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主體哪些明顯不屬於可授予專利權的主
專利法第抄二十五條規定: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一)科學發現;(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四)動物和植物品種;(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Ⅱ 專利權申請主體怎麼解釋
專利權的主體即專利權人,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並承擔相應義務的人。專利權主體包括以下幾種:一、發明人或設計人,二、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單位,三、受讓人,四、外國人
Ⅲ 論述我國專利法對專利權的主體的規定 急急急。。。謝謝你們
專利權的主體是指可以申請並取得專利以及承擔相應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享有專利權的單位和個人統稱為專利權人。
根據我國專利法,職務發明創造,專利權屬於該單位;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權屬於發明人或設計人。所謂職務發明創造是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包括:
1、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作出的發明創造,指主要利用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作出的發明創造。
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根據雙邊協議、國際條約或互惠原則,也可以成為我國專利法的主體。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人成為專利權人。
(3)專利權法的主體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第一條 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第三條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負責管理全國的專利工作;統一受理和審查專利申請,依法授予專利權。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專利管理工作。
第四條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條 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第六條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七條 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
第八條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第九條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Ⅳ 專利權的主體、客體和內容是什麼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依法享有的專有權。
專利回權的主體是指有權享有答專利法保護的單位或個人,並且是能夠承擔專利法所規定的讕關義務的單位或個人。或者專利權主體是有權依照專利法申請專利並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和個人。
專利權的客體既我過專利權規定並受到保護的發明創造,具體指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
Ⅳ 專利權的性質及專利權的主體有哪些
專利權的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襲: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排他性
排他性,也稱獨占性或專有性。專利權人對其擁有的專利權享有獨占或排他的權利,未經其許可或者出現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則即構成侵權。這是專利權(知識產權)最重要的法律特點之一。
時間性
時間性,指法律對專利權所有人的保護不是無期限的,而有限制,超過這一時間限制則不再予以保護,專利權隨即成為人類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地域性
地域性,指任何一項專利權,只有依一定地域內的法律才得以產生並在該地域內受到法律保護。這也是區別於有形財產的另一個重要法律特徵。根據該特徵,依一國法律取得的專利權只在該國領域內受到法律保護,而在其它國家則不受該國家的法律保護,除非兩國之間有雙邊的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協定,或共同參加了有關保護專利(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
專利權的主體即專利權人,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並承擔相應義務的人。專利權主體包括以下幾種:發明人、單位、受讓人、外國人。
專利權轉讓、申請找科易網。
Ⅵ 專利法律關系的主體是什麼 A:發明人 B:專利申請權人 C:專利權人 D:專利權持有人
專利製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專利權人。
專利權人是享有專利權的主體。專利權人包括專利權所有人和持有人,前者可以是公民、集體所有制單位、外貿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後者是全民所有制單位。
專利權人又包括原始取得專利權的原始主體和繼受取得專利權的繼受主體。專利權人享有法律所賦予的權利和承擔法律所規定的義務。
(6)專利權法的主體擴展閱讀:
享有權利
1、獨占權。指只有專利權人才有實施其發明創造的製造、使用、銷售,對該專利獲得享有獨占的權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均不得不經許可,不支付報酬使用、製造、銷售專利產品;
2、許可權。指專利權人有條件地允許他人使用其專利技術。具體地講,專利權人(稱「許可方」)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允許他人(稱「被許可方」)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其取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術的權利。
3、轉讓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條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可以出賣、贈與、抵押,也可以作價投資入股,繼承轉讓是由於法定原因而發生的轉讓,當專利權人(自然人)死亡後,專利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給有繼承權的人。
Ⅶ 可以成為專利權主體的人包括哪些
可以成為專來利權主源體的人包括:實際發明人、設計人;合作發明人、設計人;單位;專利轉讓受讓人。詳見專利法No.6、8、10
第六條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八條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第十條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