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屬於財產權,專利轉讓是指專利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其發明創造專版利的所有權或將權持有權移轉受讓方,受讓方支付約定價款所訂立的合同。通過專利權轉讓合同取得專利權的當事人,即成為新的合法專利權人,同樣也可以與他人訂立專利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包括專利申請權轉讓。在這里要把轉讓專利與許可專利區別開,許可專利是將專利的使用權讓與一部分給他人,專利權人在許可合同中對專利權處分的是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轉讓專利權時專利權人處分的是所有權。因此轉讓專利權收入屬於財產收入。
B. 專利申請成功新聞怎麼寫
標題:可喜可賀!我司XX項目(或技術)榮獲國家專利
內容:介紹項目內容,包括投入、研發、產出等等。文中可以提及專利權名稱和專利號。
C. 著作權中的時事新聞問題
著作權法:傳播報道他人采寫時事新聞應注出處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案件大幅度上升。這表明著作權法、商標法等相關法律的修改,對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已產生影響,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面臨著更為繁重的任務和新的發展機遇。
來自最高人民法院最新數字顯示,全國法院今年上半年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991件,比去年同期上升近25%,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著作權案件,其次為技術合同案件、專利權案
件、商標權案件。這些新收案件較之以前訴訟關系更復雜,專業性更強,法院審理難度也相應增大。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一個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符合世貿組織規則、更加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在我國已經建立並實施。經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的專利法、著作權法和商標法已相繼施行,國務院陸續修改頒布了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商標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等行政法規。作為我國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著手建立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知識產權審判機制,依法及時制定了知識產權法律適用、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等方面的司法解釋。這些司法解釋清晰地界定了審判實踐中容易混淆的一些法律適用難題,擴大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強化了執法措施。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首次將時事新聞的使用規則納入司法保護范圍,明確規定傳播報道他人采寫的時事新聞應當註明出處。通過機構改革,知識產權專門審判機構不斷鞏固和發展,一批高學歷、高素質和有審判經驗的法官被調整、充實到知識產權審判隊伍。近年來,各級法院審理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注意對停止侵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方式的綜合運用,積極慎重地採取訴前停止有關侵權行為的新的執法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法院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越來越為國內外所關注。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曹建明為此提出,全國各級法院要正確貫徹實施知識產權法律的有關司法解釋,嚴格依法確定知識產權權利范圍,正確適用民事責任規定,准確認定並制裁侵權行為,保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順利運行。同時要加快知識產權裁判文書改革,加強裁判文書的說理性。隨著形勢的發展,各級法院應對知識產權法律適用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加入世貿組織後審判實踐中出現的疑難問題。
D. 知識產權的最新報道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4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版況。國家權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2014年知識產權數量持續快速增長,共受理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申請236.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92.8萬件,同比增長12.5%,申請量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
知識產權數量持續快速增長
2014年,共受理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申請236.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92.8萬件,同比增長12.5%,申請量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共授權發明專利23.3萬件,發明專利審查周期縮短至21.8個月。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2.6萬件,同比增長14.2%。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9件。受理商標注冊申請228.5萬件,同比增長21.5%,平均審查周期控制在9個月以內。商標有效注冊量839萬件,繼續保持世界第一。作品登記量99.2萬件,同比增長17.39%,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量21.9萬件,同比增長33.12%。農業植物新品種權年申請量1772件,同比增長32.9%,初審時間縮短到2個月。林業植物新品種申請量累計達1515件。
E. 怎麼寫政府補貼專利的新聞稿
成功申請專利可獲政府補助最高萬元
摘自:嘉興在線—嘉興日報 作者: 編輯:實習編輯 駱靜 責任編輯:晏揚
為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有效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鼓勵發明創造和自主創新,我市下發《嘉興市專利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各類專利項目補助資金進行整合,從而規范資金管理。
《辦法》首先對專利項目補助資金組成部分、使用范圍和適用對象進行了明確。其中專利項目補助資金組成部分包括國家、省專利專項補助資金,市級科技發展資金中安排用於專利項目的資金,及其他社會資金。專利項目補助資金使用范圍為國內外專利授權補助,各級知識產權(專利)試點、示範企業獎勵,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專利保險補貼,專利實施轉化項目補助,專利中介機構培育補助。適用對象則包括在嘉興市本級注冊登記的企業或社會組織;包括嘉興市本級戶籍居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編科研人員,在嘉興從事科研工作連續五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在嘉興居住滿三年且具備相關條件的法定代表人等。
《辦法》其次對補助內容和標准按照適用范圍進行了規定。專利申請或授權補助按照授權層次的不同、專利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獲得美國、日本、歐洲專利局授權發明專利的單位,若申請人為企業每件專利補助5萬元,申請人為個人每件專利補助3萬元;獲得國外其他國家發明專利權的單位,每件補助4萬元,個人每件補助3萬元。獲得國外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單位,每件補助人民幣1萬元;個人每件補助5000元。獲得國內發明專利的,授權後資助1萬元。單位或個人在專利申請階段向代理機構及審批機構繳納的部分費用使用「嘉興市專利服務券」進行抵免,獲得國內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授權的單位和個人,由具有專利代理資質的代理機構委託申請的專利,每件分別資助1000元和500元,自行申請每件分別資助600元和400元。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度內國內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類專利授權總量在10個以上的單位,每件專利再增補200元。
在各級知識產權(專利)試點示範單位獎勵上,被列入國家級知識產權示範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浙江省專利示範企業、嘉興市專利示範企業的單位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和5萬元一次性獎勵;嘉興市專利示範鎮創建達標的鎮(街道)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中小學生(青少年)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及示範學校(基地),分別給予3萬元和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與此同時,在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專利保險補貼、專利實施轉化項目補助及其他專利項目補助資金資助,《辦法》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專利項目補助資金重在「補助」更重在「管理」。此次《辦法》對資金的管理也進行了具體的約束,注重發揮引導和杠桿作用,規范分配管理並提高使用績效。市科技局根據補助對象申報情況,形成專利項目補助資金計劃草案。按照科技發展資金相同程序批准後,市財政局會同市科技局將專利補助計劃與當年度科技發展資金安排計劃一並下達。同時,專利項目補助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挪用。財政部門、科技部門將加強對專利項目補助資金使用情況的日常監管,發現專利項目補助資金分配使用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等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停止、追繳撥款,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F. 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對於這則新聞你有什麼感想寫一篇作文,800字
回頭審視華為向蘋果授權專利這件事,需要看到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多年來在技術創新上持續加大投入而終於開始有所回報的事實。企業只要時時刻刻不忘通過創新來做強做大,就能掌握主動權。
5月初,有關「華為2015年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的消息不脛而走。消費電子領域巨頭蘋果竟需要中國企業的專利授權?在當前製造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這個消息迅速在業界引起熱議。這裡面不乏眾多歡呼雀躍者,還有不少冷眼旁觀者,質疑的也大有人在。爭論中的是非姑且不論,消息本身所帶來的信息還是值得借鑒分析。
首先,華為向蘋果授權專利,即使談不上「中國科技對美國科技的『逆襲』」,也能夠被算作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上有突破的代表性事件。從報道內容來看,「華為於2015年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主要是GSM、UMTS、LTE等無線通信技術。同時,蘋果公司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由於專利數量上的差距,許多媒體將焦點落在「蘋果要向華為繳納多少專利費」這個問題上。其實,由於無法獲知更多有關專利技術的內容,有關專利費用的討論沒必要深入下去。更需要看到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多年來在技術創新上持續加大投入而終於開始有所回報的事實。尤其是在中國的通信企業經歷過2G時代的亦步亦趨,3G時代的有所參與,到如今4G時代的規則制定者這一系列的歷程之後,回頭來審視華為授權蘋果專利這事,就不難發現這種轉變的象徵意義,是值得關注和認真分析的。
其次,在當下製造業整體創新轉型的關鍵時期,華為的這則消息也給低迷彷徨的製造業以激勵:假以時日,踏踏實實的創新也能帶來巨大轉變。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596億元,占銷售收入15%。過去十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2400億元。目前全球研發人員約7.9萬名,占據公司總人數的45%,全球擁有16個研發中心,累計申請中國專利超過5萬件,申請國外專利萬余件,在全球企業專利申請量上位居第一。巨大的研發投入,也支持華為逐漸擁有了專利話語權和主動權。華為還通過與愛立信、蘋果等公司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專利布局。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從量變到質變,中間只缺踏實的積累這一步。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不忘創新的初衷。不僅在困難的時候能想到通過創新走出困境,在企業順風順水的時候,也時時刻刻不忘通過創新來做強做大企業,進而及時把握轉型升級的機會。在這方面,成功的案例有許多,失敗的案例也不少。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去年12月發布的《2014年中國有效專利年度報告》顯示,當年中國有效專利申請當中,科技含量及創造水平較高的發明專利所佔比重相對較低,僅為17.6%,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則分別佔到國內有效專利總量的56.2%和26.2%,同期國外發明專利佔比高達79.9%。如果把這個報告結合之前華為的消息對比,就能看出,華為對蘋果的專利授權之所以在業界引起大的反響,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這樣的事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國內有關企業從中要看到差距,也要看到巨大的機遇。現在誰能搶先一步,在未來就有望領先一大步。
G. 專利新聞稿應該發布在哪些新聞平台板塊比較有權威性
發布在一些權威知名的新聞媒體上,例如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網、中華網、央廣網等。
或者發布在一些行業內知名度較高的站點,例如:中國專利信息網、中國知識產權網、中國知網
H. 中國有《知識產權法》和《新聞法》嗎
知識產權法我沒聽說過,專利權法,商標法,著作權法都有,新聞法也沒聽過。
I. 看新聞說金翹露獲得了5項國家技術專利,是真的嗎
是真的,我去官網查了。金翹生物擁有連翹葉提取專利技術,"從連翹葉中復合提取連翹葉苷、連翹葉酯苷A和蘆丁的方法"等5項國家發明專利。
J. 新聞不屬實,嚴重侵犯名譽權,各位怎麼辦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問:因新聞報道或者其他作品引起的名譽權糾紛,如何確定被告?
答:因新聞報道或其他作品發生的名譽權糾紛,應根據原告的起訴確定被告。只起訴作者的,列作者為被告;只訴新聞出版單位的,列新聞出版單位為被告;對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都提起訴訟的,將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列為被告,但作者與新聞出版單位為隸屬關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職務所形成的,只列單位為被告。
新聞侵犯名譽權是指新聞報道和新聞評論所反映的內容侵犯了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對其名譽所依法享有的權利。 而新聞侵害名譽權抗辯事由即指媒體的新聞活動雖然給他人的名譽造成了損害,但該行為依法不構成侵權行為的情形。
上世紀以來,伴隨著廣播、電視的誕生和報業的發展,各種大眾傳播媒介諸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等廣泛、迅速、連續地向社會傳播各種信息,在社會生活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新聞傳播媒體更是被冠以「無冕之王」的稱號。
在我國,由於近十年來國家對傳媒事業的大力發展和新聞政策對輿論監督的積極倡導,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更是深入到普通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聞媒體所進行的輿論監督這項帶有社會責任的工作也使其在相當程度上被權威化。傳播事業的發展,傳媒影響力的擴大,輿論監督的加強,新聞媒體公信力的提高,都不可避免使新聞報道在追逐新聞的同時更加深入和細致,引起侵犯名譽權的案件。據最高人民法院梁書文先生介紹:「1993年受理的侵害名譽權案件比上年上升26.53%;1994年為3543件,比上年上升12.1%;1995年為3843件,比上年上升8.74%;1996年為4417件,比上年上升14.94%;1997年為4625件,比上年上升5.3%。1997年比1993年多了1514件,四年間上升了48.75%。」(徐訊:《新聞記者》1998年第1期)這其中就包括以新聞傳媒為當事人的訴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法制部主任徐訊曾指出:隨著新聞輿論監督事業的發展,中國新聞的侵權糾紛正處於第四次高峰期之中。(徐訊:《中國青年報》2002年2月10日)
由於新聞侵權案件多數是公權與私權的較量,在這種案件中,新聞媒體相對於普通自然人,是掌握話語權的強勢一方,在法律的公平原則之下,更容易被判罰侵權,承擔責任。新聞侵權訴訟的增多,使得新聞媒體常常作為被告,為了訴訟而奔波不休,勞民傷財,影響其正常運營。以至於部分新聞媒體談虎色變,避而遠之。在這樣一種現狀之下,新聞媒體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新聞的輿論監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新聞媒體如何才能充分的進行輿論監督,同時又不違反法律法規,正當的行使自己的權利並在相關法律問題中勝訴呢?這就引出了新聞侵犯名譽權的抗辯事由。
二、新聞侵害名譽權民事責任的免除事由
(一)證明傳播內容的真實性
新聞傳播內容的真實,並不要求作品百分之百的真實准確。由於新聞工作的時效性、復雜性特點,要求新聞作品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准確無誤是不現實的。只要報道中關繫到特定人名譽的部分基本准確就構成免責事由。這包括兩層含義,首先要關繫到特定人名譽。有的新聞在主要報道某人時並無失實之處,但涉及的其他人或事卻發生了基本內容的失實。這對於後一相對人來說,也屬於內容失實。其實,「基本事實」的劃分界限在於錯誤報道的比例是否足以影響到特定人公正社會評價的降低。比如將數額不大的偷稅行為描繪成偷稅漏稅上百萬元,就是將一般違法行為變成了犯罪,明顯貶低了他人的社會評價,侵害了他人名譽權,屬於基本事實失實。再比如,將某公司從事非法經營所投入的總金額700萬元說成了非法牟利700萬元,經調查,該公司非法牟利是50萬元。報社對公司非法經營的報道是基本屬實的,報道中牟利金額的失實,對公司的名譽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因而不構成侵權。在該案中,數字的失實就不構成基本事實失實。
(二)權威的消息來源
國家立法、行政、司法機關及執政黨組織的文件、行為、事務稱為權威消息來源。新聞機構和新聞工作人員據此撰寫發表的客觀報道,不必承擔對內容真實性的審核責任。也就是說,各級國家機關和執政黨組織供新聞單位發表的材料應當具有使公眾相信其為真實確定的證明效力,即公信力。新聞媒體的活動以滿足公眾知情權和實現言論自由為根本目的,是一種具有公益性質的信息傳播活動,因此新聞媒介客觀准確的報道有關黨和國家機關的行政、立法、司法等公共事務,既是其權利也是其義務。只要報道是對黨和國家機關的公共文件、行為、事務的客觀引用和描述,即使內容對特定人的名譽有損,新聞單位和新聞工作者也不承擔侵權責任。當然,如果國家機關對其公布的文書和公開的職權行為做出公開糾正,則新聞機構有義務做出公開更正。
以上具有公信力的權威消息來源以外的個人、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因不具有足夠的權威性,提供的新聞材料也不具有公信力。新聞單位和作者對這些消息來源提供的材料應當也能夠調查核實。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即使是提供本單位內部或自身活動的材料,如果內容涉及特定人的名譽,新聞單位和作者也應進行核實。有些新聞單位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來稿只看公章,不予核實就發表,如果構成侵權,新聞單位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公正評論
新聞學上的評論是指新聞媒介結合重要的新聞事實,針對普遍關注的實際問題發表的論說性意見。從性質上分為批評(criticism)和評價(comment)。新聞媒介是社會輿論的窗口,也是社會監督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公民行使憲法賦予的批評監督權利和言論自由的途徑和手段。因此保護新聞媒介就社會關注的焦點及公眾利益有關問題進行評論的權利就非常必要。
我國對「公正評論」適用范圍相當狹窄,僅提到「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批評和評論」。實際上,公正評論這一抗辯事由的內涵相當廣泛,但其構成必須符合兩個要件,一是公益,二是公正。所謂「公益」指評論的對象必須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包括: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機關的各種政策、措施。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與公共利益有關的各種行為和決定,個人和團體在藝術上的表現,公眾人物以及重大事件的真相。所謂「公正」,是指評論者依據客觀事實,發自內心的誠實、公正的立場和認真的態度做出評論,對藝術作品和學術作品的評論應當對事不對人。
(四)未通過大眾傳媒公開
在我國,新聞機構可以將自己了解但不適於公開刊登的材料編成「內參」供領導部門參考。這些內部參考資料,顯然是排除在大眾傳媒之外的。因此,盡管這些內部參考資料由新聞機構編印,但其刊載的內容即使有不實之處,也不構成新聞侵權,甚至連一般名譽侵權都不構成。在現實中還存在很多機關團體學術機構和企業編印的、只在本單位(系統)或其他一定范圍內傳播的刊物。這些刊物只取得國家「內部資料准印證」而不能公開發行,但是可以在單位之間交流贈閱。這種內部刊物的受眾相對有限,但往往是與受害人接觸機會較多的人,內容一旦失實也會給涉及人造成相當的影響。盡管如此,這種內部刊物跟大眾媒體在製作主體、受眾范圍、社會影響上都有質的差別,因此內部刊物發表的內容侵害特定人名譽的,也只能認定為一般名譽侵權,不構成新聞侵害名譽權。
(五)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是指被侵害人事先明確做出自願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意思表示,在新聞侵害名譽權中,就是指被侵害人同意發表可能對自己名譽造成影響的內容。新聞作品以特定人為寫作對象時,往往要采訪特定人本人或由其提供材料。作者根據受訪人自己的陳述或提供發表的材料寫成的文章發表,應視為受訪人同意,作者和新聞機構可以免責。不過在實際生活中,作者根據受訪人的陳述或提供發表的材料成文發表,卻常常引出糾紛。如李某某訴郝某某、《蘭州晨報》社、《現代婦女》雜志社案。原告系「變性人」,在接受《蘭州晨報》記者郝某某采訪時,不僅向記者詳盡講述了其做變性手術的前因後果,還提供了關於自己經歷的書面材料。期間,第一被告為原告拍攝了照片,隨後用原告真名寫成文章發表於《蘭州晨報》,並配發了原告照片。第一被告後又將該文發表於《現代婦女》雜志。在原告所在地引起轟動,導致原告被迫遷往外地。原告至蘭州中級法院起訴三名被告侵犯名譽權。後雙方庭外和解,原告獲賠。在本案審理過程中,第一被告曾提供了其通過長途電話向原告詢問能否使用真名的電話記錄和電話錄音。但合議庭認為該證據不能證明原告明確同意被告使用其真名和照片。因此,爭議的關鍵往往在於當事人在相關內容公開之前是否對文章的寫作和發表所可能涉及的事項明確表示同意。新聞采訪人通常具有專業知識,在采訪中處於主動地位,而采訪對象在提供了相關素材之後,對采訪者如何使用資料,如何製作和公布采訪內容,往往無能為力。筆者認為,新聞采訪人員與采訪對象應當在采訪之前,就采訪及采訪內容的製作和公布所涉及的問題等進行明確約定。例如是否允許使用本人真名和照片,是否允許引用所提供的全部資料,有關內容公布前是否須經本人審核等。還要約定,如果遇到約定以外的情況時,應當先與本人協商。另外,在采訪對象同意的情況下,對於涉及其他人名譽的部分,采訪人也應當徵得相關人同意。 (朱旋:《合法與非法——論新聞侵犯名譽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與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