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權內涵

專利權內涵

發布時間:2021-04-28 17:45:17

⑴ 權利窮竭的專利權權利窮竭的內涵和使用范圍

二、 專利權權利窮竭的內涵和適用范圍——任意改變外觀專利設計產品使用方式的行為是否適用權利窮竭原則? 如前所述,知識產權的權利窮竭是指產品的合法購買者的物權和權利人的知識產權發生沖突時,後者應當讓位與前者,但這是否意味著產品購買者可以任意的使用產品而不受任何限制呢?這里又引出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就是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購買者改變了專利產品的原有使用方式而進行營利性生產時是否仍舊適用權利窮竭原則。 筆者近日就看到了一個經過中院和高院審理的專利侵權糾紛的案例。這個案例體現了實務中法官對於專利權窮竭原則的不同理解。 案件的案情是這樣的,原告鞠某擁有專利號為ZL96323288.6的外觀設計專利權,使用外觀設計的產品名稱為酒瓶。原告以每年15萬元的使用費許可銀河酒廠獨占實施許可該專利。 被告未經許可大量回收銀河酒廠投放市場的酒產品的舊酒瓶,自行清洗消毒後灌瓶、包裝生產了另一種獨立銷售的「古貝春頭曲」並投放市場。 原告鞠某認為被告未經其許可以營利性目的使用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侵犯了其外觀設計專利權,訴至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而被告認為原告售出後的「專利產品」--酒瓶、酒和包裝物,它的所有權已發生了改變,不再屬於原告而屬於作為購買方的被告,原告專利產品投放市場後已經權利用盡,其使用原告已售出的專利產品(酒瓶),不構成專利侵權,是合法行為。 本案的一審法院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告外觀設計專利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任何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以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被告未經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使用與原告設計相同或近似的舊酒瓶製造並銷售「古貝春頭曲」,其行為侵犯了原告外觀設計專利權,原告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的請求應予支持。 而二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告擁有酒瓶外觀設計專利權,受法律保護。當原告許可銀河酒廠獨占實施,銀河酒廠使用該外觀設計專利酒瓶生產、銷售白酒並售出後,原告和銀河酒廠已經獲得了收益,體現在酒瓶的專利權已經用盡,根據專利權窮竭原則,購買者的使用或者再銷售行為就不構成對其專利權的侵犯。被告使用回收的舊酒瓶生產、銷售古貝春頭曲,因舊酒瓶上的專利權已經用盡,所以不構成對原告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侵犯。 通過法庭認定的事實可以看出,由於被告承認其酒瓶是回收利用原告擁有專利的酒瓶,雙方當事人並沒有就被告產品是否落入原告專利范圍發生任何分歧,因此本案證爭議的焦點在於原告專利權產品是否權利窮竭。 縱觀一審和二審截然不同的判決結果,體現了法官理解該原則時的重大分歧。筆者認為,本案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酒瓶」,其工業上的應用價值在於作為酒的包裝物與酒作為一個整體投入市場。所以,此時的專利權窮竭,應該是專利權人將使用這種外觀設計的酒產品合法投入市場並售出後,購買者自己使用或再次銷售該酒產品的行為都是合法的行為,權利人無權干涉。 但是這里酒產品的權利用盡是否意味著其所有人可以任意的使用和處分作為產品組成部分的「酒瓶」呢?一審和二審的法官在這一點上分道揚鑣,二審法官認為舊酒瓶上的專利權已經用盡,所以被告的回收使用行為不構成對原告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侵犯。 而一審法官認為就酒瓶而言,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再次利用,已經突破了專利產品合法購入者使用的內涵,是一種變相的生產製造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因此被告主張專利權人權利用盡的抗辯不能成立,應承擔侵權責任。 筆者認為,一審法官的觀點更為可取,他更加准確的把握了權利窮竭原則的內涵。專利窮竭原則的規定體現在我國專利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專利權人製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不構成侵權。」 從其立法目的上來看,該原則旨在保護專利權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保護經營者和一般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其制度功能是解決專利權人的專利權和專利產品購買者所有權之間的權利沖突,因此,此時的權利窮竭是指酒和酒瓶作為整體投放市場應該權利用盡,即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使用和再次銷售該酒產品而不需經專利權人的許可。但本案中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回收舊酒瓶而生產其他產品顯然超出了專利權人銷售專利產品的目的,突破了專利產品合法購入者使用的內涵,此時對專利產品的「酒瓶」的商業性利用和對酒產品本身的使用已經是兩個不同性質的行為。 專利窮竭原則允許購買者對酒產品的自由處分並不意味著允許其將專利產品與其他類型的酒或飲料結合的製造和銷售的行為。這種改變專利產品使用方式的行為顯然已經超出了權利窮竭的內涵,其實質是一種變相實施專利的行為。在筆者看來,對於專利權人和被許可人來說,此時回收舊酒瓶和被告自己去生產含有專利技術的酒瓶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因此被告主張專利權人權利用盡的抗辯是不能成立的,應該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二審法官之所以得出這種結論在於他沒有正確理解權利窮竭的立法意圖,法律為了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保護經營者和一般消費者的合法利益而創造了該項制度。如果允許這種對舊酒瓶的所謂「合法」利用,首先可能到導致消費者因產品外觀相似而受騙上當從而危害市場交易秩序。其次這對於專利產品的許可使用人也是非常不公平的。結合本案,銀河酒廠以每年15萬元的使用費才獲得了該項專利的獨占實施許可,現在被告只要以幾角錢一個[ix]的價格就能光明正大的使用其享有獨占許可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x],這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通的。再者,專利權人與被許可使用人簽訂的是獨占許可合同,這意味者不僅其他人不能實施專利,就連專利權人本人也不能夠實施專利。現在法官讓專利產品在這種意義上「窮竭」,讓被告合法的來使用專利產品進行再生產,這無疑是對獨占實施許可的全盤否定。如果原告投放市場的酒瓶質量夠好的話,二審法官的判決就意味者其他主體也可以再次回收並把它與別的產品結合使用,那樣只有傻瓜才會花十幾萬的費用去買獨占實施許可,坐等去收別人的專利產品來用才是上上之策。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的對象是一種智力成果,是體現特定產品設計的無形資產。我們應該嚴格區分作為專利權載體的「酒瓶」所有權的移轉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移轉。權利窮竭只應發生於同一產品存在著該產品的合法獲得者的物權與該產品所包含的識產權發生沖突之時,在這種情形下,知識產權人不能禁止相關的物權人的某些特定的行為。但超出了這個內涵而使用商品的行為都不應該導致專利權的權利窮竭。如果我們任意的擴大專利權窮竭原則的適用范圍就會給權利人和專利許可使用人帶來不必要的損害。

⑵ 專利的定義是什麼呢

專利是受法律規范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版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權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
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占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同意或許可。

⑶ 專利的法律含義

在我國,專利的含義有兩種:

一 口語中的使用,僅僅指的是"獨自佔有"。例如"這僅僅是我的專利"。

知識產權中的三重意思,比較容易混淆。

第一:專利權的簡稱,指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即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占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這里強調的是權利。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占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授權或許可。

第二: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即專利技術,是受國家認可並在公開的基礎上進行法律保護的專有技術。"專利"在這里具體指的是技術方法--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技術或者方案。(所謂專有技術,是享有專有權的技術,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專利技術和技術秘密。某些不屬於專利和技術秘密的專業技術,只有在某些技術服務合同中才有意義。)專利是受法律規范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該國內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並需要定時繳納年費來維持這種國家的保護狀態。

第三:指專利局頒發的確認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的專利證書或指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專利文獻,指的是具體的物質文件。

⑷ 知識產權的內涵包括哪些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一共兩部分。
拓展:
工業產權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主要類型:
1、商標權是指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與國家、政府、國際組織相同、相識的,帶有民族歧視、影響社會道德等性質的標志、縣級以上的行政區劃地名都不能夠作為商標注冊。我國商標權的獲得必須履行商標注冊程序,而且實行申請在先原則。 商標是產業活動中的一種識別標志,所以商標權的作用主要在於維護產業活動中的秩序,與專利權的作用主要在於促進產業的發展不同。
2、專利權與專利保護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根據我國專利法,發明創造有三種類型,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占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外觀設計專利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當然,也存在不侵權的例外,比如先使用權和科研目的的使用等。專利保護採取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平行運作、司法保障」的保護模式。本地區行政保護採取巡迴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專利執法形式,集中力量,重點對群體侵權、反復侵權等嚴重擾亂專利法治環境的現象加大打擊力度。 對於科學發現、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動植物品種,以及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不能夠授予專利權。
3、商號權。即廠商名稱權,是對自己已登記的商號(廠商名稱、企業名稱)不受他人妨害的一種使用權。企業的商標權不能等同於個人的姓名權(人格權的一種)。
著作權:
1: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
2:又叫版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

⑸ 專利文獻的內涵

記錄有關發明創造信息的文獻。廣義包括專利申請書、專利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檢索工具以及與專利有關的一切資料;狹義僅指各國(地區)專利局出版的專利說明書或發明說明書。
由於專利可區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職務專利、再公告專利、防衛性公告、商標、技術訣竅等,專利文獻也可相應地按內容作如上類型劃分。廣義的專利文獻有專利申請書、專利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法律文件、專利檢索工具等類型。
專利說明書是專利文獻的主體,它是個人或企業為了獲得某項發明的專利權,在申請專利時必須向專利局呈交的有關該發明的詳細技術說明,一般由 3部分組成:①著錄項目。包括專利號、專利申請號、申請日期、公布日期、專利分類號、發明題目、專利摘要或專利權范圍、法律上有關聯的文件、 專利申請人、 專利發明人、專利權所有者等。專利說明書的著錄項目較多並且整齊劃一,每個著錄事項前還須標有國際通用的數據識別代號(INID)。②發明說明書。是申請人對發明技術背景、發明內容以及發明實施方式的說明,通常還附有插圖。旨在讓同一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依據說明重現該發明。③專利權項(簡稱權項,又稱權利要求書),是專利申請人要求專利局對其發明給予法律保護的項目,當專利批准後,權項具有直接的法律作用。
專利公報是專利局定期(每周、每月或每季)公布新收到或批準的專利的刊物,一般有發明內容摘要。專利法律文件包括專利法、專利局公布的公告及有關文件。專利檢索工具包括專利公報、專利索引和文摘、專利分類法等等。

⑹ 專利的內涵是什麼

自己獨享的發明。

⑺ 專利的兩種含義

在我國,專利的含義有兩種:
1、口語中的使用,僅僅指的是「獨自佔有」。例如「這僅僅是我的專利」。
2、知識產權中的三重意思,比較容易混淆。 第一:專利權的簡稱,指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即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占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這里強調的是權利。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占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授權或許可。
第二: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即專利技術,是受國家認可並在公開的基礎上進行法律保護的專有技術。「專利」在這里具體指的是技術方法——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技術或者方案。(所謂專有技術,是享有專有權的技術,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專利技術和技術秘密。某些不屬於專利和技術秘密的專業技術,只有在某些技術服務合同中才有意義。)專利是受法律規范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該國內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並需要定時繳納年費來維持這種國家的保護狀態。
第三:指專利局頒發的確認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的專利證書或指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專利文獻,指的是具體的物質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會把專利」和「專利申請」兩個概念混淆使用,比如有些人在其專利申請尚未授權的時候即聲稱自己有專利。其實,專利申請在獲得授權前,只能稱為專利申請,如果其能最終獲得授權,則可以稱為專利並對其所請求保護的技術范圍擁有獨占實施權,如果其最終未能獲得專利授權,則永遠沒有成為專利的機會了,也就是說,他雖然遞交了專利申請,但並未就其所請求保護的技術范圍獲得獨占實施權。很明顯,這兩個概念所代表的兩種結果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
這里,專利前兩個意思雖然意義不同,但都是無形的,第三個意思才是指有形的物質。「專利」這個詞語可以僅僅指其中一個意思,或者包含兩個以上的意思,具體情況必須聯繫上下文來看。對「專利」這一概念,生活中人們一般籠統地認為:它是由專利機構依據發明申請所頒發的一種文件,由這種文件敘述發明的內容,並且產生一種法律狀態,即該獲得專利的發明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得到專利所有人的許可才能利用(包括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等)。
由於專利涉及到赤裸裸的利益,世界各國專利相關的知識、法律和規定相當地多而且細致甚至於各不相同,要了解各個細節可通過查詢相關具體法律、條文或者國際條約,另外請見參考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的兩個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獨占」與「公開」,以「公開」換取「獨占」是專利制度最基本的核心,這分別代表了權利與義務的兩面。「獨占」是指法律授予技術發明人在一段時間內享有排他性的獨占權利;「公開」是指技術發明人作為對法律授予其獨占權的回報而將其技術公之於眾,使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有關專利信息。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的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每年90%—95%的發明創造成果都可以在專利文獻中查到,其中約有70%的發明成果從未在其他非專利文獻上發表過,科研工作中經常查閱專利文獻,不僅可以提高科研項目的研究起點和水平,而且還可以節約60%左右的研究時間和40%左右的研究經費。

閱讀全文

與專利權內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