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斯凱霍普公司商標侵權案

斯凱霍普公司商標侵權案

發布時間:2021-04-23 07:51:22

① 判決商標侵權案件的規則有哪些,香奈兒商標侵權案件

以下依照《商標法》、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在商標侵權案件中結合「全面賠償原則」,就如何確定賠償額提出分析。
關於在商標侵權案件中,賠償確定的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由此可見,在商標侵權案件中,確立賠償時須要原告舉證證明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為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原告舉證證明被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這里幾個問題需要說明:
第一、侵權期間如何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十八條,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注冊商標專用權有效期限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可知,侵權期間一般是2年,上述2年的起算日期是原告向有管轄權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之日起。
第二、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該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按照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上述司法解釋對於計算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提供了兩種計算方式。其一為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也即用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侵權商品的單位利潤得出的數額。其二為侵權商品銷售量與注冊商品的單位利潤乘積,也即用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原告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得出的數額。當然使用第二種方式的前提是在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情況下。另外,這里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即無論是侵權商品的單位利潤還是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中的「利潤」,有銷售利潤、營業利潤和凈利潤之分,很顯然上述利潤逐級遞減。那麼究竟適用那個利潤作為計算基礎呢?
2007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訴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南京聯潤汽車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台州華田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和台州嘉吉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侵犯「雅哈」及「yamaha」注冊商標專用權終審民事判決書中,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於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該規定在計算相關問題時,可以作為參照。本案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主張以侵權獲利來確定賠償額,計算的是營業利潤,並非銷售利潤和凈利潤,已扣除相關的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無需扣除企業的所得稅。因台州華田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台州嘉吉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拒絕向原審法院提交營業利潤和成本的相關證據,也未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故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關於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主張的計算方法未扣除經營成本、所得稅等費用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根據上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可知侵權損害賠償中的利潤,一般是營業利潤,而對於那些以侵權為業的以銷售利潤為准。很顯然,這樣計算表明了對於故意實施商標侵權行為的懲罰傾向。
第三、被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遭受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或者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乘積計算。由此可見,關於被侵權人所遭受的損失,上述司法解釋也提供了兩種計算方式。其中之一就是以被侵權人因為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其中之二就是以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
就第二種計算方式與第三種計算方式比較可見,針對同樣的案件,採用不同的計算方式就會得出不同的賠償數額。例如,在一侵權案件中,被告生產了侵權商品共500件,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為10元,注冊商標商品單位利潤為12元。原告因為被告侵權銷售減少100件。在上述例證中,採取不同的選擇標准,會有不同的賠償結果。以下逐一計算,首先以所獲利益為計算原則計算,有兩種計算方式,第一是用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侵權商品的單位利潤得出的數額,即500×10=5000;第二假如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無法計算,則用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原告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得出的數額,即500×12=6000元。其次以遭受損失為計算原則計算,也有兩種計算方式,第一是以被侵權人因為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即100×12=1200,第二是以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即500×12=6000元。
很顯然,上述計算方式中,以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為最高。而《商標法》第五十六條對於被侵權人所獲利益以及侵權人遭受損失的規定,屬於選擇性質的,即原告可以選擇以所獲利益作為計算標准,也可以選擇以遭受損失為計算標准。在上述例證中,以所獲利益作為計算標准,原告可以獲得5000元或6000元的賠償,但是原告獲得6000元賠償的前提是被告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核算;而在上述例證中,以遭受損失作為計算標准,原告可以獲得1200元或6000元的賠償,但是上述賠償的計算取決於原告的選擇。故,上述例證表明不同的計算方式會得出差異很大的賠償結果,因此這就是為什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侵權人的賠償責任時,可以根據權利人選擇的計算方法計算賠償數額」的原因。即在商標侵權案件中,為了獲得更大的賠償額,原告可以選擇被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遭受的損失,並採用以侵權商品數量與注冊商標商品單位利潤乘積為的計算方式。
第四、法定賠償的確定。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上述五十萬的賠償如何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後果,商標的聲譽,商標使用許可費的數額,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時間、范圍及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等因素綜合確定。
200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無錫召開了2006年度全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上提出「對於難以證明侵權受損或侵權獲利的具體數額,但有證據證明前述數額明顯超過法定賠償最高限額的,不適用法定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應當綜合全案的證據情況,在50萬元以上合理確定賠償額。在依據法定賠償方法確定賠償責任或依據其他方法確定賠償責任需要酌定具體計算因素時,可以考慮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責任」。由此可見,對於《商標法》五十六條所確定的法定賠償,司法機關的態度是既要尊重法律、也要尊重客觀事實。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有些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原告明確適用法定賠償原則的前提下,最後實際的賠償額超過了50萬。
第五、對於商標侵權中的故意侵權,不僅僅應當適用「全面賠償原則」,而且應當對於侵權人給予一定的民事制裁。
2007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訴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南京聯潤汽車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台州華田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和台州嘉吉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侵犯「雅馬哈」及「yamaha」注冊商標專用權二審民事判決書中,認為「鑒於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侵權故意較為明顯,且在原審法院和本院審理期間,均未提供完整的財務資料,原審法院據此推定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主張的賠償數額成立並無不妥。因本案侵權產品的單位利潤和侵權所得利益能夠查清,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關於本案應當適用侵權產品數量乘以注冊商標產品利潤的計算方法或者適用50萬元以下賠償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可知,對於那些故意實施商標侵權行為,司法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將有關侵權商品銷售數量以及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等舉證責任部分轉移給被告,在被告拒絕舉證的前提下,被告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

② 維多利亞的秘密商標遭侵權什麼時候判案的

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昨日披露,全球著名女性內衣品牌「RET」(中文名:維多利亞的秘密)的所有人——維多利亞的秘密商店品牌管理公司訴上海麥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一審落槌,法院商標駁回復審判令被告麥司公司停止商標侵權及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並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據悉,創立於20世紀70年代的「VICTORIASSECRET」定位中高檔內衣、文胸等,一直深受全世界女性的喜愛。維秘公司分別在商標交易「VICTORIASSECRET」、「維多利亞的秘密」上注冊了商品商標及服務商標。麥司公司未經授權,在其經營的店鋪大門招牌、員工胸牌和舉辦的內衣時裝展覽等多種場合,均突出使用了「VICTORIASSECRET」標識。此外,在中國女裝網、新浪微博、微信等網路平台,麥司公司還稱其為維秘中國運營總公司、中國總部等,並開展特許加盟銷售活動。
維秘公司認為,麥司公司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故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賠償損失510萬元並在相關都市媒體、中國女裝網首頁顯著位置就其侵權行為發表書面聲明,消除影響。
上海一中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不僅在店鋪大門招牌、店內牆面等處使用義烏專利申請「VICTORIASSECRET」標識,還在收銀台、員工胸牌、VIP卡、時裝展覽等處使用;被告積極對外宣稱其為維秘上海直營店、中國總部等,足以使公眾產生原、被告存在商標許可的誤解。
被告的虛假宣傳使其不正當地獲得競爭優勢,而被告店鋪的售價遠高於原告官網上同類商品的售價,會對原告今後在中國境內的商業活動產生影響,法院認定被告構成不正當競爭。
法院遂判定被告賠償損失50萬元。

③ 本人收到了侵害商標權糾紛的民事起訴狀。。郁悶啊。怎麼辦

被告銷售的滑鼠屬於生產商生產的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那銷售行為也屬於侵權行為,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

第52條第2項: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但因為你只是銷售商,且你在進貨時可能並不知道對方的生產已構成侵權。

第56條第3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根據該條規定,你的銷售行為雖然構成對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但依法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只需停止銷售即可。

適用該條規定免責的,需要你能夠證明你在銷售時不知道所銷售的產權系侵權產品;同時你還要證明你通過合法途徑取得商品,並能夠說明商品的提供者。

(3)斯凱霍普公司商標侵權案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2784.2萬件,有效注冊商標量1492萬件,僅2017年商標注冊申請量就達到574.8萬件。

我國每萬戶市場主體的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為1520件,商標注冊證不僅是企業經營的品牌,其所具有的商標專用權更應得到有力保護,在日常經營中所發現的疑似侵權行為應得到重視並採取最合適的方式維護自身權利。

如何界定商標侵權

現行商標法第五十七條列舉了七項商標侵權情形,是商標侵權判定中最核心的法律適用標准。相關法律規定還包括涉及不侵權抗辯的第五十九條、涉及侵權賠償額的第六十三條、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情形的第六十四條等,在商標侵權案件中基本是圍繞上述法律規定審理的。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還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干問題的意見》。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不同案件中可能運用到相應法律規定、司法解釋或意見等。

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服務是否相同或類似,以致具有混淆可能性,這是商標侵權案件的焦點問題,包括相同商品或服務上的相同商標。

這里的「相同」除標識、商品或服務本身完全相同,還包括因細微差異但不影響認知的相同和盡管名稱不同但實為同一種商品或服務的相同;

相同商品或服務上的近似商標、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的相同商標、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的近似商標,這里的「類似」指商品或服務在功能用途、消費群體、銷售渠道、服務方式等方面趨同,「近似」指標識在音、形、義方面的近似。

當然,除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的相同商品或服務上的相同商標情形屬構成侵權外。

對於相同或類似商品、服務上的近似商標及類似商品、服務上的近似商標是否構成侵權均需以是否具有混淆可能性作為最終判定標准,此時則需要權利人結合標識的近似、被控侵權標識使用的方式方法、被告是否具有攀附惡意等方面舉證,後由法院或商標行政管理部門作出裁決。

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權利人需在根據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中的情形舉證支持因侵權行為而應獲得的賠償數額,但多年實務證實侵權賠償額的舉證是「維權難」的難點之一。

權利人需證明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合理倍數。

上述情形均難以確定的,則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在三百萬元以下酌情裁判。實務中,在此權利人需盡量證明權利商標的使用時間、知名度、因侵權而造成的市場份額流失事實、侵權人因侵權行為在網路銷售、銷售額信息發布、所涉及行業商品或服務的利潤構成等,此部分需要當事權利人的配合。

當然,侵權賠償數額中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在維權時的律師費、公證費、訴訟費等合理支出實則是先行墊付,在侵權判定成立時上述費用會由法院判令由被告償付。

這盡管不是「先投入再產出」的關系,但應成為權利人在自身合法權利受到損害時敢於維權的後盾,是法律賦予權利人進行合法維權的保障。

如何應對侵權訴訟

實務中,很多當事人作為被告收到法院發的訴狀及相關材料後選擇了不作為的方式應對被訴。但作為國家審判機關,法院行為具有公權力特徵,即使被告不應訴也仍會依照《民事訴訟法》中缺席審判的原則作出與之存在直接利害關系的判決,其判決具有公信執行力。

來自法院的文件與消息絕不是不理就能解決的。所以,當事人應與法院取得聯系,按照應訴通知准備相關文件,積極應訴是解決訴訟應踏出的第一步。

通過法院轉發的訴狀及證據材料,基本可以了解原告所訴被告具體的侵權行為、涉及的法律規定、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的數額等案件焦點問題。

針對不同的焦點問題需要做好抗辯,具體分為以下三種:

1、不侵權抗辯。商標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了三種不侵權情形:

一為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等及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等或含有的地名,注冊商標權利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

二為三維標志注冊商標中含有的商品自身的性質產生的形狀、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或者使商品具有實質性價值的形狀,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

三為在注冊商標申請日之前,他人已經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圍內繼續使用該商標,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適當區別標識。具體是否適用,需根據具體案情進行抗辯。

2、侵權不賠償抗辯。根據商標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一為注冊商標專用權人不能證明此前三年內實際使用過該注冊商標,也不能證明因侵權行為受到其他損失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二為作為被控侵權產品的銷售商,如不知道是侵權商品的,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3、賠償無依據抗辯。根據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侵權賠償數額是按照一定賠償計算標准順序計算的,根據此規定被告可從原告是否能提交證據證明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商標許可使用費等方面進行原告的賠償數額無事實與法律依據的抗辯。

訴訟往往被認為是解決爭議的最後途徑,但實務中原告選擇訴訟方式可能不僅是一案之糾紛,面對訴訟糾紛,可以選擇遵從法院安排通過審判後的判決執行,當然,也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選擇最有利解決方案。

如與原告取得溝通達成調解,在法院同意下撤銷訴訟,減少自身訴累,或經法院途徑簽署調解書,不僅可相應減輕責任還可具有公信力。如通過訴訟的介入與對方促成了更為積極的商業合作機會,那也不失為一種收獲。

④ 我也想找個一審和二審不同的商標侵權案。

案情:何東海於2004年6月14日取得「伊芳+圖形」商標,商標注冊證號為第號,核定使用商品為第32類即豆奶、酸豆奶、乳酸飲料(果製品、非奶)、豆類飲料、果汁飲料(飲料)、花生奶(軟飲料)、綠豆飲料、礦泉水、乳清飲料、奶茶(非奶為主);注冊有效期為2004年6月14日至2014年6月13日。2007年8月,何東海發現奧林公司使用的「伊芬」花生牛奶彩色包裝箱也使用「伊芬+圖形」,侵犯了自己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遂向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證據保全。 裁判: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何東海的「伊芳+圖形」商標經國家商標局核准注冊,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奧林公司使用「伊芬+圖形」商標,其中「伊芬」和原告的「伊芳」讀音和字形相近,圖形中的圓圈也與原告的圖形相近似,可以認定被告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判決:被告立即停止使用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萬元。 一審判決後,被告不服提起上訴。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使用的商標標識為圓形,內部以黑色為背景,該商標的主要部分為圓形輪廓內部由一隻半握拳的手,指尖處是兩只鴿子錯落騰飛的景象,「伊芳」二字分布在圓形左右。圓形內部的圖形和文字均以反白的形式表現。被告使用的商標雖也以圓形為輪廓,但沒有以黑色為背景,圓形輪廓內的圖形為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圖形內標注的文字為「伊芬」,無論商標的整體印象還是主要部分,二者差別明顯。考慮到訟爭商標的注冊時間不長,相關公眾以一般注意力不容易將二者進行混淆,應當認定二者不構成相近似商標。一審法院認定二者構成近似商標錯誤,應予糾正。上訴人的上訴主張有理,應予支持。判決: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何東海的訴訟請求。

⑤ 「好聲音」商標侵權案開庭審理了

5月24日,「好聲音」商標侵權案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開庭審理。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唐德影視」),認為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燦星公司」)和世紀麗亮(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世紀麗亮公司」)實施了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索賠5.1億元。

庭審前,浙江廣電突然起訴唐德稱「中國好聲音」歸屬浙江衛視,認為「中國好聲音」中文節目名稱是浙江衛視創造的,並由浙江衛視向廣電總局登記備案,由此該節目名稱只能由浙江衛視使用。

在庭審時,關於「中國好聲音」的權利,亦成為焦點。被告燦星公司支持了浙江廣電關於好聲音歸屬的說法。但唐德影視則認為,「中國好聲音」中文節目名稱是對Talpa公司授權的一檔電視節目的呼叫,是對英文名稱「The Voice of China」的直接翻譯,是整個節目不可分的元素。「中國好聲音」播出節目、使用節目名稱均是源於Talpa的授權。

無論是版權的歸屬,還是經濟的賠償,唐德影視的訴訟要求得到了社會廣泛支持。5月22日,在浙江廣電就「中國好聲音」歸屬自己而對唐德進行訴訟的新聞曝光後,包括人民日報客戶端、光明網、新華網等中央黨媒集體發生,力挺唐德影視,並呼籲社會尊重版權、尊重原創。

據悉,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將擇期對本案作出宣判。

⑥ ipad商標侵權案的事件結果

ipad商標侵權案的事件結果:

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公司就iPad商標爭奪一案達成和解,蘋果公司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以獲得iPad在中國內地的商標使用權

唯冠蘋果iPad糾紛大事記:

2000年,唯冠集團注冊了iPad在歐洲與世界其他地區商標。次年,唯冠大陸子公司深圳唯冠注冊了iPad中國商標。

2009年12月,蘋果通過旗下英國子公司IP Application支付3.5萬英鎊從唯冠台灣子公司唯冠國際手中買下了iPad全球商標權。

2010年1月,蘋果正式發布iPad。2月,蘋果以深圳唯冠連續3年停止使用iPad商標為由要求中國商標局撤銷1090557號商標。

2010年4月,蘋果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深圳唯冠,認為基於之前轉讓協議,自己持有iPad商標在大陸的所有權。但深圳法院駁回了這一訴求,認為蘋果是與唯冠國際達成協議,並未與深圳唯冠簽署合約,而也沒有證據表明深圳唯冠批准了這一協議。

2011年,唯冠在深圳與惠州兩地起訴蘋果經銷商,要求禁售iPad。2月,蘋果在深圳法院起訴深圳唯冠,要求深圳唯冠進行賠償並確認蘋果在大陸擁有iPad商標權,這是雙方首次正面交鋒。3月,深圳唯冠向北京工商局投訴,要求對商標侵權的蘋果實施罰款。12月,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蘋果敗訴,其賠償與商標要求均被駁回。

2012年2月22日,深圳唯冠在上海浦東新區法院起訴蘋果總經銷商侵權,但法院未宣判。2月29日,蘋果在深圳起訴深圳唯冠要求獲得iPad在大陸商標權的二審在廣東高等人民法院開庭。

2012年4月1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富邦公司(唯冠科技債權人之一)申請唯冠破產清算要求遭拒。

2012年5月9日,美國加州高級法院法官馬克·皮爾斯5月4日應蘋果的請求,駁回了唯冠起訴蘋果iPad商標侵權一案。

2012年7月2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外宣布,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權問題達成和解,蘋果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和解費用。

⑦ 美國的著名商標侵權案有哪些

知識產權,廣義而言包括版權即著作權、專利即技術發明、商標、商業秘密和知名權等,其中前三類受到相當全面的保護。今天,我們介紹兩個有關商標專屬權的案例。
一個例子是,世界摔角協會為什麼會更名為世界摔角娛樂。
首先澄清一下:摔角不同於摔跤。摔跤是競技體育,是奧運比賽項目。而職業摔角則具有極大的娛樂性,拿薪水的選手以強烈刺激感官的方式,伴隨著挑逗性的言語,按照基本上預先設定的結果進行打鬥。這種摔角競技表演的代表,就是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WWE)。
WWE的前身是泰坦體育,其創始人之一是今天WWE主要持股人文斯·麥克馬洪的父親傑斯·麥克馬洪。在那個時代,美國的摔角競技可以說是處於「春秋戰國」的時代,三十來個摔角表演公司各有自己的地盤,在電視開始普及之後,它們也仍然依照舊規,在各自地區的地方電視台進行轉播。
文斯和其夫人琳達接手之後,打破地域傳統,將他們主持的摔角表演通過全國性的電視網進行直播,幾經波折,最終戰勝群雄,不但成為美國式摔角表演的霸主,而且走向了世界。它的總部仍然設在康涅狄格州的斯坦福德,但是在紐約、洛杉磯、倫敦、墨西哥城、孟買、上海、新加坡、迪拜、慕尼黑和東京均設有辦事處。
文斯和琳達執掌泰坦體育之後,在1982年收購了Capitol Wrestling Corporation及其控股的世界摔角聯盟(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並於1998年更名為世界摔角聯盟有限公司。1999年再改名為世界摔角聯盟娛樂有限公司,最終於2002年去掉「聯盟」一詞,成為今天的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而且從2011年起,公司用WWE作為自己的商標。
這一系列的名稱變化,都源於與歷史悠久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冠名權上的糾紛。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成立於1961年,開始時叫做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1986年改為現名。世界摔角聯盟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都用WWF作為自己的商標,於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就其商標權起訴世界摔角聯盟。1994年,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泰坦同意停用WWF作為推廣摔角時的書面用詞,在電視廣播中特別是有字幕的時候,也盡量少用這一簡稱。自然基金會也就不反對世界摔角聯盟使用其英文的全名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
但是在200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再次提起訴訟,因為世界摔角聯盟仍然在許多場合使用了WWF這一商標,特別是用在它的紀念品和其他商業產品上面。
英國專利法庭裁決世界摔角聯盟敗訴,所以世界摔角聯盟才在2002年最終改名為世界摔角娛樂,簡稱為WWE,網站域名也隨之改變。除了歷史上的錄影,不能再使用WWF三個字母作為標識。
還有一個著名的商標侵權案件,就是阿迪達斯起訴瑋倫鞋業。
阿迪達斯是一家知名的鞋業公司,它的三條紋標識從1952年就開始使用,後來注冊成為馳名的商標。瑋倫鞋業也是一家老牌公司,成立於1956年,但是它模仿阿迪達斯,使用兩條或四條條紋作為自己產品的標記。兩家公司曾經達成協議,瑋倫放棄使用它的條紋標識。但是在2001年,瑋倫再次在它的產品上加上條紋,這次阿迪達斯把瑋倫告上法庭。
經過多年的纏訟,在2008年陪審團審視了268類瑋倫的條紋商標產品,一致裁定瑋倫仿冒了阿迪達斯的商標,判決瑋倫公司敗訴,罰款為其利潤1.37億美元,加上懲罰性賠償1.37億美元和其他費用,總計3.046億美元,也就是相當於一條阿迪達斯的條紋罰了它一億美元。

⑧ 本案是產品質量問題還是商標侵權問題

一、基本案情:2003年1月25日,天台縣××電腦公司向天台縣××網吧銷售同一批次的41隻英特爾?賽揚?(Intel?Celeron?)盒裝CPU(以下簡稱盒裝CPU),價格為450元/只,共計貨值金額1 8450元。2003年4月17曰,雙方簽訂協議,再次明確上述41隻CPU為盒裝賽揚四代1.7G(註:盒裝CPU帶風扇,散裝CPU不帶風扇)。2003年4月23目,天台縣××網吧向天台縣工商局經檢大隊投訴,反映天台縣××電腦公司所銷售的盒裝CPU存在著質量問題。2003年4月30日,在雙方負責人在場的情況下,天台縣工商局依法對41隻標稱為盒裝賽揚CPU(風扇標識為Intel?)的其中4隻進行了隨機抽樣送檢,委託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檢驗。2003年5月26日,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出具的檢驗報告表明CPU是真的但是散裝處理器(即散裝CPU),風扇是假冒的。根據檢驗結論,天台縣工商局依法對天台縣××電腦公司進行立案查處。二、幾種觀點:對於該案的定性,產生了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天台縣××網吧向天台縣××電腦公司購買的是盒裝CPU,結果天台縣××電腦公司銷售的是由散裝CPU摻上假冒風扇組裝成的假冒盒裝CPU,鑒於CPU雖然是散裝但畢竟是真的,只有風扇是假冒的,這種行為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條、第三十九條所述的在產品中摻雜、摻假的違法行為。第二種意見:天台縣××網吧向天台縣××電腦公司購買的是盒裝CPU,結果天台縣××電腦公司銷售的是假冒盒裝CPU,鑒於盒裝CPU是由CPU加風扇組成的,既然CPU經鑒定為真的並且無法辨別散裝與盒裝的區別,那麼只能對銷售假冒Intel?注冊商標風扇的行為進行定性,這種行為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所述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第三種意見:天台縣××網吧向天台縣××電腦公司購買的是盒裝CPU,結果天台縣××電腦公司銷售的是由散裝CPU加上假冒風扇組裝成的假冒盒裝CPU,雖然盒裝CPU的CPU和風扇是可以分離的,但是盒裝CPU是英特爾公司作為一件產品銷售的。因此,應對銷售假冒Intel?、Celeron?注冊商標的盒裝CPU行為進行定性,這種行為同樣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所述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三、案件分析:第一種意見的關鍵是如何理解這個「假」字。摻雜摻假商品從本質上來說是解決商品的內在質量問題,而不是商品的外在標識問題,雜是指雜質,假是指假商品,而不是假冒商品。根據兩高院公布的《關於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0號)第一條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產品明顯質量標准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五條也將假商品定性為「商品名稱與商品質地不符,以假充真的商品。」而假冒商品的外延相對較為模糊,既指假冒他人的產地、廠名、代號等產品標識,也指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從本案看,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出具的檢驗結果表明風扇是假冒的,只能證明該風扇是侵犯Intel~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權商品,並不必然得出風扇是假商品或劣質商品的結論,雖然天台縣××網吧在投訴中指責該批CPU不能很好散熱,但要證明風扇是假商品或劣質商品,還需要進一步作產品質量檢測,現有證據並不能證明該風扇降低、失去了應有的使用性能。兩高院的法釋[2001]10號解釋雖然是為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作出的司法解釋,從法律的嚴肅性和統一性來說,行政處罰案件不應該再對「摻雜摻假」等偽劣商品的概念作另外不同的解釋。第二種意見的關鍵在於如何認識CPU與風扇的組合問題。是系統整合、有機組合還是一般組合、隨意搭配?這種意見把盒裝CPU當成了風扇和CPU的一般組合,近似或等同於散裝CPU與風扇的隨意搭配。認為CPU雖然是散裝的,但也是英特爾公司生產的真品,CPU的散裝與盒裝按現有證據找不出兩者之間的區別,現有證據只能證明風扇侵犯了Intel?注冊商標專用權。這種定性並無不妥之處。但是筆者一直納悶,投訴者買的是假冒盒裝處理器,經營額近20000元。市面上一般風扇的零售價格為20元一60元,經營額最多隻有2500元,如果只定性風扇是假冒的,根本不能體現過罰相當的原則,總感覺放縱了違法行為。第三種意見全面分析了盒裝CPU的特點,認為盒裝CPU雖然由CPU加風扇組成的,但CPU與風扇的組合是有機的、系統的,不是一般的拼湊。因為CPU在運行時產生的大量熱量,需要高品質的風扇進行散熱,才能保證電腦的良好工作。而散裝CPU隨意搭配其他品牌的風扇,其品質參差不齊,難以保證電腦的品質,一般的電腦使用者難以識別,只有英特爾公司等才能將高科技產品的CPU和風扇進行成功的系統整合。這也是電腦使用者熱衷於盒裝CPU的原因,也導致了市面上假冒盒裝CPU應運而生。筆者在征詢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的熱線電話時,也被明確告知,該公司只銷售盒裝CPU,不銷售散裝CPU,散裝CPU只面向電腦品牌企業銷售的。可見英特爾是將盒裝CPU作為一件產品推出的。該公司產品的外包裝上把盒裝CPU稱為英特爾系列處理器,而不是英特爾盒裝系列處理器,只是為了與市面上流通的散裝CPU區分開來,才加上盒裝的稱呼,包括該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也稱之為英特爾盒裝處理(CPU),這也可以證明盒裝CPU本來就是一件產品。另外,將散裝CPU與風扇組裝成假冒盒裝CPU,需要有標明英特爾?、賽揚?、Intel?、Celeron?標識的外包裝和說明書相配套,這種行為也必須通過偽造或委託他人偽造英特爾?、賽揚?、Intel?、Celeron?標識才能獲得,這種行為也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所列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因此將當事人天台縣××電腦公司銷售假冒盒裝CPU的行為而不僅僅是銷售假冒風扇的行為定性為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是符合過罰相當原則的,也有利於遏制當前假冒盒裝CPU猖獗泛濫、屢禁難止的局面。

⑨ 申請馳名商標時所採用的侵權案例需要什麼要件

公司在相關的類別甚至在全類進行注冊保護,說明我公司對商標的保護意識非常強,如果就某個商標的侵權至使我公司的實際利益收到影響向法院申請就某個案件中認定為馳名商標目前非常難,需要慎重。中華商標超市網

閱讀全文

與斯凱霍普公司商標侵權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