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之父」是誰
電影究竟抄是誰發明的?你若問美國電影界的人,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愛迪生發明的」但你如果去問法國人,他們則會說:「是盧米埃爾!」 那麼誰才是電影真正的發明者呢?答案:兩個人都是! 然而一般電影史論上,稱盧米埃爾為電影之父。畢竟這位老兄,人家拍攝過電影片斷,並且收取門票放映過。開了新一代的藝術之始。電影不僅重技術,更重藝術和經營。 史實記錄,一八八八年,愛迪生開始研究活動照片,當時還是照片時代,在中國被稱為「西洋鏡」,這個可以「黃飛光鴻系列」電影中,十三姨的拍攝照片表現出來。而當伊斯曼發明了連續底片後,愛迪生立刻將連續底片買回來,請威廉甘乃迪和羅利狄克生著手進行研究,底片連在一起,就像膠片底片一樣,是怎麼樣成像的。到了第1889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結果,他將之拍攝成會活動的馬,這就是電影史上最早攝影的成功。 那麼迪克生是怎麼拍攝的呢?他知道了「視覺停滯原理」,於是用24架照像機同時拍攝一匹馬的奔跑
2. 關於萊特兄弟的資料,200字就行,
萊特兄弟都受到了良好教育,但都沒有得到文憑。1884年他們全家從印第安納州的里士滿搬到了 萊特兄弟製作的飛機
俄亥俄州。奧維爾大學第三年(1889)就退學了,在哥哥的幫助下干起了印刷生意。維爾伯任編輯而奧維爾則是一部周刊West Side News(幾個月後成了Evening Item晚報)的出版商。受全國自行車熱的影響,兄弟倆1892年開了個自行車修理專賣店(萊特自行車修理店,後成為萊特自行車公司),1896年開始生產他們自己的品牌自行車。他們用這種不懈努力的精神建立了對飛行的興趣。1890年初,他們在報紙雜志的文章以及德國Otto Lilienthal的飛行器概念圖,1896年5月史密斯索尼安學院的Samuel Langley的蒸汽飛機模型成功試飛、緊接著芝加哥工程師和致力於飛行研究的權威Octave Chanute在密歇根沙丘和湖邊試飛了幾部飛機模型,這一連串的事件引起了萊特兄弟的關注。1899年五月維爾伯給史密斯索尼安學院寫了封信請求得到航空方面的信息和書籍。基於Sir George CAyley, Chanute,Lilienthal, Leonardo da Vinci以及Langley的草圖和靈感,萊特兄弟開始了他們的機械航空試驗。 萊特兄弟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始終是一體的,他們共享發明成果和榮譽。細心的傳記作者James Tobin發現,維爾伯1899-1900年寫的「我的」機器和「我的」計劃之後全部由第一人稱單數改成了復數的「我們」和「我們的」。「很難想像奧維爾這么聰明出眾的人是以何種力量成功的,從俄亥俄州一個小店到和資本家、總統們商議,奧維爾做到了,他從始至終都是位領導者。」 萊特兄弟完成了所有理論研究就開始動手實踐,他們的自行車店員Charlie Taylor成為了小組的重要一員,三人共同合作建造了第一架飛機引擎。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像鳥兒一樣在天空飛翔,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夢想。為了它的實現,人們付出了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甚至許多先驅者生命的代價。終於在1903年1 萊特兄弟和他們的飛機
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飛上了藍天。這架飛機被叫做「飛行者—1號」,它的發明者就是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萊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動力的持續飛行,實現了人類渴望已久的夢想,人類的飛行時代從此拉開了帷幕。 威爾伯·萊特生於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奧維爾·萊特生於1871年8月19日,他們從小就對機械裝配和飛行懷有濃厚的興趣,從事自行車修理和製造行業。萊特兄弟原以修理自行車為生,兄弟倆聰明好學,從1896年開始,他們就一直熱心於飛行研究。通過多次研究和實驗,他們很快得出一個結論:要解決飛機操縱這個懸而未決的關鍵問題,必須裝上某種能使空氣動力學發揮作用的機械裝置。他們按照這一想法,在基蒂霍克沙丘上空對載人滑翔機進行了幾度寒暑的試驗之後,他們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 奧托·李林塔爾試飛滑翔機成功的消息使他們立志飛行。1896年李林塔爾試飛失事,促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飛機的平衡操縱上面。他們特別研究了鳥的飛行,並深入鑽研了當時幾乎所有關於航空理論方面的書籍。這個時期,航空事業連連受挫,飛行技師皮爾機毀人亡,重機槍發明人馬克沁試飛失敗,航空學家蘭利連飛機帶人摔入水中,等等,這使大多數人認為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 萊特兄弟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從1900年至1902年期間,他們除了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之外,還自製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修正了李林塔爾的一些錯誤的飛行數據,設計出了較大升力的機翼截面形狀。滑翔機的留空時間畢竟有限,但假如給飛機加裝動力並帶上足夠的燃料,那麼它就可以自由地飛翔、起降。於是,兄弟倆又開始了動力飛機的研製。萊特兄弟廢寢忘食地工作著,不久,他們便設計出一種性能優良的發動機和高效率的螺旋槳,然後成功以把各個部件組裝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他們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這架飛機的翼展為13.2米,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後,兩副兩葉推進螺旋槳由鏈條傳動,著陸裝置為滑橇式,裝有一台70千克重,功率為8.8千瓦的四缸發動機。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現在陳列在美國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飛行者」號是一駕普通雙翼機,它的兩個推進式螺旋槳分別安裝在駕駛員位置的兩側,由單台發動機鏈式傳動。1904年,萊特兄弟製造了裝配有新型發動機的第二架「飛行者」,在代頓附近的霍夫曼草原進行試飛,最長的持續飛行時間超過了5分鍾,飛行距離達4 .4千米;1905年又試驗了第三架「飛行者」,由威爾伯駕駛,持續飛行38分鍾,飛行38.6千米。第一次試飛的那一天,天氣寒冷,刮著大風,首先由弟弟奧維爾·萊特駕駛「飛行者」飛機進行飛行,留空時間12秒鍾,飛行36.5米。在同一天內,飛機又進行了3次飛行,其中成績最好的是哥哥威爾伯·萊特。他駕駛飛機在空中持續飛行260米。 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飛行者」1號進行第4次試飛,地點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小鷹鎮基蒂霍克的一片沙丘上。第一次試飛由奧維爾·萊特駕駛,共飛行了36米,留空12秒。第四次由威爾伯.萊特駕駛,共飛行了260米,留空59秒。1906年,他們的飛機在美國獲得專利發明權。 萊特兄弟飛行的成功,最初並沒有得到美國政府和公眾的重視與承認,直到1907年還為人們所懷疑;反而是法國於1908年首先給他們的成就以正確的評價,從此掀起了席捲世界的航空熱潮。他們也因此終於在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威爾伯.萊特於1912年5月29日逝世,年僅45歲。此後,奧維爾·萊特奮斗30年,使萊特飛機公司成為世界著名飛機製造商,資金高達百億美元。奧維爾.萊特於1948年1月3日逝世。
3. 人死後有靈魂嗎,會投胎還是會留在陰間
親,我是相信人有靈魂的,科學已有發現!
人是有靈魂的
有一位科學家在實驗室用特殊的方法拍攝下孕婦分娩時的情形,後來在放映的時候驚奇地發現在孕婦分娩前有一股奇異的白煙沖入孕婦的腹部,不久,小孩就出生了。那位科學家發表了他的研究結果,宣稱自己發現了人類的靈魂。
靈魂的重量
美國的麥克唐蓋爾博士最近在一家醫院里做了一項特殊的實驗: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很大但非常靈敏的光束天平上,大約過了三小時四十分,病人的面部表情驟然消失,一剎那間,光束發生了偏移,有21.26克的重量失去了.這一發現令他興奮不已,在以後的兩年半里,他又對五名臨危病人進行了驗證,這些病人在死去的一瞬間,失去10.6克至42.5克的重量.這似乎說明, 除了靈魂離開了人身之外,沒有其他的解釋.
1985年4月12日《青年報》發表一篇文章:「人的靈魂能升天嗎?」文中述及有些死裡逃生者,原來不相信「來世論」,但經過瀕死過程後,競相信人死後會升天堂。為了解開這個謎,美國醫學界每年積累上千個死裡逃生者的醫案作研究。美國著名心臟病專家司庫梅克教授調查2300個瀕死經歷後驚訝地發現,60%的人在瀕死時經歷了同樣的過程。當臨近生命極限時,聽到醫師宣布「他死了」,接著是親人的哭泣和其它噪音,隨後他感到自己飄飄然經過一個長而黑的通道,突然又像一個旁觀者一樣站在軀殼旁邊,清楚看見醫師為搶救他所作的一切努力。
紀實文學「被綁架的女富翁」一書中寫到美國佩蒂華彬納博士。十四歲上大學,十九歲發明了一種冷燙劑,歐洲一家公司高價買下了她的專利權,使她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後來通過各種經營又獲巨利,報紙把她稱作點石成金的女人。但她五十六歲時,被歹徒綁架,歹徒將她拋到鋼台上,用二百四十伏的電流通過全身。她痙攣的軀體陡然震動,隨即癱軟在台上。醫師簽寫了死亡證明書,好從要害死她的人手中領取四萬元美金。在經過六小時後,她又活了過來,清楚真實地描述了她瀕死的感受和靈魂到樂園見到救主的經歷。其後,害她的四個歹徒卻神秘地死亡。
溫州阿平弟兄的外祖母是一位熱心的基督徒。阿平的一個小姨因病去世,家中人為了不教外祖母傷心,都瞞著她。一天她躺在床上覺得自己的靈魂飛向樂園,那裡樂聲悠揚,景色美不勝收。看見她的小女兒身穿白衣、容貌安詳,和天使一起從樂園出來迎接她……她很稀奇,把自己看見的事告訴阿平、阿平姐姐等人。大家都感到稀奇,於是便把小姨已去世的事告訴了她。她一邊唱歌,一邊安然去世。這樣的事很多,1989年出版的美國暢銷書《死後見聞》就有大量這方面真實的記錄。
1988年4月《科學博覽》上有一篇文章叫「探索靈魂」,上面報導:現代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在靈魂問題上進行了探討。約翰、埃克爾斯博士通過對腦的突觸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認為神經細胞在突觸上互相聯絡,從而獲得1966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他這一研究成果有力維護了人類傳統的信仰,即人類是由有形的物質體和無形的精神體巧妙地結合而成。埃克爾斯認為我們每個人在胚胎發育或幼小的某個時候,就具有了非物質的思維和自我領悟的能力。是「人的靈魂」使我們具有人類的特性:自我意識、自由思考、創造性甚至愛恨怕等等。我們「非物質的自我」操縱著「聯絡中樞」,就象司機駕駛汽車或程序員操縱計算機一樣。他大膽斷言:「非物質的自我」在物質的大腦死後依然活著。
也許他們都能去道天堂!!!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4. 中國歷史上有志向並成功的人的故事.
一、張海迪
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5. 電燈的發明對人類的影響
電燈誕生,使人類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為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讓人類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電燈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煤油燈和煤氣燈作為照明工具。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氣味,並且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還容易引發火災。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照明燈。
愛迪生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於點燃世界上第一隻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才使人類真正地征服了黑夜,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成了白晝。電燈泡及發電機的發明把人類從黑暗中解脫出來,從而改變了人類的照明習慣。
(5)專利權鍾之擴展閱讀
白熾燈的發明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價值,它的專利權無疑是生產者們佔領市場的一大法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專利權的爭搶訴訟。由於斯旺和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間相差不多,兩位發明家曾在英國展開了專利侵權訴訟,最終斯旺勝訴,愛迪生在英國的電燈公司因此被迫讓斯旺加入作為合夥人。
而在美國,愛迪生的專利權也受到挑戰,1895年索耶-曼公司(Sawyer & Man)控告愛迪生電燈公司侵犯其專利權,最終愛迪生勝訴。正是由於愛迪生通過堅持不懈的試驗探索,在數千種植物纖維中發現了竹纖維是製作燈絲的理想材料。
美國法院最終在判決中肯定了他的發明與貢獻。該案成為美國專利法歷史上的經典判例,其形成的關於「發明創造是否可實現」的判定標准在美國專利法實踐中沿用至今。
6. 逆境成才名人事例
1、諾貝爾
1864年9月3日這天,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爆發出一連串震耳欲聾的巨響,滾滾的濃煙霎時間沖上天空,一股股火苗直往上竄。僅僅幾分鍾時間,一場慘禍發生了。
當驚恐的人們趕到出事現場時,只見原來屹立在這里的一座工廠已盪然無存,無情的大火吞沒了一切。火場旁邊,站著一位30多歲的年青人,突如其來的慘禍和過度的刺激,已使他面無血色,渾身不住地顫抖著——這個大難不死的青年,就是後來流芳百世的大化學家諾貝爾。
諾貝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創建的硝化甘油炸葯的實驗工廠化為灰燼。人們從瓦礫中找出了5具屍體,其中一個是他正在大學讀書的、活潑可愛的小弟弟,另外4人也是和他朝夕相處的親密的助手。燒得焦爛的5具屍體,令人慘不忍睹。
諾貝爾的母親得知小兒子慘死的噩耗,悲痛欲絕。年老的父親因太受刺激引起腦溢血,從此半身癱瘓。然而,諾貝爾在失敗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卻沒有動搖。
慘案發生後,警察當局立即封鎖了出事現場,並嚴禁諾貝爾恢復自己的工廠。人們像躲避瘟神一樣避開他,再也沒有人願意出租土地讓他進行如此危險的實驗。
這一連串挫折並沒有使諾貝爾退縮。幾天以後,人們發現,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出現了一隻巨大的平底駁船,駁船上並沒有什麼貨物,而是擺滿了各種設備,一個青年人正全神貫注地進行一項神秘的試驗。他就是在大爆炸後被當地居民趕走了的諾貝爾!
大無畏的勇氣往往會令死神也望而卻步。在令人心驚膽顫的實驗中,諾貝爾沒有連同他的駁船一起葬身魚腹,而是經過多次試驗,他發明了雷管。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一項重大突破。接著,他又在德國的漢堡等地建立了炸葯公司。
一時間,諾貝爾生產的炸葯成了搶手貨,源源不斷的訂貨單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諾貝爾的財富與日俱增。然而,獲得成功的諾貝爾並沒有擺脫挫折。
不幸的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在舊金山,運載炸葯的火車因震盪發生爆炸,火車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國一家著名工廠因搬運硝化甘油時發生碰撞而爆炸,整個工廠和附近的民房變成了一片廢墟。
在巴拿馬,一艘滿載著硝化甘油的輪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顛簸引起爆炸,整個輪船全部葬身大海……
面對接踵而至的災難和困境,諾貝爾沒有被嚇倒,沒有被壓垮,更沒有一撅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恆心,使他對已選定的目標義無返顧,堅忍不拔。
在奮斗的路上,他已習慣了與死神朝夕相伴。諾貝爾把挫折踩在了腳下,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獲專利發明權355項。他用自己的巨額財富,創立的諾貝爾科學獎,被科學界視為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
2、海倫-凱勒 殘疾人的驕傲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借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
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
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3、落第撰巨著(挫折能磨煉人的意志)
蒲松齡,清初山東人。由於當時科場中賄賂盛行,舞弊成風,他四次應試舉人都落第了。但他並未因此而悲觀失望,他立志要寫一部「孤憤之書」。他在壓紙的銅尺上篆刻了一副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以此自警自勉,終於寫出了一部文學巨著——《聊齋志異》。
4、儒勒·凡爾納
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第一部作品《氣球上的五星期》一連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賞識,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最初投稿,也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發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後來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舉成名。丹麥著名童話家安徒生處女作問世,有人知道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即攻擊他的作品「別字連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辭」。
但他毫不氣餒,筆耕不輟,終於成名。英國詩人拜倫19歲時寫作的《閑散的時光》出版後,即有人把他罵得「狗血淋頭」,說他「把感情抒發在一片死氣沉沉的沼澤上」。然而拜倫並未退卻,而是以更為優秀的詩作來回敬那個誹謗者。
5、高士其
高士其是我國科普作家。在外國留學時,有一次做實驗,一個裝有培養腦炎過濾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腦。從此留下了身體致殘的禍根。他忍受著病毒的折磨,學完了芝加哥大學細菌學的全部博士課程。
回國以後,他拖著半癱的身子,到達延安工作。解放後病情惡化,說話和行動都十分困難,連睜、合眼都需要別人幫助。但他仍以驚人的吃苦精神進行創作,先後寫成100多萬字的作品。有人問他苦不苦,他笑著說:「不苦!因為我每天都在斗爭,斗爭是有無窮樂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