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申請中的常用策略
專利(Patent)是專利權(Patent Right)的簡稱,即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內者獨占使用其發容明創造的權利.專利是一種使申請人能夠通過其發明創造獲得利潤的法律制度.
在專利保護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為了獲得專利,申請人必須向公眾公開其發明的內容,而且一旦專利權到期,該發明就成為公知技術,可以被他人無償地使用.
在專利保護期內,專利權人獨占該發明各項權利,可以通過自己實施、轉讓或者許可來獲利.
專利種類
發明專利是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保護20年;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保護10年;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保護10年.以上期限均從申請日起計算,並且到期不能續展.
❷ 如何提高護理工作者的創新能力,申請更多的小專利
國內專利沒有小專利,只有實用新型,小專利只存在一些東南亞國家。要提高護理工作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就按照法律的規定,給發明人獎勵,並與職位掛鉤,出台類似的規則
❸ 護士在網上怎麼申請專利
您好,您的問題我們認為:
【1】專利申請沒有身份限制,無論單位還是個人都可以申請;
【2】專利申請需要提交材料到專利局或者指定的受理單位。
❹ 護理研究專利申請的現狀如何有哪些對策
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較晚,只有20多年的歷史。通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回與Trips協議要求基本一致答的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並制定了其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條例。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總體狀況
❺ 發展臨床護理決策的策略有哪些
臨床護理決策 一、概述 決策是指對不確定的問題,通過一些方法分析,從眾多備選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的評判性思維過程。臨床護理決策是指護士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面臨的現象或問題,從所擬定的若干個可供選擇的方案中做出決斷並付諸實施的過程。備選答案多樣,通過選擇消除不確定因素、針對個體與群體服務對象。 二、臨床護理決策與評判性思維的關系 作為一種主動自我反思過程,評判性思維它被應用在多個護理環節之中,可貫穿所有護理活動。護理人員必須將其融入到工作行為習慣中,才能在其指導下做出全面有效的臨床判斷,從眾多護理決策中選擇最佳護理方案。評判性思維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三、臨床護理決策的模式 患者決策模式、護士決策模式、共同決策模式(提倡) 四、臨床護理決策的步驟 明確問題→陳述目標→選擇方案→實施方案→評價和反饋 1、確定問題 五個「W」一個H」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2、陳述目標 回答三個問題: 要達到什麼? 要保護什麼? 要避免什麼? 3、尋找備擇方案並作出決定 (核心環節) 尋求備擇方案、評估備擇方案、作出選擇 4、實施方案 5、評價和反饋 對決策的效果進行評估,反思/總結決策中的得失和經驗教訓。 五、臨床護理決策的方法 1、全部可能性排列法 可以有哪些解決方案?每一種方案的可行性是怎樣的?每一種方案所需要的資源是什麼? 每一種方案的風險是什麼?„„ 2、歷史追溯法 以前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當初的情況是怎樣的?曾經提出過哪些解決方案?在這過程中有哪些人參與?最後做了什麼決策?實施後的結果如何? 3、個人經驗法 誰有相似的經歷?誰聽說過、知道或參與過這樣的事件?誰直接或間接地解決過這樣的問題?誰有這方面的體驗,無論失敗還是成功? 六、發展臨床護理決策的策略 1、發展評判性思維的能力 2、加強護理程序的運用 3、提高循證護理能力 循證護理是臨床護理決策中常用方法之一,構建在護理人員的臨床實踐基礎上,它強調以臨床實踐中的問題為出發點,將科研結果與臨床專門知識和經驗、病人需求相結合,促進直接經驗和間接知識在實踐中的綜合應用,並在實施過程中能激發團隊精神和協作氣氛,同時它注重終未評價和質量保證,能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 4、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
❻ 申請醫學專利步驟是怎樣的
申請醫學專利的步驟與申請其他專利沒什麼兩樣。 申請專利既可去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機構(北京),也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設在個 省會 的專利代辦處。 申請專利的條件要求: 1、申請文件要齊備: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書、摘要、圖片或者照片; 2、發明(成果),應該具有「三性」(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具體要求主要是別人沒有申請過的、成果是沒有公開過的(國際展覽會上公開、學術會議和技術會議上公開、未經發明人同意而泄露內容的除外); 3、我們國家的專利審查制度是:對發明專利申請採取早期公開,請求審查制(實質審查);對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採取形式審查。(所謂形式審查,也叫登記制或不審查制度。其審查的主要內容為申請文件是否符合要求,發明是否重復。在公報上公布後,期限內若無異議即予授權) 4、把一切准備好了後,當天就可以受理,當天就受法律保護。 費用:申請費和發明申請審查費,數額(人民幣)為:發明專利申請費950元(含印刷費50元);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費500元;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費500元;發明申請審查費2500元。
滿意請採納
❼ 如何申請專利,並且有效的保護它
(1)專利的申請周期。
申請周期要視專利類型而定,發明一般要兩年半到三年,實用新型一般要十到十二個月。現行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專利法所稱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專利法所稱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一般涉及到產品結構的改進,尤其是小改進,選擇實用新型吧。
(2)專利的有效保護。
現行專利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因此,要有效的保護專利,首先要認真的製作專利申請文件,具體也就是權利要求和說明書及附圖。通俗來講,權利要求就是申請人通過指出本專利的技術要點的形式在技術領域內進行圈地,一項技術如果落在權利要求覆蓋范圍內就算是侵權了。權利要求往往是從上位概念逐步細分下來的,形象點的描述就象是層層圈套的圓。但權利要求撰寫通常比較精煉,所以說明書及附圖就要圍繞權利要求盡可能的詳細的闡明按權利要求如何實現本專利的,如可能還可以提供在權利要求范圍內的多中實施方式。
另外,現行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專利的有效保護依賴於專利的有效性。發明就不多說,發明的審查制度比較嚴謹,獲得授權的發明其有效性多是有保障的。但我國的實用新型僅經過形式審查就進行授權,簡單的說類似於登記程序,只要是申請文件的形式符合規定就先予以授權登記公告,並不代表該專利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這點需要注意。在這中申請制度下如何保護實用新型呢?申請人首先應當在實用新型授權後向知識產權局申請作出實用新型新穎性檢索報告,報告會對該實用新型的新穎性和創造性作出結論,可以理解為實用新型的實質審查程序。在維權訴訟中,主管部門或法院都會要求以實用新型新穎性檢索報告為重要依據來審理。
❽ 護理發明怎樣申請專利
專利的種類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規定,在我國專利法中規定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在香港專利法中規定有:標准專利(相當於大陸的發明專利)、短期專利(相當於大陸的實用新型專利).、 外觀設計專利;在部分發達國家中分類: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發明專利
我國《專利法》第二條第二款對發明的定義是:「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專利
所謂產品是指工業上能夠製造的各種新製品,包括有一定形狀和結構的固體、液體、氣體之類的物品。所謂方法是指對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各種產品的方法。發明專利並不要求它是經過實踐證明可以直接應用於工業生產的技術成果,它可以是一項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或是一種構思,具有在工業上應用的可能性,但這也不能將這種技術方案或構思與單純地提出課題、設想相混同,因單純地課題、設想不具備工業上應用地可能性。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主要體現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取得專利的發明又分為產品發明(如機器、儀器設備、用具)和方法發明(製造方法)兩大類。
實用新型專利
我國《專利法》第二條第三款對實用新型的定義是:「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
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同發明一樣,實用新型保護的也是一個技術方案。但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范圍較窄,它只保護有一定形狀或結構的新產品,不保護方法以及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注重實用性,其技術水平較發明而言,要低一些,多數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改進性的技術發明,可以稱為「小發明」。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授予實用新型專利不需經過實質審查,手續比較簡便,費用較低,因此,關於日用品、機械、電器等方面的有形產品的小發明,比較適用於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外觀設計專利
我國《專利法》第二條第四款對外觀設計的定義是:「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並在《專利法》第二十三條對其授權條件進行了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告的專利文件中。」,相對於以前的專利法,最新修改的專利法對外觀設計的要求提高了。
外觀設計與發明、實用新型有著明顯的區別,外觀設計注重的是設計人對一項
產品的外觀所作出的富於藝術性、具有美感的創造,但這種具有藝術性的創造,不是單純的工藝品,它必須具有能夠為產業上所應用的實用性。外觀設計專利實質上是保護美術思想的,而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是技術思想;雖然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與產品的形狀有關,但兩者的目的卻不相同,前者的目的在於使產品形狀產生美感,而後者的目的在於使具有形態的產品能夠解決某一技術問題。例如一把雨傘,若它的形狀、圖案、色彩相當美觀,那麼應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如果雨傘的傘柄、傘骨、傘頭結構設計精簡合理,可以節省材料又有耐用的功能,那麼應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對象,是產品的裝飾性或藝術性外表設計,這種設計可以是平面圖案,也可以是立體造型,更常見的是這二者的結合,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主要條件是新穎性。
❾ 如何提高護理工作者的創新能力,申請更多的小專利
可以組織學習專利知識,參加創新方法學習培訓。有了創新和專利意識,實際工作中還是可以總結出不少創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