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根本區別
企業的技術成果要申請來保護,還是申請實用新型專利來保護?這個問題值得思考。如果企業也有這樣的疑問,那麼小編建議看看這篇文章,了解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區別,然後再做打算。
Ⅱ 請問,專利里,從屬權利要求分成多條與合成一條,有什麼區別
理論上講:從屬權利要求越多,保護范圍越小;主權項內容越多,保護權利越小。
從撰寫技術角度講:一個從屬權利要求只能寫明一種技術特徵。(我是個學生,理解是這樣,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一項實用新型,特徵很多,但特徵區別不大,在專利請求書上的「權力要求項數」上是寫「1」嗎
技術特徵並不等同於權利要求項數
一項權利要求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而一個技術方案是由若干個技術特徵組成
不知道這樣解釋您明白么?
也就是說同樣類型的技術方案,可能他們之間的大部分技術特徵都是相同的,只有極少的改動,這樣的話也是構成兩個不同的技術方案哦,所以從權利要求的項數上來說應該是2項,以次類推。。。
Ⅳ 專利的主權利要求中,0到多個怎麼表示寫0-N個好還是零到多個好還是直接寫0到多個好
要是多個還好說,0個這樣的描述是不允許的,0個就是沒有,這樣也算技術特徵?1個就是有,0個就是無,這是質的變化,總不能說我的產品裡面含有0克黃金吧,那就是沒有黃金。同樣的道理,沒有的東西你寫上去干什麼,要代表有,最少得寫1個,否則就是沒有,這樣連這個名詞都不能出現。要寫的話只能把一個都沒有的方案寫成主權,把有這個技術特徵的寫成從屬權利要求,數量再作為有的從屬權利要求的下一級從屬權利要求。
Ⅳ 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是多點好,還是少點
我國《專利法》第二條第三款對實用新型的定義是:「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同發明一樣,實用新型保護的也是一個技術方案。但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范圍較窄,它只保護有一定形狀或結構的新產品,不保護方法以及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注重實用性,其技術水平較發明而言,要低一些,多數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改進性的技術發明,可以稱為「小發明」。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授予實用新型專利不需經過實質審查,手續比較簡便,費用較低,因此,關於日用品、機械、電器等方面的有形產品的小發明,比較適用於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Ⅵ 專利權利要求二和三,有級別的區別嗎
專利的權利要求只有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之分,從屬權利要求只能引用在前的權利專要求。
但是,如果屬LZ所述的權利要求3引用了權利要求2,則權利要求3可以進一步限定保護范圍。
比如:
1. 一種XX裝置(方法),包括A,B,C,其特徵在於還包括D。
該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A+B+C+D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XX裝置(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E。
該從屬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A+B+C+D+E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XX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F。
該從屬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A+B+C+D+F 或 A+B+C+D+E+F
在這個例子中,權利要求1是獨立權利要求,權利要求2和權利要求3是從屬權利要求。權利要求3的保護范圍就對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2作了進一步限定。
Ⅶ 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太寬泛,可以嗎
不要管人家的獨來權寬不寬源,這個和你授權沒關系。
圖紙上記錄的技術特徵細節沒有出現在權利要求里,這個是完全可以的(這個基本上是寫作中必要的注意事項)
你這個即使授權,也是在對比文件的基礎上的專利,也就是說你用自己的方案還是要對方授權。
如果只是要專利證書:
你需要說明刀尖沿直線分別,區別於刀具上有多個刀尖的不同有益效果(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你的行文估計是自己寫的案子去申請的,估計不太可能通過
Ⅷ 一個專利的功能是不是越多越好
真正的專利不是這么簡單的。這種相當於組合式的,如果組合成產品後,各部分結合成成品後,各部分依舊獨立發揮自己的作用,沒產生質變,就不具有創造性了。不過,商業運作上的專利是可行的。
Ⅸ 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區別
一、本質不同
專利權: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專利申請權: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的權利。
二、特徵不同
1、專利權還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專利權是指人身權和財產權兩種權利合一的權利。
(2)專利權由專利局授予。
(3)專利權的產生以發明成果的發表為前提。
(4)專利是實用的。專利權人不實施或者不允許別人實施其專利的,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強制許可措施,充分利用其專利。
2、專利申請權:
(一)主體必須具備依法取得專利權的資格。例如,中國公民、法人;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地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其他外國組織,依照其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可以享有專利權。與互惠原則相適應,或依照互惠原則。
(二)必須以一定的法律事實為根據。導致申請權產生的法律事實是:
(1)發明創造;
(2)完成委託的發明創造;
(3)完成後發明創造;
(4)申請權的繼承;
(5)申請權的轉移。
(9)專利權利要求多與少的區別擴展閱讀: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並可以用說明書和附圖對權利要求進行解釋。其含義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的技術特徵界定,並包括與必要的技術特徵相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
等效特性是指在沒有創造性工作的情況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聯想到的特性,其功能和效果與記錄的技術特性基本相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以圖片或者照片表示外觀設計;二是在授予專利時明確外觀設計所使用產品的范圍。為了確定外觀設計是相同的還是相似的,應該以相似的產品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