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進行專利侵權起訴需要准備哪些文件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事情,對於正規企業最苦惱的事情之一就是維權問題,在商業維權中持續時間都是比較長的,在遇到專利被侵權的時候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讓侵權者停止侵權並賠償一定的損失,從而保護自己企業的合法利益,很多企業基本都會面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提前了解進行專利侵權起訴需要准備哪些文件?走哪些流程才能夠快速辦理,維護企業利益、保護市場秩序平衡。進行專利侵權起訴需要准備哪些文件?1、起訴前需要准備一份民事起訴狀,在民事起訴狀中我們需要寫明,原告和被告的信息,起訴的原因以及起訴的請求。2、原告起訴前需要准備起訴的資格證書,還有被侵權的專利證明及專利證明的年費收據等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和專利的保護范圍等。3、收集被告侵權證據和被告侵權起止時間的證據,可以通過起訴賠償這段時間的經濟損失來獲得補償。4、作為專利所有人在維護專利權的過程中,應當把在起訴中所有的費用收據收集起來,讓被告承擔全部費用。進行專利侵權起訴流程1、首先我們需要起訴時,需寫好訴狀交到法院的立案庭,立案庭的工作人員會在7天內通知你是否立案,在起訴時可以選擇口頭起訴或者書面起訴兩種形式。2、每個城市都有法院,在是否接受受理時,會考慮到該起訴案是否在該法院的管轄區內,如果不是只有到該案的管轄區法院進行起訴。3、受理案件之後,5個工作日內送達起訴狀副本,被辯答期為15天。4、確定合議庭成員後,會在3天內通知當事人。5、開庭前首先確認原被告雙方的身份,然後在宣布開庭。6、法庭調查、法庭辯論。7、當事人陳述最後的意見。
Ⅱ 如何在起訴狀中載明據以起訴被訴侵權人侵犯其專利權的權利要求
原文復制所用的權利要求,或者指明據以提起訴訟的權利要求是第幾項
Ⅲ 接到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民事起訴狀怎麼辦
首先,你不能消極應對。比如不出庭應訴,則一審法院會按被告缺席審理,全部支持原回告觀點,你若答不服,只能向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由形式上的二審變成實質上的一審,對自己不利。又如,怕花錢請律師,想開庭時自己去跟對方談和解,須不知,你抗辯的理由如果微不足道,談和解的籌碼也很小,賠償金可能很好。相反,如果你積極應訴,也許是不侵權不賠償,或是侵權盡量爭取較低賠償。
其次,專利侵權抗辯主要有如下幾種:1、現有技術抗辯。2、不侵權抗辯。3、合同抗辯。自己或委託律師後,選擇其中一種或多種有效的抗辯方式,努力尋找抗辯的突破口。
比如,若涉案侵權產品具備原告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1中全部技術特徵,這時候單純以「不侵權抗辯」是基本行不通的,需要分析原告專利權的穩定性,即從提出專利無效宣告請求的角度看看是否可以解決。
由於每個侵權訴訟案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在未看到原告專利和涉案侵權產品及其起訴證據之前,我沒法給您准確的建議。如方便,可將起訴狀副本掃描後發到我信箱,我替你分析分析。我信箱是:[email protected] 知識產權楊律師
Ⅳ 侵犯專利權案件該收集哪些證據
侵犯專利權肯定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那麼,侵犯專利權案件該收集哪些證據呢?專利權1、主體資格證據的收集關於原告主體資格(即專利權人)的證據,這個比較簡單,一般只要具備專利證書、專利登記本、專利年費交納票據等即可。關於被告的確定,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大部分原告打此官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求停止侵權。而真正能達到此目的,就是必須停止侵權產品的生產和製造,所以生產商、製造商就成為權利人首選的第一被告。如果侵權消息的得知是通過廠家的展銷,那麼可以通過確定廠家的名稱等信息,通過工商信用網或實際工商查詢來獲得被告的身份確認。如果是通過銷售商得知,則應當注意打聽廠家或通過公證購買的方式索要廠家產品質保書等,獲得廠家信息。產品銷售者的確定,可以通過其名稱工商查詢得知。但實踐當中,存在一種情形,即銷售者本身並未辦理任何工商登記,僅僅是租賃一個門面進行經營,此種情形,權利人要注意收集店主(個人)身份信息。在必要時,如果銷售者承租的是一個大市場(如北京的秀水街等),此時,可以把出租戶也列為被告,但其承擔責任一般是以提供侵權便利為條件,所以,在起訴出租戶時,應當注意向其採取一定的措施:如發律師函等手段,以便取得其提供侵權便利條件的證據。2、侵權事實證據的收集根據專利法相關法條的規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要件,一般為:未經權利人許可;實施專利;製造、銷售、進口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在此重點提示,一定要注意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要件中並不包含許諾銷售(如產品展示)。所以,在權利人見到商家進行展銷侵權產品就認為其侵權,忙於起訴,此做法是不妥的。比較通常的做法是,實行暗訪公證購買,以此取得侵權事實的證據。由於此證據至關重要,建議當事人最好找律師取證。3、損失賠償證據的收集對於侵犯專利權案件損失賠償,盡管最高院已有明確的司法解釋,但此還是實務操作中一頭疼事。因為實踐中,侵權產品的銷售數量的取證的確不易,很難准確計算具體的賠償數額。但在此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其一,對於原告來說,如果外觀設計產品自己已用於生產、銷售,可以通過對比侵權發生之前的銷售額和侵權發生之後的銷售額來分析,如果侵權之後的銷售額明顯減少,則可以通過會計事務所審計鑒定獲取利潤減少的證據。若該銷售額的減少也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則在起訴中可以適當降低索賠數額。其二,出於對權利人最終目的的考慮,如果計算侵權賠償額的確很困難,則建議結合侵權產品、侵權時間等採用法定賠償額(5000元至30萬),這樣可以節省訴訟時間。
Ⅳ 專利被侵權,專利侵權報告該怎麼寫
專利在中國分為三種: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
專利出現侵權後,一般有三種解決途徑。但是不管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途徑,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收集專利侵權的證據。只有做好了這一步的工作,後面的措施才有了主動權,否則,後面的工作無法開展。解決專利侵權時應當收集的證據包括:
1、專利權屬證據。證明原告享有專利權或者專利許可使用權。
2、侵權存在證據。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徵對比材料等證據。
3、賠償金額證據。證明其提出的賠償金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賠償數額。上述賠償數額可以包括因調查、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證據收集好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形選擇如下侵權解決方式:有需要的企業老闆,可以聯.系 孫生(一叄路.巴巴巴柒.寺吧路五),知識產權,專利商標,項目申報,均可。
1、協商與和解: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均可自行協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調解、斡旋下達成和解協議,解決糾紛。提出協商意向時一般可以向侵權方發送侵權警告函。這在我國專利法中並無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卻被經常使用,而且還常取到較好的作用。侵權警告信的寫法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口氣可以強硬,也可以緩和。一般應寫明以下內容: (1)專利權人的專利號,專利的主要權項內容;(2)對方的產品或方法侵害了該專利權,希望中止或禁止對方製造、銷售和使用的行為; (3)希望對方於何時就此作出答復;(4)如果對方不作答復,專利權人可能採取的措施。
2、行政裁決或協調專利權人在侵權人侵權事實和證據充分確鑿的情況下,可向專利局等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由其採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後作出行政處罰。在行政裁決過程中,有關專利行政部門基於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可對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進行調解。
3、向法院起訴:專利權人在發現侵權人侵犯其專利權後,亦可徑自向侵權行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關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同時有權申請對侵權人的侵權事實和證據進行訴訟保全,申請法院強制令,禁止侵權人繼續侵權行為。為保證經濟賠償的切實執行,專利權人在起訴的同時,可向受理法院申請對侵權人的等額財產進行訴訟保全。 向法院提起訴訟時,選擇起訴的法院可以有:
(1)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 a.被控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b.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c.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d.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 e.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
(2)原告僅對侵權產品製造者提起訴訟,未起訴銷售者,侵權產品製造地與銷售地不一致的,製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以製造者與銷售者為共同被告起訴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銷售者是製造者的分支機構,原告在銷售地起訴侵權產品製造者製造、銷售行為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3)專利權屬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專利權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做上述工作如果自己沒有經驗或能力,建議最好委託律師等專業人員代為處理,否則,也容易處於被動。因為處理專利侵權畢竟是專業性和程序性很強的。
Ⅵ 如果專利被侵權,如何起訴
因侵權引起糾紛,解決糾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或不願意協商的,則可採取第二種方式,請求當地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認為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管理專利工作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在提起訴訟之前,必要時應當採取證據保全和財產保全措施。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只能是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的利害關系人,包括專利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專利財產權的合法繼承人等。在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中,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排他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專利權人不申請的情況下,可以提出申請。(一)申請的程序和步驟。根據民事訴訟法關於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申請人請求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的申請應當向有專利侵權案件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在提出財產保全申請的同時還應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二)申請人提交的相關材料。1.申請狀。申請狀應當載明當事人及其基本情況、申請的具體內容、范圍和理由等事項。申請理由包括有關行為如不及時制止會使申請人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具體說明。2.證據材料。⑴專利權人提出申請的,應當提交證明其專利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專利權證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專利年費交納憑證。提出的申請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出具的檢索報告。⑵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的,利害關系人應當提供有關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以及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備案的證明材料,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專利權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⑶排他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單獨提出申請的,應當提交專利權人放棄申請的證明材料。⑷專利財產權利的繼承人提出申請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上訴幾種申請人除各自提供相關證明、證據材料之外,還均需提供證明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的證據。包括被控侵權產品以及專利技術同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徵對比材料等,使之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其專利權被侵犯,在採取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措施沒有結果的情況下,應及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提起訴訟時,應弄清楚專利侵權案件的受案范圍、管轄、訴訟時效等問題。(一)管轄。按照級別管轄: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按照地域管轄: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1.被控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2.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3.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4.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上訴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原告僅對侵權產品製造者提起訴訟,未起訴銷售者,侵權產品製造地與銷售地不一致的,製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以製造者與銷售者為共同被告起訴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銷售者是製造者分支機構,原告在銷售地起訴侵權產品製造者製造、銷售行為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二)訴訟時效。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項專利權有效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三)專利侵權賠償請求。1.根據專利法第六十條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的計算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第二種方法: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上訴兩種方法難以確定的,可以採取第三種方法。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專利許可使用費的數額、該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時間等因素,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請求賠償數額;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可在人民幣5,000元至30萬之間由人民法院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2.權利人因調查、取證、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計算在請求賠償數額范圍之內。
Ⅶ 起訴書的模板-詳細的
1,本案應該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2,最重要的是訴訟請求的根據,主要是列舉證據,說明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同時根據事實,依照法律有關規定,分析論證。
3,根據生活的復雜性,你還是花點錢請一個比較好的當地的律師為好.
4,現在說打官司,不如說是打關系.對法官和律師你都的小心啊,否則你.......
Ⅷ 專利侵權被告方怎樣寫應訴書
一、釜底抽薪 否其專利
遇到被告專利侵權,首先應當做的一件事必然是反訴其專利無效。不論是外觀,實用新型還是發明專利,這步棋都需要走,這是作為被告最基本的也是最首選的抗辯策略與措施。專利被宣告無效,侵權自然不成立。即使仍在無效的審理過程中,同樣能起到抗衡作用。首先,如果請求宣告無效的證據、理由成分,構成對原告專利的威脅,法院通常會中止訴訟;如果專利復審委已作出無效決定,法院更會中止訴訟,而且有可能在無效過程中原、被告已經達成和解協議。專利無效,不應僅局限在專利的「三性」上,視野應放寬一些,近來有不少專利是通過違反專利法其他規定而被無效掉的,供大家借鑒和思考。
二、證據反用 反敗為勝
證據往往有兩面性,原告可以用某一證據來證明對自己有利的觀點,被告也可以用同一證據來證明對自己有利的另一觀點。用對方的證據證明自己不侵權,往往能夠出其不意,獲得意想不到的反敗為勝的獨特效果。在同一個無效或專利訴訟案件中,可以直接從對方提供的證據或陳述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也可以將無效中對方的證據用到侵權訴訟中,或將侵權訴訟的證據用到專利無效中,或將同一專利的其他無效或訴訟的證據用到本案件中。證據反用通常不存在原告否定證據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問題,因為證據是原告提供的,只要就證據的關聯性發表意見即可。本人常用證據反用將多個專利侵權訴訟反敗為勝,取得了非常好的訴訟效果。
三、細尋破綻 化險為夷
如果一件專利訴訟已經幾經易手,才到您的手上,由您作為專利律師或者專利無效請求的代理人,專利的侵權訴訟已經過多場較量,才又告另一新的企業,原來的被告用了不少證據及理由進行抗辯都不能成功,通常不要再走老路,而應從別的方面細尋破綻,找到新的突破口。同時要善於用舊的證據證明新的理由、新的觀點,用過的證據證明舊的觀點不行,換個角度證明新的觀點未嘗不可。在與TCL相關的雙桶洗衣機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中,本人成功地從專利文件中找到了新的破綻——權利要求書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而獲得了成功,使企業化險為夷、抗辯成功。權利要求書要求保護的脫模斜度為1:100—1:500,而說明書給出的脫模斜度為1:100—1:150,一字之差,給了我們反敗為勝、絕處逢生的機會。
四、想方設法 縮其許可權
專利是否構成侵權,通常是以權利要求書中的獨立權利要求作為保護的范圍,但對權利保護范圍的界定,並不完全從權利要求書的文字中能夠界定,原告通常設法把范圍界定的寬一些,而被告則想方設法縮小原告的保護范圍。在不能徹底否定原告專利的情況下,不妨努力嘗試這一方法。可以通過查閱審查過程原告對專利審查員一通二通的答復意見來限定其專利保護的范圍,也可以從原告為保護自己專利而作無效請求答辯意見書來限定其專利保護范圍,還可以從說明書中找到相關限定其范圍,或者在其他案件相關訴訟中找到證據。范圍縮小了,被告的路子就寬了,可能不侵權,或者是稍做改動後就能跳出保護范圍。
五、確認之訴 搶先一步
所謂確認之訴,指的是有可能成為他人專利被告的企業向法院直接提出的確認所生產的產品或使用的方法是否構成專利侵權的確認之訴,或者是通過用他人的在先專利對自己的在後專利請求無效的方式間接達到確認不構成侵權的效果。在法院提出確認之訴,通常需要一個前提,即原告已通過用其專利給潛在的被告發律師函或者在市場競爭中採取一些警告暗示等行為給後者帶來不利,而專利權人卻還未提出侵權訴訟,此時可以搶先一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確認之訴。此外,也可以以某個個人的名義,用前者的專利否自己後者的專利,如果專利復審委作出的決定是維持了後者的專利有效,那麼就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後者專利成立,但仍構成對在前專利的侵權;二是專利成立,而且跳出了保護范圍,不構成侵權。雖然專利復審委不會直接作出這種確認,但從專利無效的決定意見中有時候能推出這種確認不侵權的效果。
六、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
原告為了指控被告侵權,通常將所有的有利證據和盤托出,而被告的抗辯,一部分需要提供證據,一部分並不需要提供直接的證據。特別是反駁原告證據的一些觀點,並不需要在證據交換或質證中先行提出。原告總是先在明處,而被告相對來講是在暗處,有些觀點,有些辯論意見過早在開庭前或開庭初時暴露給原告,還會給原告重新舉證或設法補救的機會,而在開庭中間或最後辯論或代理意見中才更加具體明確地論述,其效果更佳。最好是引導原告先發表一些意見後,再針對原告已說出意見進行反駁,先讓原告將自己原打算說出的意見說出來,此時原告就不可出爾反爾。開庭前的答辯可以先就一些基本的問題公開闡述被告的觀點,讓原告誤以為這是被告的重要抗辯意見,而在開庭中才將一些不需用證據直接證明或用已交的證據展開說明另一個辯論意見,使對手措手不及,束手就擒。
七、反向思維 巧破死結
有時原告為了取得專利訴訟的全面勝利,會先告一個小的企業,取得成功後,再告其他企業,此時原告的專利不僅經過了專利無效的考驗,回爐過的專利刀刃鋒利無比,再加上對類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產品,法院已有了終審判決,這時被告的抗辯就非常困難,因為他不可能提出再審,而在同一法院一般又不可能作出相反的判決,因此被告就應另想辦法。此時通過反向思維的抗辯或許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人曾接到一個深圳企業在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無錫一企業的專利訴訟。原告的專利有四個獨立權項,只要侵犯任何一個權項都侵權,而且經過一次無效考驗,最接近的對比文件都使用過了,專利的穩定性較好。再則一審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已就無錫企業相同的產品作出了侵權的判決。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後,二審也要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換言之,這是一個原告看來必勝無疑的案子,因此原告大膽地對無錫企業採取了證據保全和財產保全,索賠金額高達五百萬。作為被告,為了證明自己不構成侵權,不是直接比對產品,而是反過來從產品的形成證明自己的產品是去毛刺的。然而,原告專利生產的產品是保留毛刺或增加毛刺的,即通過與被告專利完全相反的原理而形成,被告不可能構成侵權,從而獲得二審法院的支持,終審判決不構成侵權。
八、積極應訴 另尋出路
專利訴訟賠償是有限的,但對被告而言停止侵權行為往往是致命的,如果產品或方法確定構成侵權,在積極應訴爭取時間的同時,應當設法改進技術,另謀出路。積極應訴不能僅僅理解為是否構成侵權的抗辯,更重要的是應當吸取教訓,努力改進技術,變被動為主動,化壓力為動力,一邊應訴,一邊改進或引進新的技術使企業有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佛山日豐就被台灣的企業告過,在應訴過程中,在律師的指導下,設法改進技術,繞開專利保護范圍,而且形成了較原告專利更先進的專利技術,這才是被告企業所應有的應訴策略之一。
九、全力抗辯 擇機談和
開庭前有些法官總是問雙方有無和解願望,開庭結束後也還會再問一次,作為專利被告並不是一定非要取勝不可,通過抗辯給原告造成一些壓力後,擇機談和未必不是件好事,可以雙方在專利無效及侵權訴訟中各自撤訴也可以酌情支付部分賠償金後,獲得某種許可繼續生產。即使有較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告的專利,如果原告願意和解,也未必一定要將其專利否掉,因為雙方和解後,原告的專利實際上被告也間接有份。原告不告您,只告別人,對己而言並不是壞事,從實際競爭而言,還是件好事。
十、另案起訴 逼其撤訴
在專利侵權訴訟中,如果被告一方就原告所訴專利而言,確定構成侵權,則可以設法尋求原告的破綻,設法提出別的訴訟,這種訴訟可以是不正當競爭,可以是版權侵權,也可以是專利侵權。甚至自己沒有專利權利,如果有比原告更早的專利,可以設法獲得許可,甚至受讓,然後反告原告構成侵權。這樣有時也能起到較好的抗辯效果。例如,「華為」訴「思科」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中,本人成功地協助「華為」積極准備另案起訴「思科」,在華為自身及其他多方面的的努力下,「思科」終於和「華為」握手言和,達成和解並撤訴。同樣,「宇龍」訴「海爾」 來電防火牆版權之訴中,「宇龍」反過來以專利侵權另案起訴「海爾」,最終雙方也達成和解並撤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