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2016年國內專利申請量怎麼查詢
201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33.9萬件,同比增長21.5%,連續6年位居專世界首位。共授權發明專屬利40.4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0.2萬件,較2015年增長了3.9萬件,同比增長14.5%。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27.6萬件,佔91.4%;非職務發明為2.6萬件,佔8.6%。
截至2016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台)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10.3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0件。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北京(76.8件)、上海(35.2件)、江蘇(18.4件)、浙江(16.5件)、廣東(15.5件)、天津(14.7件)、陝西(7.3件)、遼寧(6.4件)、安徽(6.4件)、山東(6.3件)。
B. 中國「985高校」(共39所)的專利申請情況檢索、分析和建議
你好,據2005年8月17日中國知識產權報報道的最新的數據顯示,2005年上半年全國高校專利申請前十位座次排定。。浙江大學異軍突起,以461件專利申請總量位居榜首,二至九位的分別是
2上海交通大學
3清華大學,' k% f* p( t1 D( ^, U( u
4華南理工大學. r% l2 [0 _/ Z
5江南大學
6天津大學
7東南大學
8哈爾濱工業大學9 X+ X3 K% i5 {& J7 _6 ?4 ?) l
9復旦大學. p: Z: F+ r O6 E( T L7 q9 z# D
10浙江工業大學% U0 P3 m' {. \
國內高校發明專利申請都已成為專利申請的主體。在上半年高校專利申請總量十強中,發明專利申請均全部超百件。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復旦大學的發明專利申請所佔的比例都在90%以上。
特別注意的是浙江工業大學首次擠身10強,顯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從各方面強勁的表現來看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來看,逐漸成為浙江除浙大外另一股新勢力。
2009年
序號 申請人姓名 發明專利申請量
1 浙江大學 1780
2 清華大學 1435
3 哈爾濱工業大學 991
4 上海交通大學 982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55
6 東南大學 715
7 天津大學 653
8 華南理工大學 600
9 上海大學 565
10 復旦大學 515
我國高校專利量增長很快,但轉化率低於5%。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專利年會上,中國專利年會組委會秘書長劉燕新表示,「2010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持續增長,知識產權受理、審批、登記量大幅攀升。2010年全國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百萬件,國內專利申請量達到122.2萬件,授權量為81.5萬件,但也應該看到,數量大的背後,整體質量仍然不高。我國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仍相對較少、中國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少、高校知識產權數量少。」
國際專利數量和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在創新活力、產業後勁等方面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已經誕生了一大批具有很強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專利申請數量節節攀升。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電信產業巨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1863件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列全球企業及個人申請量次席,我國另一電信業巨頭華為位列申請企業第四名。
我國國際專利申請工作雖然取得一定進步,但仍然存在隱憂與不足。
據中國專利年會發布的資料顯示,經初步統計,2010年中國平均每1.3億美元出口才有一件國際專利申請,與美日等國差距明顯,2010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僅為美國的27.5%;在國際專利申請公布量全球百強中,中國企業僅3家,國際專利申請公布量全球前50名高校中,中國高校無一入選。
這個結果無疑對實現我國「十二五」時期專利發展目標是一大障礙。我國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被首次寫入,規劃提出,到2015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要從2010年的1.7件提高到3.3件。
中國專利申請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顯而易見,相比之下,高校在國際專利申請方面的劣勢更為明顯。
「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包含很多因素,其中一項非常重要,那就是高校的創新成果,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對社會生產力的推動。」 中國專利年會組委會秘書長劉燕新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和日本這兩個發達國家的很多大學都承擔著基礎研發的角色。而且,它們所進行的基礎研發數量,已經分別佔到了全國基礎研發數量的62%和46.5%。
在我國,許多高校也承擔著一些國家的科研項目,雖然近年來高校申請專利的數量有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長,但高校科研成果向產業的轉移效率並不高,劉燕新透露說,「這些專利的轉化率普遍低於5%。」而高校作為擁有社會最強研發資源與學術資源的組織,其實是應該在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如何查企業在國家知識產權2016年中國發明專利排名
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知識產權網:/查詢時在申請人/專利權人欄輸入公司名稱即可。
D. 中國注冊專利數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其他國家的排名
2006年上半年韓國PCT申請量升至全球第5
據WIPO 2006年9月25日消息,2006年1月至7月,韓國PCT申請量達2,554件,全專球排名屬第5。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韓國排名分別為全球第9、第7和第6。同期,美國PCT申請量高達21,742件,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日本13,392件,居第二;其次是德國,為7,892件;英國 2,790件;法國2,343件,降至第6(2005年排名第4)。(夏佩娟)
E.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排名如何
人工來智能領域成為我國可能實現彎源道超車的領域之一。烏鎮智庫的數據顯示,在人工智慧專利數上,2016年中國新增的人工智慧專利數突破9000,超過美國的兩倍。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專利申請數量及融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
雲計算也是如此。全球權威的調查機構加特納(Gartner)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顯示,全球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企業中,有3家來自中國,雲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中,包括浪潮、聯想、曙光、華為4家中國企業。而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企業申請的伺服器專利數也位居全球前列。
F. 2017中國專利統計數據出爐都有哪些企業
1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17年主要工作統計數據等有關情況。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介紹,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共授權發明專利42.0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2.7萬件,同比增長8.2%。
胡文輝最後表示,我國部分領域專利布局與國外尚存差距。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2017年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於國外來華發明專利擁有量的達30個,比2016年增加1個,僅在光學、醫學技術、發動機、音像技術、運輸等5個領域與國外存在微弱差距;但從維持10年以上的發明專利擁有量來看,國內仍在29個技術領域中數量少於國外。因此,我國仍需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
保護專利。
G. 蘇州大學2016年專利申請情況有哪些
蘇州大學相關信息,
可嘗試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H. 為什麼2016年專利申請量大幅度下降 知乎
現在才剛到2016,沒有那麼快。大概要過一段時間吧。這些都是要整理的。為什麼2016年專利申請量大幅度下降 知乎
I. 2019年中國幾所大學的專利申請進入世界前五位
2019年中國5所大學專利申請進入世界前五位。
J. 中國專利擁有量排名前五的公司
公司方面我不太清楚,但是下面也是些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1年世界五大專利局 專利品質優秀滿意度調查(百分比)及排名
專利局\受訪者 In-House顧問 個體代理人 排名
歐洲專利局EPO 74% 62% 1
日本專利局JPO 57% 43% 2
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50% 37% 3
韓國專利局 34% 24% 4
中國專利局 23% 13% 5
中國授權發明專利的一些特點:企業、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進一步鞏固了中國技術創新主要力量的地位,從2001年到2011年,這些機構授權發明專利由占總數的40%(約3.8萬件),提高到85%(9.5萬件)。其中,國內企業授權發明專利從僅佔2001年總數的1%(1089件),快速增長到2011年的52%(5.8萬件),主要分布在高新技術、現代工業、生活、醫葯等領域。
另外,發明專利授權排行前十的技術領域主要是半導體器件、移動通信、計算機、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領域,這與外國在華專利申請的熱點技術領域高度重合。這說明在高新技術方面,中國雖然起步晚,但是實現了與外國的同步發展。
報告顯示,1989年至今,清華大學以31項專利項目獲「中國專利獎」獎勵的絕對優勢雄居中國校友會網「2012中國大學專利獎排行榜」榜首,其中國家專利金獎12項,優秀獎19項,體現出雄厚的原始創造力與技術創新水平,是我國高校發明專利和新式樣專利的第一動力源。華南理工大學獲1項專利金獎和13項專利優秀獎,緊隨清華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學獲1項專利金獎和9項專利優秀獎,名列第三;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各獲9項獎勵,並列第四;浙江工業大學有7項專利獲獎,居第七;北京大學有6項獲獎,列第八;中國科技大學獲獎5項,居第九;湖南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各有4項專利獲獎,並列第十。
位居中國校友會網「2012中國大學專利獎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大學依次是復旦大學、中南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1989年至2011年,中國專利獎共評出170多項金獎,高校共獲41項,占總數的23.43%。其中,清華大學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數量最多,有12項,遙遙領先於國內其他高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各獲2項金獎;華南理工大學、中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和南開大學等獲1項金獎。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從高校獲中國專利獎的等級和數量來看,我國高校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地提高。