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蒿素的專利權是被哪個國家搶先注冊的
青蒿素的專利權沒有被搶先注冊。
李順德指出,根本不存在「搶注」的問題。「所謂的『搶注』,是在你披露以後,別人在此基礎上,以各種不同的改進專利的形式出現,而在這方面,我們後續的工作沒有跟上,既沒有做及時的深入研究,也沒有進行相關方面的專利申請。
說到底,還是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而按照申請在先原則,誰先申請就歸誰。所以,不要簡單地說被別人『搶注』了,是人家在這方面後續創新跟進得快,並且是在你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發明創造。」
「實際上,即便當初有基本專利申請,專利的保護期來講,一般是自申請之日起20年,到現在已經早過20年了,也不會保護到現在了。
也就是說,在基本專利基礎上,你要有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增加後續的改進專利,才能有效地保護你的成果。現在世界各國很多醫葯廠家都是這么做的。」李順德說。
1977年在《科學通報》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的名義,發表了青蒿素的化學結構;1978年5月,又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義,發表了青蒿素結晶立體絕對構型的論文;
1979年,第二篇關於青蒿素化學結構的論文,以北京中葯所和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署名發表於《化學學報》。此後數年內,中國的相關人員陸續在國際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公布了青蒿素的相關技術文獻。
新中國第一部《專利法》1984年制定,1985年才開始實施。一般而言,如果在發明成果公開發表之前沒有申請專利保護,此後將因為「不具備新穎性」而不能再申請專利。
由此我國科學家發現的抗瘧葯物青蒿素也因此失去國際上獲得基本專利的保護機會。
❷ 完整的專利文獻包括哪些
廣義包括專利申請書、專利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檢索工具以及與專利有關的一切資料;狹義僅指各國(地區)專利局出版的專利說明書或發明說明書。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是包含已經申請或被確認為發現、發明、實用新型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的研究、設計、開發和試驗成果的有關資料,以及保護發明人、專利所有人及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注冊證書持有人權利的有關資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總稱。
特點:
1、內容新穎,出版迅速;
2、涉及技術領域廣泛,實用性強;
3、具有法律效力;
4、技術工作具有單一性和保守性;
5、重復量大。
❸ 簡述不能授予專利權的范圍 文獻考試
科學發現、診療方法、手術方法、不清楚公開不充分的申請、沒有新穎性創造性的技術、沒有實用性的技術
❹ 專利文獻的特點都有什麼
(1)獨占性。是指專利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具有排他性質內,任何人要實施專利,除法律另有規定容的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並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構成侵權。(2)時間性。是指專利權只在授權有效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或終止失效後該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期限是由專利法規定的。(3)地域性。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或地區的區域范圍內有效,對其它國家或地區沒有法律約束力,每個國家或地區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
❺ 專利文獻的特點有哪些
與其他科技文獻相比,專利文獻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數量巨大、內容廣博。
(2)集技術、法律、經濟信息於一體。專利文獻記載技術解決方案,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披露專利權人、注冊證書所有人權利變更等法律信息。同時,依據專利申請、授權的地域分布,可分析專利技術銷售規模、潛在市場、經濟效益及國際間的競爭范圍。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綜合科技信息源。
(3)反映新的科技信息。首先,大多數國家專利局採用先申請制原則,致使申請人在發明完成之後盡早提交申請,以防他人捷足先登。其次,由於新穎性是專利性的首要條件,因此,發明創造多以專利文獻而非其他科技文獻形式公布與眾。第三,20世紀70年代初專利申請早期公開制度的推行,更加速了科技信息向社會的傳播速度。
(4)格式統一、形式規范。
❻ 專利文獻的檢索系統
⒈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系統
⒉中國專利信息中心專利檢索系統
3.無量專利網專利檢索平台
4.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中外專利資料庫
5萬方專利技術資料庫 ⒈esp@cenet網站
⒉世界專利資料庫,收錄72個國家及組織的專利著錄數據、 33個國家及組織的英文文摘和32個國家及組織的專利全文,文獻量為4500萬件。
⒊WIPO專利資料庫,收錄24個月公布的PCT國際申請的著錄數據、文摘和全文說明書。
⒋EP專利資料庫,收錄24個月公布的歐洲專申請的著錄數據、文摘和全文說明書。 ⒈美國專利商標局專利檢索系統
⒉授權專利(Issued Patent)檢索
⒊申請公布(Published Application)檢索
❼ 專利文獻的作用有哪些
專利文獻的作用,專利文獻是已經申請了被確認為發現、發明、實用新型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的研究、設計、開發和試驗成果的一些資料,那麼專利文獻的作用有哪些?專利文獻的作用專利文獻的作用有哪些?一、對專利申請進行專利性檢索。申請人在申請專利前,應檢索相關的專利文獻,看看該項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與實用性,以免提出申請後不能獲得專利權;發明專利的申請人請求實質審查,按專利法規定應向專利局提交相關的參考資料,包括專利文獻。二、啟迪發明創造思路。曾有一句話說得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許多發明是從他人的發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或者從中獲得啟發、借鑒。三、可以了解該領域的最新動態。前面說過專利文獻的報導比其他文獻早1;3年,而且一項新技術的誕生到推廣應用有個過程,存在一個時間差,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十年。因此我們從專利文獻中可以了解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四、有利於技術轉讓。企業在尋找新技術時,無非是兩種途徑:一是企業主動出擊;二是發明人毛遂自薦。對於主動出擊,較好的方法是檢索專利文獻,在該技術領域中檢索出眾多的技術,然後擇優篩選;對於毛遂自薦,更應檢索一下專利文獻,可以避免被自薦者的發明特點所迷惑。五、有利於企業的技術開發。從以往的教訓來看,許多企業盲目研製一些新產品,不僅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而且可以與以往的技術相比,並不是先進的技術,結果其產品在市場上銷售不暢。六、有利於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從以往的引進來看,存在不少弊端:盲目引進;不是引進最先進的技術;技術轉讓中的一些專利是過期專利,結果支付了過高的技術使用費,等等。通過檢索專利文獻,不僅可以避免上述弊端,而且可以貨比三家,從中找出先進且又適合國情的技術。七、作為專利訴訟的有力依據。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被告在被起訴侵權時,應檢索專利文獻,查看一下原告的專利資料及相關的背景技術,以避免敗訴;專利申請人對於專利局復審委員會做出某決定(駁回或撤銷或無效或維持等)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時,同樣應檢索專利文獻,並提供相關的資料。
❽ 專利文獻怎麼自助查詢 可以查詢到的表示已經申請獲得專利權了的嗎
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頁面,點擊專利檢索,輸入專利號或名稱,如果能找到,實用新型就是授權,發明專利已經公開,如果技術基本相同,就不能再申報專利了,這樣再報也不會授權拿到專利證。或在網路中直接搜專利檢索,就進入檢索頁面了。
❾ 青蒿素的專利國家是哪個
青蒿素是中國首先發現的,最早有記錄的專利是1985.04.01,屠呦呦等人申請的專利《還原青蒿素的生產工藝》,不過,現在這個專利已經無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