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利本來是代理,後來二審時想自己提交意見陳述書可以嗎因為專利機構收費太貴了
可以。
您需要先辦理一個「解除委託」的手續給國家知識產權局,這個手續不需要代理機構,您自己辦理即可。然後您就可以自己提交意見陳述了。
提醒您:如果專利代理機構是通過「電子申請」的形式提交的專利申請,之後的文件也都必須採用電子的形式提交,因此,如果您要自己提交意見陳述,需要有電子申請終端。
如果您僅僅是由於費用高的問題,想自己提交,您可以和代理機構協商,您撰寫意見陳述,然後只由他們代交,這樣的形式,費用會很低,有些代理機構有這種業務的。
不過,如果您對專利法不熟悉,有可能答復失敗。
2. 發明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書
按我國規定,權利要求書是申請發明專利的和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必須提交的申請文件。它是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要求保護的內容,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是申請專利的核心,也是確定專利保護范圍的重要法律文件。申請人可以自行填寫或撰寫,也可以委託專利代理機構代為辦理。《權利要求書》應當按規定簽章,簽章應當與請求書中填寫的姓名或者名稱完全一致。簽章不得復印。涉及權利轉移的手續,應當有全體申請人簽章,其他手續可以由申請人的代表人簽章辦理,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的,應當由專利代理機構簽章辦理。申請文件應按下列順序排列:請求書、說明書摘要、摘要附圖、權利要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申請文件各部分都應當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紙張質量應相當於復印機用紙的質量。紙面不得有無用的文字、記號、框、線等。紙張一律採用A4尺寸(210毫米×297毫米)的。紙張應當縱向使用。文字應當自左向右排列,紙張左邊和上邊應各留25毫米空白,右邊和下邊應當各留15毫米空白,以便於出版和審查時使用。第一頁必須使用國家知識產權局統一制定的表格。該表格可以在專利局受理大廳的咨詢處索要,也可以向各地的專利局代辦處索取或直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下載或以信函方式索取(信函寄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初審及流程管理部發文處)。各頁一式一份。續頁可使用同樣大小和質量相當的白紙。紙張只限用正面。各部分一律使用漢字。外國人名、地名和科技術語如沒有統一中文譯文,應當在中文譯文後的括弧內註明原文。《權利要求書》應當用宋體、仿宋體或楷體打字或印刷,字跡應當整齊清晰,呈黑色,符合製版要求,不得塗改,字高應當在3.5毫米至4.5毫米之間,行距應當在 2.5毫米至3.5毫米之間,不允許有空行。權利要求書應當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清楚和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書有幾項權利要求時,應當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編號前不得冠以「權利要求」或者「權項」等詞。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科技術語應當與說明書中使用的一致,可以有化學式或者數學式,必要時可以有表格,但不得有插圖。不得使用「如說明書……部分所述」或者「如圖……所示」等用語。每一項權利要求僅允許在權利要求的結尾處使用句號。權利要求書應當在每頁下框線居中位置順序編寫頁碼。 一張表格只能用於一件專利申請。申請人應當留存底稿,以保證申請審批過程中文件填寫的一致性,並可以此作為答復審查意見時的參照。申請文件是郵寄的,應當用掛號信函。申請人無法用掛號信郵寄的,可以用特快專遞郵寄, 也可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網站遞交專利申請。不得用包裹郵寄申請文件。掛號信函上除寫明專利局或者專利局代辦處的詳細地址(包括郵政編碼)外,還應當標有「申請文件」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受理處收」或「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代辦處收」的字樣。一封掛號信內應當只裝同一件申請的文件。郵寄後,申請人應當妥善保管好掛號收據存根。
3. 從初審程序看如何寫好專利請求書
1. 發明名稱
發明名稱應當簡短、准確地表明發明專利申請請求保護的主題名稱。發明名稱中不應含有非技術詞語,例如人名、單位名稱、商標、代號、型號等;也不應含有含糊的詞語,例如「及其他」、「及其類似物」等;也不應使用籠統的詞語,致使未給出任何發明情報,例如僅用「方法」、「裝置」、「組合物」、「化合物」等詞作為發明名稱。
發明名稱一般不得超過25個字。特殊情況下,經審查員同意可以增加到40個字。例如,某些化學領域的發明。
2. 發明人
發明人應當是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但在專利局的審查程序中,審查員對請求書中指明的發明人是否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不作審查。
發明人應當是個人,不應當是單位或者集體,例如不應當寫成「××課題組」等。發明人應當使用本人真實姓名,不得使用筆名或者其他非正式的姓名。多個發明人的,應當自左向右順序填寫。
發明人可以請求專利局不公布其姓名;請求不公布姓名的,應當由發明人本人書面提出。不公布姓名的請求提出之後,經審查認為符合要求的,專利局在專利公報、說明書單行本以及專利證書中均不公布其姓名,發明人也不得再請求重新公布其姓名。
外國發明人中文譯名中可以使用外文縮寫字母,姓和名之間用圓點分開,圓點置於中間位置,例如M·瓊斯。
3. 申請人
1) 申請人是本國人
職務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非職務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在專利局的審查程序中,審查員對請求書中指明的申請人一般情況下不作審查。申請人是個人的,可以推定該發明為非職務發明,該個人有權提出專利申請。除非專利申請的主題明顯不是非職務發明的,才需要通知申請人提供所在單位出具的非職務發明證明。申請人是單位的,可以推定申請專利的發明是職務發明,該申請人有權提出專利申請。除非該單位明顯不具有法人地位或者對其法人地位有疑問的,例如單位是××大學科研處或××研究所××課題組,應當通知該單位提供法人地位的證明文件。
申請人是個人的,應當使用本人真實姓名,不得使用筆名或者其他非正式的姓名。申請人是單位的,應當使用正式全稱,不得使用縮寫或者簡稱。申請文件中指明的單位名稱應當與所使用的公章上的單位名稱相一致。
2) 申請人是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
專利法第十八條規定:「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的,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根據本法辦理」。
審查員對請求書中指明的申請人的國籍、營業所或者總部所在地有疑義時,可以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或者第(二)項通知申請人提供國籍證明或者營業所總部所在地的證明文件。申請人在請求書中表明在中國有營業所的,審查員應當要求申請人提供當地工商行政部門出具的真實有效的營業所證明。申請人在請求書中表明在中國有經常居所的,審查員應當要求申請人提交公安部門出具的可在中國居住一年以上的證明文件。
在確認申請人是「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後,應當審查請求書中指明的申請人國籍或者總部所在地國家是否符合下列三個條件之一:
(1) 申請人所屬國同我國簽訂有相互給予對方國民以專利保護的協議;
(2) 申請人所屬國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成員國;
(3) 申請人所屬國的法律中,訂有依互惠原則給外國人以專利保護的。
審查應當從申請人所屬國(申請人是個人的,以國籍、經常居所來確定;申請人是單位的,以總部所在地、真實有效的營業所所在地來確定)是否是巴黎公約成員國開始,但不必審查該國是否與我國簽訂有互相給予對方國民以專利保護的協議,因為與我國已簽定上述協議的所有國家都是巴黎公約聯盟成員國。只有當申請人所屬國不是巴黎公約成員國時,才需審查該國法律中是否訂有依互惠原則給外國人以專利保護的條款。申請人所屬國法律中沒有明文規定依互惠原則給外國人以專利保護的條款的,應當要求申請人提供其所屬國承認中國公民和單位可以按照該國國民的同等條件、在該國享有專利權和其他有關權利的證明文件。申請人不能提供證明文件的,依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以不符合專利法第十八條為理由,駁回該專利申請。
對於來自某巴黎公約成員國領地或屬地的申請人,應當審查該國家是否聲明將巴黎公約適用於該地區。
對於未與我國簽署相關協議的非巴黎公約成員國的申請人,在實踐中未排除我國申請人向該國家申請專利的權利的,審查員應當依照互惠原則處理。
申請人是個人的,其姓名中可以使用外文縮寫字母,姓和名之間用圓點分開,置於中間位置,例如M·瓊斯。姓名中不應含有學位、職務等稱號,例如××博士、××教授等。申請人是單位的,其名稱應當使用正式全稱。對於申請人所在國法律規定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某些稱謂允許使用。
3) 本國人與外國人共同申請
本國人與外國人共同申請的,分別按上述規定進行審查。
4. 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代理人
專利代理機構應當依照《專利代理條例》的規定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成立,其中涉外的專利代理機構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定。
專利代理機構的名稱應當使用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登記的全稱,並且要與加蓋在申請文件中的專利代理機構公章上的名稱一致,不得使用簡稱或者縮寫。請求書中還應當填寫國家知識產權局給予該專利代理機構的編碼。
專利代理人,是指已獲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已在合法的專利代理機構里執行任務、並且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了《專利代理人工作證》的人員。在請求書中,專利代理人應當使用其真實姓名,同時填寫《專利代理人工作證》的證書號碼。一件專利申請的專利代理人不得超過兩人。
5. 地址
請求書中的地址(包括申請人、專利代理機構、聯系人的地址)應當符合郵件能迅速、准確投遞的要求。本國的地址應當包括所在地區的郵政編碼,以及省(自治區)、市(自治州)、區、街道門牌號碼和電話號碼,或者省(自治區)、縣(自治縣)、鎮(鄉)、街道門牌號碼和電話號碼,或者直轄市、區、街道門牌號碼和電話號碼。有郵政信箱的,可以按規定使用該郵政信箱。地址中可以包含單位名稱,但單位名稱不得代替地址,例如不得寫××省××大學。申請人是單位的,應當有聯系人,並寫明聯系人的通訊地址;申請人是個人的,也可以指定聯系人作為專利局送達信函的收件人。外國的地址應註明國別、市(縣、州),並附具外文詳細地址。
4. 專利代理,關於審查意見通知書的一些問題
不正常。
通常,委託代理機構的代理費都是全程代理,即,從准備文件版直到授權,因此中間出現權的審查意見答復是包含在代理費內的,況且申請文件質量好的話是不會下發審查意見的,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代理機構撰寫質量問題,應由他們解決。
當然,在少數情況下代理費僅包含流程管理,這樣的話文件質量的問題就由你自己負責了。
具體是哪種情況,你可以看看合同。
5. 可以跳出專利代理機構,自己答復審查意見嗎,
可以啊。自己的專利申請,自己有完全自主權,但是要辦理一些相關手續。
6. 專利申請書的有多種選擇如何表達
專利申請書的表達方式有:
專利申請書的一般要求書可分為獨立權利要求與從屬權利要求兩種。
獨立權利要求應從整體上反映出發明或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內容,它包括全部的必要技術特徵,其本身可以獨立存在。它的技術特徵的集合是該專利的最大保護范圍,第三人生產的產品只要不用到其中的任何一個技術特徵所不構成專利侵權,因此在獨立權利要求中切勿寫入任何非必要的技術特徵,否則將不構成侵權;同時,也切勿將權利要求(尤其是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書)寫得較為寬廣,使之其權利不穩定,易於被無效,新法修改後即更會遭遇公知技術抗辯。
從屬權利要求是引用獨立權利要求或幾項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又含有若干新的技術特徵的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必須依從於獨立權利要求或者在前的從屬權利要求。
每一個獨立權利要求可以有若干個從屬權利要求。
有多項權利要求的應當甩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編號時獨立權利要求應排在前面,它的從屬權利要求緊隨排在後面。
(2)權利要求書的寫法
1.獨立權利要求分兩部分撰寫:一是前序部分: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主題名稱和該項發明或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二是特徵部分: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區別於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這是權利要求的核心內容,這部分應緊接前序部分,用「其特徵是……」或者類似用語與上文聯接。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共同限定發明或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2.從屬權利要求也分兩個部分撰寫:一是引用部分:寫明被引用的權利要求的編號及發明或實用新型主題名稱。例如:「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二是限定部分: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附加的技術特徵,它是獨立權利要求的補充,以及對引用部分的技術特徵作進一步的限定。也應當以「其特徵是……」連接上文。通常,從屬權利要求書應盡可能從多方面角度來補充、完善該專利的技術特徵。
3.權利要求書撰寫中常見的錯誤
a.純功能性的權利要求,這是初寫者常出現的錯誤。通常情況下,產品必須用結構型的技術特徵來撰寫權利要求,方法必須用步驟或條件式權利要求,不能採用功能或混合式,這種寫法容易超出說明書范圍,擴大了保護范圍。
b.對一般的改進發明,沒有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之分;實質是沒有劃清與現有技術的界限。
c.使用了不準確、不明確的詞彙。如「等等」、「高」、「強」、「弱」、「性能好」、「一定厚度」等等。
d.在獨立權利要求中,有多個前序部分和多個特徵部分,這種情況是沒有弄清撰寫要求。一個獨立權利要求只能有一個前序部分和一個特徵部分。
e.從屬權利要求中沒有引用部分和特徵部分,或者是其中引用部分的「引證」有錯誤。
f.權利要求書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即在權利要求書中寫的技術特徵,在說明書中無相應的文字記載,或是沒有清楚、完整的說明。
4.撰寫好權利要求書的一般技巧
a.詳細分析發明或實用新型。先是把技術解決方案和全部技術特徵分析透,分析內容包括是屬於產品發明還是方法發明,對實用新型只能是產品發明,確定技術領域,研究技術方案,分析技術特徵。
b.做好檢索或查新工作,特別是申請發明專利一定要查新,查是否已存在同樣發明創造。
c.從產品本身的技術中認真研究,運用研發人員的思路盡可能多地找出特有的技術特徵,分折比較後,將各個技術特徵定位在不同的權利要求項中。
d.反復比較、醞釀不同的技術方案,從中刪選出較佳的技術方案,同一發明可能寫出不同的權利要求書。多寫幾個方案有利於在反復比較過程中,確定一種正確合理的方案。最後,相確定的權利要求書與寫好的說明書相比較,仔細檢查兩者的關系,這一點對初寫者尤為重要。
e.專利代理人最好有豐富的研發經歷,才能在撰寫專利權利要求書,將防禦性權利要求或進攻性權利要求書等方面的申請策略做在撰寫的權利要求書中,使該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權項難以被攻破,具有堅固的穩定性和較寬廣的保護范圍。
7. 個人寫發明專利,輸在起點,一開始不懂找專利代理,找企業,一直自己寫,三次審查意見答復不對,越改越亂
復審?就是說專利申請已經駁回了,然後你提出復審么?
通常復審的難度會更大。
復審時候會有三個審查員的小組審查,你可以打電話過去問問是否還可以通過修改獲得授權,電話在通知書上有。
8. 專利上有個意見陳述書,這個是什麼時候需要用得到啊
意見陳述在實審程序中進行,補正一般在初審程序中進行。
簡單的說,補正只是針對形式上的問題,例如錯別字、標號不一致或者圖片不清楚等問題。意見陳述則設計你的發明實質,審查員經過檢索大量現有技術後,認為市場上已經出現過你的發明技術,或者通過常規技術手段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你的發明,那麼這個時候會下達審查意見通知書,發明人(也就是你)要針對審查員提出的問題做出回答。
另外,如果你個人申請覺得有困難的話,可以找專利代理機構,讓職業專利代理人幫你做這個意見陳述書,無論從專利角度還是流程角度都能幫助你!
9. 代理詞怎麼寫
委託來代理
委託書怎麼寫源
列印就可以了,最後的簽字最好是手寫
委託書
委託人姓名: 受託人姓名:
委託人身份證: 受託人身份證:
委託事宜:
委託人 因在外地,不便前往 市辦理 手續,特全權委託 為我的合法代理人,代為前往相關部門辦理本人 手續並領取相關證明文書。
受託人在委託許可權內簽訂的相關文件我均予以承認,並自願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受託人無轉委託權。
委託期限:自簽署之日起至上述事項辦完為止。
被代理人簽字(蓋章) 代理人簽字(蓋章)
公民身份號碼 公民身份號碼
委託人簽字(蓋章)
時 間:
10. 專利代理人必讀:專利申請過程中如何提公眾意見
發明專利申請過程中有一個程序,我們稱之為公眾意見,作為專利申請過程中一個很小的點,很多人接觸和實際操作的並不多,這個程序有點類似商標申請中的異議,但時間點上又有很大區別。我國並沒有對公眾意見的撰寫、提交等作出明確規定,筆者將結合實務經驗就專利申請過程中如何提公眾意見作出分析。
實際上,專利法中並沒有明確提出「公眾意見」,而是在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八條規定:自發明專利申請公布之日起至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止,任何人均可以對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利申請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意見,並說明理由。這一規定實質上限定了公眾意見提出的主體為任何人,客體為發明專利,時間為公布之日到授權之日,同時也對公眾意見的內容進行了限定。
真正出現「公眾意見」是《專利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8章第4.9節中「對公眾意見的處理」進一步規定如下:任何人對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專利申請向專利局提出的意見,應當存入該申請文檔中供審查員在實質審查時考慮。如果公眾的意見是在審查員發出授予專利權的通知之後收到的,就不必考慮。專利局對公眾意見的處理情況,不必通知提出意見的公眾。《專利審查指南》對公眾意見的處理進行了說明,相較於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縮短了時間,在發出授權通知後收到的公眾意見不必考慮。另外對審查員處理公眾意見的規定也較為寬松,「審查時考慮」和「不必通知提出意見的公眾」讓很多人對公眾意見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