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相對於民事保護而言有哪些特點
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和民事保護的不同之處:
一、行政保護的法律權益不同於民事保護的法律權益;
二、行政保護的行使主體是行政機關,權利人或者第三人均可以向行政機關舉報,但並不能自行啟動相應的行政保護程序;
三、行政保護的手段多為能力罰、執行罰,當然也包括沒收非所得、罰款等經濟罰;
四、行政保護的結果可以作為民事保護的證據事實,有利於民事保護的順利實施。
實踐中,通常會將兩種保護方式結合起來,爭取最有利的結果。
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相對於民事保護而言有哪些特點:
《專利法》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假冒他人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商標法》規定,如果發生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引起糾紛,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進行查處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帳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著作權法》規定,出現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等上述侵權行為時,除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② 如何保護專利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
如何保護專利?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專利權是很多人的智力成果,能為其帶來很大的經濟收益。在當下網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侵權行為屢禁不止。因此,專利權保護顯得尤為關鍵。那麼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如何保護專利?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專利權保護可分為兩個部分:即內部加強監管與及時尋求救濟。1、首先,企業應依據《專利法》的相關規定,及時申請並取得專利權。企業應特別重視專利權的申請。當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或新技術時,如果預計到新產品或新技術將會給自己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就應當在該產品生產之前進行專利的申請,例如可以委託如佰騰專利巴巴這樣的代理機構代理申請,而不要為了追求短期的市場效益先把產品投放市場,然後再去申請專利。2、其次,企業應該在其內部建立專門的專利管理制度或機構,配備專業人員進行專利權的管理。企業在依法取得專利權後,在專利權保護期限內應依據《專利法》第四十三條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九十八條的規定,在專利權被授予的當年就要開始繳納年費,以後的年費應當在上一年度期滿前繳納。因此,如果企業沒有按規定繳納年費,專利權將會在保護期屆滿前終止。年費的繳納也可以委託專利巴巴等事務所代為繳納。3、另外,企業所設的專利管理機構還應負責專利的許可使用、專利權及專利申請權的轉讓及與專利權相關的委託開發合同等事宜,以切實在這些方面保護企業專利權,發揮專利權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4、再次,企業應注意避免因專利人才的流失而導致的對於本企業專利技術的侵害。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是由企業所擁有的人才所決定的,而涉密人才尤其是專利人才的流失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5、最後,企業應重視對於專利權受侵害後自身所應採取的救濟措施。由於專利權的保護技術難度較大,很多證據又極易滅失或不易取得,因此在實踐中,企業往往會因為怕麻煩或其他種種原因放棄了對自己專利權的保護,使自己的損失無限制地擴大。其實,目前我國法律對專利權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如包括海關保護在內的專利權行政保護、專利權司法保護等。關於如何保護專利?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③ 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措施有哪些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當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假冒他人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定,如果發生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引起糾紛,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進行查處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帳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出現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等上述侵權行為時,除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④ 如何保護專利權
目前,侵犯專利的情況時有發生,而追究侵權人的責任是一方面,加強對專利權專的保護又是另一方面,那麼應該如屬何保護專利權呢?1、認真實施專利權保護的法律法規、2、增強專利權法律保護的意識、加大專利權保護的國內和國際法律法規的普及和宣傳力度。3、鼓勵專利申請、國家應當出台一系列鼓勵科研人員積極申請專利的措施,讓專利盡快轉化成生產力,造福於民,尤其要注重到國外去申請專利,以更好地保護專利權。4、建立完善的專利轉讓機制、5、加強專利權海關保護的力度、6、重視專利權的國際保護。總之,專利侵權行為的普遍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享有知識產權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權利受到損害時,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享受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人民法院對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加大了專利權的保護力度。
⑤ 關於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相關法律規范主要有哪些
一、《專利法》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假冒他人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商標法》規定,如果發生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引起糾紛,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進行查處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帳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三、《著作權法》規定,出現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等上述侵權行為時,除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⑥ 企業如何進行專利權保護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9-0116-02
我國實施專利制度已經余年,專利制度已日漸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規則之一,相應的就要求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中根據專利制度進行相應的管理,這就是企業專利工作。
一、為什麼要開展專利工作
1.專利制度是市場經濟必須遵守規則
我國的專利法是在改革開放初期頒布實施的,可以說我國的專利制度是伴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誕生的。這是因為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是市場競爭,從理念上要求競爭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為達到公平競爭的目的,政府必須通過法律營造出適宜的外部環境,為企業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如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德國的反對限制競爭法、日本的禁止壟斷法等等。只有把各市場利益主體的活動都納入到法律的框架內,才能維護市場競爭的有序性和正常運行。知識產權法律是市場經濟法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如商標法、著作權法——大都是在這一時期實施的。
2.不了解、不遵守就可能受到懲罰
有些企業存在「我沒有創新,沒有專利申請,就不需要了解專利制度」的想法,這是一種缺乏現代市場經濟意識的落後觀念。專利制度不僅僅是當起夜有了發明創造才會發生作用,他是維持市場競爭中技術的公
⑦ 企業如何保護自己的專利權
目前,侵犯專利的情況時有發生,而追究侵權人的責任是一方面,加強對版專利權的保護又權是另一方面,那麼應該如何保護專利權呢?1、認真實施專利權保護的法律法規、2、增強專利權法律保護的意識、加大專利權保護的國內和國際法律法規的普及和宣傳力度。3、鼓勵專利申請、國家應當出台一系列鼓勵科研人員積極申請專利的措施,讓專利盡快轉化成生產力,造福於民,尤其要注重到國外去申請專利,以更好地保護專利權。4、建立完善的專利轉讓機制、5、加強專利權海關保護的力度、6、重視專利權的國際保護。總之,專利侵權行為的普遍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享有知識產權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權利受到損害時,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享受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人民法院對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加大了專利權的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