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助做出會計分錄購入一項專利權,支付價
生產經營使用專利權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票現行可抵扣進項稅額
借:無形資產—某項專利權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㈡ 購入一項專利權,以銀行存款支付買價及相關費用共計120000元
購入專利權入賬分錄:
借:無形資產120000
貸:銀行存款120000
例如: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
貸:銀行存款
09(10)12.31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攤銷
2011.1.1
借: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2)購入一項發明專利權擴展閱讀:
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㈢ 誠信公司購入一項專利權,支付專利權轉讓費及有關手續費158000元,公司先支付5000元,其餘款項
借:無形資產_專利權 158000
貸:應付賬款 158000
借:應付賬款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㈣ 購入專利權一項,價值250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 250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0
㈤ A公司2009年1月1日,購入一項專利權,購買價款為230萬元,預計使用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2011年12月31日
09-11年計提抄的折舊總額:230/5*3=138w
計提減值前襲賬面價值:230-138=92w
計提減值後賬面價值:92-20=72w
12年計提折舊後賬面價值:72-72/2=36
可收回金額為40,大於賬面價值,沒有發生減值
所以不用計提減值准備,選A
㈥ 某企業2018年1月1日購入一項專利權,支付價款共計 150 000 元,作無形資產入賬,怎麼做
1.購入時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150000
貸:銀行存款150000
2.每月攤銷=150000/(10×12)=1250元,會計分錄為:
借:專管理費用1250
貸:無形屬資產累計攤銷1250
3.出售時累計攤銷=1250x18=22500元,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208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30000
貸:應交稅費78000
借:其他業務成本127500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22500
貸:無形資產150000
㈦ 企業2003年1月1日購入一項專利權,實際成本為200萬元,攤銷年限為10年,採用直線法攤
賬面余額還是抄200,
賬面余額=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無形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攤銷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計提的累計攤銷-計提的減值准備
如果問賬面價值的話
截至2007年12月31日累計攤銷:200/10*5=100
賬面凈值100
可收回金額為70萬元
計提30萬元減值准備
2008年攤銷70/5=14
賬面價值70-14=56
㈧ 某企業2018年1月1日購入一項專利權,支付價款共計 150 000 元,作無形資產入賬
借:無形資產 150000
貸:銀行存款150000
150000/10/12=1250
借:管理費用 1250
貸:累計攤銷1250
攤銷18個月,版1250*18=22500
借:累計攤銷 22500
其他業務成本權127500
貸:無形資產150000
借:應收賬款 1378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30000
應交增值稅7800
㈨ 某企業2004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40000元購入一項專利權.該專利權法定的有效期為10
購入:借:無形資產-----專利權 40000
貸:銀行存款 40000
攤銷:專利權每年攤銷額=40000/8=5000(元)
2004年: 借:管理費用 5000
貸:累計攤銷 5000
2005年:借:管理費用 5000
貸:累計攤銷 500
出租: 借: 銀行存款1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000
轉讓:已攤銷的金額=40000/8*3=15000(元)
攤余價值=40000-15000=25000(元)
應交營業稅=25000*5%=1250(元)
凈收益=30000-25000-1250=3750(元)
借:銀行存款 30000
累計攤銷 15000
貸:無形資產 40000
應交稅費 ----應交營業稅 1250
營業外收入-----取得非流動資產利得 3750
㈩ 某企業於2018年3月16日購入一項專利權,實際支付款項將240萬元,按10年預計使用
購入時
借:無形資產 240萬
貸:銀行存款 240萬
每月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2萬
貸:累計攤銷 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