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注銷後如何辦理商標轉讓
可能大部分老闆都以為公司注銷了,對應商標應該還可以繼續使用,或者注銷公司時事務繁瑣,出現知識產權遺忘處置的情況。在此,明確的告訴您,如果企業注銷了,商標沒有及時做出相應處理,商標會隨著一起消失的。
商標作為無形資產,它是有價值的,盡管它沒有那些著名商標或者馳名商標值錢,但是他的價值也是超乎你的想像的,所以對於這些商標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在這里提醒您,在公司還沒注銷前,是需要先將企業名下的商標做轉讓的,這樣商標可以買個好價錢,既避免了商標的閑置浪費,也能收回一定的成本。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公司已經注銷了,公司名下的商標該如何處理呢?
若公司在注銷登記前未處置其注冊商標,該公司注銷後,只要相關注冊商標仍在有效期內,就仍然是一項合法財產,該公司的權利義務承繼者可繼受取得相關注冊商標權。為此,2002年的《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2014年的《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均規定了商標專用權移轉制度,即:「注冊商標專用權因轉讓以外的繼承等其他事由發生移轉的,接受該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當事人應當憑有關證明文件或者法律文書到商標局辦理注冊商標專用權移轉手續。」
注冊商標專用權移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人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注冊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應當一並移轉;未一並移轉的,由商標局通知其限期改正;期滿未改正的,視為放棄該移轉注冊商標的申請,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
商標移轉申請經核準的,予以公告。接受該注冊商標專用權移轉的當事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
如果公司已經注銷且企業單位的清算報告有明確規定商標權屬的,從其約定;如果沒有表明商標權利歸屬的,可以由原公司的全體股東就公司注銷清算時遺漏的財產予以處理。
希望可以幫到你。
『貳』 如果公司注銷了 如何進行商標轉讓
如果公司申請的話,公司已經注銷,那麼商標權也沒有了。原則上來講是不能做轉讓的
『叄』 最近公司注銷了,名下的商標可以怎樣處理呢,如果要進行商標轉讓,流程要怎樣做啊
商標轉讓需到商標局進行手續辦理,其流程包括:申請受理審查公告核發轉讓證明。買賣雙方簽訂《商標轉讓合同/協議》。商標持有人辦理商標公證,一般在3-5個工作日完成,獲取《商標申明公證書》。將准備好的材料和公證書報送商標局,然後繳納轉讓規費(一般是1000元)。商標局1-2個月左右下發受理書,並開始進行審查。商標局受理後5-8個月左右刊登公告並向雙方下發《核准轉讓注冊商標證明》。所需材料,《轉讓商標/注冊商標申請書》(需雙方簽字或蓋章)。轉讓方與受讓方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或合同。轉讓方和受讓方的身份證明文件(是法人的應提供執照)。該注冊商標證書,公證處的商標申明公證書(視商標局要求)。請代理公司操作的需提供經辦人的身份原件和復印件。申請文件為外文的,還應提供經翻譯機構簽章確認的中文譯本。註:1、商標轉讓完成後,受讓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門使用權。若原商標注冊人未經許可繼續使用該商標用於商品將屬於違法行為。2、公證書不是每個商標轉讓都需要提供,得視商標局要求,不過一般來說,若是轉讓的商標價值較大,或是審核過程中有疑問,商標局一般要求提供公證書。這時,就需要轉受讓雙方到公證處進行公證。商標公證需要准備如下材料到公證處:轉讓受讓雙方身份證或營業執照復印件;轉讓方或受讓方是企業法人的,需提供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轉讓方或受讓方是企業法人的 ,應提供公司章程和股東會同意出讓或受讓商標的股東會決議原件;轉讓方的注冊商標證書、商標所有權證明和商標圖案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多人共有的商標需提供所有共有人的書面同意證明;已經許可第三方使用該注冊商標的,應提交被許可人同意轉讓的書面證明
『肆』 公司已注銷了商標轉讓如何辦理
如果在清算報告中沒有表明商標權歸屬的,可以由原公司的全體股東就公司注銷清算時遺漏的財產予以處理。
需要的文件:
在清算報告中有關於商標權歸屬的需要 :
受讓人的身份證明
商標代理委託書
商標轉讓申請書(只需要受讓人簽字或蓋章)
當地工商局調取的公司注銷檔案(含清算報告)
如果在清算報告中沒有涉及商標權歸屬的:
受讓人的身份證明
商標代理委託書
商標轉讓申請書(只需要受讓人簽字或蓋章)
原公司全體股東關於商標權歸屬的協議
原公司全體股東的身份證明
注意:公司注銷之後一年以內商標沒有移轉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標局提起注銷該商標。
法律依據:商標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七條商標注冊人死亡或者終止,自死亡或者終止之日起1年期滿,該注冊商標沒有辦理移轉手續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注銷該注冊商標。
提出注銷申請的,應當提交有關該商標注冊人死亡或者終止的證據。
(滬高法民二[2006]6號)
市第一、第二中級法院民三庭、民四庭,各區、縣法院民二庭:
針對目前本市法院在審理民商事糾紛案件中,對公司被注銷登記後,原公司享有的財產權益應如何處理,實踐中存在分歧,高院民二庭在調研的基礎上對有關問題形成了傾向性的觀點。
現將《關於公司被依法注銷後其享有的財產權益應如何處理的若干問題的解答》印發給你庭,供你庭在民商事審判工作中參考。
在適用中如遇到新情況和新問題,請及時報告高院民二庭。
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附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相關規定,公司解散後,股東應當對公司進行清算,清算完畢並辦理注銷登記後,公司歸於消滅。
由於經合法清算後的公司剩餘財產,由股東依法進行分配後歸股東所有,因此,股東在公司注銷後,發現公司對外尚有債權或其他財產權益的,可以自己的名義依法提起訴訟,主張權利。
鑒於股東主張原公司對外享有的債權或財產權益,與股東之間就公司剩餘財產進行分配屬於不同的法律關系,因此,除非原公司全體股東願意作為共同原告提起訴訟外,法院一般無需追加全體股東作為共同原告提起訴訟。
如多個股東就同一筆債權或財產權益分別提起訴訟,法院可合並審理。
股東在公司注銷後,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遺漏的債權或財產權益,該債權或財產權益原屬於公司財產,應當歸屬於全體股東,由全體股東按照公司章程或法律的規定進行分配。
因此,股東在公司注銷後,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遺漏的債權或財產權益,其他股東有權提起訴訟,要求獲得財產利益的股東對該財產進行分配。
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解散應當進行清算。
在清算過程中發現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
因此,股東自行對公司清算完畢應當以公司全部債務清償完畢為條件。
股東自行對公司進行的清算不具有債務免除的效果。
因此,公司在未足額清償債務的情況下注銷,股東又在公司注銷後獲得公司債權或財產權益,債權人有權要求獲益股東在所獲財產利益的范圍內清償公司債務。
根據公司法規定,股東自行對公司進行的清算不具有免除公司債務的功能。
如果股東未經合法清算而注銷公司,導致公司債權人利益受到損失的,應當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但在公司注銷後,公司的財產權益應歸股東所享有,股東可對外主張原公司的債權或財產權益。
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並經破產清算與分配,公司對外不能清償的債務不再清償。
因此,破產清算具有免除破產企業債務的效果。
在破產程序終結後,如發現公司還享有債權或其他財產權益,該權益應當首先用於向全體債權人清償,在清償完畢前,被宣告破產的公司的股東或上級主管部門不享有該財產權益。
屆時,經法院許可保留的破產清算組尚未被撤銷的,則可由清算組對外主張債權或相關財產權益。
所獲財產經法院決定,可進行追加分配或指定相關單位或人員予以保管。
如破產清算組已被撤銷的,原公司股東或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可依法向審理破產案件的法院申請恢復成立清算組或重新成立清算組,以清算組名義對外主張原公司的債權或財產權益。
是否准許,由法院決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