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喬丹商標案的公共關系分析
根據《商標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該條上半段講的是在先權利的保護,下半段講的是對有一定影響的未注冊商標的保護。之所以出現在先權利保護的問題,是因為商標標識是由文字、圖形、立體標識等符號構成,而這些符號我們除了用在商標上之外,還會用在其他的地方,會因為其他法律的規定產生其他的權利。即之所以有在先權利的問題,是因為人們對商標標識符號的多領域使用。
我們會在什麼地方也使用文字、圖形、立體標識等符號呢?作品中會用,著作權人對作品享有著作權,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外觀設計中會用,專利權人對外觀設計專利享有專利權,受到《專利法》的保護;企業名稱中有,企業對企業名稱享有商號權,受到《公司法》等法律的保護;自然人的名字上有,自然人對自己的姓名享有姓名權,受到《民法通則》等法律的保護;等等。
無論用作什麼方式,符號有自身的功能,符號最基本的功能有:1、指代功能,即當符號出現的時候往往是在代表別的事務,而不僅僅是符號本身;2、傳播功能,即符號是傳播的工具之一,符號本身的不同還會影響傳播的快慢、程度等等;3、信譽集聚功能,即符號往往能集聚他人對符號所代表事務的評價,積攢信譽。符號本身的這些功能會帶來很大的商業價值,才讓很多人擠破頭皮去注冊特定的商標,而不是隨意注冊一個商標來慢慢使用,讓這個商標產生商譽。當申請注冊商標標識上的符號已經在其他方式中被他人使用了,就有了是否侵犯在先權利的問題。
《商標法》第三十二條雖然只是用了短短的半句話來說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但是判斷是否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卻是不簡單的。首先,必須是「現有的」在先權利,已經失去的不算「現有的」,還沒有得到的也不算「現有的」。之前曾經有公司提出申請保護自己已經不用的企業名稱的案件,當時爭議非常大,如果有人拿著已經提出申請但是沒有授權的外觀設計專利來主張侵犯在先權利,也是無法成立的。其次,「在先權利」的權利種類不同,是否構成侵害的判斷規則也不同。這一點上,對著作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應該是最嚴格的,如果申請注冊的商標使用了他人的作品,那一般就構成了侵犯他人著作權,商標不得注冊。比如,把他人的油畫注冊成商標的情況。同樣,把已經申請並授權了的外觀設計專利的圖案申請商標,則會侵犯他人的專利權。但是,對於商號權和姓名權的保護則並不是那麼絕對的,要根據情況,分析商號或者姓名對於特定商品或者服務領域消費者的影響。
以本案為例。「Michael Jordan』 Steak House」商標由「Michael Jordan」和「Steak House」兩個部分構成。「Steak House」的中文含義是「牛排餐廳」,因為直接表示了服務的內容,所以注冊在43類沒有顯著性。那麼「Michael Jordan」就成了這個商標的核心部分,我們只需分析「Michael Jordan」能否注冊即可。
大部分人都知道Michael Jordan是美國著名的籃球明星,甚至可能是中國人知道的美國最知名的籃球明星之一。當包含Michael Jordan名字的商標申請注冊時,首先我們要分析其他部分的顯著性如何,如果其他部分在特地商品種類沒有顯著性或者顯著性弱的話,就只剩下一個問題,即是否侵犯了Michael Jordan的姓名權。關於這一點,商標申請人永禾公司認為Michael Jordan是體育明星,其影響力只應當限制在與體育有關的商品或者服務上;而異議人瓊普海葉公司則認為在第43類注冊Michael Jordan商標也侵犯了Michael Jordan的姓名權。法院最後支持了異議人瓊普海葉公司的主張,在判決書中的理由部分有一句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某一自然人的姓名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且已與該自然人主體形成對應關系,則該姓名作為一種符號,可能成為連接該自然人主體與商品或服務的橋梁,此時若許可將他人姓名申請注冊為商標,則可能對該自然人的姓名權造成損害。」也就是說,法院在認定是否注冊商標是否侵犯自然人的姓名權的時候,會考慮到該自然人的知名度,知名度越高,商業價值越高,排斥力應該越大。換句話說,當自然人知名度非常高的時候,其姓名權排斥力會溢出所從事的行業,進入其他行業。這個論點是非常有道理的,本案中Michael Jordan是個體育明星,但是除了體育界和體育愛好者,其他的人知道Michael Jordan嗎?當然是知道的。從這個方面來看,Michael Jordan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體育明星,而是一個大眾明星。第43類服務的消費者大部分人也可能知道Michael Jordan,如果允許他人把Michael Jordan這個姓名注冊成商標,則會給消費者帶來混淆和誤認,也會侵犯Michael Jordan的姓名權。
另外一方面,也不能簡單的認為在所有的商品或者服務種類上注冊Michael Jordan都會侵犯明星Michael Jordan的姓名權。商品和服務的種類一共45類,包含無數種商品或者服務,每種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均有其特殊之處。如果根據相關市場的特殊情況,能夠證明明星Michael Jordan在特定種類商品或者服務領域的確沒有影響力或者影響力很低,不會給消費者帶來混淆,在特定種類注冊Michael Jordan商標不會侵犯明星Michael Jordan的姓名權還是可以注冊Michael Jordan商標的。當然,這就是需要進行個案審查了,不能一概而論了。
綜上,作為一個業內討論很激烈的案件,「Michael Jordan』 Steak House」商標案中法院確定的保護姓名權的原則對以後相同、相似的案例都有很好的借鑒的作用。
㈡ 喬丹有哪幾種標志
有兩種標志,一個是中國的,一個是美國的。
1、jordan brand是nike旗下的一個產品線,是美國球星邁克爾·喬丹本人自己的品牌,其標志被稱為「飛人」。
2、喬丹(中國)是中國人自己注冊的一個品牌,和美國球星邁克爾·喬丹沒有任何關系,和nike公司也沒有任何關系。
下圖左側為中國喬丹標志,右側為美國喬丹標志:
(2)喬丹公司對商標的管理擴展閱讀
2·23喬丹商標案
2011年年底,喬丹體育首發申請獲准,2012年即將掛牌上市。2012年2月23日,邁克爾·喬丹突然現身視頻稱向中國一家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由此引發「2·23喬丹商標案」。
2015年7月27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二審判決書對於邁克爾喬丹與中國喬丹體育商標爭議案,邁克爾喬丹要求撤銷喬丹體育的爭議商標的上訴理由依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喬丹體育的注冊商標不會被撤銷。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宣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2016年4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再審申請人邁克爾·喬丹與被申請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一審第三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10件商標爭議行政糾紛系列案件,庭上各方就「喬丹」商標是否侵權問題辯論了4小時之久,但最終結果並未當庭宣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丹 (中國體育用品品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jordan brand
㈢ 如何看待喬丹商標爭議
可以點擊本問題下方的綠色免費咨詢圖標→【向TA咨詢】進行免費專利商標版權登知識產權問題咨詢,專利資深顧問會第一時間回復並解決您的任何問題需求。
單純從法律角度來看待此案的話,個人支持邁克爾-喬丹一方,原因:第一,雖然喬丹在國外是常見姓,可是起碼在國內喬丹公司申請喬丹商標之前,國內消費者看到喬丹二字想到的自然是全球知名的球星邁克爾-喬丹。即,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喬丹和邁克爾-喬丹已經建立起了唯一對應關系。而法院判決卻並沒有從中國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而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角度做出判斷,實為不妥。第二,防止消費者混淆誤認標準是商標法的核心,在第一點所述的唯一對應關系建立情況下,中國消費者看到喬丹商標的體育服飾,自然會認為是經邁克爾-喬丹授權或有關聯,進而誤認誤購。拿我自己來說,高中時(2004年前後)在縣城逛街,看到了喬丹專賣店,我真的以為是與球星邁克爾-喬丹有關的一個品牌,還專門進去逛了逛。後大學期間才得知此喬丹非彼喬丹,突然有一種受騙的感覺。第三,喬丹體育具有明顯的搶注邁克爾-喬丹及其兒子姓名為商標的「傍大牌」故意。除了邁克爾-喬丹外,喬丹體育還搶注了邁克爾-喬丹兒子的姓名「傑弗里喬丹」、「馬庫斯喬丹」、「JIEFULIQIAODAN」、「MAKUSIQIAODAN」及其變體的商標。,足以彰顯其惡意。
㈣ 喬丹案,商標權糾紛如何解決
商標權,是指商標所有人對其商標所享有的獨占的、排他的權利。在我國由於商標權的取得實行注冊原則,因此,商標權實際上是因商標所有人申請、經國家商標局確認的專有權利,即因商標注冊而產生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聲音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
㈤ 擬上市的企業需要對商標做哪些維護
擬上的市企業對於商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商標注冊申請、商標使用、商標許可、商標轉讓、商標侵權等,要想鯉魚躍龍門,順利通過IPO上市,應對商標問題的復雜性就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公司上市發行股票,暢游資本市場,是很多企業夢寐以求的一刻。然而IPO之路不都是一帆風順、一路暢通的。2012年2月,飛人喬丹起訴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商標涉嫌侵犯其姓名權,直接導致喬丹體育上市受阻;2015年5月,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因商標糾紛被他人舉報,不得不在上市前一天的關鍵時刻 宣布暫緩發行股票;新東方、小肥羊等企業,都曾因商標糾紛險些錯失上市機會。顯然,商標糾紛已成為很多企業上市不可小覷的攔路虎,那麼企業做到哪些才能避免受商標的影響呢?
一、商標梳理,及時注冊、轉讓與經營有關的商標
證監會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中規定,發行人應合法擁有與其生產經營有關的商標所有權或者使用權。
為保證上市順利,贏得市場份額,擬上市企業通常會重新進行品牌定位,擴張新領域,這就需要擬上市前,對現有商標體系進行梳理,查缺補漏,將商標注冊范圍覆蓋現有和即將擴張的產品或服務領域,保證獨立擁有與企業經營相關的商標所有權。此外,擬上市企業的大眾關注度高,除了注冊基礎商標外,還需要考慮注冊作為事前救濟的防禦、聯合商標。
很多企業在創業初期設立的主商標,由於先天顯著性較弱或者在發展期間商標被弱化、淡化,導致新領域注冊主商標進程受阻。此時,可以考慮在主商標架構體繫上延伸發展子品牌,借主商標之勢宣傳子品牌。但現實中,很多企業老闆在衡量新創品牌宣傳成本與主商標新領域使用侵權成本之後,毅然決然選擇充滿感情依戀的主商標,大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決心。殊不知,這會為企業上市埋下後患,這里還是建議企業們能拿出壯士斷腕的豪情,客觀、理性地選擇
二、建立商標內審及外部監控機制,及時採取救濟措施
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中規定,發行人不得違反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不存在重大不利變化的風險。擬上市企業必須自備一套完備成熟的商標使用內部審核制度,設置專人專崗,規范各部門注冊商標使用行為,未注冊商標本身存在權利不確定性,因此建議在注冊完成前不得對外使用。
此外,擬上市企業還應該建立健全的商標監控機制。監控是否存在與企業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監控競爭對手的商標申請情況,監控是否存在商標侵權的情形,一旦發現,及時採取商標異議、宣告無效、工商舉報或者侵權訴訟的救濟措施。
三、商標資源再分配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中規定,發行人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聯方不得有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一般來說,擬上市企業名下商標不在少數,有些商標跟企業主營業務關系緊密,有些商標則跟關聯公司主營業務相關,後者商標通常由擬上市企業免費許可關聯公司使用。如果繼續保持商標權利人不變,待企業上市後,繼續免費許可或者轉讓給關聯公司將變得非常困難。因此,上市前,需要對商標資源進行再分配,與上市企業相關的商標繼續留在其名下,關聯公司可通過轉讓獲取與其相關的商標。
由此可見,企業在平時對商標的維護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重視,到了關鍵時刻很可能會掉鏈子,而影響大局,對於擬上市的企業,要時刻關注商標動態,對商標進行監測是最好的方法。
㈥ 喬丹體育被判停用喬丹商標,現在商標有多重要
版權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是很關注的,畢竟我們國家早期的時候很多公司其實發展是不錯的,也是很良心的,就是因為版權的盜版問題,直接倒閉,而這一次人們會疑惑喬丹體育被判停用喬丹商標,現在商標有多重要?重要性很大,尤其是對於一個品牌的宣傳來說,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最耍流氓的就是靠著抄襲過來的書火起來後,結果只是賠償30w就可以了,然後書還可以接著賣,靠著抄襲掙了300w,結果就只用賠償30w,這個簡直就是一種耍流氓的行為,所以可以看出版權的問題重要性,尤其是對於運動品牌來說,logo商標非常重要,是不可小看的。
㈦ 喬丹商標案敗訴後,會對喬丹體育產生什麼影響
經過各級法院層層審理,八年時光悄然飛過,飛人喬丹與喬丹體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丹體育”)商標糾紛終於有了定論。 就在近幾日,最高人民法院對於遠在大洋彼岸美國AIR JORDAN品牌對喬丹體育起訴商標侵權一案作出最終判決,認定被訴決定及一審、二審判決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都出現了錯誤,因此,應當撤銷爭議商標注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就爭議商標重新作出裁定。
病爆發後,奧運會被推遲,賽事停止,體育產業受到不小打擊。與此同時,體育用品行業內各品牌零售營業額也出現了不小下滑,一季度國內品牌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分別為李寧、安踏和特步。喬丹體育這次通過收購來重塑和提升自己的品牌,也不失為是一次在逆境中尋求自我突破的嘗試。
㈧ 「喬丹」商標案宣判帶來哪些思考
在商標中使用名人的姓名或形象要經過權利人的許可並支付對價,是國際通行的商業慣例。如果允許一部分人不去通過協商獲得授權許可就拿名人的聲望到市場中牟利,就會使守規矩的人吃虧。這是對其他競爭者的不公平,損害了市場秩序。坦率地講,喬丹公司攀附喬丹個人聲譽的做法,影響了中國人在國際社會的形象。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真心不想我們有「喬丹」這樣的民族品牌。不過,就這起案子本身來說,也有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地方。
比如,此次判決雖然以侵犯喬丹的姓名權為由宣告訴爭「喬丹」商標無效,但同時也指出:「該行為在損害該自然人姓名權的同時,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誤導公眾並損害消費者的權益,構成對公共利益的損害,對於這樣的商標可以適用商標法中關於有不良影響之商標的禁止性規定,從而予以宣告無效。可法院之前認為,對於損害私權的商標就不能再考慮對公共利益的損害。這兩種說法存在一定的矛盾之處,需要進一步予以闡明。
此外,此次判決在認可喬丹對於「喬丹」享有姓名權的同時,對於它的拼音拒絕保護,讓人費解。在中國人比較熟悉的英語中,「QIAODAN」並沒有任何含義。因此,我們對於「QIAODAN」這一字母,除了將它作為「喬丹」的拼音看待之外,基本不會產生其他聯想。就此而言,「QIAODAN」是可以與「喬丹」替代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既然如此,還需要去做「QIAODAN」是否與「喬丹」或者籃球明星喬丹形成穩定對應關系的調查,然後才能確認「QIAODAN」等於「喬丹」嗎?
不管怎樣,這場「喬丹」商標爭議案的終審結果再一次表明我國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決心,並將有力推動相關司法實踐。
㈨ "喬丹"商標案:對中國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有何啟示
北京五一國際知識產權解答,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中國分會版權委員會主席王軍表示,此次判決表明了我國加強知識產權司法的決心,為名人姓名的商標和知識產權保護做出了示範性指示,為法律界和體育界帶來了正面作用。
王軍認為,此次判決無疑給「打擦邊球」的企業敲響了警鍾,會促使中國體育品牌、本土企業反思自己的發展模式,對中國體育產業發展、體育用品知識產權的保護都有積極影響。通過類似案件,中國企業能夠越來越認識到自主創新、經營自主品牌、合法運用知識產權、維護權益的重要性。
㈩ 中國喬丹敗訴,為什麼還能發聲明說不影響公司商標使用和正常運營
說起「喬丹」,相信不少人除了知道那個籃球之神外,一定還聽過體育運動品牌領域的「喬丹」。最高人民法院宣布,AIR JORDAN (籃球之神喬丹創立的體育品牌)和中國品牌喬丹體育公司的商標侵權案成立,中國喬丹的 25 類商標和圖形被判定侵權,宣布撤銷。
總結
搶注商票並不是只有喬丹體育一家,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都有搶注商標的行為,別說這種跨國的,就是單單本國內的都有,比如著名的葵花葯業,還有大家很熟悉的滴滴打車,滴滴原本叫嘀嘀打車,有名氣後竟被杭州一公司搶先注冊,滴滴打車反而成了被告,並最終敗訴。所以說中國的喬丹搶注商標並不可恥,這只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