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專利權的產品是受到法律的保護,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法商家去會山寨具有專利權的產品,造成外觀相同、功能相近的產品,有些人不知道買了侵犯專利權的產品。那麼,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否屬於侵權行為?小編給你提供一些意見。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不是屬於侵權行為《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因此,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否屬於侵權行為還要看使用者是否清楚產品是否侵權才可判定。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構成專利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兩個方面: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1、形式要件主要有:1)實施行為所涉及的是一項有效的中國專利;2)實施行為必須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3)實施行為必須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對於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並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為衡量其情節輕重的依據。2、構成專利侵權的實質要件,也就是技術條件,實質實施行為是否屬於專利保護范圍。1)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全部相同,則構成侵權;2)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多於專利的技術特徵,也構成侵權;3)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有相同的,有相異的,但是,相異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是等效的,仍構成侵權;否則,不構成侵權。這里技術特徵等效,是指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你那能夠推斷出某兩種技術特徵彼此替換後,所產生的效果相同。專利侵權的類型1、未經許可製造專利產品的行為;2、故意使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3、銷售、許諾銷售未經許可的專利產品的行為;4、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許諾銷售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5、進口專利產品或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得的產品的行為;6、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7、冒充專利的行為。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不是屬於侵權行為?如果你知道自己買到的產品是仿造的,應該要拒絕使用,從自我做起買正版的商品。
❷ 銷售不知道是侵權的專利產品,有什麼後果
根據《專利法》的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專是未經專利屬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所以,只要是「不知道」並且「來源合法」,就可以免除賠償責任;但此時仍然構成侵權,應承擔停止侵害和消除影響的責任。
❸ 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承擔什麼責任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
對於產品專利,侵權行為有: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
對於方法專利,侵權行為有: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對於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有: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製造、使用、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製造、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第七十條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❹ 銷售侵犯專利權商品的行為怎樣處置
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或者厲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❺ 銷售的商品如果侵犯別人的著作權專利版權,銷售的人有啥責任
這個主要看當時采購方(即銷售方)有沒有跟供貨方簽訂知識產權相關免責協議,要是沒簽,那麼要共同承擔相關責任,如果簽了,那當時怎麼約定的怎麼來
❻ 買侵犯專利權的產品做生意算不算侵僅
算。
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版單位或者權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❼ 銷售專利產品是否侵權
該行為是否侵權行為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如果你的情況符合專利法第六十三條任意一項,則不視為侵犯專利權。問題是不知道你是否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案例:何沛平訴吳縣經濟技術開發研究所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糾紛案
http://www.court.gov.cn/popular/200303260094.htm
法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第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製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原創回答團成員專用標識———————————————
&;原創回答團成員079號:無索不知 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