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專利權的案例分析
(抄1)不需要。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專利許可使用費是由主權國家專利法規定和保護的,該項日本專利沒有在中國申請並獲得批准,因此依照該專利生產的產品如在中國銷售,不受中國法律保護。
(2)需要。因為這件專利已在日本獲得批准,受日本專利法的保護,中國企業依照該專利生產的產品返銷日本,則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這件日本專利的許可使用費。
(3)不需要。該項日本專利未在日本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申請並獲得批准,依照該專利生產的產品如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銷售,將得不到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保護,因此中國企業不需要向該日本公司支付這件專利的許可使用費。
(4)該項技術仍然可能具有使用價值。專利有效期滿,意味著專利權失效,權利人的權利失去法律保護和該項技術進入公有領域,但並不意味著該技術本身失效。依據該項專利技術生產的產品只要市場需要,該項技術仍然具有使用價值,只是無需再支付專利許可使用費。
Ⅱ 專利權的例子 就舉例一下什麼是專利權!
專利權是為了保護社會創造者、發明人積極性的一種保護措施。
比如:我想像一種碗專(或容器),屬它是雙層的,內層和普通碗沒什麼區別,就外層和內層像熱水瓶膽一樣連接、密封,但它又不是完全密封的,在這個碗(或容器)某個地方開口,如果天氣很熱的時候,人們吃飯時飯很燙,這里人們可以很方便地從開口處注入涼水或冰水,使飯很快涼下來,這對工作節能比較快的地方,有些用處。再或者冬天天氣涼,飯菜容易涼,為了保溫,我們可以在夾層里注入熱水……
這樣的想法,是一個創意,然後我根據這個創意,製作出一個或者幾個樣品,拿著它到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以後我可以自己開廠或者找廠家生產、銷售這種產品,其他任何廠家(如無我的授權)都不能仿照這種思路生產此類產品。
我的權利,即為專利權。
Ⅲ 專利權如何受保護
目前,侵犯專利的情況時有發生,而追究侵權人的責任是一方面,加強對專利權的保護又是另一方面,那麼應該如何保護專利權呢?1、認真實施專利權保護的法律法規、2、增強專利權法律保護的意識、加大專利權保護的國內和國際法律法規的普及和宣傳力度。3、鼓勵專利申請、國家應當出台一系列鼓勵科研人員積極申請專利的措施,讓專利盡快轉化成生產力,造福於民,尤其要注重到國外去申請專利,以更好地保護專利權。4、建立完善的專利轉讓機制、5、加強專利權海關保護的力度、6、重視專利權的國際保護。總之,專利侵權行為的普遍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享有知識產權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權利受到損害時,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享受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人民法院對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加大了專利權的保護力度。
Ⅳ 怎麼保護專利權
一、專利權的保護措施有哪些
在專利權被侵權後,專利權人可以採取三種方式保護自己的專利權。
1、協商、談判;
2、請求專利行政管理部門調解;
3、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二、專利保護范圍
1、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或附圖可以用以解釋權利要求。如何確定專利保護的內容,以權利要求書確定的范圍為准。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所授予的專利保護權僅在該國或地區的范圍內有效,除此之外的國家和地區不發生法律效力,專利保護權是不被認可的。專利保護的期限:自申請日起發明專利是20年,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是10年。專利保護期限屆滿、未繳付年費或主動提出放棄,專利權不再受到保護。
獨立權利要求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前序部門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主題名稱,發明或實用新型主題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特徵部分應當寫明區別於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特徵部分的技術特徵與前序部分的技術特徵合在一起,限定發明或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
2、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申請外觀設計不要求提交權利要求書、說明書等文字說明文件,而是要求提交圖片或照片。判斷是否侵權的標準是:如果在與專利產品相同或相類似的產品上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外觀設計,即被認為侵權,相同的產品是指用途相同,功能相同;相似產品是指用途相同,具體功能有所不同。
Ⅳ 專利權的保護有哪些
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的要求;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明確專利權的保護方式①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的時候,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專利管理機關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在發生侵權糾紛的時候,如果發明專利是一項新產品的製造方法,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的證明。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②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比照《刑法》第127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將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的或者將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由專利管理機關責令停止冒充行為,公開更正,並處以罰款。
③擅自向外國申請專利泄露國家機密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④侵奪發明人或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法規定的其他權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⑤專利局工作人員及有關國家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的,由專利局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比照《刑法》第188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Ⅵ 專利權人應如何保護專利權
專利權人應如何保護專利權?根據目前我國法律規定,專利侵權時,有三種(官方)專利保護途徑供選擇。它們分別是專利行政管理(處理)途徑、專利民事訴訟途徑以及專利刑事訴訟途徑。下面來具體介紹保護專利權的這三種途徑。專利權人應如何保護專利權保護專利權的途徑1、普通的專利侵權可以採取向專利行政管理部門(當地知識產權局)舉報走行政處理途徑。專利行政管理部門根據侵權情節依職責可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比如責令侵權者停止侵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等。2、專利民事訴訟途徑一般是解決專利賠償、制止侵權的途徑。專利權人通常在侵權證據已較充分的前提下,依據《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向侵權行為人要求侵權賠償。當然,《專利法》在治理專利侵權領域同樣賦予了專利權人1.申請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2.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兩大侵權訴訟手段。3、專利刑事訴訟途徑是對特定專利侵權行為所採取的權利保護途徑。《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這里的假冒他人專利特定行為表像如下:1)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2)明知1項產品而銷售;3)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未經許可使用他人專利號等等情節嚴重行為。我國《刑事訴訟法》在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賦予專利權人在刑事案件中直接追究侵權賠償的權利。
Ⅶ 專利權人如何保護專利
目前,侵犯專利的情況時有發生,而追究侵權人的責任是一方面,加專強對專利權的保屬護又是另一方面,那麼應該如何保護專利權呢?1、認真實施專利權保護的法律法規、2、增強專利權法律保護的意識、加大專利權保護的國內和國際法律法規的普及和宣傳力度。3、鼓勵專利申請、國家應當出台一系列鼓勵科研人員積極申請專利的措施,讓專利盡快轉化成生產力,造福於民,尤其要注重到國外去申請專利,以更好地保護專利權。4、建立完善的專利轉讓機制、5、加強專利權海關保護的力度、6、重視專利權的國際保護。總之,專利侵權行為的普遍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享有知識產權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權利受到損害時,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享受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人民法院對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加大了專利權的保護力度。
Ⅷ 結合知識產權相關案例,談談對知識產權的認識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專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屬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它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有些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於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