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專利和pct專利申請的區別,如何申請國外專利
嚴格來說,並沒有「國際專利」這個概念,因為專利具有地域性,它是分國家/地區的,因此會有中國專利、美國專利、歐洲專利等國家/地區專利的說法。目前,對於國際專利通常可以有兩種理解:狹義的理解是,把國際專利理解成「PCT國際申請」,即PCT國際專利申請;而廣義上,則可以把國際專利理解成「國外專利」。
PCT是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簡稱,是在專利領域進行合作的國際性條約。其目的是為解決就同一發明創造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時,減少申請人和各個專利局的重復勞動。在此背景下,《專利合作條約》(PCT)於1970年6月在華盛頓簽訂,1978年1月生效,同年6月實施。我國於1994年1月1日加入PCT,同時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受理局、國際檢索單位、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接受中國公民、居民、單位提出的PCT國際申請。截至2017年3月,PCT成員國增加至152個。
PCT不是一種專利類型,而是一種專利申請途徑,因此,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通過PCT途徑申請專利」,即專利的PCT申請。因為PCT申請分為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兩個階段,故國際階段又經常稱「PCT國際申請」。
所以若需要申請國外專利,可以選擇通過巴黎公約直接進入或者通過PCT途徑進入。
詳細可查看了解PCT專利和國際專利的區別
② 如何寫國外專利
要寫哪一個國家的專利呢?其實各國專利撰寫基本是差不多的,也可以拿國內申請的專利,按照各國的要求翻譯成相應的語言,就可以了
③ 外國專利中的A、B和C指的是什麼
國外的專利尤其是PCT申請有很多過程,A、B、C代表不同狀態時候的同一件專利的情況回,比如說公開時候答的文本編一個號碼,公開後審查時候修改的又編個號碼,授權時再編一個號碼,這個比較復雜,得看具體的編號意義,可以上網上查一查,因為還有A1B1A2B2等編號。
④ 國外留學申請都有哪些重要術語
托福的詞彙量要求是8000, SAT(美國高考)是12000, GRE(美國研究生考試)應該更高, 所以如果是認真想要出去好好讀的至少應該是10000+, 當然初中高中生的話會低一些
⑤ 如何申請外國專利
建議你還是咨詢專業的專利代理機構。因為無論國際申請還是單一國家申請,都需要委託國務院授權中國專利局指定的涉外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具體程序概述如下:
PCT國際申請
中國單位或個人提出國際申請的,應當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或者向中國專利局聲明發明不涉及國家安全,然後可通過下面兩種方式之一提出申請。
(1) 首先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國家專利申請,然後在12個月的優先權期限內再提出國際申請:
(2) 直接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國際申請,並在國際申請中指定中國。
提出國際申請應當委託國務院授權中國專利局指定的涉外專利代理機構辦理,中國專利局不接受申請人直接提交國際申請。中國專利局PCT處負責受理向中國專利局提交的國際申請。中國專利局在全國各地設立的代辦處不受理國際申請。中國國民或居民也可以直接向WITO的國際局提交國際申請。提交國際申請文件可以通過規定的專利代理機構向中國專利局PCT處面交、掛號郵寄或傳真提交,通過傳真提交的應當在傳真之日起14天內通過規定的專利代理機構將原件送達中國專利局PCT處,否則傳真視為未收到。中國專利局以實際收到符合受理條件的國際申請文件之日為國際申請日。通過傳真提交的,只要傳真件符合受理條件,並在規定時間內將原件送達的,以傳真日為國際申請日。
提交的國際申請文件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允許申請人在提交日起的30天內補正,並以補正符合受理條件之日為國際申請日。
提出國際申請的應當在國際申請日起1個月內繳納傳送費、檢索費和國際費(包括基本費和指定費)。其中指定費既可以按上述期限,也可在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繳納。
單一國家申請
1、申請中國專利
我國單位和個人如擬申請外國專利,必須首先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這主要是便於專利局作保密審查,以維護國家利益。這對申請人也是有益的,因為.如果是向巴黎公約成員國申請,可按規定享受優先權。至於中國公民在外國作出的發明創造.可按照《關於我國學者在國外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規定》,先辦理居住國專利申請手續。凡屬於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發明創造,不得申請外國專利,違者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辦理優先權證明和手續
單位申請的,一般應按照行業歸口或行政管轄關系,向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提出《向國外申專利請求書》。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收到請求書後,應在從申請日起4個月內,對該請求進行保密審查,提出是否同意向國外申請專利的意見,通過申請人並抄送國家科委。申請人接到肯定的通知書後,即可持此通知書到中國專利局要求出具優先權證明,以辦理向外國提交專利申請的手續。個人申請的,可直接向專利局請求出具優先極證明,在通過保密審查後,中國專利局將出具優先權證明文件。請求出具優先權證明,要繳納優先權要求費.提交辦理文件副本請求書:
3、辦理微生物保藏手續
大多數國家專利法都規定,凡涉及公眾不能得到的微生物的專利申請,要求在申請日前或申請日將該微生物提交保藏。這就要求申請應在提交專利申請之前辦好出口許可證手續,與此同時,還要通過所在國的代理機構辦理微生物進口手續。我國於1995年7月1日加入《國際承認用於專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達佩斯條約》。中國專利局指定的微生物保藏單位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中關村)、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武漢大學內)也是國際承認的微生物菌種保存單位。因此,凡已向上述單位提交了保藏而專利申請又是向布達佩斯條約締約國提出的,可以不另辦或延期辦理保藏手續。
4、委託代理
中國單位和個人向外國申請專利.申請人應持優先權證明委託國務院指定的涉外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委託代理,要簽署委託書(有的還要簽署委託合同)。委託書一般是代理機構統一印製的,申請人是單位的,應由單位蓋章,並由法定代理人簽字;申請人是個人的,由個人簽章即可。其次.還要填寫委託外國專利申請明細表,表的內容包括發明人、申請人姓名(或名稱)、住址、原申請日、申請號、優先權要求、申請國別、申請類別、申請文件翻譯方式、辦理公證和認證方式等。其中,發明人一欄要提供中文和漢語拼音,申請人欄要提供正規的中英文或漢語拼音的單位名稱。優先權證明文件原未辦妥的,可委託代理機構辦理。
5、填寫有關申請表格
這些表格由申請國的代理機構提供,需中國申請人填寫。比較常見的有委託書、轉讓證明(如有轉讓關系)、發明人宣誓書、中小企業證明(有些國家和美國規定.申清人是中小企業的.可減免申請費等)。
6、辦理其他必要文件要視申請國別而定,如向日本申請,要辦理法人公證或個人國籍公證。向泰國、菲津賓、南美諸國申請,要辦理委託書簽名屬實公證;菲津賓、南美諸國還要辦申請文件認證手續。公證手續一般可在北京市公證處辦理。
⑥ 怎樣寫外國專利申請
眾所周知,專利權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所謂專利權的地域性,是指一個國家依照其本國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管轄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外國對其專利不承擔保護的義務。
由此可知,如果中國的單位或個人的發明創造具有良好的國際市場前景,就必須向擁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國家提交專利申請,進而使得該發明創造在國外市場也能夠受到專利保護。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的單位的產品正在走向國際市場,很多單位也意識到專利申請走出國門的重要性。中國正在從一個專利申請輸入國逐步邁向專利申請輸出國的行列。
那麼,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的途徑主要有哪些呢?在1994年1月1日之前,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的主要途徑是巴黎公約;在1994年1月1日之後,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的主要途徑有兩條:一種是仍然適用的巴黎公約;另一種是專利合作條約PCT。PCT和巴黎公約並不矛盾。PCT實質上是在巴黎公約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加強專利領域國際合作而形成的一個國際公約,可以認為PCT是巴黎公約的有益補充。
既然存在兩種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的途徑,那麼,就有一個選擇的問題,在什麼情況下適宜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在什麼情況下適宜通過PCT途徑。需要說明的是,無論通過哪種途徑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最終該項專利申請能否在那些國家真正被授予專利權,都要由那些國家根據本國法律進行審查,授權與否同該申請是通過何種途徑提交並無必然聯系。但是,採用何種途徑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與申請人的經濟利益是息息相關的,並且有些專利申請只能適用於其中的一種途徑。
先簡要介紹一下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和通過PCT途徑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各自的基本流程,然後從這兩種途徑的基本流程分析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各自的適用情況。
一、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向外國提交專利申請的主要流程
步驟(A)向我國知識產權局就一項發明創造提交專利申請,該申請的申請日即為優先權日。
步驟(C)自上述優先權日起12個月(發明、實用新型)或6個月(外觀設計)內,由涉外代理機構將該項發明創造向申請人期望獲得保護的國家知識產權機構提交一份單獨的專利申請,然後,由那些國家按照本國法律對該項發明創造進行審查,進而授予專利權或駁回申請。
二、通過PCT途徑請求外國專利保護的主要流程
步驟(A)向我國知識產權局就一項發明創造提交專利申請,該申請的申請日即為優先權日。
步驟(B)在上述優先權日起12個月(發明、實用新型)內,向我國知識產權局PCT處或國際局提交國際申請,即進入國際階段。在國際階段完成國際申請的受理、檢索、修改、公開和初步審查等工作。
步驟(C)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向申請人期望獲得保護的國家知識產權機構辦理進入國家階段的各種手續,然後,由那些國家按照本國法律對該向發明創造進行審查,進而授予專利權或駁回申請。
對比上述兩種操作流程可知,兩種途徑操作流程中的(A)步驟是完全相同的,由此產生的費用自然也相同(大約幾千人民幣);(C)步驟在操作的時間和手續上略有差別,但在希望獲得保護的國家對該項專利申請進行審查方面是相同的,由此產生的費用也大致相同(各國收費不同,平均每個國家大約是5萬元左右人民幣)。顯然,通過PCT途徑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在操作流程上比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多了一個步驟(B),步驟(B)所產生的費用主要包括PCT國際費、檢索費、傳送費以及初步審查費,大約合計1萬~2萬元人民幣。由此看來,通過PCT途徑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比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多花了1萬~2萬元人民幣。但是,這多花的1萬~2萬元是不是物有所值呢?什麼情況下該花,什麼情況下不該花?下面進行實質性分析。
當一項發明創造在國內已經提交過專利申請,如果需要再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則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考慮採用何種途徑更合適。
其一,考慮該項發明創造希望獲得專利保護的類型。就我國專利法對發明創造的定義而言,發明創造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巴黎公約對於這3種保護類型都適用,但是,PCT不適用於外觀設計,因此,如果一項發明創造希望獲得專利保護的類型是外觀設計,那麼,只能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向其他國家提交專利申請;如果一項發明創造希望獲得專利保護的類型是發明或實用新型,那麼,兩種途徑均可選擇。
其二,考慮希望獲得專利保護的國家(以下簡稱目標國)數目以及當前申請人的資金狀況。
由於通過巴黎公約途徑,需要在12個月內完成向各個目標國提交專利申請以及翻譯等工作,相應地,也要繳納(A)、(B)、(C)步驟所產生的全部費用。根據前面介紹可知,(C)步驟所產生的費用相對其他步驟而言是巨大的,如果目標國家數目較多,(C)步驟所產生的費用將更加龐大。例如,目標國為7個,那麼,(C)步驟所產生的費用大約合計30多萬元人民幣。由此可知,當目標國數目較多時,申請人需要在短時間(12個月)內支付相當多的費用。
而通過PCT途徑,在臨近30個月的時候才需要支付(C)步驟所產生的費用,在12個月內只需支付(A)和(B)步驟所產生的費用。
由此可見,對於目標國數目較多、申請人當前資金又不十分充足的情況,選擇PCT途徑更適合一些。另外,採用PCT途徑(C)步驟費用的支付時間可以推遲到30個月左右,而非巴黎公約規定的12月,而推遲支付的(C)步驟費用在推遲的這段時間內為申請人所帶來的利息已經相當於(B)步驟的費用了,因此,表面上看來,PCT途徑比巴黎公約途徑多支付的(B)步驟費用,如果考慮(C)步驟利息的話,實質上並不是多支付的。
其三,考慮發明創造本身的價值以及希望獲得外國專利保護的時間緊迫性。
由於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專利申請在12個月之內就進入了目標國的國家階段審查,因此,相對於PCT大約30個月進入目標國而言,專利申請接受實質性審查以及獲得授權的時間通常會更早。因此,如果希望某項發明創造及早進入國際市場,並且申請人對該項發明創造的價值比較有把握,則適宜通過巴黎公約途徑直接向目標國提交專利申請。
相反,如果申請人對自身發明創造的價值把握不大,而且,該項發明創造涉及的產品並不急於進入國際市場,那麼,就適宜通過PCT途徑向目標國提交專利申請。因為通過PCT途徑,在真正進入目標國的國家階段之前,可以根據(B)步驟所述的國際階段中的國際檢索以及國際初審對專利申請的創造性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然後,再決定是否操作(C)步驟。
一方面,申請人可以根據國際檢索報告和國際初審報告的內容,判斷是否有必要再進入國家階段。如果申請人以及代理人根據國際檢索報告或國際初審報告給出的意見以及檢索到的對比文獻,判斷該國際申請確實不具有創造性,認為即使將該專利申請進入目標國的國家階段,也很難被授權,那麼,申請人就可以不辦理後續進入國家階段的各種手續,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C)步驟不必要的浪費。
另一方面,申請人(或代理人)可以根據國際檢索報告和國際初審報告對提交的國際申請文件進行修改。由於在國際階段對申請文件進行修改通過國內代理機構即可,而進入目標國的國家階段後則需要通過目標國的代理機構進行修改。就目前而言,國內代理機構的收費標准遠遠低於國外代理機構的收費標准,因此,通過在國際階段對申請文件做修改比進入國家階段後再做修改在費用和精力上都劃算得多。
其四,考慮該項發明創造的具體國際市場是否已經或可以很快確定下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任何一件專利產品的潛在而具體的國際市場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確定下來的,有可能開始覺得潛在的國際市場是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但是,經過較長時間的市場調研後發現,該專利產品在發達國家可能並沒有市場,而是在發展中國家有較好的市場。如果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在12個月之內就需要確定出具體的目標國並支付相應的(C)步驟費用;而通過PCT途徑,則允許延期至30個月確定出具體的目標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對目標國的盲目選定。因此,對於較短時間(10個月左右)內可以准確的確定出具體目標國的專利申請,則可以通過巴黎公約途徑提交;如果在短時間內不能准確的確定具體目標國,或者希望能夠多一些潛在國際市場的調研時間,則適宜通過PCT途徑提交專利申請。
⑦ 外國申請專利如何申請和要注意什麼
依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向專利管理部門申請專利獲得審批的,專利申請人擁有專利權,而專利的保護緊限於我國境內,如果想在國外也受保護的,外國申請專利如何申請和要注意什麼?下面由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外國申請專利如何申請和要注意什麼一、外國專利如何申請通過巴黎公約途徑直接申請外國專利,申請人可獲得的好處巴黎公約的重要原則之一是優先權原則,該原則是指申請人在該公約任一成員國就一項發明創造第一次提出申請後(在先申請),在一定特定期限內(即優先許可權期:外觀設計為6個月,發明或實用新型為12個月),同一申請人可就其同樣的發明創造在其他成員國提出申請(在後申請),這些在後申請被認為是與第一次申請同一天提出的。優先權原則的確立為申請人帶來極大的方便。申請人在某一成員國提出申請後,可有6個月或12個月的時間就是否申請為外國專利做出決定。一旦申請人決定申請外國專利,即可在上述期限內提出申請並要求優先權。二、申請外國專利要注意什麼事項1、根據中國專利法第20條的規定,申請人申請外國專利的,首先應當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然後方能直接申請外國專利。2、申請人在優先權期限內申請外國專利可享有原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若原中國專利申請已超過優先權期限但尚未公開,則在公開之前也可申請外國專利,但不再享有優先權。3、若申請人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申請外國專利,最好在優先權期限到期前兩個月辦理委託手續,以免因時間緊迫而增加申請費用。三、外國專利申請途徑有哪些在外國申請專利有以下兩種途徑:通過巴黎公約途徑直接申請外國專利(一)申請人可獲得的好處巴黎公約的重要原則之一是優先權原則,該原則是指申請人在該公約任一成員國就一項發明創造第一次提出申請後(在先申請),在一定特定期限內(即優先許可權期:外觀設計為6個月,發明或實用新型為12個月),同一申請人可就其同樣的發明創造在其他成員國提出申請(在後申請),這些在後申請被認為是與第一次申請同一天提出的。優先權原則的確立為申請人帶來極大的方便。申請人在某一成員國提出申請後,可有6個月或12個月的時間就是否申請為外國專利做出決定。一旦專利申請人決定申請外國專利,即可在上述期限內提出申請並要求優先權。(二)注意事項1、根據中國專利法第20條的規定,申請人申請外國專利的,首先應當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然後方能直接申請外國專利。2、申請人在優先權期限內申請外國專利可享有原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若原中國專利申請已超過優先權期限但尚未公開,則在公開之前也可申請外國專利,但不再享有優先權。3、若申請人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申請外國專利,最好在優先權期限到期前兩個月辦理委託手續,以免因時間緊迫而增加申請費用。通過PCT途徑申請外國專利(一)申請人可獲得的好處1、申請人可在最遲時間提出申請。由於PCT申請可用本國文字(中文)提交,因此,申請人可在優先權期限的最後一刻提出申請。2、申請人可自申請日起9個月左右或優先權日起16個月左右獲得一份檢索報告。申請人還可以自申請日或優先權日起28個月內獲得一份檢索報告。申請人還可以自申請日或優先權日起28個月內獲得一份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如果申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了國際初步審查請求的話)。申請人可根據上述兩個報告所提及的現有技術資料,對本發明的專利性(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進行判斷,並可對權利要求進行適當的修改(如果必要的話),然後決定是否進入國家程序。3、與直接通過巴黎公約申請外國專利的途徑相比較,PCT申請可將進入國家階段的時間推遲8個月或18個月,這對於那些尚未做好准備的申請人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此外,繳納國家階段的費用的時間也相應推遲8個月或18個月。(二)注意事項1、根據中國專利法第20條的規定,申請人申請外國專利的,首先應當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然後方能申請外國專利。2、申請人可通PCT途徑同時申請中國和外國專利。根據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規定,申請人第一次申請即提出PCT國際申請的,該申請的指定國應包括中國。3、若申請人有意委託我公司辦理PCT專利申請的,最好在優先權期限到期前兩個月前辦理委託手續,以免因時間緊迫而增加申請費用。
⑧ 國外專利申請中的三種專利有什麼區別
美國專利分為三種: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植物專利。
美國在2013年前實行的是先發明。
美國專利的權利要求超項收費標准:權利要求總數超20項(多重附屬權利要求需要拆分)、獨立權利要求超3項、出現多重附屬權利要求。
必須為「有功能」的發明才可以申請發明專利。
可申請的發明包括:程序(Process)、機械(Machine)、產品(ArticleofManufacture)、組成(CompositionofMatter),其中,程序可為方法(Method)或上述發明的新使用方法(NewUse)。美國將用於武器的核材料和原子能排除在專利法保護的范圍之外。
2.外觀設計專利
外觀設計(patentfordesign):必須為外觀上的設計才可以申請新式樣專利。新式樣專利保護的范圍主要限定在專利中所繪示出的物品外觀部分。
3.植物專利:
植物專利(patentforplant):作為農業大國,美國對植物領域的發明格外重視,不僅將植物專利單獨列出,而且在申請和保護方面作了很多專門適合於植物發明的規定。中國專利法第25條將植物新品種列為不可獲得專利保護的范圍,但美國的植物專利中並沒有排除植物品種。申請植物專利的發明創作必須是經過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培養,而具有創新性(Novelty)及特殊性的植物。單一植物只能有一項專利。
美國不保護實用新型專利,但這並不是美國的獨特之處,因為世界上不保護實用新型的專利局還有很多。
向美國申請專利有三種途徑:
直接向美國申請專利(需要在中國專利局預先做保密審查,保密審查通過後,即可直接向美國申請專利);
通過巴黎公約向美國申請專利(優先權只有12個月);
通過PCT專利合作條約向美國申請專利(優先權可以達到30個月)轉知匯提供
⑨ 怎麼國外申請專利
兩種途徑:一種是巴黎公約途徑,即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後,以這份申請為優版先權基礎,一年內自行到權國外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提交申請。當然,也可以直接去國外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但是由於出國申請時間往往較長,沒有優先權的話會導致申請日延後;同時,直接去國外申請,由於沒有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涉密審查,再次在國內提交申請的時候是不會被批准授權的。另外一種是PCT途徑,即直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一份申請文件,申請類型為PCT國際申請,在提交PCT申請的時候可以選擇以後計劃申請的國家,即指定國,這樣申請在經過國際階段以後就可以進入到各個國家的國內審查階段了。PCT申請方式比較簡單,但是由於申請後的審查經歷了國際階段和國內階段,周期相對較長。如果覺得不熟悉的話,還是找專利代理公司操作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