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標的在先權,是如何界定的!有沒有具體的司法解釋!
商標法中在先權是指依《商標法》並因時間或者程序在先而獲得的、相對於依其他法律或者同樣依《商標法》而獲得的、根植於商標及其構成要素這一共同客體的其他權利而言,享受在先保護的權利。
商標法中在先權可以分為四類,分別為在先申請權、在先使用權、在先注冊權、在先馳名權。
1.在先申請權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或者類似的商品(服務)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在先申請的商標。在先申請人所享有的此種權利即為在先申請權。
2.在先使用權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或者類似的商品(服務)上,以相同或者近似商標同一天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在先使用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我國現行《商標法》第31條規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在先使用人所享有的上述權利即為在先使用權。此外,我國《商標法實施細則》關於對連續使用到1993年7月1日的服務商標按使用原則進行保護的規定,也充分體現了這項權利。
3.在先注冊權
當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服務)上的在後注冊商標與他人的在先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時,該在後注冊商標權與他人的在先注冊商標權發生沖突。在先注冊商標所有人有權自在後注冊商標被核准注冊之日起5年內,對這樣的在後注冊商標權提出爭議,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予以撤銷。在先注冊人所享有的此種權利即為在先注冊權。
4.在先馳名權
同處一國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不同的商品或者服務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公眾熟知的商標先後向國家商標局申請馳名商標認定的,只要符合馳名商標的認定條件,即可在各自的商品或者服務上先後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在先被認定的商標權人所享有的此種權利即為在先馳名權。在後被認定的商標權人所享有的權利為在後馳名權。這是針對同處一國的情形。另外,基於《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的規定,可能出現《巴黎公約》的不同成員國會分別先後將本國商標權人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認定為馳名商標。在此情況下,相同或者近似商標在不同國家之間也會產生在先馳名權與在後馳名權的權利沖突。
2. 商標在先權利是指先使用還是先注冊
我國商標法採取的是注冊在先原則,誰先注冊,誰享有商標專用權。
如乙方的商標被回核准注冊,甲方繼續是答用,則構成侵權。侵權始於乙方商標被核准注冊之日。但是有證據證明甲方的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且乙方有惡意搶注的,可以對乙方注冊商標在法定時間內提出異議或爭議,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
如想繼續使用該商標,可與商標權利人簽訂許可使用協議,並到商標局備案。
3. 什麼是商標注冊的先申請原則
誰最先在該領域使用這個品牌,就是誰的,不一定是誰先申請,前提是要有證據證明誰先使用,如果證明不了就以誰先申請是誰的原則。
4. 如何認定商標的在先權利人
一、什麼是在先權利?
我國《商標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該條所說的在先權利是指:在注冊商標申請人提出注冊商標申請以前,他人已經依法取得或者依法享有並受法律保護的權利。在先權利既包括在先商標,也包括其他在先權利。
二、在先權利包括哪些內容?
1、在先商標
申請商標注冊首先不得與在先注冊的商標發生沖突。在先商標中,有兩種較為特殊的商標。一種是商標申請日之前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該商標雖然沒有注冊,但商標所有權人可以據此對抗他人的惡意搶注。另一種是馳名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的商標,即使沒有注冊,也可以在異議或撤銷程序中對抗他人的商標申請或注冊,並可直接禁止他人使用。在一個類別注冊的馳名商標,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對抗他人在不相同及不類似的商品上注冊和使用其商標,甚至要求損害賠償。
2、其他在先權利
其他在先權利主要包括人身權中的姓名權和肖像權、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權、企業名稱權、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包裝或裝潢使用權、地理標志權、特殊標志權、奧林匹克標志權及世界博覽會標志權等。商標注冊申請人在申請商標注冊時,應當適當考察可能與申請注冊的商標發生沖突的在先權利,以免注冊申請被駁回或者注冊的商標被撤銷。
商標是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上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務上採用的,用於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和聲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具有顯著特徵的標志,是現代經濟的產物。
5. 先申請商標還是先申請版權
深圳路浩知識產權回答您:
商標代表的是品牌,是企業的形象專及信譽載體,而我國商標採用的是申請屬在先原則,所以商標申請刻不容緩的,而您的商標LOGO自創作之日起自動產生版權,受法律保護,但是不申請版權登記的話,以後舉證您擁有版權比較麻煩,所以在申請商標後版權也是要登記的。
6. 專利權和商標的先申請原則
商標法實施條例規定;
第十九條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回者類似的商品上答,分別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在同一天申請注冊的,各申請人應當自收到商標局通知之日起30日內提交其申請注冊前在先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同日使用或者均未使用的,各申請人可以自收到商標局通知之日起30日內自行協商,並將書面協議報送商標局;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局通知各申請人以抽簽的方式確定一個申請人,駁回其他人的注冊申請。商標局已經通知但申請人未參加抽簽的,視為放棄申請,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未參加抽簽的申請人。
專利法實施細則 :
第十三條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被授予一項專利。
依照專利法第九條的規定,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日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應當在收到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通知後自行協商確定申請人。
7. 什麼是在先權利,在先權利在申請注冊商標時有什麼影響
在先權抄利是商標法上的一個襲術語,是指在商標申請人申請注冊商標前,已經有人依法取得或者依法使用並受法律保護的權利。當出現不同主體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上同日申請相同或者近似商標,以及用不正當手段搶先申請注冊他人使用在先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情形時,《商標法》亦對在先使用商標進行保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對商標的在先使用雖然不能構成嚴格意義上權利,但在特定情形下也可以成為《商標法》所保護的准權利。
8. 商標在先使用權需要申請嗎
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注冊人申請商標注冊前,他人已經在同一種商品或者內類似商品上先於商標注冊人容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圍內繼續使用該商標,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適當區別標志。
9. 商標在先權利是什麼意思
在先權利,是商標法的術語,是指:在注冊商標申請人提出注冊商標申請以前,他人已經依法取得或者依法享有並受法律保護的權利。
在先權利的證明,最終還是要依據企業所能提供的強有力證據。因此,企業為保護自身權利,最好在申請商標或者專利時,提前做好版權登記,或者使用底稿、證人等,以更多的證據說明其在先權利。企業申請商標的時間需要1~ 2年,而獲得外觀設計專利一般為6個月,甚至更短。在時間上看,商標權利人相對處在劣勢。但是,商標初審證明僅是在先權利證據之一。在外觀設計專利獲得前,若已經使用該圖形、文字及立體形狀設計,在沒有獲得商標權時,也可以從版權的角度維護自身權利。
參考:http://ke..com/link?url=_-HDLooCWvTT-kILmoQLkgAX7mWeoypx
10. 什麼是商標的申請在先原則
申請在來先原則又稱注冊在先原則,是自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申請在先的商標,其申請人可獲得商標專用權,在後的商標注冊申請予以駁回。如果是同一天申請,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同日使用或均未使用的,申請人之間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各申請人抽簽決定。
我國商標法在堅持申請在先原則的同時,還強調在先申請的正當性,防止不正當的搶注行為。商標法第31條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