有強制注冊原則和使用在先原則。3、強制注冊原則實行自願注冊原則的同時,我國規定了在極少數商品上使用的商標實行強制注冊原則,作為對自願注冊原則的補充。目前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只有煙草製品,包括卷煙、雪茄煙和有包裝的煙絲。使用未注冊商標的煙草製品,禁止生產和銷售。4、使用在先原則在使用申請在先原則無法判定的情況下採用使用在先原則根據《商標法》第二十九條:「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此原則在遇到與商標權類似的其他知識產權的權利(如:專利權、著作權)相沖突時,往往起到重要的決定作用。5、商標分開注冊原則商標分開注冊原則主要是指組合商標中的中文、英文、拼音、圖形等元素單獨進行申請原則。這主要是由中國商標總局的注冊審核原則決定的。國家實行的是商標的各類元素分開單獨審查的原則,也就是中文、英文、拼音、圖形等分別審查,其中任意一部分審核不通過將整個商標退回重新遞交申請。
『叄』 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商標權取得原則是什麼
商標權取得的原則有以下三種:
1、使用原則,即使用取得商標權原則,是指商標權因商標的使用而自然產生,商標權根據商標使用事實而得以成立。
2、注冊原則
注冊原則,即注冊取得商標權原則,是指商標權因注冊事實而成立,只有注冊商標才能取得商標權。
3、混合原則
混合原則,即折衷原則,是指在確定商標權的成立時,兼顧使用與注冊兩種事實,商標權既可因注冊而產生,也可因使用而成立。
商標權取得的方式分為兩種:
(1)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商標權的原始取得,也稱為商標權的直接取得,是指商標權由創設而來,其產生並非基於他人既存之商標權,也不以他的意志為根據。
(2)商標權的繼受取得,也稱為商標權的傳來取得,是指以他人既存的商標權及他人意志為基礎而取得商標權。
『肆』 我國商標的注冊實行什麼原則
你好。商標法的基本原則
《商標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在商標權的確立和保護過程中應予遵循的基本准則。我國《商標法》有以下六項基本原則:
一、注冊原則
注冊是確認商標專用權歸屬的一種過程。世界各國商標法確認商標專用權所採用的基本原則有兩種,一是注冊原則,二是使用原則。所謂注冊原則,是指商標專用權通過注冊取得。不管該商標是否使用,只要符合商標法的規定,經商標主管機關核准注冊之後,申請人即取得該商標的專用權,受到法律的保護。使用原則是指商標通過使用即可產生權利。根據這一原則,最先使用者可以獲得商標專用權。我國《商標法》第三條規定:「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由此可見,我國《商標法》採用的是注冊原則。
二、申請在先原則
申請在先原則是由注冊原則派生出來的重要程序性原則之一。既然商標專用權基於注冊而產生,而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人又並不總是一個,那麼,以申請書提交的時間先後來決定商標專用權歸誰所有,就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因此《商標法》第十八條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的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這就是申請在先原則。根據該原則,一個商標即使已經使用多年,如果不及時申請注冊,也會因別人申請在先而失去注冊機會,得不到對該商標的專用權。當然,申請在先原則也有不靈的時候,遇到兩個以上的商標在同一天申請注冊的情況時,就必須通過其它方法來決定專用權的歸屬了。因此,第十八條同時又規定,「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這說明我們在採用申請在先原則的前提下,也以使用在先作為一種適當的補充。
三、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領域里的一項基本原則,其法律表現形式在《民法通則》第四條中有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的是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在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中,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尊重他人利益,對待他人事務就像對待自己的事務一樣,以保證法律關系的當事人都能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不得損人利己。當發生特殊情況使當事人間的利益關系失去平衡時,應進行調整,使利益平衡得以恢復,由此維持一定的社會經濟秩序。在當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中,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不得通過自己的民事活動損害第三人和社會的利益,必須在權利的法律范圍內以符合其社會經濟目的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
現行《商標法》雖然沒有明確使用「誠實信用」這個概念,但其關於商標權的確立、行使和保護的諸多規定中都體現了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精神。例如《商標法》第六條、第三十一條和第三十四條關於「制止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的規定;第八條第(8)款關於不得以「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的」文字或圖形作為商標注冊的行為的規定;第二十七條關於「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行為的規定;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條關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應予處罰的行為的規定,都體現了誠實信用原則的精神。《商標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更是明確地把「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以復制、模仿、翻譯等方式,將他人已為公眾熟知的商標進行注冊的」行為解釋為《商標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所指的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行為。可見,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整個民法領域的一項基本原則在《商標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們過去在理論上沒有把它作為《商標法》的一項基本原則給予應有的重視,但在商標權的確立、管理與保護等實踐活動中,我們實際上還是把它作為一項基本原則來遵循的。
四、自願注冊原則
所謂「自願注冊原則」,是指企業使用的商標注冊與否,完全由企業自主決定。《商標法》第四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者,對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或者對其提供的服務項目,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注冊。如果企業不需要或者暫時不打算取得商標專用權,則可以不注冊。本注冊的商標允許使用,但使用人沒有專用權,不能禁止他人使用。
與自願注冊原則相對應的是強制注冊原則或全面注冊原則。1957年到1983年2月,我國實行的是全面注冊原則,要求企業的商品應當使用商標的,都必須使用商標,而且所有使用的商標都必須注冊。此項原則主要從「管」字著眼,不利於搞活經濟。目前,除極個別國家仍實行強制注冊外,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自願注冊原則。
嚴格地講,我國實行的並非純粹意義上的自願注冊原則,而是在自願注冊原則的大前提下仍對極少數商品的商標實行強制注冊原則。《商標法》第五條規定:「國家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必須申請商標注冊,未經核准注冊的,不得在市場銷售。」《商標法實施細則》第七條進一步規定:「國家規定並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人用葯品和煙草製品,必須使用注冊商標。」對部分與人民身體健康關系密切的商品實行強制注冊,是我國《商標法》的一個特點。
五、集中注冊、分級管理的原則
集中注冊、分級管理是我國商標法律制度的突出特點之一。根據市場經濟和商標自身的特點,商標注冊應打破部門分割、地區分割的狀態,由商標局統一集中負責商標的審查、核准注冊工作。為此,《商標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主管全國商標注冊和管理的工作。」這就決定了全國的商標注冊工作統一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負責辦理,其他任何機構都無權辦理商標注冊,明確了集中注冊的原則。分級管理則是指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法律規定,在本地區開展商標管理工作。實行分級管理,有利於把商標管理工作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商標行政管理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六、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相並行的原則
這是我國商標法律制度的又一個突出特點。《商標法》規定,對商標侵權行為,被侵權人可以選擇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被侵權人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投訴,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依據被侵權人提供的有效證據或者自己調查時取得的證據,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其侵權行為,並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還可以同時對其處以罰款。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並行保護的原則為當事人解決商標糾紛提供了便利,有利於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上述六項原則貫穿在《商標法》的各項規定中,構成我國商標權利保護的基礎。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伍』 如何理解我國商標法規定的「自願注冊原則」
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的「自願注冊原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求該公司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自願注冊原則」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使用的商標注冊與否,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行決定。我國現行的《商標法》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品商標注冊。由此可見,是否需要申請商標注冊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權利,由其自行決定。如果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不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則可以不申請注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強制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進行商標注冊。因此,本案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但是,我國並沒有完全實行「自願注冊原則」,而是在堅持「自願注冊原則」的前提下仍對極少數商品實行「強制注冊原 則」,即國家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必須申請商標注冊。 [法律依據] 《商標法》第4條。
『陸』 我國商標法對商標注冊原則採用的是什麼相結合的原則
我國相關法律中主要規定了五個,包括使用在先原則、申請在先原則、脫節同意注冊原則、注冊原則以及自願注冊與強制注冊相結合原則。
(1)自願注冊與強制注冊相結合原則
所謂自願注冊原則,是指商標所有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意願,自行決定是否申請商標注冊。通過申請並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注冊人對該注冊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的保護;未經注冊的商標也能使用,但使用人不享有商標專用權,不得與他人的商標相沖突。
所謂強制注冊原則,是指國家對生產經營者在某些商品或服務上所使用的全部商標,規定必須經依法注冊才能使用的強制性規定。《商標法》第六條規定:「國家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必須申請商標注冊,未經核准注冊的,不得在市場銷售」。目前,我國規定強制性注冊的商標只有:對人用葯品(西葯、針劑和中成葯)和煙草製品(卷煙、雪茄煙和有包裝的煙絲)。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88年1月4日《關於公布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的通知》。
(2)注冊原則
所謂注冊原則,是指商標所有人對其商標必須通過核准注冊,才能取得對該商標專用權的確認。
我國《商標法》第三條規定:「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商標所有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的保護。」
(3)國家統一注冊原則
是指我國的商標注冊工作必須由國家商標主管部門統一審核批准注冊。《商標法》第二條予以了明確的規定「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局主管全國商標注冊和管理的工作」。
(4)申請在先原則(又稱注冊在先原則)
所謂申請在先原則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或者類似的商品上以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時,注冊申請在先的商標和申請人獲得商標專用權,在後的商標注冊申請予以駁回。
我國《商標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的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
(5)使用在先原則
指在無法確認申請(注冊)在先的情況下採用最先使用者取得商標注冊的原則。《商標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這里的所謂的使用在先原則,在遇到與商標權類似的其他知識產權的權利(如:專利權、著作權)相沖突時,往往起到重要的決定作用,見:《關於處理商標專用權與外觀設計專利權權利沖突問題的意見》
『柒』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我國商標注冊實行什麼原則
商標注冊
在實踐中,商標法是專門用來保護注冊商標的,注冊商標指的是一切已經經過登記備案作為品牌的標志來使用的圖形、文字、聲音等,那麼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是什麼?閱讀完以下找法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1、注冊原則
注冊是確認商標專用權歸屬的一種過程。世界各國商標法確認商標專用權所採用的基本原則有兩種,一是注冊原則,二是使用原則。所謂注冊原則,是指商標專用權通過注冊取得。不管該商標是否使用,只要符合商標法的規定,經商標主管機關核准注冊之後,申請人即取得該商標的專用權,受到法律的保護。使用原則是指商標通過使用即可產生權利。根據這一原則,最先使用者可以獲得商標專用權。我國《商標法》第三條規定:「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由此可見,我國《商標法》採用的是注冊原則。
2、申請在先原則
申請在先原則是由注冊原則派生出來的重要程序性原則之一。既然商標專用權基於注冊而產生,而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人又並不總是一個,那麼,以申請書提交的時間先後來決定商標專用權歸誰所有,就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因此《商標法》第十八條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的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這就是申請在先原則。根據該原則,一個商標即使已經使用多年,如果不及時申請注冊,也會因別人申請在先而失去注冊機會,得不到對該商標的專用權。當然,申請在先原則也有不靈的時候,遇到兩個以上的商標在同一天申請注冊的情況時,就必須通過其它方法來決定專用權的歸屬了。因此,第十八條同時又規定,「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這說明我們在採用申請在先原則的前提下,也以使用在先作為一種適當的補充。
3、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領域里的一項基本原則,其法律表現形式在《民法通則》第四條中有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的是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在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中,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尊重他人利益,對待他人事務就像對待自己的事務一樣,以保證法律關系的當事人都能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不得損人利己。當發生特殊情況使當事人間的利益關系失去平衡時,應進行調整,使利益平衡得以恢復,由此維持一定的社會經濟秩序。在當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中,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不得通過自己的民事活動損
害第三人和社會的利益,必須在權利的法律范圍內以符合其社會經濟目的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
現行《商標法》雖然沒有明確使用「誠實信用」這個概念,但其關於商標權的確立、行使和保護的諸多規定中都體現了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精神。例如《商標法》第六條、第三十一條和第三十四條關於「制止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的規定;第八條第(8)款關於不得以「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的」文字或圖形作為商標注冊的行為的規定;第二十七條關於「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行為的規定;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條關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應予處罰的行為的規定,都體現了誠實信用原則的精神。《商標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更是明確地把「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以復制、模仿、翻譯
等方式,將他人已為公眾熟知的商標進行注冊的」行為解釋為《商標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所指的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行為。可見,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整個民法領域的一項基本原則在《商標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們過去在理論上沒有把它作為《商標法》的一項基本原則給予應有的重視,但在商標權的確立、管理與保護等實踐活動中,我們實際上還是把它作為一項基本原則來遵循的。
4、自願注冊原則
所謂「自願注冊原則」,是指企業使用的商標注冊與否,完全
由企業自主決定。《商標法》第四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者,對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或者對其提供的服務項目,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注冊。如果企業不需要或者暫時不打算取得商標專用權,則可以不注冊。本注冊的商標允許使用,但使用人沒有專用權,不能禁止他人使用。
與自願注冊原則相對應的是強制注冊原則或全面注冊原則。1957年到1983年2月,我國實行的是全面注冊原則,要求企業的商品應當使用商標的,都必須使用商標,而且所有使用的商標都必須注冊。此項原則主要從「管」字著眼,不利於搞活經濟。目前,除極個別國家仍實行強制注冊外,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自願注冊原則。
嚴格地講,我國實行的並非純粹意義上的自願注冊原則,而是在自願注冊原則的大前提下仍對極少數商品的商標實行強制注冊原則。《商標法》第五條規定:「國家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必須申請商標注冊,未經核准注冊的,不得在市場銷售。」《商標法實施細則》第七條進一步規定:「國家規定並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人用葯品和煙草製品,必須使用注冊商標。」對部分與人
民身體健康關系密切的商品實行強制注冊,是我國《商標法》的一個特點。
5、集中注冊、分級管理的原則
集中注冊、分級管理是我國商標法律制度的突出特點之一。根據市場經濟和商標自身的特點,商標注冊應打破部門分割、地區分割的狀態,由商標局統一集中負責商標的審查、核准注冊工作。為此,《商標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主管全國商標注冊和管理的工作。」這就決定了全國的商標注冊工作統一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負責辦理,其他任何機構都無權辦理商標注冊,明確了集中注冊的原則。分級管理則是指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法律規定,在本地區開展商標管理工作。實行分級管理,有利於把商標管理工作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商標行政管理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6、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相並行的原則
這是我國商標法律制度的又一個突出特點。《商標法》規定,對商標侵權行為,被侵權人可以選擇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被侵權人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投訴,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依據被侵權人提供的有效證據或者自己調查時取得的證據,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其侵權行為,並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還可以同時對其處以罰款。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並行保護的原則為當事人解決商標糾紛提供了便利,有利於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上述六項原則貫穿在《商標法》的各項規定中,構成我國商標權利保護的基礎。
『捌』 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商標注冊原則是什麼
《商標法復》規定商標注冊原則有制:
商標注冊的基本原則一共四項:自願注冊為主,強制注冊為輔原則;申請在先原則;申請單一性原則和優先權原則。下面分別說說各個原則:
申請在先原則,指同種商品或類似商品,有相同或近似商標申請注冊的,商標局受理先提出的注冊申請。該原則執行同時還強調使用在先的正當性,防止不正當的搶注行為。
自願注冊原則:申請商標注冊取決自己意願。該原則執行同時規定極少數商品使用的強制注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