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商標侵權我是法人會被追究什麼責任
你好,通常這種情況看侵權給商標所有人造成的損失了,通常情況是經濟處罰,明知故犯可能處罰會比較嚴重一些吧。
2. 建築領域的商標侵權工商有查處權嗎
你好,任何領域的商標侵權都會被查,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3. 淺析建築施工中假冒建材的使用可否構成商標侵權
您好,對於建築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假冒注冊商標建築材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存在回兩種不答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當事人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屬於民事違約。當事人購買使用冒牌防水卷材是單純意義上的使用行為,《商標法》對購買假冒注冊商標商品並使用的行為沒有規定,工商機關對使用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不能作出處罰。即使不是單純的使用行為,當事人將購買的冒牌防水卷材鋪設在建築工程當中,上面覆蓋水泥,防水工程完工後從表面無法看到卷材的商標,這種行為本身不會造成消費者混淆,沒有給注冊商標所有權人造成損害。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當事人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本案中的工程實行綜合單價,施工單位的施工計價既然包括材料費、人工費,說明當事人有銷售材料的行為。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的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應稅勞務又涉及貨物,為混合銷售行為。因此,對於施工單位,應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定性並予以處罰。是否造成混淆不是認定侵權的必要法定條件,本案施工單位既然銷售了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就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4. 公司涉及商標侵權,員工是否可追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回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答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參照上述法條,你所述事情屬於單位犯罪,應該依法追究單位主管人員責任.
5. 建築企業logo需要商標注冊嗎有必要嗎
現在大多數企業將LOGO圖形與文字商標分開注冊,這樣既可以結合在一起使用,又可以單獨使用,而且除此之外還有三點意義。
一、注冊的成功率更高
如果將文字和圖形組合在一起注冊商標,只有這兩個要素同時通過商標局的審核,該商標才能注冊成功。試想,若其中一個元素不幸未能通過審核,該商標就不能成功注冊。這樣的話,商標申請人不僅會損失申請商標所花的資金,還不能擁有文字的商標權和圖形的商標權。但是將文字和圖形分開注冊商標,就算文字商標被駁回,商標申請人還擁有圖形商標的商標權。
二、便於使用
在商標的使用過程中,如果是將文字和圖形分開注冊,既可以單獨使用並註明注冊標記®,又可以組合在一起使用並註明注冊標記®。若商標文字和圖形組合一起注冊的,只能在整體使用的時候才能註明注冊標記®。
三、顯著性更強,便於維權
在商標維權中,分開注冊比組合注冊更利於贏得官司。若商標是組合元素一起注冊的,假設涉嫌侵權的商標只是和您組合注冊商標的某一個元素相似,那麼工商部門或者人民法院在判定的時候,判定涉嫌侵權的商標侵犯到您的商標權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但是,若商標元素是分開注冊的,在商標維權中獲勝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總結,將logo注冊為商標很有必要,不僅可以提升注冊成功率,還方便使用,利於後期維權。
6. 商標侵權,被商標所有公司給告了,我該怎麼辦
首先,要先確認自己是否真的構成侵權了?
根據商標侵權的認定標准進行判斷。
商標侵權有四種,一種是偽造他人商標,
一種是在相同或近似產品上注冊使用與他人商標產生近似的商標,
第三是將他人產品的商標毀掉,再貼上自己的商標進行銷售。
第四是銷售有他人提供的有侵權行為的產品。
如果構成侵權,建議及時咨詢或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可依法委託律師要求核實真實的貨物金額,收集有利的證據材料,依法辯護,爭取從輕、減輕處罰的最好結果。侵犯注冊商標罪的量刑重在涉案數額,具體還需要根據案情做出判斷。
如果不是真正的侵權,那麼需要准備的東西很多。
需要搜集相關證據,如使用的商標的受理通知書或者商標注冊證。
商標的宣傳或者廣告的資料,貨物進出的發票等,都准備好。
(6)建築公司商標侵權擴展閱讀:
商標侵權(Trademark Infringement)即商標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
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行為人銷售明知或應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商標專用權被侵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7. 建築領域的商標侵權工商有查處權嗎
產品質量法對服務業的經營性使用有規定,但商標法對服務業和加工業的經營性使用行為未作規定,這不能不說是商標法的一個疏忽,不論如何解釋,銷售和經營性使用行為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行政行為應按照法無授權既禁止的原則進行,不宜對此類行為進行處理,可告知權利人提起民事訴訟,但可順藤摸瓜,查處上游的供貨商。如果一定查處,有兩個帖子的思路可供參考:如何處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採用假冒侵權產品的行為 http://bbs.315club.net/thread-2018-1-1.html從一起商標侵權案談對「銷售」的理解 http://bbs.315club.net/thread-20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