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代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為何遲遲不通過
各個方面存在利益沖突。
❷ 據悉我國將增加專利代理機構的組織類型
根據國務院法制辦11日公布的《專利代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在現有兩種類型的專利代理機構基礎上,增加了特殊的普通合夥的專利代理機構。國務院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專利代理機構是以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為委託人提供有償服務的專業服務機構,完全符合《合夥企業法》有關設立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的規定,因此做出這樣的規定。據悉我國將增加專利代理機構的組織類型官方擬修訂專利代理條例明確規定代理師從業資格草案規定,專利代理機構為普通合夥企業、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或者有限責任公司。專利代理機構為合夥企業的,應當有三名以上合夥人;專利代理機構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應當有五名以上股東。草案明確規定了專利代理機構的合夥人或者股東的條件,並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作為專利代理機構的合夥人或者股東: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申請作為合夥人或者股東時的年齡超過六十五周歲的;申請作為合夥人或者股東前三年內受過本條例規定的警告以上的懲戒的;申請作為合夥人或者股東前三年內未通過年檢的。現行《專利代理條例》對專利代理機構設立等程序的規定過於簡單,且缺少律師事務所申請開辦專利代理業務的相關程序。草案針對上述問題,並根據《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分別對設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申請材料、受理申請的部門及其審查、時限等進行了規定。草案規定,律師事務所開辦專利代理業務的,至少有三名合夥人持有專利代理人資格證,且該三名合夥人應當與專利代理機構的合夥人或者股東具備同樣的條件。
❸ 新版的《專利代理條例》什麼時候實施
專利代理抄人資格考試的申報條件改為本科的說法源自於新的《專利代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但是該稿還沒有獲得通過,所以也就不知道啥時候開始實施咯。
2012年的考試報名公告估計要5月份出,具體的到時候就知道了。
我估計今年大專還可以考,畢竟新的條例不會一公布就實施的。
❹ 專利代理條例的第三章
第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專利代理人是指獲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持有《專利代理人工作證》的人員。
第十五條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具備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專利代理人資格:
(一)十八周歲以上,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畢業(或者具有同等學歷),並掌握一門外語;
(三)熟悉專利法和有關的法律知識;
(四)從事過兩年以上的科學技術工作或者法律工作。
第十六條
申請專利代理人資格的人員,經本人申請,專利代理人考核委員會考核合格的,由中國專利局發給《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
專利代理人考核委員會由中國專利局、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專利代理人的組織的有關人員組成。
第十七條
專利代理人必須承辦專利代理機構委派的專利代理工作,不得自行接受委託。
第十八條
專利代理人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專利代理機構從事專利代理業務。
專利代理人調離專利代理機構前,必須妥善處理尚未辦結的專利代理案件。
第十九條
獲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五年內未從事專利代理業務或者專利行政管理工作的,其《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自動失效。
第二十條
專利代理人在從事專利代理業務期間和脫離專利代理業務後一年內,不得申請專利。
第二十一條
專利代理人依法從事專利代理業務,受國家法律的保護,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
第二十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到專利代理機構兼職,從事專利代理工作。
第二十三條
專利代理人對其在代理業務活動中了解的發明創造的內容,除專利申請已經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負有保守秘密的責任。
❺ 新舊專利代理條例之專代考試報名資格————————
這個問題還真不知道,具體要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考試公告。
另外,新的《專利代理條例》啥時候能通過還是個問題呢。。
❻ 專利代理人的實施辦法
專利代理人是指獲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持有《專利代理人工作證》的人員內。專利代容理機構應當聘任有《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的人員為專利代理人。對聘任的專利代理人應當辦理聘任手續,由專利代理機構發給《專利代理人工作證》,並向中國專利局備案。初次從事專利代理工作的人員,實習滿一年後,專利代理機構方可發給《專利代理人工作證》。專利代理機構對解除聘任關系的專利代理人,應當及時收回其《專利代理人工作證》,並報中國專利局備案。
❼ 專利代理條例指的是什麼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專利代理機構以及委託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專利代理工作的正常的秩序,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專利代理是指專利代理機構以委託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辦理專利申請或者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第二章專利代理機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專利代理機構是指接受委託人的委託,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辦理專利申請或者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服務機構。專利代理機構包括:(一)辦理涉外專利事務的專利代理機構;(二)辦理國內專利事務的專利代理機構;(三)辦理國內專利事務的律師事務所。第四條專利代理機構的成立,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有自己的名稱、章程、固定辦公場所;(二)有必要的資金和工作設施;(三)財務獨立,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四)有三名以上具有專利代理人資格的專職人員和符合中國專利局規定的比例的具有專利代理人資格的兼職人員。律師事務所開辦專利代理業務的,必須有前款第四項規定的專職人員。第五條向專利管理機關申請成立專利代理機構,應當提交下列文件:(一)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申請書,並寫明專利代理機構的名稱、辦公場所、負責人姓名;(二)專利代理機構章程;(三)專利代理人姓名及其資格證書;(四)專利代理機構資金和設施情況的書面證明。第六條申請成立辦理國內專利事務的專利代理機構,或者律師事務所申請開辦專利代理業務的,應當經過其主管機關同意後,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專利管理機關審查;沒有主管機關的,可以直接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專利管理機關審查。審查同意的,由審查機關報中國專利局審批。申請成立辦理涉外專利事務的專利代理機構,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有關規定辦理。辦理涉外專利事務的專利代理機構,經中國專利局批準的,可以辦理國內專利事務。第七條專利代理機構自批准之日起成立,依法開展專利代理業務,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第八條專利代理機構承辦下列事務:(一)提供專利事務方面的咨詢;(二)代寫專利申請文件,辦理專利申請;請求實質審查或者復審的有關事務;(三)提出異議,請求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有關事務;(四)辦理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的轉讓以及專利許可的有關事務;(五)接受聘請,指派專利代理人擔任專利顧問;(六)辦理其他有關事務。第九條專利代理機構接受委託,承辦業務,應當有委託人具名的書面委託書,寫明委託事項和委託許可權。專利代理機構可以根據需要,指派委託人指定的專利代理人承辦代理業務。專利代理機構接受委託,承辦業務,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第十條專利代理機構接受委託後,不得就同一內容的專利事務接受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委託人的委託。第十一條專利代理機構應當聘任有《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的人員為專利代理人。對聘任的專利代理人應當辦理聘任手續,由專利代理機構發給《專利代理人工作證》,並向中國專利局備案。初次從事專利代理工作的人員,實習滿一年後,專利代理機構方可發給《專利代理人工作證》。專利代理機構對解除聘任關系的專利代理人,應當及時收回其《專利代理人工作證》,並報中國專利局備案。第十二條專利代理機構變更機構名稱、地址和負責人的,應當報中國專利局予以變更登記,經批准登記後,變更方可生效。專利代理機構停業,應當在妥善處理各種尚未辦結的事項後,向原審查機關申報,並由該機關報中國專利局辦理有關手續。第十三條已批準的專利代理機構,因情況變化不再符合本條例第四條規定的條件,並在一年內仍不能具備這些條件的,原審查的專利管理機關應當建議中國專利局撤銷該專利代理機構。第三章專利代理人第十四條本條例所稱專利代理人是指獲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持有《專利代理人工作證》的人員。第十五條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具備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專利代理人資格:(一)十八周歲以上,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二)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畢業(或者具有同等學歷),並掌握一門外語;(三)熟悉專利法和有關的法律知識;(四)從事過兩年以上的科學技術工作或者法律工作。第十六條申請專利代理人資格的人員,經本人申請,專利代理人考核委員會考核合格的,由中國專利局發給《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專利代理人考核委員會由中國專利局、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專利代理人的組織的有關人員組成。第十七條專利代理人必須承辦專利代理機構委派的專利代理工作,不得自行接受委託。第十八條專利代理人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專利代理機構從事專利代理業務。專利代理人調離專利代理機構前,必須妥善處理尚未辦結的專利代理案件。第十九條獲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五年內未從事專利代理業務或者專利行政管理工作的,其《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自動失效。第二十條專利代理人在從事專利代理業務期間和脫離專利代理業務後一年內,不得申請專利。第二十一條專利代理人依法從事專利代理業務,受國家法律的保護,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第二十二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到專利代理機構兼職,從事專利代理工作。第二十三條專利代理人對其在代理業務活動中了解的發明創造的內容,除專利申請已經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負有保守秘密的責任。第四章罰則第二十四條專利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專利管理機關,可以給予警告處罰;情節嚴重的,由中國專利局給予撤銷機構處罰:(一)申請審批時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二)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的;(三)未經審查批准,或者超越批准專利代理業務范圍,擅自接受委託,承辦專利代理業務的;(四)從事其他非法業務活動的。第二十五條專利代理人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輕微的,由其所在的專利代理機構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可以由其所在的專利代理機構解除聘任關系,並收回其《專利代理人工作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專利管理機關給予警告或者由中國專利局給予吊銷《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處罰:(一)不履行職責或者不稱職以致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二)泄露或者剽竊委託人的發明創造內容的;(三)超越代理許可權,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四)私自接受委託,承辦專利代理業務,收取費用的。前款行為,給委託人造成經濟損失的,專利代理機構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後,可以按一定比例向該專利代理人追償。第二十六條被處罰的專利代理機構對中國專利局撤銷其機構,被處罰的專利代理人對吊銷其《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中國專利局申請復議,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第五章附則第二十七條本條例由中國專利局負責解釋。第二十八條本條例自一九九一年四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五年九月四日國務院批准,同年九月十二日中國專利局發布的《專利代理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❽ 關於徵求對《專利代理條例修訂草
專利代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專利代理行為,保障委託人、專利代 理機構以及專利代理師的合法權益,維護專利代理行業的正 常秩序,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健康發展,發揮專利代理師在建 設創新型國家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專利代理,是指專利代理機構接受 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辦理專利申請或者 其他專利事務的行為。 第三條 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師執業應當遵守法 律,恪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依法履行職責。 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專利代理管理工 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依照 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專利代理管理工作。 第五條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是社會團體法人,是 專利代理行業的自律性組織。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依法對中 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章程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制 定,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依法擬定專利代理行業自律 規范,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准後施行。 專利代理師和專利代理機構應當加入中華全國專利代 理師協會。 第二章 專利代理師 第六條 師資格證》和《專利代理師執業證》的人員。 第七條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具備下列條件的 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頒發專利代理師資 格證: (一)品行良好; (二)十八周歲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三)具有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四)通過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舉辦的全國專利代理師 資格考試。 第八條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具有完全民事行為 能力且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國務院專利行政 部門核發專利代理師資格證: (一)品行良好; (二)具有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 (三)從事專利審查、專利法律研究工作十年以上; (四)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同等專業水平。 前款所述核發資格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 制定。 第九條 已獲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的人員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撤銷其專利代理師資格證: (一)以欺騙等不正當手段報名參加全國專利代理師資 格考試的; (二)在全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中有嚴重作弊行為 的; (三)其他不符合申請條件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發現 已獲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的人員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 的,應當提請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撤銷其專利代理師資格 證。 第十條 申請領取專利代理師執業證的,應當符合下列條 件: (一)品行良好; (二)具有專利代理師資格證; (三)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後在專利代理機構實習滿一 年; (四)與專利代理機構訂立勞動合同; (五)申請時年齡不超過七十周歲。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專利代理師執業 證: (一)在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工作 的; (二)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三)被開除公職的; (四)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從事專利代 理業務的。 第十二條 申請領取專利代理師執業證的,應當向中華 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提交執業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材料。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對申請進行審查後,對符合本 條例規定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頒發專利代理 師執業證;對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 二十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應當將取得執業 證的人員名單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國務院專利行政 部門發現執業證的頒發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應當通知中華 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予以撤銷。
❾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的政策解讀
一、修改的必要性 現行《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自2003年7月15日施行以來,對加強專利代理行業管理,規范專利代理人和專利代理機構的執業行為,促進專利代理行業發展,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對改革措施提出明確要求。 《改革方案》明確要求,實行資本注冊制度,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改革年度檢驗證照制度,將年度檢驗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嚴格市場主體監督管理,構建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體系,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制度。為統籌協調推進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落實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函〔2015〕14號)進一步明確要求各部門應當於2015年4月30 日前完成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修改與改革精神不符合的內容並向社會公布。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改革完善專利代理制度,促進專利代理行業更好更快發展,條法司於2014年啟動了《專利代理管理辦法》針對性修改工作,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多方徵求意見,嚴格按照立法程序按時完成了對《專利代理管理辦法》的修訂,經局務會審議通過,於4月30日向社會公布,5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二、修改的主要內容 本次修改為針對性部分修改,修改了與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相關的全部條款,刪除了年檢相關內容,新增了有關專利代理機構信息公示和加強專利代理行業監管的規定。修改條文共計5條(對應與注冊資金相關條款和專利代理機構信息變更、辦事機構設立條件條款),刪除條文共8條(對應原第四章「專利代理機構及專利代理人的年檢」),新增條文14條(對應新第四章「專利代理監管」)。 (一)取消設立專利代理機構的資金要求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把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改革方案》要求,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除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特定行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限制,公司登記時,無需提交驗資報告。因此,《專利代理管理辦法》刪除了現行辦法中設立專利代理機構有關資金方面的要求,減輕了專利代理機構的負擔。 (二)完善專利代理機構信息管理 根據《改革方案》和《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以下簡稱《公示條例》)的要求,企業信息公示應當及時、真實。鑒於專利代理機構在設立及辦理著錄事項變更時,要分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為規范專利代理機構設立和辦理著錄事項變更行為,《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規定專利代理機構注冊信息發生變化時,應當在規定期限內辦理變更手續,並明確要求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登記的信息應當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信息一致,修改強化了信用監管和社會共治,促進專利代理機構自律經營。 (三)加強專利代理行業監管 為了充分履行政府市場監管職能,轉變監管方式,強化信用監管,促進協同監管,根據《改革方案》和《公示條例》的要求,《專利代理管理辦法》將第四章「專利代理機構及專利代理人的年檢」修改為「專利代理監管」,刪除了有關專利代理機構年檢的規定,新增有關建立專利代理機構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公示專利代理機構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以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規定。修改轉變了政府監管方式,加強了日常依法監管,有利於提高監管效能,充分發揮政府監管作用。 1.建立專利代理機構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規定專利代理機構應當在指定時間內提交年度報告並對信息真實性負責;年度報告的內容包括專利代理機構基本設立信息和經營信息;年度報告定期公示,專利代理機構對涉及資產、負債、收入利潤等部分信息可以選擇不公示。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明確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代理機構信息公示中的職能以及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對專利代理人的執業活動進行考核的職責。為了保護專利代理機構的合法權益,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對於年度報告中不予公示的內容負有保密義務。 為發揮公眾監督作用,推動專利代理機構自我約束,誠信經營,《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公示信息不準確的,可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國家知識產權局經核查後予以更正;對於公示信息虛假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在收到任何單位或個人的舉報材料之日起30日內核查處理。 2.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規定專利代理機構有擅自變更名稱、辦公場所、合夥人或者股東、執行事務合夥人和法定代表人等情形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其列入專利代理機構經營異常名錄;對於被列入上述名錄後三年仍不符合規定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其列入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專利代理管理辦法》還明確規定了將專利代理機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的要求。 3.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明確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代理事中事後監管中的職責劃分。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組織指導,地方知識產權局負責檢查監督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信息公示情況和執業活動。 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按照公平規范的要求,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對專利代理機構進行抽查或者普查。可以採取書面檢查、實地檢查、網路監測等方式,也可以根據需要與相關部門聯合檢查。對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者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的專利代理機構應當進行實地檢查。 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重點對專利代理機構是否符合執業條件等事項進行檢查監督,依法及時處理或者上報國家知識產權局。 為確保檢查工作規范有序,還明確了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依法對專利代理機構進行檢查監督時,應當記錄檢查監督的情況和處理結果,專利代理機構應當配合檢查。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的修改措施將極大地激發市場活力,構建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有利於完善我國專利代理市場監管體系,促進專利代理市場的公平競爭,維護專利代理市場正常秩序,推動專利代理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❿ 《專利代理條例》第十九條中提到的專利行政管理工作,具體包括什麼職位企業里的知識產權管理一職算嗎
擁有專利代理人資格的人員,可以受雇於專利代理機構擔任執業專利代理人,也可以受雇於企業擔任專利工程師,對企業的專利資產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