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專利獨占使用權人可以作為原告起訴嗎
《專利法來》第六十條之規定「對未經自專利權人許可, 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 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獨占許可和排他許可的被許可人有獨立的起訴權;一般許可的被許可人,在許可合同對起訴權沒有特殊約定的情況下,沒有獨立起訴的資格。參見 http://m.findlaw.cn/info/chanquan/zhuanli/zlflw/4708.html
⑵ 一個專利共有人因單獨實施專利引起糾紛,其他專利共有人是否需共同承擔責任
不必,侵權人是指的具體侵權行為人,而不是指權利共有人。
這個和你們夫妻共有一把刀,你老婆拿刀去砍了人一樣,能說凶器是你的你要承擔刑事責任么?
⑶ 共有著作權人 一方是否可以單獨起訴
共有著作權人可以單方起訴。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9條規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
⑷ 專利權被獨占許可後侵權了,被許可人是可以單獨起訴的,那這時專利權人可以單獨起訴嗎
專利權被獨占許可後侵權了,被許可人是可以單獨起訴的,那這時專利權人可以單獨起訴。
根據《專利法》第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第四條第二項、第十七條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甲公司作為獨占實施許可和通被許可人有單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
⑸ 專利發明人(專利權屬於公司,如果公司不起訴)可以單獨起訴專利侵權
不可以。專利發明人並不屬於專利權利害關系人,故不可以單獨起訴專利侵權。內
《專利容法》第六十六條 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前責令被申請人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的申請。
提出申請的利害關系人,包括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專利財產權利的合法繼承人等。專利實施許可合同被許可人中,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排他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專利權人不申請的情況下,可以提出申請。�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⑹ 甲乙為專利權共有人,專利被人侵權,單獨一方能否起訴
共有專利權人在抄其他專利權人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是可以自己提起訴訟的。專利法沒有寫,是在司法解釋和指導意見規定的。
http://www.doc88.com/p-772826916138.html裡面有這個指導意見。在一般性規定第二條。
⑺ 什麼是專利權的共有人的單獨實施
1、專利法第十五條有關規定,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內定容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共有人可以單獨實施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規定共有人可以不經其他共有人同意即可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專利
2、首先要刊專利共有人之間對專利權行使的有無約定,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2414081109
⑻ 單獨實施共有的專利權算侵權嗎
不需要。
根據我國專利法:共有的專利權利使用應該徵得其他權利人同意。但是,其他權利人不同意的,行使專利權的人可以行使轉讓之外的權利。獲得的費用應當分與其他權利人。
⑼ 如何處理專利權人在不同法院起訴同一製造者和不同使用者
對於小微企業來說,知識產權的擁有量不多,可以不聘用專職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而是通過外部的中介機構做託管,管理相應的知識產權。但這並不意味著小微企業的老闆可以對知識產權一無所知,要知道任何外部代理或者律師都是幫助企業做事的,並不能代替企業做決策,經營知識產權也是企業經營的一部分!
企業做到一定規模,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凸顯,同時案件量也激增,這時就不能單獨依靠外部機構了,必須要有比較專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大型企業動輒會有上百名這樣的專職人員,他們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首先,他們是企業知識產權檔案的管理者。知識產權是無形資產,眾多證書就是資產的憑證,除此之外,還有數不清的中間文件,這些文件的管理和歸檔,需要有熟悉業務的管理人員去處理,以便隨時配合其他部門的需求調用。當然,這只是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初級工作。
其次,他們是企業知識產權制度的構建者。企業知識產權部的工作,對內涉及到和其他部門方方面面的配合,比如研發部、財務部、項目投資部等。對外則涉及到和外部代理機構、律所、咨詢公司等的配合。如果一旦發生侵權,還涉及到和相對方、法院甚至是媒體等的關系。這些關系如何理順,靠得就是制度這根紅線。越是大型的企業,越強調制度的重要性,這些制度都是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牽頭才搞得出。
第三,他們是企業知識產權質量的掌控者。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和專業背景關系非常密切。很多企業的專利管理人員都是由各個研發部門的技術人員逐步培養而來的,這些人對企業的技術特點以及該技術對企業的重要程度都十分熟悉,對自有技術的理解也比外部代理人更具有深度。因此,企業內部專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對外部代理或律師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監督和修正作用,可以保證案件質量。
第四,他們是構建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推動者。現在知識產權戰略的概念是火得一塌糊塗,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各行各業都在搞戰略。但對於企業來說,知識產權戰略只能自己搞,那些內部沒有專業人員配合,純粹依靠外部律所或代理機構搞出來的所謂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只能是浮在表面,華而不實。原因很簡單,第三方機構永遠只是幫助企業做事的工具,不可能是主導,他們對企業的了解程度遠遠不可能超過企業內部人員,況且還涉及到很多企業的商業秘密、未來的發展規劃,更不可能對外部人員和盤托出。所以,只有企業內部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才能真正搞出來具有實操性的知識產權戰略。
第五,他們是知識產權運營的操盤者。知識產權運營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實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運營,這需要多年的知識產權從業經驗、對企業所處產業十分熟悉,還需要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和經營頭腦。迄今為止,我認為國內能夠成功運營知識產權的企業寥寥無幾,甚至在這方面,全世界都在探索之中。我國以前是知識產權制度的追隨者,基本按照國際已經確立的游戲規則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制度。但是在運營方面,全世界都沒有摸索出非常好的成熟的制度,這對我們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將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更全面實現自己價值的領域所在,當一個企業的知識產權部門從最初的花錢部門轉變為盈利部門的一天,也就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真正揚眉吐氣的一天。
這是個好問題,我正在參加《知識產權怎麼玩兒》來出書網合作寫書項目,屆時書出來您或許能看到更詳細的案例式解讀。
⑽ 專利共同所有人的一方是否可以單獨將專利授權給第三方使用,法律上有規定嗎
不可以,如此轉讓是無效的。
附:民法通則 第七十八條 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版人共有。
共有分為按份權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