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利,非專利技術成本確認的會計處理有哪
(一)外購專利或非專利技術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無形資產在取得時,應按實際成本計量。購入的無形資產,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
《企業會計准則第六號——無形資產》規定:外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其中,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包括使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專業服務費用、測試無形資產是否能夠正常發揮作用的費用等,但不包括為引入新產品進行宣傳發生的廣告費、管理費用及其他間接費用,也不包括在無形資產已經達到預定用途以後發生的費用。
(二)企業自行研究開發取得的專利或非專利技術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自行開發並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已經計入各期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在該項無形資產獲得成功並依法申請取得權利時,不得再將原已計入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資本化。
(三)委託開發合同、合作開發合同中專利或非專利技術的確認
2. 專利權進行投資應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專利權屬於無形資產會計科目。
無形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企業外購的無形資產,按應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按應予資本化的支出,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科目。
無形資產核算在無形資產科目內進行,借方登記無形資產取得的價值,貸方貸記業務發生後轉出的價值及逐期攤銷的價值,余額在借方,表示無形的凈值。具體核算時可按無形資產類別、項目,設置明細賬。
(2)企業外購技術專利權財務處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些專利權可能因沒有按照規定繳納年費等原因被依法終止,被終止的專利進入公有領域,不需花費金錢即可利用。因此查明該專利是否被終止,對非技術出資方意義重大。
依一國法律取得的專利權只在該國領域內受到法律保護,而在其它國家則不受該國家的法律保護,除非兩國之間有雙邊的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協定,或共同參加了有關保護專利(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
3. 專利,非專利技術成本確認的會計處理有哪些
專利、非專利技術成本確認的會計處理:
(一)外購專利或非專利技術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無形資產在取得時,應按實際成本計量。購入的無形資產,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
《企業會計准則第六號——無形資產》規定:外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其中,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包括使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專業服務費用、測試無形資產是否能夠正常發揮作用的費用等,但不包括為引入新產品進行宣傳發生的廣告費、管理費用及其他間接費用,也不包括在無形資產已經達到預定用途以後發生的費用。
(二)企業自行研究開發取得的專利或非專利技術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自行開發並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已經計入各期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在該項無形資產獲得成功並依法申請取得權利時,不得再將原已計入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資本化。
(三)委託開發合同、合作開發合同中專利或非專利技術的確認
4. 某企業接受一項專利權作為投資的會計處理
借:無形資產
貸:實收資本
5. 企業自行開發並取得的專利權發生的下列費用,按規定應計入專利權入賬價值的有
第一題答案:A,B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內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容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所有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偽當期費用。
第二題答案:A,B,C
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企業會計准則明確要求企業在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研究費用,應於發生當時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期末轉入「管理費用」。
6. 專利權轉銷處理會計分錄怎麼做
該無形資產經抄公司董事襲會批准做轉銷處理作分錄:
借:累計攤銷—非專利技術1200000
借:無形資產減值准備—非專利技術200000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400000
貸:無形資產—非專利技術1800000
7. 專利技術屬於什麼會計科目
專利技術屬於「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企業才能加以確認:該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可以可靠計量。
無形資產通常是按實際成本計量,即以取得無形資產並使之達到預定用途而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對於不同來源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初始成本構成也不盡相同。
(7)企業外購技術專利權財務處理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企業才能加以確認:該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可以可靠計量。
會計的核算是以歷史成本法為依據。但是,從投入價值看,有些無形資產可能根本沒有投入價值;有些雖可能有原始投入價值,隨著時間推移或維護發展而使實際的未來經濟利益流入遠遠不同於投入價值,不再適用。
因此,歷史成本法無法適應新經濟形態需要,它已不能反映無形資產的實際經濟價值和其所能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使企業價值被大大低估。而按歷史成本編制的財務報表,也僅僅反映的是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不能向報表使用者提供現時的和未來的真實信息。
同時,在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具有不確定性。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技術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無形資產因新技術的出現會發生貶值;若企業為了在競爭中不被淘汰,也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改進現有技術,又使得無形資產發生增值。
8. 購入專利權 的會計科目名稱是什麼
購入專利權的會計科目是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內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容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9. 企業中如何核算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在稅收方面如何處理
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二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五條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
第六十六條 無形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一)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二)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三)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10. 服務企業轉讓專利權 的會計分錄為什麼他不應作為收入
轉讓專利權屬於轉讓無形資產,並非企業日常活動形成的收入,而是作為一項計入損益的利得處理。
收入: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形成的,與所有者投入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利得:企業非日常經營活動形成的,與所有者投入無關的經濟利益的凈流入。
這是收入與利得的區別。
轉讓無形資產,不能作為日常活動理解,很少有企業擁有成千上萬個無形資產作為出售對象的,就如同固定資產一樣,企業的廠房不可能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那麼多,所以一般作為固定資產出售的,肯定屬於利得范疇不屬於收入。而房地產開發企業把房子當作存貨,出售存貨屬於日常活動,就可以用收入准則處理。
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等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
營業外收入——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