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權日作為申請日:但能證明你有優先權,這是在訴訟是採用的
採納哦
⑵ 專利申請過程中涉及到的優先權怎麼解釋
優先權
法律上的含義
優先權原則源自1883年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目的是為了便於締約國國民在其本國提出專利或者商標申請後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所謂「優先權」是指,申請人在一個締約國第一次提出申請後,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就同一主題向其他締約國申請保護,其在後申請可在某些方面被視為是在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提出的。換句話說,在一定期限內,申請人提出的在後申請與其他人在其首次申請日之後就同一主題所提出的申請相比,享有優先的地位,這就是優先權一詞的由來。
優先權分為外國優先權和本國優先權。所謂外國優先權是指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即以其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申請之日為申請日。其原則同樣適應於我國申請人向外國提出專利申請。所謂本國優先權是指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又向專利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外觀設計不享有本國優先權。
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寫明在先申請的申請日,申請號和受理該申請的國家。如果在先申請是地區申請或者國際申請,還應當寫明受理申請的國家專利局或者政府間組織的名稱。申請人要求外國優先權的,應當提交經受理申請的國家的受理機關證明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按規定應當提交專利局證明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申請時未提出要求優先權的書面聲明,或者在三個月內未提交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文件的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補充>在商標法里:
關於優先權,在新修改的商標法以及巴黎公約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商標法》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商標法》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巴黎公約》對優先權的規定為:任何人或其權利繼承人,已經在本聯盟某一成員國正式提出商標的注冊申請的,應以在六個月的期間內,為在其他國家提出的申請享有優先權。
商標法修改前並沒有關於優先權的明確規定,只是在實施細則中提到商標局受理申請商標注冊要求優先權的事宜。修改後的商標法對優先權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不僅滿足了巴黎公約的要求,而且其保護范圍要更大。巴黎公約中只是規定各國應對本聯盟任一國家內舉辦的官方或經官方認可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中的商標給予臨時保護,並未要求就此產生優先權。商標法中增加了對於一些國際展覽會中展出商品首次使用的商標給予優先權,也就是說,商標法中的這項規定賦予了申請人產生對抗他人的權利,他人在申請人首次展出到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前就相同或近似商標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提出的申請將會被駁回。
(一)在我國要求優先權
相關法律、法規:《商標法》24、25《商標法實施條例》20條
依照《商標法》第二十四條、二十五條的規定在我國申請商標注冊要求優先權,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即在申請書上填寫初次申請國、申請日期、申請號等,並且在自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該副本應當經受理該申請的商標主管機關證明,並且註明申請日期和申請號。
要求展會優先權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須是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展出的商品是使用的商標。
2:享有優先權的法定期限是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商標注冊申請。即法律對享有優先權的期限作了規定,超過法定期限,便失去機會。
3:商標注冊申請人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就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享有優先權的聲明,並且在三個月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該證明文件應當經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機構認證;展出其商品的國際展覽會是在中國境內舉辦的除外。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超過三個月未提交證明文件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提交的優先權證明文件應當附送中文譯本,代理人應如實翻譯優先權文件,做到申請的商標與優先權文件所附的商標一致,要求優先權的商標注冊申請中申報的商品/服務項目不超出首次申請中的商品/服務項目的范圍。
多份申請要求優先權而只附送一份優先權證明文件的,可以提交一份原件,其它的提交復印件,並應指明原件附在哪件申請文件上。
如要求優先權的申請人與首次申請的申請人名義或地址不一致,還應提交相關的變更、轉讓證明文件。
(二)提供優先權證明文件申請
我國申請人到巴黎公約其他成員國申請商標注冊的,同樣可以要求優先權。如以在我國的首次申請為基礎申請,則應向我國商標局申請提供相關證明。申請時,應提交《提供優先權證明文件申請書》,共有商標申請證明,需由代表人提出申請,並被視為已經得到其他共有人的授權。
⑶ 什麼是專利申請優先權專利申請優先權有什麼好處
大家在申請專利的時候,一定有聽說過專利申請優先權。於是有很多人便會產生疑問,什麼是專利申請優先權呢?專利申請優先權有什麼好處?今天八戒知識產權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什麼是專利申請優先權什麼是專利申請優先權?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包括本國優先權和外國優先權。1、本國優先權。申請人就同樣主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又以該發明專利申請為基礎向專利局提出發明專利申請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或者又以該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為基礎向專利局提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或者發明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2、外國優先權。申請人就相同主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就相同主題的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提出申請的,依照該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專利申請優先權有什麼好處?1、發明人可以搶佔先機。和注冊商標一樣,專利申請也遵循申請在先原則,即兩件相同的發明創造,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那一方。優先權的存在,可以在發明人首次提出申請搶佔先機後,有效地鉗制他人申請周邊專利的行為,防止剽竊技術的發生。2、可以督促發明人加快研究進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優先權期限為12個月,這就要求發明人必須在第一次申請之後的12個月內對相同主題的發明創造進行完善與改進。不少人在首次提出專利申請之後,將自己的下一步研製計劃的完成日子定在優先權期限屆滿之前,正是優先權所帶來的正面影響。3、方便轉換專利申請的類型。有了優先權制度,申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在規定的一年期內,最後選定是以實用新型,還是以發明專利來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如果原來申請的是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要求優先權的方式將實用新型專利轉為發明專利,反之,也可以將發明專利轉換成實用新型專利。
⑷ 專利申請優先權的問題
優先權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規定的一種權利,即在申請專利或者商標等工業產權時,各締約國應當互相承認對方國家國民的優先權。就申請專利而言,如果專利申請人在一個締約國第一次提出申請後,在規定的期限內又在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的,申請人有權要求將其第一次提出申請的日期作為在後提出的專利申請的申請日。巴黎公約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優先權期限是12個月,外觀設計的優先權期限是6個月。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的日期即為優先權日。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規定,我國《專利法》規定了優先權制度,該制度又分為外國優先權制度和本國優先權制度。外國優先權,又稱「國際優先權」,其內容是:專利申請人就同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就同一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提出專利申請的,中國應當以其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為申請日,該申請日即為優先權日。本國優先權,又稱為「國內優先權」,是指專利申請人就相同主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又向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在本國優先權制度中不包括外觀設計專利。優先權制度的設立,使專利申請人不僅有了6至12個月的時間可以比較從容地向外國提交專利申請或者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再次提出申請,而且還可以在原申請的基礎上,對其原申請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做出改進,也可以在保證發明單一性的原則下,將幾個相關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申請作為一項申請提出。優先權制度有效地保護了專利申請人的權益,減少或者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復申請。優先權不會自動生成的,需要申請,如果是在同一國家申請相同專利的話是不予受理的,如果要是有人拿著相同的專利到外國申請,或者外國人在自己的國家申請而您又沒在該國申請保護,那肯定是可以申請的,專利跟商標相同具有地域性的,即在哪個國家申請的就僅限於哪個國家受到保護,加我了解詳情,我公司專業國內外商標專利申請的
⑸ 專利申請優先權的內容,外國優先權和本國優先權的區別
區分國內優先權來於與國外優自先權,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優先權包含范圍不同:國外申請人可就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申請後,又在中國以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權,享有優先權.
(二)優先權享有主體不同:國外優先權由外國公民享有,國內優先權由本國公民享有.
(三)權利來源不同:國外優先權來源於外國同中國簽定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而國內優先權則是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賦予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優先權.
(四)優先權設置目的不同:國外優先權是為國際專利申請提供了便利,及時有效的保護了外國專利權人的利益;國內優先權主要是便於優先權期間內技術方案的增加,為不同種類專利間的轉換提供條件,保護國內公民的。
⑹ 前一個專利的獨立權項比後一個專利的獨立權項保護范圍小,後一個能否要求前一個的專利優先權
因為是重新交了一次申請費,還有優先權費,肯定是會有些好處的,其中就有可以使用優先權,但是優先權是有范圍的,首先要是在先申請的權利請求書和說明書,說明書附圖裡面有的東西------這里可以看出,你的在後申請的特殊螺旋槳肯定還是能得到保護,普通螺旋槳是屬於後加的,得不到支持的。只要兩次申請期間沒有影響三性的對比文件,普通的螺旋槳才能保護,否則。。。
⑺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1.有專利池的說法,就是將多個涉及同一技術的專利捆綁在一起,作為一個專利系統使用(如DVD產業),但是各個專利還是分別有效的。
2.國內優先權——在先申請一件專利,後續在一年內有更好的改進並提出專利,同時引用國內優先權,則前面的專利申請視為撤回,擁有最後一件專利
3.國外有先權——在中國提出一件專利申請,同時引用外國(一國或多國)的(一件或多件)專利的國外優先權,則該多件申請可在一件專利中獲得保護(一年內)
4.前述2,3的並用
⑻ 如已經提出的專利修改屬超出原保護范圍,可否根據在提出修改日作優先權日
提出另一專利申請,把原申請做優先權日,超出原保護范圍部分是新申請提出日(修改日)算做檢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