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專利代理機構的業務范圍是什麼
可以參照,專利代理機構的執業規范
(一)專利代理機構應當承擔的義務
1.與專利代理師建立正式聘用關系。專利代理機構應當按照自願和協商一致的原則與其聘用的專利代理師訂立勞動合同。
2.與委託人建立有效委託關系。專利代理機構接受委託,應當與委託人訂立書面委託合同。專利代理機構接受委託後,不得就同一專利申請或者專利權的事務接受有利益沖突的其他當事人的委託。
3專利代理機構解散或者被撤銷、吊銷執業許可證的,應當妥善處理各種尚未辦結的專利代理業務。
4保密義務安利代理機構對其在執業過程中了解的發明創造的內容,除專利中請已經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負有保守秘密的義務。
5.正當經營義務。專利代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利益沖突審查、投訴處理、年度考核等執業管理制度以及人員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等運營制度,對專利代理師在執業活動中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
6.公示義務。專利代理機構通過互聯網平台宣傳、承接專利代理業務的,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證。
前款規定的信息發生變更的,專利代理機構應當及時更新公示信息。
7.作出實習評價義務。專利代理機構應當指導實習人員進行專利代理業務的實習。實習期滿且符合有關規定的,專利代理機構應當作出實習評價。
(二)禁止行為
1.專利代理機構不得以自己的名義申請專利或者請求宣告專利權無效。
2.專利代理機構應當指派在本機構執業的專利代理師承辦專利代理業務,指派的專利代理師本人及其近親屬不得與其承辦的專利代理業務有利益沖突。
3.專利代理機構應當與其他專利代理機構公平競爭,不得以欺詐誤導、虛假宣傳、不當承諾、詆毀其他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師等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
4.對專利代理分支機構的執業限制。專利代理機構的分支機構不得以自己的名義辦理專利代理事務。專利代理機構應當對其分支機構的執業活動承擔法律責任。
(三)提供有償服務及援助服務
專利代理機構收費應當遵循自願、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家鼓勵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師為小微企業以及無收人或者低收人的發明人、設計人提供專利代理援助服務。
『貳』 急 江蘇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准化材料有哪些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
1 范圍
本規范適用於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定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方針、體系要求、資源管理、運行控制、合同管理、檢查、分析和改進。
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2.1
知識產權
本規范所稱的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地理標志權;商號權及其它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規定的權利。
2.2
知識產權管理
企業圍繞知識產權所開展的規劃、組織、協調、控制的系列活動的總稱。
3 知識產權管理方針
企業應制定知識產權管理方針。
知識產權管理方針應:
a)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並與企業發展總方針相適應;
b)為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的制定提供總體框架;
c)向全體員工進行宣貫。
4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要求
4.1 總體要求
企業應依據自身特點,按本標准要求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以實施和保持,並持續改進其有效性。企業應:
a) 識別所涉及的知識產權種類及其在企業中所起的作用;
b) 確保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有效運行和控制;
c) 開展檢查、分析、評價,確保持續改進。
4.2 文件要求
4.2.1 總則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文件應包括:
a)知識產權管理方針和目標;
b)知識產權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c)知識產權管理記錄。
4.2.2 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應結合自身需要,建立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如知識產權申請、維護和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員工發明創造獎勵制度,並適時修改並完善。
內部控制制度應對企業涉及的知識產權實施有效管理。
企業應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確保制度控制的有效性。
4.2.3 記錄
企業應建立與知識產權管理有關的各項活動的記錄,形成檔案,為評價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提供客觀依據。
4.3 策劃
4.3.1 知識產權界定
企業應建立職務成果管理制度,界定知識產權權屬,擬定引進和實施他人知識產權的計劃。
4.3.2 法律法規和相關要求
企業應搜集適用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相關文件。
4.3.3 知識產權管理目標
企業應針對其內部職能部門劃分和管理層級劃分,制定知識產權管理目標,並形成實現目標的計劃和相應的文件。目標應服務於企業發展總目標,並設置可測量參數。
企業應制定、實施並保持一個或多個旨在實現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的方案,其中應包括:
a)規定企業內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層級實現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的職責;
b)實現目標的方法和時間表。
4.4 機構與職責
4.4.1 機構
企業應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企業最高管理者是知識產權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最高管理者可根據需要設置知識產權管理組織或知識產權主管來代表企業最高管理者實施知識產權管理。
4.4.2 職責
4.4.2.1 最高管理者
企業最高管理者應:
a)實施知識產權管理決策;
b)設置適宜的組織機構,配備必要的資源;
c)就知識產權管理的有關事宜予以授權。
4.4.2.2 知識產權管理組織(或知識產權主管)
知識產權管理組織(或知識產權主管)應:
a)領導、審查、批准和監督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各項工作;
b)協調企業內外有關知識產權工作;
c)及時向最高管理者提供有關知識產權信息。
4.4.2.3 知識產權管理職能部門
知識產權管理職能部門應:
a)組織編制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制度、工作計劃;
b)負責企業知識產權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
c)負責企業知識產權的獲取、使用、維護和日常管理工作;
d)負責企業各種獲得、使用與轉讓、許可知識產權的合同管理;
e)負責知識產權風險的防範與應對,依法處理企業內外部知識產權糾紛;
f)負責企業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的建設、管理和利用;
g)負責企業員工知識產權教育和培訓。
4.5 管理評估
最高管理者應定期對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進行評估。評估應包括知識產權管理績效評價,管理體系、管理方針和目標是否需要調整和改進。
『叄』 《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據悉,《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隨著我們對於知識產權的不斷關注,與之相關的各種問題也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於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研發出來的成果,很多人都會選擇去申請專利。但是由於申請的過程對於不熟悉流程的研發者來說,是一件很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因此就會有很多申請人選擇代理機構,於是代理人的行業也就逐漸發展起來。《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江蘇省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起草的國家標准《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標准號:GBT34833-2017)已於日前發布,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重磅消息:《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嚴格按照標准化工作原則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范圍、總則、管理要求等,旨在通過規范專利代理服務行為,實現專利代理服務過程程序化,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質量,促進專利代理更好地服務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據了解,《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圍繞提升專利代理質量這一核心目標,從服務質量管理規范性的角度出發,提出機構管理要求、業務管理、服務要求、服務評價與改進要求,集中解決專利代理服務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專利代理機構管理問題、專利代理服務程序、專利代理服務質量等。在編制過程中,《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起草小組立足擴大標準的適用范圍,綜合考慮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專利代理機構的需求,提取共性特徵,規范服務行為,使得標准內容盡量合理。八戒知識產權提醒您,專利代理人是隊伍專利制度運轉的重要支撐,按照有關要求,持續深化改革、實現創新發展,是建設高素質專利代理人才隊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也是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的需要,因此一定要謹慎。關於《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代理人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肆』 江蘇思企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公司目前主營范圍包括:商標注冊、專利申請、高新技術企專業認定、省市工程技術屬研究中心、省市企業技術中心
法定代表人:方雷
成立時間:2012-10-26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50600030718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常州市武進區常武中路18號常州科教城天潤科技大廈B座606
『伍』 江蘇省有幾個專利代理機構
專利代理人協會的網站上可以查到,無錫的代理機構有十來家,只有英特東華是雙證所,既有代理機構資質又有律師事務所資格。
『陸』 我國首個規范專利代理機構服務的國家標准正式實施
我國首個規范專利代理機構服務的國家標准正式實施,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江蘇省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起草的國家標准《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正式發布,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專利代理服務國家標准。我國首個規范專利代理機構服務的國家標准正式實施我國首個規范專利代理機構服務的國家標准正式實施在2017年年初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一串數據中顯示,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連續6年位居世界之首、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0件。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專利代理行業規模穩步擴大,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16年底,專利代理機構已達到1511家。在專利代理機構的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專利代理市場競爭激烈,同行間的惡性競爭、執業道德缺失、專利代理服務質量低下等現象普遍存在。這種背景下,規范專利代理服務市場的國家標准亟需出台。2017年11月,我國首部專利代理服務國家標准發布,並於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圍繞提升專利代理質量這一核心目標,從服務質量管理規范性的角度出發,提出機構管理要求、業務管理、服務要求、服務評價與改進要求,集中解決專利代理服務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專利代理機構管理問題、專利代理服務程序、專利代理服務質量等。在編制過程中,《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起草小組立足擴大標準的適用范圍,綜合考慮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專利代理機構的需求,提取共性特徵,規范服務行為,使得標准內容盡量合理。《規范》的實施首先有利於維護專利代理市場秩序。一般情況下,委託人沒有能力辨別服務質量的高低,也沒有能力監督代理服務機構及代理人的行為。通過實施《專利代理服務規范》,通過公眾信得過的權威機構對專利代理機構進行評審,並將評審結果公布於眾,使委託人了解相關代理機構服務信息,壓縮低質代理機構和黑代理的生存空間,而從維護有效專利代理服務市場秩序。其次,能促進專利代理服務質量的提升。實施《規范》,為代理機構提供服務標准,規范代理機構的服務行為,促使專利代理機構加強內部管理,促進內部服務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為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建設方向和參考標准,逐步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質量。《規范》的實施有利於強化專利代理服務業在創新發展中的作用。關於我國首個規范專利代理機構服務的國家標准正式實施,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代理人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柒』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的政策解讀
一、修改的必要性 現行《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自2003年7月15日施行以來,對加強專利代理行業管理,規范專利代理人和專利代理機構的執業行為,促進專利代理行業發展,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對改革措施提出明確要求。 《改革方案》明確要求,實行資本注冊制度,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改革年度檢驗證照制度,將年度檢驗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嚴格市場主體監督管理,構建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體系,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制度。為統籌協調推進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落實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函〔2015〕14號)進一步明確要求各部門應當於2015年4月30 日前完成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修改與改革精神不符合的內容並向社會公布。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改革完善專利代理制度,促進專利代理行業更好更快發展,條法司於2014年啟動了《專利代理管理辦法》針對性修改工作,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多方徵求意見,嚴格按照立法程序按時完成了對《專利代理管理辦法》的修訂,經局務會審議通過,於4月30日向社會公布,5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二、修改的主要內容 本次修改為針對性部分修改,修改了與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相關的全部條款,刪除了年檢相關內容,新增了有關專利代理機構信息公示和加強專利代理行業監管的規定。修改條文共計5條(對應與注冊資金相關條款和專利代理機構信息變更、辦事機構設立條件條款),刪除條文共8條(對應原第四章「專利代理機構及專利代理人的年檢」),新增條文14條(對應新第四章「專利代理監管」)。 (一)取消設立專利代理機構的資金要求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把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改革方案》要求,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除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特定行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限制,公司登記時,無需提交驗資報告。因此,《專利代理管理辦法》刪除了現行辦法中設立專利代理機構有關資金方面的要求,減輕了專利代理機構的負擔。 (二)完善專利代理機構信息管理 根據《改革方案》和《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以下簡稱《公示條例》)的要求,企業信息公示應當及時、真實。鑒於專利代理機構在設立及辦理著錄事項變更時,要分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為規范專利代理機構設立和辦理著錄事項變更行為,《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規定專利代理機構注冊信息發生變化時,應當在規定期限內辦理變更手續,並明確要求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登記的信息應當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信息一致,修改強化了信用監管和社會共治,促進專利代理機構自律經營。 (三)加強專利代理行業監管 為了充分履行政府市場監管職能,轉變監管方式,強化信用監管,促進協同監管,根據《改革方案》和《公示條例》的要求,《專利代理管理辦法》將第四章「專利代理機構及專利代理人的年檢」修改為「專利代理監管」,刪除了有關專利代理機構年檢的規定,新增有關建立專利代理機構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公示專利代理機構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以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規定。修改轉變了政府監管方式,加強了日常依法監管,有利於提高監管效能,充分發揮政府監管作用。 1.建立專利代理機構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規定專利代理機構應當在指定時間內提交年度報告並對信息真實性負責;年度報告的內容包括專利代理機構基本設立信息和經營信息;年度報告定期公示,專利代理機構對涉及資產、負債、收入利潤等部分信息可以選擇不公示。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明確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代理機構信息公示中的職能以及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對專利代理人的執業活動進行考核的職責。為了保護專利代理機構的合法權益,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對於年度報告中不予公示的內容負有保密義務。 為發揮公眾監督作用,推動專利代理機構自我約束,誠信經營,《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公示信息不準確的,可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國家知識產權局經核查後予以更正;對於公示信息虛假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在收到任何單位或個人的舉報材料之日起30日內核查處理。 2.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規定專利代理機構有擅自變更名稱、辦公場所、合夥人或者股東、執行事務合夥人和法定代表人等情形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其列入專利代理機構經營異常名錄;對於被列入上述名錄後三年仍不符合規定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其列入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專利代理管理辦法》還明確規定了將專利代理機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的要求。 3.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明確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代理事中事後監管中的職責劃分。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組織指導,地方知識產權局負責檢查監督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的信息公示情況和執業活動。 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按照公平規范的要求,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對專利代理機構進行抽查或者普查。可以採取書面檢查、實地檢查、網路監測等方式,也可以根據需要與相關部門聯合檢查。對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者嚴重違法專利代理機構名單的專利代理機構應當進行實地檢查。 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重點對專利代理機構是否符合執業條件等事項進行檢查監督,依法及時處理或者上報國家知識產權局。 為確保檢查工作規范有序,還明確了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依法對專利代理機構進行檢查監督時,應當記錄檢查監督的情況和處理結果,專利代理機構應當配合檢查。 《專利代理管理辦法》的修改措施將極大地激發市場活力,構建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有利於完善我國專利代理市場監管體系,促進專利代理市場的公平競爭,維護專利代理市場正常秩序,推動專利代理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捌』 專利代理人的實施辦法
專利代理人是指獲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持有《專利代理人工作證》的人員內。專利代容理機構應當聘任有《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的人員為專利代理人。對聘任的專利代理人應當辦理聘任手續,由專利代理機構發給《專利代理人工作證》,並向中國專利局備案。初次從事專利代理工作的人員,實習滿一年後,專利代理機構方可發給《專利代理人工作證》。專利代理機構對解除聘任關系的專利代理人,應當及時收回其《專利代理人工作證》,並報中國專利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