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專利權利要求書該如何寫,要注意什麼
要點一:功效是否完整
權利要求應有足夠的部件和連接關系,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不缺少必要技術特徵。
要點二:是否存在明顯變換
確保權利要求書中沒有任何元件可以被替換而得到同樣結果
例如:權利要求書中提到「電容」,但競爭對手卻能輕易地改用「電感」而逃避侵權。
要點三:是否包含了現有技術
考慮一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是否把現有技術也包進去了。
如果是的,則應做出變化,但須注意:要盡可能少的變化,只要能為本發明帶來創造性就行了。
要點四:從屬權利要求是否嚴謹
必須認真仔細推敲,使其盡可能強大(包括不易被無效、不易被繞過兩方面),因為其所引用的更寬的權利要求有可能失敗,如果找到某些現有技術的話。
要點五:語言是否准確
認真考慮選詞,包括從每個詞的絕對詞義層面和詞與詞之間的相對關系層面。機構結構中存在結構關系時,確保描述合適
例如:不要說「一個臂從所述腳部伸出」(腳上長手讓人很不理解)。
要點六:方向定位是否必須
只有當方向定位屬於通常情況時才能用方向定位來描述結構(包括「上面」「下面」「水平」「豎直」等)。
比如:大樓可能是垂直的,但單獨銷售的自行車輪本身並沒有什麼方向定位要求。
要點七:空態與滿態是否均已考慮
有些結構可能描述其使用狀態更方便。
比如:一個洗手液噴灑瓶,可能描述其裝滿液體時的狀態會更方便和更易於理解。但是,噴灑瓶也可能按空瓶子來賣,所以空瓶和滿瓶都描述應該是更合適的。
要點八:是否簡潔
採用語匯學來幫助撰寫清楚和簡明的權利要求書。
如果一個結構中有四個連接件,可能寫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連接件,但這樣很別扭而且難讀。相反,如果採用連接件的同義變形詞,可能會更容易撰寫和閱讀,例如:連接件、連接器、桿、元件等詞。
可用詞典來協助選詞。
要點九:是否涵蓋全部實施例
確保最寬的權利要求涵蓋了所有實施例,你並沒有隻關注部分而遺漏其他。
要點十:對運動的描述是否太絕對
確保描述語言中沒有給元件多餘的限制,
比如:如果一個元件移動而另一個元件靜止,則經常有可能是反過來。所以,最好能說成是「兩個元件可相對運動」。
要點十一用詞是否一致
確保權利要求書中的用詞是基於說明書和其附圖,而且每個權利要求之間的用詞一致。
要點十二:附圖有否支持
記住,在有些國家,特別是美國,如果一個權要中的結構可以在圖中顯示,那麼就必須在圖中出現,不論多麼簡單。
要點十三:權要之間的一致性如何
檢查從屬權利要求,確保引述的標號正確,而且其用詞也與其所引用的權要中的用詞匹配。
要點十四:目標和結果是否一致
經常有一些權利要求會在前序部分提到一個目的,比如:「一種提供單位劑量液體葯物的分配器」,這種情況下要記得權利要求的剩餘部分要完整提供這樣一個分配器。相反,不要描述一個權利要求不能達到的效果。
要點十五:權利要求數量是否合適
很多國家只允許一個寬的權利要求,緊跟著一組逐漸縮窄的權利要求。但這樣做有可能比較危險,因為所有一切東西都是基於一個權利要求。撰寫時可以試著從不同角度來寫,從而找出最佳的。
——在有些國家,先提交很多權利要求然後再刪除或分出一些,是不加收費用的。美國會允許多個獨立權利要求,有可能有時會值得這么做,即使後來基於現有技術的發現或發明人對發明點的更好理解而減少了數量。
要點十六:是否遺漏權利要求類型
只要可能,盡量考慮不同類型的權利要求,如:產品、過程方法、製造方法、裝置等。
要點十七:組合還是拼湊
如果只是把元件列出來而不描述其連接關系從而使其具有一定實際功用的話,是不夠的。一項只描述元件而沒有描述連接關系的權利要求是一個「拼湊」。同樣,元件如果因其自身的特性而不能組合實現一個整體效果的話,也是一個「拼湊」。
例如:鉛筆和橡皮就是一個拼湊。
要點十八:自造詞(非詞典詞)是否披露其定義、是否必要
有時,專利申請中用到的詞具有特定含義或限制含義,對此必須在說明書中披露。如果可能的話,盡可能避免這樣處理,因為在有些國家,優先採用詞典中的解釋,只有當用詞典的解釋用在此權利要求書中無法理解時,才會去參考說明書。
要點十九:特定領域的特定詞彙用法是否恰當
B. 申請專利需要查重嗎重復率要控制在多少,專利局是如何審核專利是否通過的
1、申請專利是需要查重的。
2、重復率控制在20%以內。
3、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專利只進行初步審查,一般不檢索現有技術,技術方案完整的話一般都能授權的。專利要進行實質審查,審查員會檢索現有技術。
申請專利的操作事項:
1、申請專利是一種法律程序,申請專利的發明人要想快而穩妥地獲得專利權,取得法律上的保護,可委託專利事務所的專利代理人為你提供法律和技術上的幫助,發明人一旦與專利代理人建立委找代理關系,專利代理人則是你的技術顧問和專利律師。
2、按照專利法的基本原則,對於同一個發明只能授予一個專利權。當出現兩個以上的人就同一發明分別提出專利申請的情況時,有兩種處理的原則:一個是先發明原則,一個是先申請原則。
3、各國對專利申請的審查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實行兩種不同的制度。
一種是只審查專利申請書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而不審查該項發明是否符合新穎性等實質性條件。
另一種是實行實質審查制,即不僅審查申請書的形式,而且對發明是否具備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等條件進行實質性的審查,只有具備上述專利條件的發明,才授予專利權。中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實質審查制。
4、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後進行審查,如果符合受理條件,專利局將確定申請日,給予申請號,並且核實過文件清單後,發出受理通知書,通知申請人。
C. 專利權利要求書能這樣寫嗎
首先,權利要求書中最重要的是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要盡可能的大,盡量使版用上位概念,如電權機用動力機構替代;但是要注意權利要求1的內容不能和現有的專利一樣,要盡可能不同!2其次,權利要求1裡面的內容也要完整清楚,要把所申請的東西敘述完整,特別是各個結構部位的位置關系和連接關系!3當然,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個專利證書,希望提高授權率,就需要將范圍適當寫小,如電機就只寫電機,而不用動力機構代替!4最後,權利要求1寫完,再寫從屬權利,從屬權利可將權利要求1裡面的內容進一步限定,如動力機構,在從屬權利裡面可以寫為電機,意在將上位概念具體話,以防審查員認為上位概念不夠明確,認為公開不充分!
D. 關於專利,引用在前多項權利要求的問題。 比如有這樣一個權利要求書,
權利要求5屬於間接多項引多項,是不允許的。
因為權利要求4雖然形式上只引用了權利要求3,但實際上是屬於多項權利要求。
E. 專利權利要求書及摘要如何在網上查詢
您可以通過訪問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中國專利公布公告系統,進行檢索,即可查看到其相關信息。
F. 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可以使用......或......或......的說法嗎
請說清楚情況,是實用新型還是發明專利
其次,原權利要求: 1. 一種透光密碼鍵盤防窺罩,其特徵是:用透光性好的材料,加工成能透光,但透過它看不真切它後面的物體的下大上小的罩體,無頂無底,上邊的小口作為觀察窗,罩體大端的前方,有供手進出的操作窗,後方可留有出線缺口,罩體大端能罩住密碼鍵盤和正在操作的手掌。
審查員指出的缺陷是什麼?A「有漫射或不規則折射或反射效果的下大上小的罩體」、B「內面布滿眾多浮雕狀的圖案或毛玻璃或內面有透光的反光層的下大上小的罩體」在原說明書中可有記載?
假設:發明專利,缺陷是「但透過它看不真切它後面的物體的下大上小的罩體」這一特徵不能清楚限定保護范圍或者公開不充分,那麼對他作如你所作的改動A、B,必須在說明書中有記載,不然肯定超范圍;
其次,把三個內容概括成上位特徵,這樣屬於主動擴大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肯定不允許;
如果在說明書中有相關記載A、B;那麼可以用或的方式寫,也可以分成三個獨立權利要求寫,單一性肯定沒問題,有很多相關的技術特徵;
我資深的代理人師兄很重視您的問題,在線等你追問。
還有「有漫射或不規則折射或反射效果的下大上小的罩體」這個特徵,從技術上來說,我認為每個罩體都存在這樣的反射,而並不等同於原權利要求書要表達的「類似半透明的效果」,
「內面布滿眾多浮雕狀的圖案或毛玻璃或內面有透光的反光層的下大上小的罩體」這個相對靠譜些,如果有明確記載,嘗試改為:
「透明罩體,內面布滿眾多浮雕狀的圖案或毛玻璃或內面有透光的反光層」應該好些。
G. 專利 權利要求書這樣是否合理,如何規避掉它呢
問題1,對於「來A 第一氣體傳播通自道」是否合理,需要看他的權利要求1的方案所針對的技術問題是什麼,如果這個描述足夠解決那個技術問題,那麼,這樣描述就是合理的;或者,你可以舉出「一種氣體傳播通道」不能解決那個技術問題的實例出來,也可以據此無效掉對方的專利。
問題2,它主張的是1,2,3,1+2,1+3。
問題3,那麼,就要看對方權利要求書中是否包括A中只有a1,a2的這個方案,如果沒有包括這個方案,是可以的。
問題4,如果你確定D不是A(很多時候對方會爭辯說你的D就是他描述的A),那麼是可以的。(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