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的判斷標准參照下文。創造性的判斷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性較強的判斷,當然有模稜兩可的情況了。 在國內外的專利法中,關於創造性的判斷標准均是定性的描述,沒有一個完全客觀的定量標准,各國現行的專利判斷方法都是只能盡量將判斷標准客觀化。因此在專利的審查過程中,創造性的把握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審查員的主觀判斷。但是,審查員的主觀判斷又是在對技術方案和專利法的理解基礎上,進而採取某種判斷方法得出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造性的判斷方法就是判斷標準的體現。如果審查員所採取的判斷方法不能客觀的體現一項發明創造的創造性高度,對專利制度的發展非常不利。 為了盡量消除創造性判斷中的主觀成分,各國在多年的專利實踐中均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判斷方法。例如美國在其1952年修改的專利法中首次規定了創造性的非顯而易見性標准,該法增加了第103條:「一項發明雖然沒有像本法第102條所規定的那樣被相同地披露或記載過,如果要求專利保護的發明主題與現有技術的區別,使得在該主題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做出該發明的時刻來看,該發明作為一個整體是顯而易見的則不能獲得專利權。可專利性不因做出發明的方式而被否定。」而在1966年,美國最高法院在Graham v.John Deere CO.案的判決中對第103條的適用做出了司法解釋,該判決得到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認同,並總結出了「Graham四要素——即:現有技術的范圍和內容;現有技術與所審查的權利要求之間的區別;相應領域的普通技術水平;輔助性考慮因素,包括商業上的成功、長期渴望解決的需求、他人的失敗等」,並要求審查員按此標准進行創造性的審查。而歐洲專利局的審查指南則規定,為了客觀地、可預期地判斷是否具有發明步驟,審查員應採用所謂「問題——方案法」,也稱作「三步法」:第一步、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第二步、確定要解決的「客觀技術問題」;第三步、考慮所申請發明,以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和客觀技術問題為出發點來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我國在從外國引進專利制度的同時,也對西方國家關於創造性的判斷方法進行了吸收,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的修改。目前對於專利創造性的判斷方法採用的是最早於2001年版《審查指南》中提出的「三步法」。所謂「三步法」,在我國現行的2010版《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2.1.1小節有詳細介紹,即:(1)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2)確定發明的區別特徵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3)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誠然,該判斷方法簡便易行、條理清晰,是我國的專利工作者在參考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專利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專利工作的實際而總結出的一套比較合理的創造性判斷方法,該判斷方法的精神也與世界上主流的判斷方法大體相同。在我國的專利審查過程中,該方法得到了最廣泛的運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貳』 發明性專利申請,初審沒過說創新性不夠需要答辯 不知道怎麼寫
專利要求新穎,創造,實用三性。審查員駁回說新穎性不夠,那麼是專利文寫的不夠好,你這瞎著急有什麼用。。另外,就算要去答辯,那麼你什麼都不懂,你去了也沒用,這個最好要這個發明人和你們的專代溝通下。。
『叄』 新穎性或創造性欠缺的專利如何答復
1.首先,我們需要分析審查員所提供的對比文件,如果審查員對本專利申請或對比文件的技術方案理解有誤,則可以指出審查員審查意見中的錯誤,指出兩者在工作原理、領域,效果等方面不一樣的地方,應詳細論述兩者的區別,希望以此說服審查員;
2.如果審查員在審查意見答復中指出某項權利要求不具備新穎性或創造性,但對其它權利要求沒有作任何評述,則有可能該權利要求具備新穎性及創造性,申請人可以通過縮小保護范圍而獲得專利權;
3.如果審查員在審查意見答復中指出所有權利要求均不具備新穎性或創造性,而申請人經對比後認為,原權利要求書中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確實是現有技術或創造性不大,本申請的創新點僅僅記載於說明書中,此時可以將記載於說明書中的創新點補入權利要求書中,通過縮小保護范圍而獲得授權;
4.如果審查員指出所有權利要求不具備新穎性及創造性,申請人經對比後認為,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中均沒有記載具有創新點,此時,不能將原來沒有記載的創新點補入權利要求而獲得授權(因為專利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申請文件所記載的范圍),該專利被駁回的可能性極大。
八戒知識產權,解決你的一切專利問題,歡迎咨詢。
『肆』 申請合成方法專利,一審說沒創造性,怎麼辦
發明專利的創造性是指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才具有專利法意義上的創造性。
從樓主提供的資料看來,要從技術方案入手闡述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可能有些勉強。
不過審查指南中關於創造性的審查還有幾個輔助性的標准,即如果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可認為具有創造性,而不再進行「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的審查。
(1) 發明解決了人們一直渴望解決、但始終未能獲得成功的技術難題
(2) 發明克服了技術偏見
(3) 發明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
(4) 發明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由發明的技術特徵直接導致)
樓主不妨從上述的第(3)點出發,著重闡述你的技術方案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如產率顯著高於現有技術中的產率,產品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等等,已經達到了質的飛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是無法預料到的),當然這最些反映產率和產品質量的數據最好是已經記載在原申請文件中,如果原申請文件中未曾記載,則在答復審查意見時附上相關的資料供審查員參考。
如果產品已經上市銷售,則還可以結合第(4)點,說明由於技術方案的優越性,使得你的產品成本降低,銷量增加等等(需要證據支持),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
如果能夠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作出令審查員信服的闡述,相信你的專利申請還是有授權的前景的。
『伍』 如何寫創造性較低的專利申請,特別是獨權該怎麼撰寫
很簡單啊,將技術特徵寫得多多的,授權的可能性就大了。
要注意的是,技術特徵越多,授權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專利的保護范圍越小。
『陸』 針對專利審查意見的無創造性如何修改權利要求或者申辯
.
【1】獨立權利要求分前序和特徵兩大部分:
一、前序部分
1、寫明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主題名稱;
2、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主題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必要技術特徵。
二、特徵部分
1、使用「其特徵是……」或者類似用語;
2、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區別於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這些特徵和前序部分的特徵合在一起,限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性質,不適於用前述的方式表達,其獨立權利要求可以用其他方式撰寫。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只能有一個獨立權利要求,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寫在從屬權利要求之前。
【2】從屬權利要求應當有引用和限定兩部分:
一、引用部分:寫明引用的權利要求的編號及其主題名稱;
二、限定部分: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附加的技術特徵。
從屬權利要求只能引用在前的權利要求。引用兩項以上的權利要求的多項從屬權利要求,只能擇一方式引用在前的權利要求,並不得作為另一項從屬權利要求的基礎。
【3】申請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專利申請請求,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審查,認為不符合申請專利的要求,符合駁回的條件,駁回申請人的專利申請請求,申請人不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決定,可以向國務院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的復審請求。
專利復審委員會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指定的技術專家和法律專家組成。申請人在收到駁回專利申請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可提出復審請求,並附相關證據。
專利復審委員會收到申請人請求復審的請求,轉交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原審查部門審查,原審部門依據申請人的請求進行審查,認為應當撤銷原決定的,應通知專利申請復審委員會,由復審委員會據此向申請人發出撤銷原決定的通知。
專利復審委員會經審查認為請求人的請求不符合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書面通知請求人,要求請求人在規定的期間內陳述意見,經陳述意見或進行修改後,專利申請仍不符合規定的,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維持原決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請求人。請求人在專利復審委員會規定的期間內沒有作出陳述或修改意見,期間屆滿,視為請求人撤回請求。
【4】請求人對復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在收到專利復審委員會駁回請示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可向人民法院訴訟。
.
發明不易,祝您成功!
.
.
『柒』 專利申請對創造性有什麼要求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修正)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版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權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捌』 發明專利的答復審查意見說權利要求不具備創造性,怎麼辦
首先,一般發明專利的審查意見都是這樣說權利要求沒有創造性的。不要太過於著急,近兩年知識產權局控制授權率,提高專利質量,這種情況很正常。
第一、您先看一下是否審查員對所有的權利要求都說沒有創造性,有沒有沒評價過的權利要求?有的話,為了授權需要,您可以考慮一下把審查員未評論創造性的權利要求提到獨權中。這樣的話,一般審查員都會接受,並授予專利權。
第二、如果審查員說所有的權利要求都評價說沒有創造性,那麼,就需要考慮一下跟審查員辯解一番,審查員說的有沒有道理,找到的對比文件是不是確實和您的發明專利一樣。
(8)專利申請說創造性不夠怎麼辦擴展閱讀:
申請發明專利注意事項:
1、保護客體
首先應該明白發明不等同於發現,發現是揭示自然界已經存在的但尚未被人們所認識的自然規律和本質。而發明創造則是運用自然規律或本質去解決具體問題的技術方案。
發明專利又分為:
(1)產品發明:是人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來的新產品、新材料等,該產品可以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也可以是一個機器或設備的零件。
(2)方法發明:是指人們為製造產品或解決某個技術課題而研究開發出來的操作方法,製造方法以及工藝流程等技術方案。方法可以是由一系列步驟構成的一個完整過程,也可以是一個步驟。
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發明,就是計算機軟體的發明,要看該軟體是否屬於單純的計算機軟體或能夠與硬體相結合的專用軟體,是可以申請專利保護的。
2、能否申請發明專利
(1)可以申請發明專利的創造:在進行技術開發、新產品研製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術水平較高,都應申請發明專利。
(2)不可以申請發明專利的創造:對於某些技術領域的發明,如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原子核變換方法取得的物質等都不授予專利權。
3、專利審批程序
依據專利法,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審、公布、實審以及授權五個階段。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審批中不進行公布和實質審查,只有受理、初審和授權三個階段。
4、提交申請資料
發明專利是指對一種從創造活動中產生的對現有技術問題的嶄新的解決方案所授予的專利。發明人對自己的發明可以依法向專利機關申請專利。
『玖』 申請發明專利,審查意見是不具備創造性,答復補正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感覺審查員對本行業並不懂
首先,需要據理力爭,有理有據。個人攻擊和謾罵沒有用。就問題說問題即可。
第二,抵觸申請專只能屬評價新穎性,不能評價創造性。請確定您所說的「抵觸」到底是抵觸申請,還是公開了本發明特徵的申請日前公開的現有技術。
第三,審查員審的主要是法律問題,技術問題不清楚是正常的,專業有可能不完全對口,而且專利申請一般都是新技術,需要您耐心解釋。
第四,如果可能的話可以電話溝通(通知書上留有審查員的聯系方式),看一看審查員的意思,問一問他有什麼修改建議,事半功倍。
第五,即使「得罪」了審查員,遭到了駁回,仍有後續復審程序可以救濟。只是需要花費更多金錢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